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專業(yè)評測] 看到標題的時候很多人肯定會本能的反應,,啥,這年頭還有4AT,?4AT還能給驚喜,?先別急著爆臟話,,且讓我把話說完,。在自動變速箱的發(fā)展史中,4AT的確存在著很長一段時間,,這其中以愛信的產品綜合口碑最佳,,PSA集團的4AT則憑借“出色”的平順性和油耗經濟性,,博得了最多的罵聲。而到了如今這個6AT都已經過時,,7速或8速自動變速箱的當打之年,,還有誰會抱著4AT不放呢?答案很簡單:還是愛信,!他們竟然又開發(fā)了一款新的4AT變速箱……
此次測試的榮威360 1.5L自動豪華版車型搭載的就是這臺愛信全新開發(fā)的Multi-Mode 4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它并不是以往我們所見到的那臺愛信4AT,也不是之前榮威350上的那臺,。據(jù)說愛信以老產品為基礎,,對這臺新變速箱做了不少改進,比如采用了低拖曳傳動部件,、采用了低粘度ATF油,、將液力變矩器的鎖止轉速提前等,總的來說就是平順性更好,,而且油耗表現(xiàn)也提升了,,這更是讓我們對它的實際裝車表現(xiàn)充滿了期待。
噢對了,,除了4AT車型之外,,我們當然也沒有忘記手動擋車型,這次測試我們還一同帶上了1.5L手動豪華版車型,。根據(jù)以往榮威350的銷售情況推斷,,手動擋車型很可能會成為未來的主銷,所以你同樣能夠在文章中看到手動擋車型的駕駛感受,、性能成績和油耗表現(xiàn),。
■ 很詳細的靜態(tài)體驗可以看這里:
■ 靜態(tài)部分重點回顧:
雖然之前我的同事李祥已經給大家寫了一篇非常詳細的靜態(tài)體驗文章,但是我覺得還有一些內容有必要和懶得去翻老文章的朋友們一起在這個測試里進行回顧,。首先是榮威360的定位,,從名字來看它似乎是榮威350的換代或改款,但實際上,,它是一款全新的產品,,定位高于榮威350,但是低于榮威550,。不過考慮到榮威550目前并不可觀的銷量狀況,,榮威360對于上汽集團而言,重要性肯定要遠高于前者,。
設計上來講,,榮威360采用了上汽榮威品牌全新的“絲綢曲面Silky Surface”設計手法,車身上下和前后的比例均嚴格遵循0.618的黃金分割比例系數(shù),,所以視覺效果很耐看,。同時整車的風阻系數(shù)為0.29,,這要比榮威350(0.33)和榮威550(0.30)做的更好,但要放在同級別里就只能算是中規(guī)中矩了,,要知道別克新英朗的風阻系數(shù)僅為0.27,。
榮威360與競品車型車身尺寸對比 | ||||
單位:mm | 榮威360 | 榮威350 | 福睿斯 | 新英朗 |
長度 | 4579 | 4521 | 4587 | 4587 |
寬度 | 1804 | 1788 | 1825 | 1798 |
高度 | 1490 | 1492 | 1490 | 1463 |
軸距 | 2660 | 2650 | 2687 | 2640 |
車身尺寸方面,榮威360實際要比榮威350大了一圈,,且高度更低,,理應會看起來更動感一點,但同樣的,,和競爭對手相比,,它還是中規(guī)中矩的那位。其他方面,,1.5L自然吸氣的高配車型也配備了近光燈透鏡和LED日間行車燈,,低配車型則不會配備LED日間行車燈。
不同于1.4T車型,,車尾部分1.5L車型為單邊單出式排氣管,,不過高配車型三探頭倒車雷達和倒車影像還是悉數(shù)配備的,而且后者的輔助線可以跟著方向盤轉向而移動,,所以對新手來說停個車什么的同樣很方便,。而如果你買的是低配車型,至少倒車雷達還是全系標配的,。
除此之外車外和1.4T車型最大的區(qū)別就是輪圈了,,這副16英寸的雙五輻輪圈我個人覺得還不錯,倒是之前1.4T車型的那副槍灰色輪圈和榮威350上的實在太像了,,缺乏點新意,。而輪胎的規(guī)格上,榮威360已經全系采用205/55 R16的瑪吉斯VICTRA 510系列產品了,,市場價約380元/條,。
中控臺沒有太多花哨的設計,橫向延展的線條和格局分明的各個功能區(qū)域看起來很舒服,,用料上自然以硬塑料為主,,但做工水準在中國品牌里可算得上一流。
名為“Loetsch”的第二代全息數(shù)字儀表盤效果相當驚艷,,命名來源于穿越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的勒奇山隧道LOETSCHBERG TUNNEL,,很玄乎不是嗎?先不管這個,。儀表盤整體以藍白背景為主色調,,打造出科技感。左側為轉速表和油表,右側則是行車電腦,,可以顯示相當豐富的信息,但是中間的速度表數(shù)字偏小,�,?紤]到左側的轉速顯示只能顯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可讀性其實并不完美,,若是和榮威550一樣左側顯示車速,,中間顯示轉速,那樣豈不是更好,?
中控屏幕是分辨率為800*480的8英寸電容屏,,配合的是inkaLink系統(tǒng)或inkaNet4.0系統(tǒng),1.5L車型原車為inkaLink,,若想安裝inkaNet4.0系統(tǒng)的話則需要付費升級,,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inkaLink不帶4G網絡、導航和擴展功能,,并且硬件參數(shù)比inkaNet4.0略低一些,。但通過MirrorLink(安卓系統(tǒng))和Apple CarPlay(蘋果iOS系統(tǒng))互聯(lián),實際上使用起來也是很方便的,。
無論inkaLink還是inkaNet4.0系統(tǒng)界面都為時下流行的類似Windows8.0的此貼界面,,可以隨心編排,且?guī)в?4小時一鍵人工服務平臺,。而這代inkaNet4.0系統(tǒng)在秉承了inkaNet3.0超高流暢性的同時,,最大的優(yōu)勢是采用了飛思卡爾iMX6D基于ARM Cortex™-A9架構的雙核處理器,主頻達到了1G,,RAM容量也達到了1G(inkaLink為飛思卡爾iMX53 ARM Cortex™-A8 800Mhz DDR3 512MB),,同時支持了4G網絡(以前為3G),并且內置存儲空間達到了16G(inkaLink為4G),,整體運行速度比上一代的inkaNet3.0版本提升了一倍,。
另外,榮威360 1.5L自然吸氣車型并沒有配備自動空調,,考慮到價位的話,,我覺得還是可以理解的。還有一些設計比較細心的地方也可以說說,,比如車門板上的按鍵都有背光,、又比如杯架前方很實用的卡槽設計、副駕駛座椅一側還有儲物袋等等,。
座椅是我要吐槽的方面之一,,雖然這兩臺1.5L高配車型都配備了手動皮革座椅,而且看起來真是相當厚實,但座椅的人體工程學設計并不是很好,,主要體現(xiàn)在你總覺得腰部會被頂著(腰部支撐已經松盡),,而肩部和頭部卻往往得不到足夠的支撐,建議廠家未來能在一塊進行優(yōu)化,。另外,,和榮威350一樣的旋鈕式手動調節(jié)盡管照顧到了行車安全性,但日常使用起來真的太累了,。
后排配備了帶杯架的中央扶手和ISOFIX兒童安全座椅接口,,或許是考慮到成本問題,所以中間座位沒有配頭枕,。另外前排扶手箱的底部留了一個假“12V電源”,,我在想如果這是個真的12V電源,那該有多實用,。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后備廂常規(guī)容積為482L,這些在之前的文章里都有詳述了,,這里就不再介紹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