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在這次試駕之前,我一直對這款斯巴魯LEVORG十分好奇,,為什么斯巴魯要推出這個全新的車系,?從名字上看LEVORG源自三個單詞“Legacy(力獅的車名)、 revolution(革命),、touring(旅行)”,,從字面意思上也可以看出這個名字基本就是“力獅旅行車”的意思,換上全新的單詞可見斯巴魯希望以一款帶有革命性或者是改變原有思維的車型來取代原來的力獅旅行版,,所以誕生了這款LEVORG,。第一個重大的改變就來自于它的“血統(tǒng)”,該車跟翼豹出自相同平臺,,而不是力獅車系的衍生車型,。而試駕之后,我更是感覺到這款車就是一個“天生的玩家座駕”,,不像普通的旅行車那樣僅僅是比三廂車增加了一個大“背囊”,,而是在繼承斯巴魯翼豹車系優(yōu)良操控基因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的個性元素,,想知道這款車究竟如何,?一起來看看吧。
既然是全新車系,,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背景:斯巴魯LEVORG源于2013年東京車展上發(fā)布的斯巴魯LEVORG概念車,,雖然說是概念車,,其實已經十分接近量產的版本,。在2014年正式在日本銷售,2015年登陸歐洲市場,。新車在香港的售價為32.98萬港幣(約28.36萬人民幣,。)從定位上看,新車在斯巴魯的車系中處在跟原來力獅旅行版相近的位置,,車身尺寸介于翼豹和力獅之間,,屬于是運動型的中型車。
從外觀方面看,,新車在斯巴魯車系中也是自成一派,,車身線條更加筆直剛毅,展現出相對硬朗的風格,。如果把現款的翼豹,、力獅和LEVORG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出三種風格各異的設計,,LEVORG身上基本看不到另外兩款車的影子,。我們此次試駕的車型增加了STI套裝,價格為5.8萬港幣(約合5.0萬人民幣),,包括網狀前格柵,、藍色格柵飾條,、STI版前唇、后唇和側圍,,STI前懸架平衡桿和STI擋把頭,。
車身尺寸方面,LEVORG雖然出自翼豹平臺,,但尺寸要比三廂翼豹更大,,比老款力獅旅行版要小,在同級別中也不容易找到尺寸和定位相近的競爭對手,。
斯巴魯車系尺寸表格 | |||
車型 | LEVORG | 翼豹(三廂) | 老款力獅旅行版 |
長(mm) | 4690 | 4580 | 4775 |
寬(mm) | 1780 | 1795 | 1780 |
高(mm) | 1490 | 1470 | 1535 |
軸距(mm) | 2650 | 2625 | 2750 |
前大燈和前格柵造型則是斯巴魯家族的品牌基因,,鷹眼的前大燈為車頭增添了不少“攻擊性”視覺效果更為兇悍,而LEVORG的六邊形的前格柵相比力獅的格柵面積要小一些,,風格更接近森林人的造型,。
LEVORG的內飾布局則跟斯巴魯XV的設計類似,采用常規(guī)的T型布局,,用料方面值得一提,,中控臺主要以軟性材料覆蓋,而在中控面板頂部,,前排中央通道兩側等位置都采用了皮革包裹,,有效提升了整體的檔次感。中控面板帶有分屏設計,,頂部的屏幕顯示空調系統(tǒng)和車輛信息,,中間的屏幕則是負責多媒體和音響系統(tǒng),也是各司其職,,便于用戶閱讀信息。
配置方面,,則是可圈可點,,一些細節(jié)配置做得比較到位,比如全車有5個USB接口,,在如今年輕一族出門離不開手機,,而手機在出游時總是需要充電的情況下,這樣的配置無疑是很符合年輕人的用車需求的,,即便是5個乘客都需要充電,,也能輕松滿足。還有電動折疊外后視鏡,、四門一鍵升降車窗等,,這些細節(jié)也是值得肯定的。而對于一款有出游需求的車型來說,,缺少導航的配置也是一個值得商榷之處,,雖然如今手機完全可以替代車載導航,,但是港版LEVORG并沒有提供類似CarPlay的手機互聯系統(tǒng),不能讓手機內容投射到車載屏幕上使用,,多少有點遺憾,。
空間方面,LEVORG表現出旅行車應有的水平,,乘坐空間中規(guī)中矩,,后排座椅的設計更適合兩位乘客乘坐。而后備廂十分平整,,開口寬大,,很適合放置各種出游需要的行李,在5座的情況下也能有522L的儲物空間,,而在放倒后排座椅后,,同樣能形成一個寬敞而且平坦的儲物空間,有著較高的實用性,。
在儲物格方面,,應該說是應有的都有了,對于駕駛者來說,,隨身三大件手機,、錢包和飲料瓶都能找到合適的地方放置,唯一缺少的應該就是眼鏡盒了,。整體而言,,LEVORG的乘坐空間并不算有優(yōu)勢,而儲物格設計合理,,可以輕松收納各種小物品,,后備廂則有著較高的實用性,可以輕松滿足出游需求,。
斯巴魯最著名的兩大“絕活”:水平對置發(fā)動機和左右對稱全時四驅系統(tǒng)都出現在了LEVORG上面,,新車在海外有1.6T和2.0T的兩款發(fā)動機可供選擇,而在香港目前只提供1.6T的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70馬力,,最大扭矩250牛·米,。傳動方面則是已經出現在多款斯巴魯車型上的CVT變速箱,。
坐上LEVORG的駕駛位,首先感覺到的是座椅對身體的包裹性恰到好處,,不像是性能車的座椅那種將身體“抱”得緊緊的,,長時間乘坐可能會感到疲倦;LEVORG的座椅屬于是會讓身體“輕陷”進座椅中,對身體各部分的支撐更到位,,但不會感覺拘謹,,更適合長時間乘坐。
運動款的平底方向盤手感不錯,,一握上手就會有種撩起駕駛者操控欲望的感覺,。行駛中,方向盤轉向手感輕盈,,車頭跟方向盤保持良好的隨動性,,虛位較小,彎道中轉向精準,。高速時方向盤逐漸變得沉穩(wěn),,在高速緊急變向的時候甚至會感受到轉向系統(tǒng)有一絲絲回調的力度,不會讓車輛的行駛軌跡有過分的偏差,。而電動助力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也將路感過濾得差不多了,,方向盤上很少能感覺到路面的坑洼路況,好處是轉向時不會受到坑洼路況的影響,,壞處是總覺得缺少一些對路況的了解,,也少了一些人車交流的操控感。
高速過彎的時候,,四驅系統(tǒng)會將更多的扭矩輸出到外側的車輪,,幫助車輛更好的通過彎道,所以在遇到角度較大的彎道時,,可以根據情況適當的踩深一點油門,,配合適度加大方向盤轉向幅度,往往能更加順暢的通過彎道,。熟悉四驅的特性之后,,你會發(fā)現通過許多彎道都會比一般的兩驅車型更快更穩(wěn),同時也會給駕駛員信心去挑戰(zhàn)更高的極限,。
該車的SI-DRIVE系統(tǒng)提供“i”智能模式和和“S”運動模式,,兩種駕駛模式的動力表現可謂是涇渭分明,“i”智能模式的動力輸出平緩,,充分發(fā)揮CVT變速箱的特點,行駛十分平順,,有著很好的舒適性,,這個模式下完全感覺不到渦輪遲滯,深踩油門,,也像是把腳踩到棉花里,,不會有很直接的動力響應,車輛仍舊是按著它自己的節(jié)奏在加速,。這個模式更適合在緩慢行駛或是定速巡航的時候使用,,一來動力輸出平順,,二來發(fā)動機轉速一般都維持在2000rpm以下的區(qū)間,有更好的燃油經濟性,。
換上運動模式后,,還是老套路,提高發(fā)動機轉速,,帶來更強的動力表現,,變速箱會讓發(fā)動機的轉速持續(xù)維持在2000rpm以上的區(qū)間,基本上都是利用發(fā)動機1800-4800rpm的最高扭矩轉速區(qū)間來行駛,,動力表現跟“i”模式截然不同,。雖然是CVT變速箱,但仍模擬出了清晰的擋位區(qū)隔,,全油門加速也能帶來降擋加速的感覺,,變速箱會讓轉速一直達到6000rpm左右再換擋,提供持續(xù)而有力的加速體驗,。
綜合來說,,LEVORG是一款容易掌握而且開起來比較舒服的車,它的駕駛樂趣不是在于通過人車交流,,先要駕馭車輛才能征服道路,,而是一開始就把車輛調校的服服帖帖的,駕駛者只管去征服道路就好,,能讓駕駛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感受車輛之外的事物,,享受出游時融入自然的樂趣,或許這也是另一種人車合一的境界,。
總結:
斯巴魯LEVORG定位就不是一款安于在城市代步的車型,,其寬大的后備廂就是為了給車主出游攜帶行李使用的,522L的常規(guī)容積足以滿足一家出行的需求,。其舒適的懸架調校明顯是超出了行駛城市鋪裝路段的需求,,更是為了在郊外相對顛簸的路況下也能給乘客提供良好的舒適性。其搭載的四驅系統(tǒng)并不是定位于越野性能的類型,,而是主要是為了提升行駛安全和操控表現,,畢竟這不是一臺SUV而是一臺旅行車。 斯巴魯LEVORG面對的用戶群體要比力獅旅行車更加年輕,,更愛好到郊外游玩,,駕駛樂趣并不是最終的目的,能在大自然中自由馳騁才是天生玩家的心之所向,。(圖/文 汽車之家 梁海文,,攝/王子平)
感謝以下單位提供試駕車輛:
Motor Image (HK) Limited
地址:香港 九龍 灣宏光道1號 億京中心地下4號鋪
查詢:852 2828 2488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