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不僅創(chuàng)辦了WEY這樣的“中國高端”品牌,,最近“長城欲收購FCA(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旗下Jeep品牌”的消息也是傳得沸沸揚揚。除此之外,,長城還在一個多月前注資了一家低速電動車企業(yè),,令很多網友有些費解。然而在這背后,,長城似乎要下一盤大棋,,一盤關乎生死存亡與未來發(fā)展的棋。
○ 長城收購Jeep靠不靠譜,?
先說說最近國內外車界都為之熱議的大事吧:長城欲收購FCA旗下的Jeep品牌,。這一舉動在很多人看來都“比較沖動”,而長城借機也算是又紅了一把,,加上之前長城的部分高管還在一些非正式場合透露過它們對Jeep品牌的興趣,,這一次他們誓做第一SUV品牌的豪言壯志也算是真正展現到了世人面前。
如果收購成功,,單憑FCA自身估計“明年Jeep品牌銷量突破200萬臺,,增長30%”的消息來看,長城確實會獲得“一塊磁力強大的吸金石”。不僅如此,,單憑Jeep品牌和SUV技術方面的實力,,反哺長城也會讓其煥然一新,獲得很大的進步,,加上吉利成功收購沃爾沃之后,,在未來發(fā)展上獲得了共贏這樣的先例,魏建軍似乎沒有理由不出手,,尤其還是長城這樣專注制造SUV的品牌,。然而在這其中,兩樁收購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
而從FCA集團內部角度上來說,,現階段FCA集團也在面臨一次大的變革。現任FCA集團CEO塞爾吉奧·馬爾喬內(Sergio Marchionne)為了保證其公司能夠全力投入到主流民用市場當中,,分別在2011年和2015年將CNH Industrial和法拉利品牌剝離出去,,獨立運營,而現階段他又在促成瑪莎拉蒂和阿爾法·羅密歐品牌的獨立化運營,,爭取2018年底完成品牌上市,。也就是說從FCA的未來格局上說,FCA將面臨很大的風險,,而Jeep將成為集團內的發(fā)展核心之一,,是抵擋這些風險的關鍵資金支持來源,即便將其出售也必定是“天價”,。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從執(zhí)行層面上來說,這次收購也面臨著很大困難,。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規(guī)定,,在涉及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chuàng)新領域時,,美國將對中國正式啟動貿易調查,。也就是說,當中國企業(yè)想要收購美國品牌并涉及到技術知識產權等問題時,,它都將面臨很大阻礙,。而從國內的角度來看,由于中國政府擔心近年來的“收購熱潮”可能帶來大量的資金外流現象,,導致一系列經濟問題,,故在國內,包括外管局,、國資委,、證監(jiān)會、商務部等各部門都將加大海外并購審查力度,致使現階段海外并購困難重重,。
如果你覺得收購Jeep這件事就能看到長城對未來的野心,,并對其充滿美好的期待,那么我想對你說:你想的太簡單了,。希望收購Jeep是對未來的愿景,,但眼下,這樣的“大業(yè)”為時尚早,,而眼下還有一件關乎生死的事亟待解決,。
○ 注資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電動車企
據了解,就在今年7月,,長城注資了一家名為御捷的低速電動車企業(yè),,注資比例25%,,未來將達到49%,。可能有人會說了,,這樣的小事有誰會關注呢,?另外長城為何要注資這樣一家毫無名氣的電動車企呢?
從表面上看,,長城沒有理由把錢投入到這樣一家沒有先進技術的小型低速電動車制造企業(yè)當中,,而在我看來,與其收購Jeep,,現在的當務之急反倒是立刻收購這家電動車企,。為何這么去說,我們就要提到預計明年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將執(zhí)行的一項政策:“雙積分辦法”,。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長城在2018年賣出100萬臺車,那么按照2018年的8%占比來看,,長城就有了8萬新能源積分,,而這8萬積分,需要通過出售2萬臺續(xù)航里程在250-350km的新能源車型,,或者是4萬臺續(xù)航里程在150-250km的新能源車型,,亦或者是8萬臺續(xù)航里程在50-150km的新能源車型來彌補。而這個數量,,對于現階段的長城而言,,似乎有些太大了。
○ 這家車企不大,,但事關長城生死
所以說,,長城收購這家電動車企,很可能意在“換分”,具體而言便是長城通過注資和其它扶持方式,,幫助這家車企開發(fā)電動車技術,,讓其能制造貨真價實的新能源車,而后讓這家車企通過自己的新能源車銷量,,去彌補長城的新能源積分,。
另外,即便這樣的做法行之有效,,就目前而言,,雖然御捷現在拿到了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許可,但現階段它們只能制造低速電動車,,續(xù)航里程很短,,單臺車的新能源積分也較少,除非銷量巨大,,不然對長城來說也是杯水車薪,,加上御捷品牌在真正的乘用車市場知名度不高,未來發(fā)展尚不明確,,是否足夠應付長城如此大的銷量所攢下來的積分,?長城未來還會不會收購更多的“御捷”?都是未知數,。
就目前來看,,我個人預測其未來的道路有三條:其一長城未來將會與類似威馬這樣的新能源車企合作,只不過目的可能不僅僅局限于“解決燃眉之急”,,雖然威馬這些新能源車企沒有乘用車生產許可,,但它們有一定的技術儲備,借助這些方面的優(yōu)勢,,長城能夠迅速追趕其它車企,,打開一條自己的新能源道路,而反過來對于這些車企來說,,它們也可以順利獲得生產資格,,不會被政策方面所限制;其二長城未來可能會通過資金等手段扶持,,讓一些新能源車企順風順水地開展自己正規(guī)化新能源車道路,,并在這同時,幫助長城生產一些“換標”新能源車型,。
至于這三條路怎么抉擇,,就要看政策實施之后,對于長城的壓力究竟能有多大了,。那么其它車企之間在應對“雙積分政策”的情況下做出了什么舉措呢,?目前得到的最新消息是,,車和家現在已經和華晨汽車建立了合作關系,未來將開展更多的新能源技術方面的合作,。以車和家的新能源技術換取華晨的生產資質,,不僅能夠讓車和家造出來的車順利拿到牌照,還能夠扭轉華晨汽車在新能源領域“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
長城這兩年順風順水,,無論是產品力還是市場定位策略與布局,長城在中國品牌當中都還有著一些優(yōu)勢,。長遠角度來看,,魏建軍更相信自己現階段積累下來的東西,如果突然放下傳統車領域,,全力投身于新能源車領域,,容易由于準備不足而一失足成千古恨,畢竟長城現在很害怕自己品牌形象受損,。
編輯總結:
欲收購Jeep表達了長城對未來的決心,,但應該沒有人會傻到隨意出售自家的“招財貓”。而在當下,,長城更大的挑戰(zhàn)來源于政策的改變,,新能源車型方面的短板讓明年的長城“日子有些難過”,如何下好這一盤棋,?我們拭目以待。(文/圖 汽車之家 舒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