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GT-R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也承載著我太多的記憶,,然而這一次并不是六一兒童節(jié)的美妙幻想,,有時候游戲和現(xiàn)實并不遙遠,說不定哪天你就可以坐進GT-R的駕駛艙,,并且飛奔在紐博格林北環(huán)或者比利時的斯帕賽道上,,例如現(xiàn)在的我就是如此,。
到底什么樣的車才配得上“戰(zhàn)神”的名號,有人覺得GT-R就是赤裸裸的超跑殺手,,當然也有人覺得它只不過是一臺賽道機器,,能夠提供的駕駛樂趣太少。但其實這些往往都是鍵盤車神結合各大媒體評測的片面之詞,。真正駕駛過GT-R的人永遠都不會否認它“戰(zhàn)神”的名號,,同樣也會非常享受坐在GT-R駕駛艙的美妙時光。至于眼前的這臺2017款GT-R,,自從我在停車場看到它的第一眼,,我就已經(jīng)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這不是諂媚與恭維,,GT-R從來都是低調與霸氣的存在,哪怕將它放在一群美輪美奐的意式超跑陣營當中,,它也會散發(fā)出獨特,、強大的氣場?;蛟S從照片上來看,,2017款GT-R的外觀改動并不大,但實際效果卻令人大加贊賞,。
新式V-motion啞光鍍鉻格柵可以在不產(chǎn)生額外阻力的情況下增大發(fā)動機冷卻氣流,,同時改善空氣動力學性能。前擾流下方的曲線輪廓略微延伸并降低了幾毫米,,重新設計的側裙能有效減小車身底部的亂流,,增大車身下壓力。同樣C柱也經(jīng)過了細微調整,,改善了氣流控制,。類似的設計還有車尾銀色鍍層擾流板和新側風口,側風口緊鄰雙邊共四出鈦合金排氣,,改善了空氣動力學性能,。后杠采用了與GT-R NISMO相同的設計樣式,以改善車輛后部下方的空氣路徑,,也減少了廢氣和后側部氣流之間的干擾,,從而改善散熱性能。
總而言之,,新款GT-R外觀上的改變一直都在圍繞三個點來進行:下壓力生成,、降低風阻(阻力減小至0.26)、提升冷卻效果,。當然,,諸多改變也提升了戰(zhàn)神的視覺沖擊力,。其實結合歷代戰(zhàn)神來看,從Skyline車系中獨立出來的第6代GT-R——R35,,無疑是最具超跑氣質的,。正如GT-R首席產(chǎn)品專家Hiroshi Tamura先生所說的:“之所以R35的外形設計如此成功,正是因為當年的漫畫愛好者最終變成了GT-R的設計師,?!?/p>
2017款GT-R最大的改變莫過于全新的內飾,Nappa真皮的運用和精細的縫線工藝讓GT-R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適與豪華,。工程師們終于想通了,,一臺GT跑車首先就該有GT跑車的豪華感,其次才是R的一面,。至于像我一樣的簡單,、純粹的性能偏執(zhí)狂,理應多花點時間去研究一下NISMO版本,。
全新的內飾好不好看暫且放在一邊,,至少在用料和裝配工藝上達到了這個價位該有的水準。當然也有人質疑全新的內飾太過家庭化了,,缺乏戰(zhàn)斗元素,。誰說不是呢?身著休閑西裝的日本武士終歸少了一些味道,。還好在中控地臺和儀表板上保留了大面積的碳纖維飾板,,否則我真的會誤以為自己坐進了一臺全新的豪華車座艙里??磥碓谶@一點上,,那個曾經(jīng)熱愛漫畫的設計師并沒有參與其中。希望經(jīng)過歲月的磨練之后,,我們能為當初膚淺的審美取向感到懊悔,。
中控臺布局經(jīng)過了改進和簡化,控制開關從之前的27個縮減至11個,。顯示屏位置略微下移,提供偏理性和前排乘客的視線,。8英寸觸控面板放大了圖標,,碳纖維中央控制臺上有命令控制器,便于操作,。針對美國,、加拿大和中國市場還推出了車載互聯(lián)服務。此外,,GT-R的中控屏幕還可以顯示水溫,、油溫,、油壓、變速箱溫度和壓力,、渦輪壓力等等,。
方向盤的改變非常巨大,比老款時尚了很多,,換擋撥片也轉移到了方向盤上,。座椅重新填充了聚氨酯泡沫以改善對軀干的支撐,并提高舒適度,。此外,,工程師還重新配置了椅背框架中的支撐金屬線,減輕重量的同時也減少了乘客軀干的受力點,,乘客可以獲得更輕松的坐姿,。
熟悉的3.8T V6發(fā)動機最大功率提升至419千瓦(570馬力),比老款R35提升了約30馬力,,峰值扭矩達到637?!っ住H绱思毼⒌鸟R力提升對于GT-R的工程師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這一次他們只是調整了渦輪增壓值,,而且采用了各氣缸分別控制的點火正時系統(tǒng)——這項技術之前是為GT-R NISMO儲備的。這些新的變化提高了中速范圍(3200轉每分以上)的加速性能和較大功率范圍內的最大輸出扭矩,。與GT-R NISMO相似,,通過更精確地控制每個氣缸的點火正時可以減少發(fā)動機爆震,同時更清潔和高效的燃油燃燒也增強了環(huán)保性能,。同時等離子噴涂氣缸內徑,、對稱獨立進排氣歧管系統(tǒng)、二次空氣管理系統(tǒng),、干式油底殼等技術也得以保留,。
新鈦金排氣系統(tǒng)能更好地控制發(fā)動機廢氣的高溫。該系統(tǒng)包含車輛車身底板上緊鄰消聲器前方的一根NACA管道,,可以將空氣導入后擾流器部分,,以便冷卻消聲器并將車輛這個部分的熱空氣排出。
相比保時捷的PDK,,GT-R的6速雙離合變速箱一直都算是一個軟肋,,主要在于低速換擋平順性不佳,而且可靠性一般,。我之前曾經(jīng)試駕過老款GT-R,,那臺試駕車就一直飽受變速箱的困擾,最終無緣我們去年年底的超級性能車橫評,。新款GT-R的產(chǎn)品資料里明確寫到了“6速雙離合變速箱的擋位管理功能經(jīng)過了改進,,尤其是在低速行駛時,,1擋至2擋的平順性比以往平穩(wěn)得多?!苯?jīng)過幾百公里的道路試駕之后,,我的確同意廠家的觀點,不過在低速降擋時還是會感受到頓挫,,并伴有輕微的金屬撞擊聲,。其變速箱的綜合表現(xiàn)仍然與保時捷的PDK有一定差距,事實上在這個星球上,,恐怕也沒有哪家的變速箱比PDK更加出色了,。
另外還有一個細節(jié),老款GT-R在節(jié)氣門開度較小的情況下從靜止起動時,,發(fā)動機扭矩會減小,,從而導致響應略微遲緩。而對于2017款GT-R而言,,類似情形下發(fā)動機扭矩并不會減小,,從而有助于提高初始加速時的平穩(wěn)性,即使這時節(jié)氣門開度很小,,也能保證更加愉悅的正常駕駛體驗,。
前面提到了新的鈦合金排氣系統(tǒng),它帶有電子控制閥,,有助于控制消音器共振,。另外,GT-R車內安裝的BOSE音響還帶有ANC主動降噪功能,,ANC和排氣電子控制閥共同抑制了不良低頻噪聲,。同時在駕駛員右腿膝部的正前方還藏有一個排氣聲響控制開關。只要在發(fā)動機起動前按下排氣聲響控制開關,,就能關閉排氣系統(tǒng)內的電子控制閥,,從而保證發(fā)動機安靜起動,并能在發(fā)動機低轉速運轉時繼續(xù)短時間保持關閉狀態(tài),。據(jù)了解,,排氣系統(tǒng)內的電子控制閥關閉和開啟時會存在10分貝的聲響差異。這對于周邊的小區(qū)居民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不過身為GT-R的車主,,難道真的有人喜歡讓這臺車變得如此安靜嗎?
對于任何一款跑車而言,,聲浪無疑都是至關重要的。由于安裝了帶有電子控制閥的新鈦合金消聲器,,所以工程師又引入了ASE主動音頻強化系統(tǒng),,它可以將發(fā)動機聲浪直接引入車廂中,。ASE可以確定特定目標(例如排氣聲)的聲響頻率和大小,同時將它與相關信息(包括發(fā)動機轉速及其他車輛重要參數(shù))進行比較,,通過音響系統(tǒng)放大器對聲響信號進行處理,,然后通過揚聲器發(fā)送到車廂內。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下,,聲浪大小也會隨之變化,。工程師們費盡心思這么做,無疑是想兼得魚和熊掌,,既要提升日常駕駛的舒適性,,又想保留激烈駕駛時的快感。不過有些時候日本人做事就是過于復雜,,試問擁有GT-R的人群誰會只有這一臺車,?
盡管之前開過GT-R跑山,但當時的我完全沉浸在四驅戰(zhàn)神強大的穩(wěn)定性和攻彎的線路上,,完全沒有察覺到戰(zhàn)神也有溫柔的一面,。當然,這也許是2017款GT-R新增的屬性,,正常駕駛時,,它就像一臺普通家用車那么舒服。沒錯,,類似的話我也曾在試駕911或者488時說過,,不過我敢肯定,GT-R在這方面絕對要更加極致,。
我不確定這是好還是壞,,它甚至缺少了一點跑車應有的味道,更像是一臺高性能房車,,龐大的身軀讓人時刻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在歐洲狹窄的鄉(xiāng)間公路上,毫無疑問我更加喜歡911靈巧的車身所帶來的極致操控,,但倘若此時在后視鏡中看到一臺GT-R,,我一定會下意識的雙手緊握方向盤。因為你深知很難甩掉身后那頭怪物,,甚至那雙可怕的閃電般的雙眼會離你越來越近,。是的,GT-R所散發(fā)出的強大壓迫感會讓人透不過氣來,。
即使下著小雨,、彌漫著大霧,從杜塞爾多夫到斯帕200公里的旅程也并沒有令我感到絲毫的緊張,全身心的享受在GT-R輕松舒適的駕駛氛圍當中,,不過類似的天氣給接下來的賽道駕駛環(huán)節(jié)制造了一些麻煩,。眾所周知,斯帕賽道以高低落差大,、高速彎較多而聞名,,在比賽中,幾乎所有的賽車都會采用高下壓力的設定,,以求在彎道中輪胎獲得最高的抓地力,。相比其它競爭對手,GT-R的優(yōu)勢正是在于高速行進中強大的車身下壓力和四驅系統(tǒng)帶來的穩(wěn)定性,,而目前的天氣狀況下,,車速顯然不能太快,想挖掘GT-R的性能幾乎是不可能了,。
倘若今天駕駛的是一臺后驅超跑,,那么賽道體驗環(huán)節(jié)恐怕就要取消了,或者直接演變成漂移展示,。正是因為GT-R采用了ATTESA E-TS全輪驅動系統(tǒng),,才保證了在彎中也能擁有不錯的穩(wěn)定性。其實在正常行駛中,,GT-R的特性很像后驅車,,因為這時絕大多數(shù)扭矩都會分配給后輪。這一點在出彎加速時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只要稍微深踩油門,,車尾就會發(fā)生擺動。別緊張,,遍布車身的傳感器都在實時偵測車速,、橫向g值、轉向角,、輪胎側滑和偏航速率等等,,四驅系統(tǒng)的前后動力分配會及時調整,讓車輛重新回到正確的路線上,。
來自brembo的前6后4活塞制動卡鉗搭配前15.35英寸,、后15英寸的制動盤可以帶來強大的制動力,不過在今天就別想了,。如果不溫柔對待剎車的話,,入彎前的重心轉移就足以令后輪浮在水面上,正確的修正方向的確能夠帶來一些轉機,,不過推頭就在所難免了,。
GT-R在低速掉頭時方向盤很沉,但行駛時路感卻非常清晰,這就是傳統(tǒng)的好處,。底盤方面改動不大,,只是在車身剛性上有所加強,具體表現(xiàn)在A柱和后備廂周圍的加固,。據(jù)廠家人員介紹,由于結構剛度的提高,,在懸架同樣調至R模式的情況下,,新款GT-R的轉向響應會更加靈敏,響應時間比老款縮短了4%,。
盡管此次賽道試駕讓我們有些意猶未盡,,但能有此次經(jīng)歷也算是很難得了。在濕滑路上,,GT-R的四驅系統(tǒng)為其帶來了良好的穩(wěn)定性,,才保證賽道試駕部分能夠順利進行。
總結:
如今的2017款GT-R屬于R35系列的尾款車型,,也算是為第6代GT-R——R35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其實從1969年第一代GT-R開始,,GT-R就已經(jīng)開始了它的傳奇歷程,。盡管截止到R34,Skyline系列就已經(jīng)退出歷史舞臺,,但GT-R卻作為一個獨立的車系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超跑殺手,。直到現(xiàn)在,都沒人否認GT-R的強悍性能,,2015款車型0-100km/h加速時間就已經(jīng)做到了令人汗顏的2.7秒,,新款車型極速更是達到了319km/h(老款315km/h)。然而恐怕沒人想到,,戰(zhàn)神竟然也會有溫柔的一面,,而且溫柔起來同樣可怕。GT-R總是顯得那么深不可測,,盡管從操控感受上,,它可能不如保時捷帶感,但是我從不介意車庫里會同時停放著911和GT-R兩臺車,。因為它們各有特色,,是真正意義上勢均力敵的對手,少了誰對于這個世界都會是極大的損失,。(文/圖 汽車之家 張子儀)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