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經典名車] 2019年日內瓦車展上,除了近百臺首發(fā)新車以外,,也不乏經典車的身影,。本文,就請跟隨我們的鏡頭,,來欣賞一下上世紀50年代的奔馳車吧,。
本屆車展,4臺經過精心修復的奔馳老爺車吸引了筆者的目光,。它們是兩臺(敞篷/轎跑)代號W198的300 SL和兩臺(敞篷/轎跑)代號W188的300 Sc,。
在20世紀50年代,這幾款車都是奔馳家族中最頂級,、最昂貴的車型,,如今則成為難得一見、極具收藏價值的珍品,,而這其中最著名的,,絕對要數300 SL "Gullwing"了。
車名中的Gullwing代表著300 SL跑車的鷗翼門設計,,該設計最初應用于代號W194的300 SL賽車,直到1954年才移植到民用版跑車上,。
奔馳300 SL "Gullwing"的主要消費市場并不在歐洲而是在美國,,該車于紐約首發(fā),1954-57年間總共制造了1400臺,,其中超過80%賣到了美國,。
“鷗翼”雖好,但美國西海岸的富豪們更熱衷于敞篷跑車,,于是奔馳決定停產300 SL "Gullwing",,取而代之的是眼前這款300 SL Roadster敞篷跑車。
300 SL Roadster搭配了折疊軟頂,,同時提供了Hardtop硬頂作為選裝,。該車的生產從1957年起一直持續(xù)到1963年,總共制造了1858臺,。
與鷗翼版相比,,300 SL敞篷版的車重增加了110kg,,達到1420kg。如果選裝了Hardtop硬頂,,還要額外增加40kg的重量,。
動力方面,300 SL搭載了3.0升直列6缸發(fā)動機,,低功版的最大輸出功率為215馬力,,高功版可多輸出25馬力,與發(fā)動機匹配的是4速手動變速箱,。
300 SL當年的起售價高達2.9萬德國馬克,,是同時期奔馳入門級車型170 V的3倍多,但卻比奔馳家族中最貴的車型300 S便宜了5500馬克,。
接下來看到的雙門豪華車是300 S(1952-55年)的后期版本300 Sc(1955-58年),,作為上世紀50年代奔馳家族中的巔峰之作,該車由純手工打造,。
奔馳300 S/300 Sc的車身尺寸比300 SL整整大了一圈,,前者車內采用2+2座布局,但與300 SL共享了部分創(chuàng)新設計和機械部件,。
與300 SL相比,,300 S的產量更加稀少,前期版本總共制造了560臺,。后期版本300 Sc于1955年9月問世,,至1958年4月停產,數量僅200臺,。
外觀方面,,300 Sc與此前的300 S保持了相同的造型設計,盡顯優(yōu)雅,、大氣,,唯一的區(qū)別是在修長的發(fā)動機蓋兩側增加了一長一短兩根鍍鉻裝飾線。
300 Sc主要對發(fā)動機和懸架系統(tǒng)進行了升級,,3.0升直列6缸發(fā)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從150馬力提升至175馬力,,最高車速可以達到180km/h。
底盤部分,,該車的后獨立懸架采用了low-pivot擺動軸式設計,。當年,奔馳除制造了98臺300 Sc Coupé之外,,還有49臺300 Sc Cabriolet A和53臺300 Sc Roadster,。
通過軟篷部分的不同設計,可以區(qū)分300 Sc的兩種敞篷版本,,Cabriolet A版帶有l(wèi)andau bars裝飾而Roadster版沒有,,前者彰顯尊貴,,后者簡約動感。
此次展出的這臺是300 Sc Roadster,,內飾部分以淺色調為主,,運用大量高檔實木搭配米色真皮,流露高貴氣息,,同時方向盤后方帶有懷擋撥桿,。
遮陽板的用料獨特,由帶鍍鉻邊框的深色玻璃制成,,起到類似墨鏡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300 Sc的起售價進一步提高到36500馬克,。
結語:奔馳300 SL此后發(fā)展成為SL級,,300 S/300 Sc則是奔馳S級Coupé的鼻祖。經過60多年的傳承,,現款車型上仍能找到當年的經典設計元素,。(文/汽車之家 李伊文 圖/日內瓦車展前方報道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