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4月18日,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yè)展覽會如期舉辦,。本屆車展以“擁抱汽車行業(yè)新時代”為主題方向,,眾多車企高管、供應鏈企業(yè)代表,、咨詢機構專家齊聚一堂,,共話汽車行業(yè)新趨勢、新機遇、新挑戰(zhàn),。在本屆車展期間,,汽車之家與理想汽車智能空間副總裁勾曉菲展開了深入交流。
行業(yè)內會出現一些“智能座艙很卷”,,“同質化嚴重”的聲音,。勾曉菲認為,智能座艙正處在轉型階段,,今天才是非常初級的功能機階段,,還在卷功能。實際上,,汽車現在主流上用的觸控的交互,,其實不適合汽車終端的,語音交互效率要遠高于觸控,。
針對智能座艙上功能付費的模式,,勾曉菲稱,“理想對于這件事的看待還是挺堅持的,,我們發(fā)布的AD Max3.0也是全部免費給用戶,,有一些需要付費的是硬件,硬件我有真真正正的成本,,我們的態(tài)度是,,用戶在我這花的每一分錢都能看到實物�,!�
以下為對話實錄:
汽車之家:您之前提過2023年是理想智能座艙的元年,,為什么定義這個時間?
勾曉菲:我們在2022年發(fā)布理想L9(參數|詢價)的時候,,相當于全國首發(fā),,那個時候算是全新的一套交互體系剛剛完事,這一年我們需要一段時間把它精雕細琢一下,,因為整個交互框架是比較前沿比較創(chuàng)新的,,需要打磨的過程。另外一點,,在硬件層面上,,差不多2022年年底也完成了高通平臺的切換,,高通下一代平臺明年初才能切換,,這幾年在硬件上沒什么可升級的,主要聚焦在軟件上,。
汽車之家:直觀來說用戶首先接觸到的是座艙,,座艙直接關系到消費者對一輛車智能化的判斷,我個人觀察我覺得智能化進入到有點同質化的階段,大家都在宣布要發(fā)我的芯片,,您怎么看待這種智能座艙接下來競爭的態(tài)勢,?
勾曉菲:行業(yè)內會出現一些聲音智能座艙很卷,剛才提到同質化很嚴重,,大家做的東西大同小異,。我覺得智能座艙正處在轉型階段,或者到下一個時代的窗口期,,很多人覺得既然都已經這么卷了,,已經能看到智能座艙的終局是什么樣,反而我們覺得今天才是開始,,他只是一個座艙非常初級的,。我們舉個例子,像離我們最近的手機,,從功能機到智能機切換過程,,它差不多也會經歷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前功能機時代的卷功能,,那時候大家第一也是很卷,,第二也是同質化。慢慢的手機引入了新的交互方式,,從最傳統(tǒng)的物理鍵盤出現了觸控,,其實這種觸控技術比物理按鍵好用更適合智能產品,針對觸控交互維度上來說是可用,,但是不好用,,緊接著以IOS為代表出了多點觸控,瞬間讓大家覺得這種觸控非常好用,,大家快速建立認知,,快速接受了新的交互方式,相當于從一個卷功能時代變成了一個優(yōu)化交互的時代,,創(chuàng)造新交互體驗,。
當新的交互體驗被大家廣泛認知之后,其實圍繞著全新的觸控,,手機孵化出來大的生態(tài),,里面有各式各樣的服務也好,應用也好,,金融,、支付很多,之前卷功能時代大家都說我有這個功能那個功能,,真的進入到生態(tài)時代的時候,,我們沒有任何人能說出手機有什么功能,手機功能可以認為近似于無窮無盡,沒辦法被列舉出來,,他已經不談功能了,。今天汽車也是一樣的,我認為它也會進入這三個階段,。今天我們還是處在功能機時代,,還在卷功能�,;剡^頭來我們看一下,,汽車現在主流上用的觸控的交互,其實我認為是不適合汽車終端的,,為什么這么說呢,,觸控我們可以想想我們最常用的觸控產品就是手機和PAD,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性這是終端跟人走的,,去哪終端跟著我去哪,,這樣特性的終端特別適合觸控,它有技術,。汽車的屏幕其實更像電視,,不是說跟人走,它是掛在墻上,,汽車掛在儀表臺上,,它想要被操作需要人跟著它走,它沒有辦法跟人走,。我們可以想一下家里電視基本沒有人會用觸控,,這種終端特性不適合這種交互方式。
回過頭來汽車也是一樣的,,首先是人跟著終端走的產品,,和電視一樣,另外一個維度的話,,相當于我駕駛員在開車過程中使用觸控非常不方便,,另一方面的話,我開車過程中不管路面顛簸也好打方向也好我手也會不自覺的跟著晃動,,我瞄準的時候按下那一刻就歪了,,回過頭來乘客也不一樣,乘客系著安全帶坐在座位上屏離著我很遠很難伸手去夠它,,也不安全,,今天在智能空間場景觸控不是一個好的交互方式。反而語音是一個很好的交互方式,。語音的話恰恰像之前手機的觸控,,當時單點觸控,不好用,,可用,,所以沒辦法快速出擊,語音現在也是可用,,但是不好用,,今天chatGPT出現讓我們發(fā)現感知到它有很大機會進入到好用領域,一旦進入好用領域全方位普及,。交互效率上講的話語音交互效率遠高于觸控,,觸控它的呈現在交互角度呈現方式更多。
汽車之家:現階段評價一個智能座艙好壞除了您說的語音交互,,還有什么評價,?
勾曉菲:首先我們要先從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你的這臺車的所定義的用戶到底是誰,,今天我要去服務全家人,,我只有一塊屏幕駕駛員啟動導航的時候,這個座艙沒有任何屏幕可以服務座艙內其他人,,當你定位用戶是家庭的時候,,至少我要能夠服務多人,同樣道理也不一樣,,當我定位我的目標人群就是單身,,不管男性也好女性也好就是單身一個人,不管座位數量上,,屏幕數量上,,我就服務他一個人,放多個反而沒用,。當我們選擇評價這款差別好壞的時候先要講明白服務什么,,基于服務對象。
第二個我們需要應對目前的三個階段,,比如說下來在卷功能,,你沒辦法,這個行業(yè)就在卷功能,,下一個階段需要構建全生命交互框架,,我必須得提前布局,第三個階段拼生態(tài)的功能,,生態(tài)整體的體驗,,每個階段用戶對這三個訴求都不一樣,我們也不能說今天大家都在做這件事大家認知不一樣,,我非得跳出這個認知告訴他,,但是問題是有一句話我忘了誰說的,,大概意思是多走一步的是瘋子,多走半步的是真正聰明的,,你也不能走的太大,,步子邁的太大,這個市場,、用戶認知還沒有構建起來的時候,,那就相當于老百姓不理解,全球的第一款5G手機摩托羅拉出的,,賣的非常差,,老百姓覺得我身邊基站都是4G機站,今天華為就是因為買不到5G芯片出的手機全是4G手機導致銷量爆跌,,今天老百姓認知是手機必須是5G的,,這兩個維度去評價。
汽車之家:現在業(yè)內還有聲音說現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融合的信息,,很多智駕的功能需要通過智能座艙展示,,你怎么看待這個趨勢,?
勾曉菲:我覺得首先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完全不同的兩個品類,智能駕駛是一個功能,智能座艙是一個體驗,,產品分類不一樣,,一個是體驗類產品,,一個功能類產品,,今天對于功能類產品,只要功能實現了,,老百姓對它的預期就沒有了,,就達標了,它其實在意這個底線,,今天自動駕駛為什么傳感器和算力不停的曝光,,是因為他功能還沒達標,離老百姓心里自動駕駛預期還差很遠,,需要從不達標到達標的過程,,功能類產品一旦實現了老百姓對它的預期就是怎么更便宜,其實行業(yè)或者企業(yè)對它的預期也是這樣的,,功能實現的時候一千算力實現了,,企業(yè)覺得我八百、五百就能實現,,我有十個攝象頭,,我用8個能不能實現,慢慢變成往這個方向轉,。體驗類產品不一樣,,手機也好,、電腦也好是體驗類產品,會隨著技術進步,,用戶對它的需求永無止境,,技術越進步我對你需求越往上升,你一旦新技術出現我也會有新需求出現,,他們產品長期的發(fā)展路線不一樣,,把這兩類產品合到一起,,我不覺得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這個是長遠看,短期看的話我們都知道座艙高通芯片比較好,,智駕英偉達的芯片比較好這兩個平臺迭代速度不一樣,,我把它兩合到一起的話,我的產品兩年一迭代,,高通今年是基數年迭代,,英偉達是偶數年迭代,我產品每年都要迭代,,我沒辦法有一個很好產品的節(jié)奏,。今天還有一個聲音,高通也在做自動駕駛的算力,,英偉達也在做它的算力,,至少大家公認的是高通還是座艙的老大,英偉達是智能駕駛的老大,,除非有一家企業(yè)愿意說我力保座艙性能自動駕駛可以差一些,,我選高通,我相信沒有企業(yè)今天在卷的這么嚴重的時代,,沒有企業(yè)意放棄,,他肯定都想要最好的,最好的只能說用這兩家,,短期看也好,,長期看也好,他們都不是特別適合的,。
汽車之家:我觀察到智能座艙發(fā)展比較快的這幾年,,他們也在探索新的商業(yè)模式,中間也有很多爭議包括類似于功能性,,座椅加熱,,座椅通風,包括后燈轉向也需要付費,,我們有時候在探討邊界到底在哪里,,可升級,,需要外在付費的這種。
勾曉菲:我們公司對于這件事的看待還是挺堅持的,,我們今天上午剛剛發(fā)布的戰(zhàn)略,,談到智能化的自動駕駛3.0的發(fā)布,在發(fā)布的AD Max3.0也是全部免費給用戶的,,有一些需要付費的是硬件,,硬件我有真真正正的成本,我們的態(tài)度就是用戶在我這花的每一分錢看到實物了,。
汽車之家:座艙迭代也非�,?欤罱�3—5年在座艙上有沒有逐步迭代的規(guī)劃和計劃,,每年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實現什么樣的功能?
勾曉菲:還是剛才我說的那幾個節(jié)奏,,我們一方面在走卷功能的線上怎么把功能做的用戶體驗更好,。另外一條線在整個下一代新交互體系架構上,2022年開始布局,,新架構上我們需要一定的時間把整個交互體驗從可用進化到好用,,像相對前沿的,其實變數更大一些,,我們2022年的時候曾經認為基于對話的,,從可用到好用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們當時定了一個兩年目標,,今天chatGPT的出現讓我們發(fā)現這個新技術可以讓它更快的實現,,讓語音對話交互能力建設提早了,同樣的我剛才提到的對于三維的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在按計劃推進,。說著很簡單,,感覺對這個空間怎么感知,其實里面會遇到比較復雜的,,舉個例子,,我需要把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三維坐標系對齊,需要有相對應的空間計算的技術,,后排乘客喊理想同學的時候理想同學移動到后排,,同樣他說話的時候我希望他的聲音從這傳過來,這樣當主駕喊回去的時候形象移動到前排,。把所有視覺和聽覺感知和表達必須對齊,,才能在這個空間里達到一個真真正正意義上的操作。
汽車之家:理想從功能到交互到生態(tài)是別的企業(yè)可以模仿的,,或者說是別的企業(yè)可以借鑒的嗎,?
勾曉菲:我覺得首先是這樣,,整個這套體系理念也好,技術也好一定可以被復制的,。今天這個世界如此之開放沒有什么東西是不可以被復制的,。理想汽車的優(yōu)勢不在于我的產品可不可被復制,而是在于這家企業(yè)布局在于專注解決的用戶問題,,專注解決行業(yè)問題,,而不是做一些對標看別人有我也來一個,或者為了增加產品力對功能,,我們企業(yè)價值觀要超越用戶的需求,,這是我們最核心的,舉個例子,,這個東西不止在產品設計上,,技術選擇上都會秉承核心價值理念,,舉個例子,。我們怎么去做到超越用戶需求。第一點先去有一個一千多人的內測圈子,,有新的功能體驗的時候我們會優(yōu)先發(fā)布到這個圈子里,,客戶會給我們反饋,提一些他們新的需求,,包括圈子以外也可以有很多渠道提需求,,我們和用戶走的非常近。說的直白點,,我可能運營了一大片真真正正使用我產品的產品經理,,他們給我提的需求一定是最真實的需求,他們才是用戶,,而不是養(yǎng)了一波產品經理坐在辦公室天天天馬行空的想,,在用戶的幫助下,我們能夠跟用戶最真實的需求更近,,我們的產品方向就更準,,我們不會偏離方向,剛才我說的,,這些人其實根本不開理想的車,,還在這天天想需求,寫完之后用戶一用啥也不是,,用戶幫我們用這款車,,2020年的時候跟電影似的放一個明細的字幕,上面還有用戶的微信頭像,,這些用戶深入參與了我們產品經歷,,他們的提議提案全都落實到產品,,就會有一大波用戶可以非常自豪和身邊朋友說這個功能是我交給理想汽車的,這樣用戶參與會變強,,做到這一步先做到滿足用戶,,還沒有超越,這是基礎,,先把基礎做好,,絕大多數車企業(yè)基礎沒做好。
第二步我們內部產品經理的價值,,或者我們研發(fā)工程師技術專家的價值當我拿到用戶需求,,我們會去仔細的琢磨怎么樣能夠讓需求變的超越,變的更好,。舉個例子,,理想L9發(fā)布的同時,我們發(fā)的第一款音響都是我們自研團隊做的,。我們通過自研團隊先給用戶一個音響平臺,,緊接著發(fā)布了調音大師,相當于我把很底層的調音的一些參數軟件釋放出來,,讓用戶根據自己的偏好,,讓一些發(fā)燒友根據自己的偏好調出自己喜歡的音效的感覺。
第三階段,,我們會考慮通過AI通過大數據方式生成調音文件,,這樣會達到什么效果�,?傆X得這個是只有走完這一個階段才能超越用戶需求,,這是產品團隊,研發(fā)團隊在打磨的一條線,。
這第三個怎么樣超越行業(yè),,我們做很多技術也好產品也好,一些對標也好規(guī)劃也好,,比如今天我要想這個屏幕以后怎么做的更好,,我不會看奔馳的屏幕,不會看寶馬的屏幕,,我可能會去看電視,,我可能會去看手機,我去看所有行業(yè)做屏幕最好的那個行業(yè),,現在屏幕做成啥樣了,。比如說音響也是一樣,我們2022年發(fā)布L9的時候,也是全球首發(fā)的杜比全景聲,,杜比全景聲上車,,全球首發(fā)了7.3.4的音響配置。其實,,這些所有的一切我們對標音響的時候沒有對標奔馳的柏林之音,,我也沒有對標寶馬的寶華韋健或者哈曼卡頓,而是對標的杜比影院,。第二個所有產品團隊和技術團隊都在拿到用戶之后再去想怎么樣去超越用戶的需求,。第三層我們怎么樣在產品和技術上超過行業(yè),這三層加持下,,我們才能持續(xù)不斷的輸出超越產品,。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