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組賽道測試
捷豹F-TYPE:1分14秒59
F-TYPE被王濤定義為了漂移車,,言下之意,它并不適合跑賽道,,至少3.0機械增壓的S版是這樣的,。大家都知道機械增壓的特點就是低扭比較充沛,這點也正好適合F-TYPE在彎道里飄起來,,只要稍微深踩油門,,車尾就會很自然地甩起。
當然我們還是在盡量控制滑動的情況下做出了圈速,,雖然不甚理想,,但也沒有辦法。8擋自動變速箱在賽道的表現(xiàn)并不是很給力,,升降擋的動作都比較慢,,不像Cayman的雙離合變速箱那么給力,這也是F-TYPE圈速不快的原因之一,。
F-TYPE強大的動力太容易令后輪突破極限,,每一次出彎時都需要小心、再小心地對待油門,。它和M135i有些類似,,都是屬于樂趣大于極限的選手。得益于更寬的輪胎,,它在低速彎比M135i的穩(wěn)定性要好,,但在高速彎,沉重的車頭讓它更容易出現(xiàn)轉(zhuǎn)向不足,。
保時捷Cayman S:1分10秒70
中置后驅(qū)布置加上保時捷的細心調(diào)校,Cayman S無論是從駕駛樂趣還是賽道性能方面都讓人非常滿意,。即使相比自家的911,,Cayman也不逞多讓。由于整車的重心位于車身的中部,,使得Cayman S在彎道中的表現(xiàn)相當平衡,。
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傳動效率非常高,雖然馬力重量比并不算突出,,但得到的提速感卻非常強,甚至超過了比它馬力更大的捷豹,。Cayman的問題是制動系統(tǒng)在第三圈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衰減的跡象,,前剎車盤甚至開始冒煙,,這方面是需要強化的。
Cayman S在賽道里的穩(wěn)定性要比F-TYPE高很多,,確切地說,,兩者根本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無論是在彎中,,還是出彎加速,,Cayman S都可以輕松拋離對手。這也體現(xiàn)了保時捷對于駕駛的理解,,它可以讓駕駛者隨心所欲的掌控,,去專心攻克賽道,而不是總想著如何挽救下一步的失控,。
D組賽道測試
寶馬M4:1分10秒35
單純論駕駛樂趣而言,這代寶馬M4確實沒有上代M3那么令人著迷,、那么有樂趣,。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動力來的太快、太猛了,。失去了線性提升的動力,,在給油時就總會有被人踹一腳的感覺,這種突如其來的巨大扭矩也會讓后輪產(chǎn)生打滑,,從而影響到穩(wěn)定性,。
近年來性能車發(fā)動機的渦輪增壓化以是一種不可逆的方向,由于渦輪的加持,,動力的提升,,使得新車比老款肯定是要更快了,從速度上來講是進步,。但渦輪的加入也確實破壞了動力的平順性和可預(yù)見性,,讓你不能完全的隨心所欲。
M4比Cayman S擁有更高的直線尾速,,這主要得益于它強大的動力,。然而它在彎中的極限不如Cayman S,從而又抵消了一部分時間,??傮w而言,兩款車的最終圈速相當接近,,M4勝在直線,,而Cayman S則贏在彎道。至于最終0.35秒的差距,,應(yīng)該要歸功于M4更出色的剎車系統(tǒng),。
奧迪RS 5:1分11秒57
奧迪RS 5就是一輛高性能軌道車,開上它你瞬間就變身成一位高鐵駕駛員,。大腳油門加速,、全力制動、走線入彎,,一切就跟玩賽車游戲似的,,總是那么四平八穩(wěn),和開奧迪TT的感覺很像,。不過好開是一回事,,開的快是另一回事。
由于RS 5的車身比較重,,又是四驅(qū)的,,所以極限會來的比較早,你正信心滿滿呢,,它可能就轉(zhuǎn)向不足了,,這方面反倒是后驅(qū)的雷克薩斯的RC F更有優(yōu)勢。那臺老邁的4.2L V8發(fā)動機也確實該換掉了,,不僅沉,,扭矩上還比對手差了一截。
還記得上一期的400米直線大戰(zhàn)成績嗎,?沒錯,,RS 5險勝了M4,可是在賽道中是沒有彈射起步來幫忙的,,所以M4這次在直道上取得了完勝,。在彎道中,兩者的極限速度相當接近,,不相上下,。不過奧迪RS 5在彎中會更偏向于轉(zhuǎn)向不足,借助四驅(qū)系統(tǒng),,可以適當頂著油門,,讓速度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寶馬M4則更容易出現(xiàn)轉(zhuǎn)向過度,,依靠適當?shù)能囄不瑒觼韼椭囕v過彎,。
雷克薩斯RC F:1分11秒28
雷克薩斯RC F會讓人感覺比較平淡,,這個評價用在GTI上可能是夸它,,但你一個一百多萬的車還這么平淡可能就會招噴,這也是一些媒體對它評價不高的原因。其實能感覺到雷克薩斯對待這款車還是很用心的調(diào)校了一番,,只是這種東方式的保姆心態(tài)可能老外不太買賬,。
你別看這輛車是5.0L的后驅(qū)V8車型,但是它開著真的是一點也不躁,。車身在彎道中很穩(wěn),輪胎夠?qū)?,制動系統(tǒng)也很出色,。車很重,但是過彎的時候也沒有明顯的推頭或甩尾,,能做到這么平衡的,,15款車里也沒幾輛。
沒錯,,RC F的確不適合跑一些小賽道也不適合做繞樁之類的項目,。不過在這條高低起伏的賽道上,RC F用成績證明了自己,。數(shù)據(jù)表明,,RC F不管在高速彎還是低速彎,它的過彎速度都要快過M4和RS 5,,這可能與它的TVD主動式后橋限滑差速器有關(guān),。另外,RC F采用的是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在出彎時發(fā)動機出力更線性,、平順。其次,,它的底盤調(diào)校沒有M4那么硬,,在這條賽道上反而輪胎會更加貼地,而M4的彈跳則會稍多一些,,導(dǎo)致輪胎抓地不如RC F,。可惜回到直線上,,它還是明顯慢于M4,,最終也反應(yīng)在了成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