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相比乘用車來說,重卡似乎離我們太遠,甚至城市中很難見到重卡,但重卡運輸?shù)闹匾允刮覀儾⒉荒茈x開它們。八九成司機都把重卡視為“馬路殺手”,,但你能想象到一個動輒二三十噸的大家伙可以實現(xiàn)駕駛輔助嗎?很榮幸,,今天能體驗到東風柳汽乘龍T7車型搭載的L4級(有條件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慢慢靠近這個大家伙,一起來感受一下重卡的自動駕駛是什么樣,。
目前重卡主要分為工程類重卡,、物流類重卡兩類;渣土車,、礦車等屬于工程類重卡范疇,,而我們常見的快遞物流車、冷鏈運輸車,、港口配送車等等均屬于物流類重卡范疇,。相比之下,物流重卡的工作環(huán)境稍好,,今天體驗的搭載了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乘龍T7就屬于物流類重卡,。
● 國內重卡市場環(huán)境
在2017年,我國重卡保有量為635萬輛,,同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為20816.0萬輛(包括乘用車、商用車),;相比之下,,重卡市場貌似占比并不大,據分析稱,,在運力不發(fā)生大變化的情況下,,我國重卡保有量基本已趨近平衡,,重卡銷量主要以更新車輛的需求為主,。
對于更新,目前我國很多地區(qū)正在加強國五以下排放標準的重卡限行管制措施,,所以環(huán)保政策主導是對重卡更新很有利的因素之一,;截止2018年底,全國區(qū)域內國三重卡保有量為155.6萬輛,,而到2019年3月份,,5-8年車齡國三重卡現(xiàn)存114萬輛。所以僅對更新車輛的需求來說,,重卡市場還是有一定潛在空間的,。
● 重卡駕駛輔助現(xiàn)狀
乘用車駕駛輔助系統(tǒng)我們已經不陌生,甚至10萬元出頭的家用車也能讓用戶體驗到駕駛輔助帶來的便利性、安全性,。我們知道最初沃爾沃的乘用車就是主打安全,,在商用車領域也不例外,在今年6月份,,沃爾沃就推出了綜合碰撞緩解系統(tǒng)——沃爾沃主動駕駛輔助(VADA)2.0,,而且該系統(tǒng)將成為沃爾沃VNR和VNL卡車車型的標準配置。
以沃爾沃的主動駕駛輔助(VADA)2.0系統(tǒng)為例,,該系統(tǒng)集成了自動緊急制動功能(AEB),、車道偏離預警功能(LDW)、高速公路偏離預警和制動(HDB)以及自適應續(xù)航控制(ACC)等功能,,未來該系統(tǒng)也將不斷完善,。
視野回到國內,集成互聯(lián),、駕駛輔助功能的重卡也不少,,它們都在慢慢進入廠商所稱的“超級卡車”、“智能卡車”時代,。以我們卡友們熟悉的車型為例,,中國重汽豪沃T7H、青島解放JH6,、一汽解放J7,、陜汽X6000、東風天龍以及我們今天所體驗的東風柳汽乘龍T7等車型就均在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應用方面開始發(fā)力,。
『以下“L4”通指有條件的自動駕駛』
卡車駕駛輔助遙遠嗎,?看起來落地困難重重,但至少不少廠商在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摸索前進,,就像我們幾年前能想象到十萬出頭的家用車也能實現(xiàn)駕駛輔助嗎,?現(xiàn)在不是實現(xiàn)了嗎?卡車搭載駕駛輔助有益嗎,?重卡駕駛員可不像轎車駕駛員那么輕松,,而且我們知道重卡盲區(qū)相比轎車多的多,既能緩解駕駛員壓力,,又能更全面的監(jiān)測車輛周圍環(huán)境,,我想駕駛輔助的配備有益。
● 乘龍T7的自動駕駛體驗
東風柳汽乘龍T7所搭載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并不是自主研發(fā)的產品,,而是來自一家名為CiDi希迪智駕(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完成邏輯算法的編寫),,CiDi將此次駕駛輔助的測試車型——乘龍T7定位為城際物流重卡,即從一個物流倉庫到另一個物流倉庫,,除了物流重卡外,,該供應商也在做礦卡,、城市公交的駕駛輔助項目。
在2018年2月份,,該車已在測試場進行場地測試,,從今年5月份起,該車開始在繞城高速進行測試,;據廠商介紹,,該車采用谷歌的駕駛輔助開發(fā)標準,駕駛輔助系統(tǒng)在功能性上達到了L4級別,,目前該廠商正在與華為MDC(計算平臺)洽談,,或許日后該系統(tǒng)將采用華為MDC車規(guī)級產品。
在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傳感器部分,,該系統(tǒng)為環(huán)視系統(tǒng),,配備有雙目攝像頭、魚眼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等。據CiDi廠商介紹稱,,由于重卡的使用環(huán)境可能會比較惡劣(車輛振動大,、車輛行駛環(huán)境惡劣等),所以重卡對駕駛輔助傳感器的要求(比如抗振性)會比乘用車略高,。此外廠商表示,,雖然該駕駛輔助系統(tǒng)在測試場實現(xiàn)了最高120km/h的運行速度,但由于法規(guī)對重卡的速度限制,,該車駕駛輔助系統(tǒng)可運行的最高速度被限制在100km/h,。
對于系統(tǒng)本身部分,首先重卡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邏輯算法與轎車,、SUV等乘用車略有不同,,因為重卡載重較大、長度較長,,所以算法的規(guī)劃會加入慣性,、長度對車輛過彎、制動的影響,。其次對于不同長度的掛車(國標規(guī)定了幾種掛車長度),,系統(tǒng)需要對新長度進行重新計算,比如掛車長度更長,,轉彎半徑需要更大。目前CiDi只對12米掛車進行了測試,,若車頭搭載其它長度掛車,,駕駛員可在系統(tǒng)中切換到相應長度,,駕駛輔助系統(tǒng)則自動切換到相應長度的邏輯算法。
轎車車身長度普遍在4-6米左右,,而重卡的車身長度動輒十幾米,,那么車道保持、自動變道等精度如何保證呢,?該車在車頭配備激光雷達可向車尾探測70米左右,,此外,若要求計算精度更高,、監(jiān)測范圍更廣,,車尾可額外配備傳感器,從而達到100米左右的探測范圍,。和車輛配置類似,,如此傳感器未來或也將提供選裝。
與乘用車不同的另一點是,,重卡需要載貨,,比如測試車輛的額定載重為40000kg。根據載重不同,,車輛在制動,、過彎等階段均會受到慣性影響,比如載重大,,過彎速度慢,;車輛貨箱配有檢測載重的傳感器,根據不同的載重,,駕駛輔助系統(tǒng)即可自動調取相應負載辨識算法,,無需駕駛員自行操作。但若車輛超載,,駕駛輔助系統(tǒng)不會啟動,。
由于測試車定位為城際物流重卡,所以車輛行駛環(huán)境基本是高速,、國道,、港口、倉庫等環(huán)境相對較好的路況,。在乘用車領域,,若車輛行駛在雨霧環(huán)境下,駕駛輔助系統(tǒng)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商用車駕駛輔助系統(tǒng)也是一樣,,該測試車可在大雨以下條件完全啟動自動駕駛系統(tǒng),雖然傳感器設有除雨裝置,,但在大雨條件下只支持車道保持系統(tǒng),,在暴雨或暴雪等條件下,,自動駕駛系統(tǒng)將不會啟動。
與出租車行業(yè)相似,,重卡也十分注重運輸成本,,這大致可從購車成本、油耗兩方面來評判,。據廠商介紹,,在法規(guī)允許的條件下,該駕駛輔助系統(tǒng)預計在2-3年內落地,,落地后的成本價格預計在原車成本的20%左右(若原車成本40萬,,配備駕駛輔助的車輛成本為48萬);在油耗方面,,廠商稱該套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油耗表現(xiàn)有信心低于大部分重卡司機手動駕駛下的油耗表現(xiàn),。
總結:
以新能源乘用車產品為例,新能源是發(fā)展趨勢,,而自動駕駛技術則會為其錦上添花,,隨著新能源大趨勢的發(fā)展,也將使自動駕駛技術擁有更好的出口,。隨著5G商用化的進程不斷推進,,我相信電氣化、自動駕駛,、智能網聯(lián)一定是相輔相成的,,乘用車如此,商用車亦是如此,。
得益于城際物流重卡的特定用車環(huán)境,,或許就像希迪智駕說的,該車在未來2-3年內可以落地L4級(有條件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而且據技術人員稱,,該團隊預計可以拿到國內物流重卡駕駛輔助系統(tǒng)改造的2-3千億元市場。雖然目前國內重卡駕駛輔助系統(tǒng)還鮮有落地產品,,但也許在不久的未來,,重卡真的可以只配一個司機、減小運營成本,、提升運行安全性吧,,我們或許可以期待一下。(圖/文 汽車之家 尤冬青)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