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今天,在眾多消費者心中埃隆·馬斯克與史蒂文·喬布斯都擁有教父一樣的地位,。雖然所處領域不同,,但他們通過出色的工業(yè)設計,,出眾的營銷手段,將一款款并不是他們獨創(chuàng)的產品推向市場并獲得巨大成功,。今天,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中國,,在新能源車領域還處于彎道超車的狀態(tài),,但是你知道嗎?20多年前,,我們曾有領先世界的機會,,這是一名浙商從千萬富翁到千萬負翁的故事。
浙江是一個不缺少傳奇商人的地方,,在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上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浙商博物館就收藏著各個行業(yè)值得紀念的老物件,其中就有吉利,、眾泰等多家知名企業(yè)捐贈的汽車,,相比之下展廳內的一個紅色車身顯得有些寒酸,但這輛“破車”卻是每位浙商最愛拍照留念的物品,。這是因為那個紅色車身中蘊含著一段不僅是當地人,,更是每個中國人都值得驕傲的歷史。
●八十年代的千萬富翁
故事還要從1978年說起,,當年文革剛剛結束,,一名知青揣著在此前掙得的7萬元人民幣擠上了返城的火車?;氐?a class="ShuKeyWordLink" href="http://zphnet8.com/103/" target="_blank">城市后,,他毅然摔碎剛分配不久的公務員鐵飯碗,建起包裝材料廠,、塑料廠,、微機儀器廠,并且在他的努力下,,這些工廠都創(chuàng)造了驚人的效益,,當20世紀80年代,人們覺得萬元戶是財富代名詞時,,他卻已經擁有千萬資產,,他就是葉文貴。
1988年中國的汽車工業(yè)還相對薄弱,,葉文貴看到路上跑著的車都是外國品牌,,毅然決定自己造車,創(chuàng)立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品牌,。更超前的是他還想到,,燃油車對環(huán)境有污染,,因此立志開發(fā)新能源車,他就這樣踏上了造車路,。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造車并不是一項簡簡單單的工作,,雖然葉文貴擁有著一般人沒有的聰明頭腦,幾個月時間內他就讀通了當時所有的汽車電機,,機械方面的書籍,,但只有初中學歷讓他深感只靠自己是無法生產、制造出一臺汽車,,更別提是心中一直期盼的新能源車了,,既然一個人無法完成夢想,那就找人合伙搭幫,。
但是在當時的金鄉(xiāng)鎮(zhèn),,要想招到眾多高學歷研發(fā)人才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葉文貴想出了“星期六工程師”這個辦法,,具體而言就是聘請省內外的航天、造船,、機械加工專家,,利用雙休日,到金鄉(xiāng)鎮(zhèn)與他共同研發(fā)電動轎車,。如果說機械結構開發(fā)的問題還能考聘請專家解決,,那么外形設計這個當時我國汽車工業(yè)均處空白狀態(tài)的問題怎么解決呢?
人才僅僅是困難之一,,新的問題又來到了葉文貴的面前,。汽車的制造需要各個行業(yè)共同的配合,而當時,,國內幾乎找不到成熟的零部件供應商,,更別提能夠尋覓一家符合老葉需求的公司了。
既然沒人能夠滿足需求,,那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從小受到革命思想教育的老葉開始著手自己完成零部件開發(fā)與制造。就這樣大到車身結構,、小到蓄電池,,只要需要,只要市場上買不到合適的產品,,老葉都設立工廠自行加工,。
●零號樣車
堅持和執(zhí)著讓老葉等到了夢想落地的一刻,1989年2月的一個傍晚,,一輛沒有尾氣排放的車輛緩慢行駛在通往溫州最高峰的山路上,,開車測試的老葉淚流滿面,。
男兒有淚不輕彈,老葉明白,,僅僅制造一臺在晚上偷偷上路,,不知何時趴窩的車沒有意義,他的目標是量產車,,是一臺可以讓周圍人買到的產品,。既然是產品,就要有名字,,也許是心情復雜,或許是文化積淀不足,,因此他只得為這臺小家伙起了個簡單的名字“零號”,。
盡管已經投入了不少經費,但零號仍舊十分簡陋,,車身并非沖壓制造,,而是人工手敲,裝上動力電池,,電機,,控制器,加上四個車輪以及方向盤,,零號樣車就這樣誕生了,。當然,這樣制造條件下的產品是絕談不上豪華與科技的,,但隱藏其中的是續(xù)航里程200公里以及8小時充滿電的技術實力,,這在當時世界車壇也屬于一線水平,再丑也是自己的孩子,,零號的落地總歸還是讓老葉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量產之難,難于上青天
葉文貴并沒有被樣車落地的喜悅沖昏頭腦,,他清醒的意識到自己的樣車與能夠銷售的量產車還有天壤之別,,多年經商經驗也讓他明白買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現有設備遠遠無法滿足這些需求,。此外,,電動車最關鍵的電池組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樣車落地后不久,,葉文貴便帶著工程師去美國進行考察,,考察后他發(fā)現,電池壽命短,、續(xù)航能力差,、電動車充電配套設施不完善等等問題如果不加以解決,,那么勢必會影響純電動車普及,因此,,他再次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既然純電發(fā)展困難,那就讓內燃機和電池共同工作,,成為車輛的動力源,。1990年,他便向全廠員工宣布要發(fā)展混合動力車型,,隨后他投入到去清華,、復旦、同濟等眾多高校聘請專家以及購買土地,,搭建廠房的工作中,。
為了給混合動力車提供專屬的內燃機和動力電池,研發(fā)團隊決定自己開發(fā)生產相關部件,,經過一年的研發(fā),,自行研制的雙缸水冷汽油發(fā)動機和電池完美配合。技術有了,,要想真正走向量產,,剩下的就是價格,實驗室中再完美的黑科技,,價格高昂也會落得無人問津,,最終失敗的下場。
對于量產車而言,,售價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為了降低售價,老葉盡量自行生產零配件,,這樣就會避免遭受供應商控制價格的煩惱,。即便當時博世、大陸這樣的零配件供應商進入了中國市場,,就老葉當時的產量來看,,他們之間的合作估計也不會非常順利。但即便如此,,葉豐Ⅱ號還是不便宜,,80年代末,90年代初,,對于月工資不到百元的中國普通百姓而言,, 五萬元的售價簡直是天價。加之當時沒有充電站,,也沒有相應的售后服務設施,,因此這臺車仍未給老葉帶來經濟效益,。
盡管沒有量產,但是這臺在今天看來作坊里誕生的產品還是得到了認可,,老葉很快從相關部門領導手中拿到了國家級新產品證書,,甚至被評為建國四十年來,溫州的第一重大科研成果,,老葉的產品再次證明了自己,。
●從千萬富翁到千萬負翁
不過事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順利,就在車輛受到一致好評的同時,,現實擊碎了老葉的夢想,,其最主要原因還在于資金,常人很難想象曾經的千萬富翁會囊中羞澀,。但是造車并非一次性投資,,幾年來不斷研發(fā)新產品讓老葉將其他工廠掙得的利潤全部投入其中。但是,,幾千萬的資金仍舊無法支持老葉繼續(xù)圓夢,如果想繼續(xù)生產那必須要更多資金,。
就在葉文貴為資金發(fā)愁,,到處籌錢的時候,機會降臨到了他的身上,,深圳一家公司,,看中了葉豐牌汽車這個項目,希望雙方展開合作,,并計劃投入五千萬的先期運作資金,。此時的葉文貴的確非常需要這筆錢,以用來進一步提高混合動力車型的性能,,開始葉豐Ⅲ的研發(fā)并進行批量生產,。
意外總是在不經意間發(fā)生,就在雙方打算進一步合作時,,對方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必須將此項目設為深圳和溫州共同開發(fā)的成果,但當時的溫州政府表示,,這是溫州市40年來最大的科技項目,,不能輕易的賣給別人,最終雙方合作只能以失敗告終,。
但葉文貴并沒有就此放棄,,依舊到處籌備資金,完成葉豐Ⅲ的量產,,1993年,,他的造車事跡被美國電動車專家羅耶?凱勒發(fā)現,,并慕名而來與他交流,當看到葉豐牌汽車時,,凱勒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向葉文貴提出了合作請求。
凱勒提出,,葉文貴負責整車生產,,美國人負責技術研發(fā)以及資金支持,就在雙方進行進一步洽談時,,意外再次降臨,。在涉及到車子掛什么車標時,雙方陷入了僵局,,葉文貴堅決表示要掛”葉豐牌“商標,,但凱勒表示,如果掛”葉豐牌“商標那車輛將無法進入美國市場,,所以必須懸掛美國人的商標,。就在此事上雙方發(fā)生了非常嚴重的爭執(zhí),最終葉文貴依舊堅持自己原則,,雙方合作談判結束,,羅伊?凱勒滿懷遺憾的離開了金鄉(xiāng),葉文貴得投資的機會也就此失去,,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這竟然是葉文貴最后一次獲得投資的機會。
沒有資金做后盾,,再大的能力也只是空想,,1994年,老葉為了實現夢想花光全部積蓄但仍舊無力回天,,他只能變賣其他工廠,、房產,曾經的千萬富翁轉瞬間變?yōu)榱饲f負翁,。1年后,,盡管老葉使出渾身解數,但資金缺口仍舊難以填補,,葉豐汽車制造廠以破產告終,。曾經耗資超過千萬的試制車最終成為放在廠房中無人問津的廢鐵。曾經被媒體爭相報道的老葉也如同逐漸生銹的試制車一樣,,被世人慢慢遺忘,。
2017年3月13日,曾經的浙江首富,葉文貴因病離開人世……
●總結
對今天中國品牌的領軍人物而言,,葉文貴稱得上是先驅,,在80年代初那樣一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下,葉文貴這個返鄉(xiāng)知青決定造車,,這已屬那個年代具有長遠眼光的人才,,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目標是造百姓買得起的新能源車,,但想在汽車領域取得成功不僅僅需要眼光,、魄力,更需要多領域,,跨部門的協(xié)同發(fā)展,。
在相關零部件供應商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年代,各種陰差陽錯的意外加上倔強的性格,,讓這個曾經創(chuàng)造令人驚嘆奇跡的老葉拼盡全力,,卻以失敗告終,這多少令人唏噓,?;蛟S從商業(yè)角度上看,葉文貴的造車之路用失敗形容毫無爭議,,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為了夢想拼搏,、努力的老葉是個雖敗猶榮,值得每個中國人驕傲的夢想家(圖/文 汽車之家 劉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