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還是回到大街上比較有意思,,這么拉風(fēng)的外形,窩在測試場里沒有觀眾實在太可惜了,。且不說這扎眼的黃色車身,,光是這一身肌肉和憤怒的前臉就夠唬人了。扎在北四環(huán)的車海里,,簡直就像是人堆里出來個阿諾,,大明星啊,!一路上經(jīng)常有人拿出手機拍照,,也有從大老遠追上來看個究竟的。停在路邊也有人認出它的身份:“這不是大黃蜂么,!”看來它還真是個電影明星,。
在馬路上,Camaro變得平靜了很多,,正常行駛轉(zhuǎn)速很少超過2000轉(zhuǎn),,聲音也刻意保持低調(diào)。電影中的汽車人也是這樣,,生怕嚇到身邊的地球人朋友,。不過每次進入橋洞和隧道前,我還是不厭其煩的打開車窗,,用手動模式降低兩個擋位,,將轉(zhuǎn)速拉高到5000轉(zhuǎn)。高轉(zhuǎn)速時發(fā)動機又開始擴大嗓門,,排氣管也對降擋動作很敏感,,積極的回應(yīng),那聲音在隧道中回蕩,還真像是一大群憤怒的黃蜂,。出了隧道,,立刻變回剛才的斯文狀態(tài),關(guān)起車窗接著聽音樂,。
要手動升降擋需要兩個步驟,,先得把擋桿推到M擋,然后再利用方向盤撥片換擋,,在D擋中撥片是不聽使喚的,,這個比較煩人。所幸手動模式中,,變速箱對指令能夠迅速的做出反應(yīng),,否則撥片就真成擺設(shè)了。其實在D擋中,,變速箱也還是很積極的,,只要多踩1/4的油門,它就會立刻降擋,,所以大多數(shù)情況也不用非得進入手動模式,。如果將油門踩到底,變速箱也會多降幾個擋把動力全部釋放,,中途加速也和起步一樣有力,。一旦加速結(jié)束,腳剛一離開油門,,擋位立刻跟進,,轉(zhuǎn)速回復(fù)正常,而加速度瞬間從有到無也讓乘客很難過,,像是被人踹了一腳,。
正常駕駛的話,變速箱對舒適性還是有所幫助的,,6個擋位讓動力變得連貫,,換擋動作也很輕柔,對舒適性沒有絲毫影響,。減震也很適合日常駕駛,。首先底盤高度能夠保證通過性,較長的懸掛行程也讓它能夠應(yīng)付比較大的坑洼,,減震筒能吸收一定的沖擊,,任何震動都是經(jīng)過一層過濾的,,避免生硬的沖撞,。這比那些純粹的跑車可舒服多了。
Camaro還有一樣是一般跑車無法比擬的,它有四個獨立的乘員空間和一個足夠?qū)嵱玫男欣顜�,。后排空間雖然有點壓抑,,但普通身高的人還是能正常坐在里面;行李廂開口雖然小了點,,但內(nèi)部容積還是達到320升,,只要不是搬家,其它都好說,。
至于油耗,,如此強壯的身軀飯量肯定也小不了,但工程師還是給它制定了節(jié)食計劃,。巡航狀態(tài)或是低負荷行駛時,,4個汽缸會停止工作,多少也能起點作用吧,。
經(jīng)過這些天的接觸,,我發(fā)現(xiàn)要用幾句話簡單的給Camaro定下個結(jié)論還真不是件容易事。單從性能方面考慮吧,,6.2升,、5.7秒,確實沒太大意思,,駕駛樂趣可能也不如歐洲那些小跑車純粹,。但Camaro這種最原始、最粗獷,、最單純的源自發(fā)動機和大馬力的樂趣是其它跑車不具備的,。還有這不加修飾的健美先生般的肌肉外形,也蘊含著一種獨特的美感,,而且在電影中大黃蜂可比那個倒霉的擎天柱帥氣多了,。如果以價錢來衡量,這些加在一起,,還不到4萬美金,,如此看來就太超值了。最后我終于想起一句話能概括一切:Camaro是絕對正宗的美國特產(chǎn)�,。ㄎ�/汽車之家 王苦公 攝影/汽車之家 孟慶嘉,、梁巍、韓路 測試/汽車之家 左旭)
● 特別鳴謝:
場地提供:北京青泉贏睿汽車主題公園
聯(lián)系人:王先生 13910729763
精彩測試視頻: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