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這兩天進博會正如火如荼,汽車也有一個專門的展區(qū)(2H),,作為汽車媒體我們自然不能放過,。但進博會中吸引我的卻不是整車,而是汽車半導體,。前陣子汽車之家總部街對面的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公開表示:“即使華為現在造出了自己的芯片,,但沒有美國芯片專利技術,中國手機一臺也造不出來”,。這句話放到中國汽車制造業(yè),,也同樣成立。
芯片有多重要,?
芯片是半導體元件的統(tǒng)稱,,也可以叫作集成電路,是把電路通過高精度加工的方式制作在硅片晶圓表面上的產物,。一顆芯片的生產涉及多達五十多個行業(yè),,工序超過5000道,以納米為度量單位,。
大家上學都學過歷史,,知道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最顯著的是電器以及內燃機的發(fā)明和廣泛使用。第三次工業(yè)革命雖然還沒有定論,,但現在主流觀點認為是原子能和電子計算機技術,,而計算機技術的核心就是芯片,。
有這樣一個觀點:近40年來,,汽車的技術革新主要是靠芯片或者說集成電路推動的。
聽起來是不是很反直覺,?然而現實就是這樣,。回憶一下幾十年來不斷出現的汽車技術,,你能找出幾個跟芯片沒關系的,?車載收音機、電子點火,、ABS,、變速器控制、電動轉向助力,、胎壓監(jiān)測,、牽引力控制,、車載導航,都離不開芯片,。
你要說發(fā)動機,?很遺憾,燃油發(fā)動機技術革新的標志性技術“電子燃油噴射”靠的就是芯片,,指望純機械結構來根據工況判斷和調整噴油量,,那得需要多么大的體積?蒸汽朋克嗎,?電噴系統(tǒng)只有靠微處理器芯片來運算和控制,,從此以后發(fā)動機就再也離不開芯片了。
接著從上世紀70年代,,芯片開始在汽車上大規(guī)模應用,。到了現在,走向車聯(lián)網,、新能源和自動駕駛的車,,就更少不了芯片。
中國芯片有多艱難,?
芯片產業(yè)可以說是個“點石成金”的行業(yè),,芯片的主要原料是硅,從沙子中提煉,,理論上是把一文不值的沙子變成價格高昂的高科技芯片,。這不可思議變化的背后是巨量的資金和技術投入,所以半導體行業(yè)發(fā)展嚴重依賴政府及軍方的支持,。
從1953年開始,,半導體就已經列入五年計劃的重點科研項目中,但隨后的一系列國內外動蕩導致芯片業(yè)基本停頓,。改革開放后,,我國再次發(fā)展芯片產業(yè),但一直到80年底末都還處于摸索階段,。
90年代,,我國才真正開始大規(guī)模投入支持芯片產業(yè)發(fā)展,標志是2000年制定的鼓勵政策《鼓勵軟件產業(yè)和集成電路產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政策》,。
芯片產業(yè)鏈有三大塊:上游是半導體原材料,,中游是設計、制造和封測這三大核心環(huán)節(jié),,下游則是汽車,、手機、高鐵和電腦等使用電子零部件產品,。
2016年以前中國半導體業(yè)只在技術含量較低且工序靠后的封裝和測試階段有競爭力,。也就是近兩年,,芯片設計業(yè)開始形成競爭力,制造業(yè)也慢慢起步,。
目前,,中國芯片制造產業(yè)鏈中,位于制造前端的芯片設計行業(yè),,華為海思位列全球前十,;位于制造末端的封裝測試行業(yè)中,長電科技全球第三,。全球前20大芯片制造商,,仍舊沒有一家是中國大陸的。中國大陸制造工藝第一的中芯國際,,仍舊與世界水平有極大差距,。至于關鍵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光刻機,干脆就被荷蘭ASML壟斷,。
中芯國際創(chuàng)始人張汝京近日公開表示,,我國芯片企業(yè)在應用、封裝測試領域已經達到全球領先地位,,但在產業(yè)鏈前端環(huán)節(jié)仍舊非常薄弱,。
根據中國海關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貨物進口量為12.46萬億元,其中芯片產品進口量約3770億塊,,約17594億元,,占總進口額的14.1%。而2017年的原油及成品油進口額約為11984億元,,芯片進口量幾乎是油品的1.5倍,。
2017年中國芯片需求量在全球的占比高達50%以上,但本土品牌芯片只能滿足8%,。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數據、人工智能,、車聯(lián)網乃至虛擬幣礦機等需求,,使得2017年芯片進口量增幅17.3%,。還記得過去一年多電腦內存條漲價嗎,?與這有很大關系。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