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12月1日,中美貿易戰(zhàn)終于迎來轉機,,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中美兩國元首舉行了一次歷史性的晚餐會晤。據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介紹,,這次會晤氣氛友好,、坦誠,長達兩個半小時,,遠遠超出了預定的時間,,雙方達成共識,停止加征新的關稅,。
美方也發(fā)表聲明表示,,美方原先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1月1日后仍維持在10%,,而不是此前宣布的25%,。雙方將加緊磋商,一旦談判達成協議,,今年以來加征的所有關稅,,都可能取消掉。
中美貿易戰(zhàn)由此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對于汽車產業(yè)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自中美貿易戰(zhàn)以來,,汽車行業(yè)受到很大沖擊,。不僅影響在美生產的品牌車型進口中國,同時也讓中國品牌在走出去的進程上受阻,。那么,,隨著兩國貿易關系的進一步好轉,汽車產業(yè)能否時來運轉,?
●加速中國品牌走向高端市場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關鍵節(jié)點,,中國汽車品牌也走過了非同尋常的40年。這期間中國品牌實力迅速提升,,并在各個細分領域與合資品牌展開激烈競爭,。除了在國內市場一爭高下外,,“走出去”成為當下中國品牌的新戰(zhàn)場。
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我國出口汽車總量為89.1萬輛,,與2016年70.83萬輛的汽車出口量相比,增長達25.8%,。其中,,奇瑞、江淮,、長城,、長安等品牌成為中國汽車品牌出口的主力軍。
雖然中國汽車出口量持續(xù)增長,,但目前出口海外的車型仍以低端車為主,,且出口結構主要以經濟欠發(fā)達的地區(qū)為主,這樣的情勢很容易對品牌形象造成不利的影響,,或阻礙未來中國高端車型在海外的銷量突破,。
為進一步打造品牌影響力,當下中國車企正逐步推出中高端品牌,,并意圖挑戰(zhàn)法規(guī)嚴苛,、競爭激烈、準入門檻最高的美國市場,。背后原因在于,,只有經受住發(fā)達國家市場的考驗,才能更有利于提升品牌競爭力,。
『2018北美國際車展上,,廣汽傳祺發(fā)布傳祺GA4』
但中國品牌實現全球化的“野心”并非順利,此前,,廣汽集團便有意進軍美國市場,,為此不僅在美國硅谷和底特律成立廣汽硅谷研發(fā)中心,還在洛杉磯成立前瞻設計中心,。甚至為迎合美國市場需求推出7座車型,。未曾料到,,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征關稅并采取限制措施”后,,中美汽車貿易也將受到波及,,造成廣汽集團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暫且擱淺。
隨著中美雙方貿易關系和解,,為中國品牌創(chuàng)造了新“走出去”的機會,,有利于在國際市場上一展拳腳,。更為積極的信號是,,就在中美貿易休戰(zhàn)的第二天,中國汽車股票迎來大面積漲幅,,市場風險偏好得到改善。
●緩解外資車企在華壓力
事實上,,中美國貿易戰(zhàn)這一槍,,更多地對在美生產的汽車品牌帶來較大影響,。其中包括特斯拉全系車型,、奔馳GLS,、奔馳GLE,寶馬X4,、寶馬X5,、寶馬X6、寶馬X7,、福特Mustang(參數|詢價),、探險者、F-150等車型,,這些車型進口到中國時不得不加大購車成本,。
雖然很多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份額不大,,但對于特斯拉和林肯這些100%依靠進口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而言,,卻是危機重重。與此同時,,各車企均有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傷”,。
◆特斯拉:多次調價影響銷量
今年5月中旬,,中國財政部宣布從7月1日起進口車關稅從25%下調至15%,。特斯拉反應迅速,在短短數小時后即宣布下調Model S和Model X的在華售價,,降價幅度從4.83萬元到9萬元不等,。然而好景不長,,受中國從7月6日起針對美國的整車進口關稅從15%調整為40%,特斯拉率先將中國銷售的全線車型價格上調,,隨后在8月中旬特斯拉又主動進行漲價了。
經歷“一降兩升”之后,,特斯拉今年在華銷量受到波動,,第三季度在華銷量為3169輛,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了37%,,10月銷量更下滑70%至211輛,。為此,特斯拉不得不承擔大部分關稅來幫助客戶降低購車成本,,官網宣布從11月22日起,,在中國的產品售價下調12%到26%。此外,,貿易戰(zhàn)還加快特斯拉國產化步伐,,7月簽署投資協議,10月成功拿地并擬斥資20億美元建設上海超級工廠,,同時還計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生產主管等30余個職位,。
◆林肯:加速國產化進程
林肯汽車公司預計,由于中美貿易爭端,,到2020年,,該公司在全球的年銷量將達不到30萬輛的目標。與此同時,,林肯汽車計劃于2022年在中國實現5款新車國產化,,以降低成本和增加銷量,在尋求加快國產化進程,。
目前,,林肯出口中國的車型主要為:林肯MKZ、林肯MKC、航海家,、林肯大陸和領航員,。其中,林肯新飛行家將在2019年實現國產,;林肯MKC和林肯MKZ則緊隨其后,;航海家將于2021年國產。
◆通用:關閉7大工廠 引特朗普不滿
日前,,通用汽車表示,,面對傳統(tǒng)汽油動力轎車市場停滯不前的局面,通用汽車將削減銷售緩慢的車型產量,,并于明年年底前裁掉15%的員工,,裁員人數或達14700人,同時停止包括北美在內的7個工廠的生產,,將更多資金轉向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汽車,。
通用原本意圖通過“瘦身”尋求發(fā)展,但特朗普卻因此大發(fā)雷霆,,他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對話時表示,“要求通用汽車CEO瑪麗.博拉停止在中國生產汽車,,并在美國俄亥俄州增設一家新的工廠來取代通用集團計劃停止的5個工廠,。”
◆謳歌:將美產能轉向中國
貿易戰(zhàn)同樣涉及在美生產的日系品牌,,據外媒新聞報道,本田汽車旗下高端品牌謳歌有意將其美國的產能轉移至中國,,其謳歌RDX(進口)車型將由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分擔。雖然,,國產謳歌RDX已于11月6日正式上市,,但此前在售的謳歌RDX(進口)均為美國生產。
◆寶馬:下調全年利潤目標
日前,,寶馬汽車表示,,由于無法實現此前制定的稅前利潤與去年持平的全年目標,將下調汽車利潤率預期,,主要原因在于全球貿易沖突升級帶來的影響以及歐盟最新執(zhí)行的排放規(guī)定,。
目前運營利潤率保守估計為7%,無法保持與去年8-10%年利潤持平的趨勢,。受此消息影響,,寶馬股價盤中一度暴跌6.1%,創(chuàng)2016年英國退歐以來的最大跌幅,。
◆沃爾沃:推遲IPO計劃
早在今年5月,,彭博社就曾報道,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已選擇花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三大銀行來幫助沃爾沃汽車今年IPO,,估值預計將在160億美元到300億美元之間,。
不過,由于中美貿易摩擦導致汽車類公司股價的普遍下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推遲了旗下瑞典豪華車制造商沃爾沃的上市計劃,。雖然此次宣布IPO計劃“擱淺”,但沃爾沃仍表示,,未來不排除上市的可能,。
從某種角度講,中美貿易戰(zhàn)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外國品牌在華的投資,。但需要承認的是,,這也影響到一些車企的發(fā)展策略,打亂了他們的既定步伐,??梢灶A見的是,中美貿易停戰(zhàn),,可緩解外資車企尤其是美系車企在華的壓力,,促使兩國貿易的平穩(wěn)發(fā)展。
編輯總結:
經歷半年的貿易戰(zhàn)爭,,外資品牌更加認識到中國市場所對世界汽車產業(yè)帶來的重要影響,,并且明白貿易戰(zhàn)的最終結果只有兩敗俱傷。由此來看,,只有汽車大國之間開放,、融合才更有利于促進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最終實現雙贏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雙方僅有90天的“休戰(zhàn)”。這意味著,,如果90天內中美無法就強制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等問題達成協議,,美國仍會提高關稅,。那么,接下來的90天緩沖期里,,才是中美雙方磋商與博弈的關鍵時期,。(文/汽車之家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