[汽車之家 初步海選] 預算40萬元左右,,想買臺豪華中型SUV怎么選?相信很多朋友在選車時都繞不開德系BBA車型,,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以及優(yōu)秀的產(chǎn)品實力,,讓它們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理想座駕”,。本篇文章雖然也會為大家推薦德系BBA品牌,,但這些車型在動力形式方面更加多元化,,從而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這些車型分別是寶馬iX3,、奔馳GLC,、奧迪Q5L以及特斯拉Model Y,話不多說,,讓我們直入主題吧,。
■ 寶馬iX3(售價區(qū)間39.99-43.99萬元)
● 靜態(tài)體驗:
寶馬iX3外觀依然延續(xù)了我們很熟悉的這套設計,確實一眼看過去沒有太多新鮮感,,但好在X3原有的這套造型看起來還是挺大氣的,,而且iX3融入一些新能源特征后的視覺效果也不別扭;今天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這輛新車在外觀設計上所采用的新元素,。
相比前臉,,車尾的新設計細節(jié)較少,整體還是很端莊穩(wěn)重,,追求層次感的營造,。但從“iX3”的尾標和后包圍的裝飾板能看出來這輛車的特殊身份,�,?傊琲X3在外觀設計上沒有脫胎換骨般的變化,,不過每一處細節(jié)的改變單拎出來也都很耐看,,放在一起也很和諧;但如果可能的話,,還是希望該車未來能加入更多全新設計語言,,以更符合其純電動身份。
全液晶儀表的界面設計、信息布局與寶馬現(xiàn)有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幾乎相同,,功能性豐富,,車輛設置、車輛信息以及導航等內容都得到了展示,。但對于一款純電動車型而言,,我希望它能更加突出剩余續(xù)航里程、電量等重要信息的顯示,。
在智能互聯(lián)部分,,iX3車機加入了大量第三方應用,比如喜馬拉雅,、QQ音樂,、西瓜視頻等,天貓精靈也可實現(xiàn)智能家居互聯(lián),。結合騰訊小程序,,車機還可實現(xiàn)凱叔講故事、小游戲等功能,。此外針對純電動車車主的充電需求,,全新的寶馬手機App也融入了充電樁查找服務,且官方號稱該App已經(jīng)打通了所有充電樁的支付服務,,這將大大提升用戶的用車便利性,。
對于身高185cm的體驗者為例,iX3前后排頭部空間尚可,,后排腿部空間不至于頂腿,,但已經(jīng)幾乎余量。我們還請身高178cm的體驗者進行了體驗,,同樣是將主駕駛座椅調至合適位置后,,后排腿部空間還有一拳余量,雖然稱不上寬敞,,但家用沒問題,。
● 動態(tài)體驗:
寶馬iX3目前兩款車型的動力參數(shù)相同,均在后橋配備了最大功率210kW(286Ps),、峰值扭矩400N·m的電機,,官方稱其0-100km/h加速時間為6.8s。搭載2.0T高功率發(fā)動機的X3 30i車型最大功率僅為185kW(252Ps),,雖然X3 30i車型的0-100km/h加速時間也為6.8s,,但電機的動力輸出特性使iX3在日常駕駛中能表現(xiàn)出更加直接的主觀提速感受。
iX3有SPORT(運動),、COMFORT(舒適)以及ECO PRO(節(jié)能)三種駕駛模式,,電機動力輸出比較直接,加上調校比較輕快的加速踏板,ECO PRO模式下的動力表現(xiàn)就可以滿足部分用戶在日常通勤中對提速的需求,。當然,,為了得到更好的駕駛體驗,我推薦您使用動力響應更敏捷的,、提速表現(xiàn)大概達到“剛剛好水平”的COMFORT模式,。而在SPORT模式下,新車動力大概處于“剛剛好偏上”的水平,,不過因為iX3車重達到了2.2噸,,所以在該駕駛模式下,車輛也沒有“竄”,、不好駕控的感覺,;換句話說,雖然iX3動力表現(xiàn)夠用,,但如果您想體驗純電動車極致的提速感受,,iX3還達不到那個水平。
寶馬iX3懸架調校依然具備豪華品牌車型的質感,,在日常駕駛中,,乘客可以感受到路面顛簸經(jīng)過了有效過濾,而且減振的動作利索,,不拖泥帶水,。試駕中,官方還特意強調即便iX3是輛純電動車,,但它依然沒有放棄寶馬應有操控性能,,在小型賽道的駕駛中我們也確實發(fā)現(xiàn),懸架在車輛重心快速轉移時可以撐住,、拉住車身,,而且得益于電池組的配備,車輛重心不會顯得很高,。
■ 奧迪Q5L(售價區(qū)間38.78-49.80萬元)
● 靜態(tài)體驗:
● 動態(tài)體驗:
40 TFSI動力方面賬面數(shù)據(jù)在同級別中不落下風,,即便在高速行駛下進行超車,深踩油門動力依舊隨后就到,,不疲軟后程動力綿綿不絕,。換擋快速干脆,動力連貫有力,,我相信買Q5L家用的車主會和我一樣對它的動力表示滿意,,加速成績比45 TFSI慢兩秒應該也不會成阻擋他們選購低功率版Q5L的問題,。
車輛在舒適模式或者自動模式下低速行駛時,,為了降低油耗,變速箱的升擋策略有時候會顯得過于積極,變速箱盡可能地將發(fā)動機轉速控制在1500rpm以內,,有時候車速只有40km/h多一點,,但擋位顯示卻已經(jīng)升到了4擋。就算奧迪的工程師在飛輪上做了許多文章,,但低速蠕行下輕微的拖擋感仍難徹底消除,。
這其實并不能完全歸結于8AT更換雙離合變速箱引來的問題,因為同樣的動力總成在新款A4L 45 TFSI上低速情況就明顯要好于Q5L,。而且當你在普通道路上,,故意選擇越野模式(不過分追求燃油經(jīng)濟性,動力輸出換擋策略適合攀爬脫困)時,,那種在最合理擋位下轉速拉升帶來的自然線性的動力輸出感覺又回來了,,油門反饋也更盡如人意,所以低速行駛缺乏順暢并不一定是硬件上的問題,,背后的原因我想極有可能是為了追求排放或者是漂亮的經(jīng)濟性數(shù)字,。
底盤設計和用料都不含糊,機艙內帶有多根增強車頭剛性的拉桿,,懸架也大量采用降低簧下重量的鋁制品,,不僅如此,后下擺臂等部位還增加了不少降低風阻的擾流板,。
名為quattro ultra的新一代縱置平臺四驅系統(tǒng)秉承了奧迪智能高效的傳統(tǒng),,前后軸的動力分配總是在悄無聲息中就完成了任務,自然連貫的動力銜接使得整套四驅系統(tǒng)在行駛過程中的存在感極低,,只有在原地或低速掉頭時,,你才能隱約感覺到一些傳統(tǒng)四驅車傳動系統(tǒng)所特有的拉扯感,也才意識到到前后橋之間確實還有根能咬合還能完全脫開的傳動軸,。
Q5L的轉向手感很不錯,,原地或低速行駛轉向阻尼不會輕的沒有質感,行駛起來之后,,均勻順滑的阻尼感也能恰到好處的帶給你一定的駕駛信心,,總之電子味沒那么重了。初段較軟的懸架支撐照顧了乘坐舒適性,,不過整體底盤還是給人比較清爽的感覺,,車頭的指向性以及車尾的循跡性也都沒有明顯的問題,只不過不會過于積極的去迎合你而已,,Q5L仍舊是一款骨子里很佛系的家用車,。
■ 特斯拉Model Y(售價區(qū)間33.99-36.99萬)
● 靜態(tài)體驗:
● 動態(tài)體驗:
相比于33.99萬價格相同的Model 3高性能全輪驅動版,特斯拉Model Y長續(xù)航版在動力各方面均有所下降,,官方給出的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5.1秒,,要比Model 3的高性能全輪驅動版的3.3秒遜色不少,。但反之,你將獲得也是更大的乘坐和儲物空間,,利弊明顯的同時,,兩臺車接下來面對的消費者人群可能也將截然不同。
踩下加速踏板后,,你會感覺到這臺車與Model 3還是存在不同的,。Model Y的扭矩釋放會在加速初段稍微降低,隨著時速提高逐漸保持穩(wěn)定,。通過0-100km/h的加速測試中也能夠看出,,扭矩在100km/h以內幾乎沒有衰減,但相比Model 3又有了更柔和的表現(xiàn),,不會有那種踩下踏板后車輛被電機扭矩猛烈向前“彈射”的感覺,。
而說到舒適性,車輛的懸架也會相比Model 3更柔軟一些,,這在車輛經(jīng)過減速帶和大的顛簸路段時會有比較明顯的感覺,。考慮到更大的車身尺寸和載物能力,,Model Y相比Model 3的確向舒適度方面做了更多的優(yōu)化,,也更加符合這臺車的用戶定位。但需要注意,,舒適感僅僅是“傾斜”而不是“妥協(xié)”,,這臺車整體依然是運動風格的行駛質感。
其實在Model 3上,,靜謐性一直是很多用戶吐槽的問題,。那么在新款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上,都增加了前排雙層夾膠玻璃,。但Model Y的時速高于100km/h時后,,風噪的體感會開始出現(xiàn)明顯增加,伴隨比較挑剔路面的輪胎,,高速行駛中靜謐性依然不算令人滿意,。
■ 奔馳GLC(售價區(qū)間39.78-58.78萬元)
● 靜態(tài)體驗:
在去年的成都我第一次見到了GLC L,細節(jié)到只有后車門的線條發(fā)生了變化,,讓人真的很難區(qū)分它與普通版的GLC,;而這一次新款GLC L的外形變化之大,給它帶來了氣質方面的變化,,一目便知,,尤其是新的車頭造型不僅與家族的最新設計語言保持了一致,而且也更具有時尚氣息,。
相比起外形方面的造型改變,,車內的改變主要來自于配置方面的更新,,中控臺造型依舊是我們熟悉的那個樣式,精致的飛機引擎式出風口也依舊是整個中控臺上的亮點,,在內飾華貴氣氛的營造上奔馳從不用讓我們多操心,,而這一次奔馳在多媒體電子系統(tǒng)方面的全面革新則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活力,。
坐進新款GLC L里,,首先讓人注目的就是這塊最新?lián)Q裝的12.3英寸液晶儀表盤,柔和典雅的背景配色不會破壞車內的整體氛圍,,而更好的行車信息布局帶來的是更好的視覺體驗,,配合上整車氣質仿佛天生就該如此,其實老款GLC L的指針式儀表盤在設計方面已經(jīng)堪稱經(jīng)典,,無奈時代已經(jīng)改變,,雖然有一點點不舍卻又轉瞬即逝。
● 動態(tài)體驗:
作為中期改款的車型,,新款GLC L的變化超出了一些我們的預計,,從動力到外形再到配置方面的提升,都向我們展現(xiàn)出了奔馳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而在整個車型的升級過程當中,,奔馳更是表現(xiàn)出了自己的精明與老辣,尤其是幾處配置上的升級恰到好處,,這些變化在讓它面對老手們的時候能更加具有底氣,。
寫到最后:
對于限牌城市的消費者來說,寶馬iX3和特斯拉Model Y都是“剛需”,,尤其是前者經(jīng)過官降后,,售價也打入40萬元以內區(qū)間,并且還有豪華品牌的加持,,還是頗具性價比,。倘若你想買一臺更加務實的車型,奔馳GLC和奧迪Q5L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偟膩碚f,目前豪華中型SUV的選擇空間更加廣闊,,大家在選擇車時從自身需求出發(fā),,才能買到稱心如意的愛車。(文/汽車之家 侯明浩)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