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賽事] 本周,,英國《汽車運動》雜志邀請前喬丹F1車隊技術總監(jiān)加里-安德森(Gary Anderson),以一個工程師的專業(yè)視角,,回顧并深入分析了2010賽季成績靠前的幾只F1車隊在研發(fā)上的得與失,。下面,,我們將其編譯后呈現(xiàn)給大家,,相信會對各位了解今年F1車隊的表現(xiàn)有所幫助。
車隊冠軍——紅牛
紅牛車隊無疑是最令人羨慕的,,在賽季初他們就擁有了場上最快的賽車,,并將這一優(yōu)勢保持到賽季結束,,最終他們站上了世界的巔峰,。RB6賽車的研發(fā),,可以說是對各個部件的持續(xù)優(yōu)化升級。紅牛無疑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他們的車基本上在任何賽道都有競爭力。
『紅牛賽車的速度無人能及』
前半個賽季,,其他車隊基本上都在針對紅牛使用爭議部件的投訴中度過,。紅牛賽車的可變型前翼會影響賽車的高度,,他們的前翼有時幾乎貼著地面,。當國際汽聯(lián)對此進行了最終的裁決后,,紅牛依舊保持著優(yōu)勢。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紐維和他的團隊知道研發(fā)的方向。
車隊亞軍——邁凱輪
邁凱輪MP4-25賽車的空氣動力學對于賽道表面相當?shù)拿舾?,其依賴程度遠遠大于紅牛和法拉利,。雖然可以依靠持續(xù)開發(fā)套件來提升下壓力,,從而給賽車更多的抓地力,,但同時也會影響到車手的駕駛。
『邁凱輪不得不適應兩個車手的不同風格』
邁凱輪不得不適應兩種風格的車手,其中巴頓毫無疑問是個“完美主義者”,,而漢密爾頓則是那個挑戰(zhàn)心跳的人,。這讓我們回憶起上世紀末擁有哈基寧和庫特哈德的邁凱輪,,哈基寧可以很輕松的駕駛,,但蘇格蘭人想追上芬蘭人卻沒那么簡單,。
本賽季,你可以看到漢密爾頓經常能獲得賽車以外的東西,,但巴頓對這輛車卻沒有太多的好感,,衛(wèi)冕冠軍顯然希望車子更適合自己。邁凱輪本賽季在研發(fā)上最大的失誤是忽略了賽車對于賽道表面適應性的提升,,如果你一直坐視這個固有的問題不管,,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大。也許你的賽車很快,,但是問題依舊存在,。
在這一條賽道表現(xiàn)的不錯,不意味著能在另一條賽道表現(xiàn)的一樣出色。這限制了邁凱輪的表現(xiàn),,有時這個問題讓調教賽車變得很棘手,。你經??梢栽谲囮爮V播里聽到車手抱怨輪胎的過度磨損,,其對于輪胎的依賴大于賽車本身。
車隊季軍——法拉利
賽季前,,法拉利F10在長距離測試和輪胎搭配的表現(xiàn)都不錯,。在揭幕戰(zhàn),他們仍然很不錯,,但是后來法拉利一度迷失了,。在迎來賽季中期的前翼升級前,法拉利在研發(fā)方面幾乎沒有亮點,。隨后他們做了本賽季最大的提升,,使用三片狀前翼。
『法拉利并沒有看到他們的前翼有著預想上的優(yōu)勢』
不過直到最后一站,法拉利仍在對三片狀和以前的兩片狀組件做持續(xù)測試,,看起來他們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前翼,毫無疑問是F1中最重要的部件,,假如前翼工作不正常,,那么其他部件也不可能正常工作。以研發(fā)前翼來使賽車的其他部分得到優(yōu)化,,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事實上,,法拉利的前翼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新的部件沒能使他們的賽車變得更快。不過法拉利差點拿下了車手世界冠軍,,但主要原因是紅牛經常在正賽中“掉鏈子”,,而并非法拉利的賽車在性能上,能與紅??购?。縱觀整個賽季,,法拉利沒有發(fā)揮好不同套件在賽車上的作用,。他們在不斷的懷疑中,度過了下半賽季,。
為了一個理念(也許不是很成熟),,必須賭上一切的開發(fā)思路,真的很劃不來?,F(xiàn)在來看,,假設要更換前翼,得記住這是一個會影響到賽車其他部分的區(qū)域,。退一步說,,保持相對好的基礎并不斷的向極限研發(fā)其他的部分,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否則請在開始前,盡早斷了這個研發(fā)念頭。
第四名——梅賽德斯GP
這一年來,梅賽德斯的研發(fā)十分有限而且沒有亮點,,也缺乏侵略性。對于時隔45年重返F1的梅賽德斯車隊來說,,今年無疑是令人極其失望的一年,。梅賽德斯GP的前身布朗車隊獲得了去年的雙料世界冠軍,,布朗GP在后本田時代表現(xiàn)得非常完美。當2010賽季落下帷幕,,留給我們的疑問是:2009年的成功是曇花一現(xiàn)么,?2010年才是這支車隊真正的實力,?
『梅賽德斯的2010很失望』
梅賽德斯車隊在這一年做的不多也不少,,賽車最大的變化是增加了軸距。其實在上個賽季末,,布朗的賽車已經失去競爭力了,,要不是因為上個賽季上半程統(tǒng)治級的表現(xiàn),,或許布朗車隊的奇跡也就不會存在,。去年,,車隊在土耳其站升級了前翼,,巴頓也贏得了那場比賽。自此之后,,車隊一直保持著兩片狀前翼,?;蛟S是因為前翼上方的氣流發(fā)生了變化,導致車隊放棄了這條研發(fā)思路,。
梅賽德斯車隊對于失速尾翼的開發(fā),,令人感覺奇怪又復雜,。原理是讓氣流通過底盤底板并在尾翼端板上升,最后流向副翼,。出于某種原因,梅賽德斯車隊并沒有拷貝其他車隊的方式,,使用的是連接引擎罩和尾翼的方式。
梅賽德斯車隊的做法沒有起到正面效果,羅斯布朗和舒馬赫經常抱怨前胎的抓地力不夠,,但是在其他車隊上,,普利司通表現(xiàn)的已經夠強了,,甚至舒馬赫的隊友羅斯伯格也能適應,。日本企業(yè)為舒馬赫單獨開發(fā)的年代已經過去了,,他們必須接受統(tǒng)一的輪胎供應,。
第五名——雷諾
從賽季的前2/3來看,,雷諾在研發(fā)上做的不錯。他們很明白哪些是R30賽車需要的,,哪些套件能幫助他們的賽車,。
『雷諾擁有一個不錯的賽季』
賽季之初,雷諾賽車還有些“原始”,,不過這也給了他們很大的提升空間,。首先,一個很好的技術提升就是被稱為三片狀前翼的組件,,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設計,,很好的結合了端板。這些成果馬上就在比賽中起了作用,。雷諾是第一支在主翼板上通過氣流讓尾翼主翼板也失速的車隊(而非僅讓尾翼上層翼板失速),,從而更好的減少阻力,在直道上獲得更大的尾速優(yōu)勢,。很多車隊的競相模仿無疑是對雷諾努力的最好褒獎,,這支隊伍真的很有競爭力。
但在賽季后半程,,雷諾車隊似乎后勁不足,,停滯不前了。不知雷諾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力量一邊繼續(xù)今年的研發(fā),,一邊設計明年的賽車,,還是缺乏預算,他們沒能將良好的勢頭延續(xù)到底,。我們還是相對比較樂觀的,,假設他們能有賽季前2/3的狀態(tài),2011賽季的蓮花-雷諾將是一支很強的車隊,。
第六名——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車隊曾多次拿到過世界冠軍和分站冠軍,,但時過境遷,如今他們已經沒有當年的風采了,。2010賽季,,由于豐田徹底退出F1,威廉姆斯只能更換考斯沃斯引擎,。這似乎讓大家對他們今年的前景不甚看好,。但從車手角度來講,擁有300多場F1經驗的巴里切羅讓車隊明確了研發(fā)的大體方向,,而年輕新秀胡肯伯格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這個賽季證明自己的價值,。
『威廉姆斯本賽季的進步值得肯定』
威廉姆斯FW32賽車整個賽季都在不斷進步著,,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考斯沃斯引擎在賽季初的表現(xiàn),要知道一個引擎制造商重新回到F1是需要適應時間的,,不可能一回來就達到所期望的最大值,。在某些方面必須要保守些,否則在比賽中得到的,,必定是一個雞飛蛋打的結果,。
其實縱觀賽季,我們也沒看到這輛賽車有太多的改進,,但是他們與時俱進地跟隨其他車隊研發(fā)了失速尾翼和廢氣渦輪擴散器,。令人欣慰的是這輛賽車擁有一個整潔的前翼,威廉姆斯車隊也充分利用有關剎車制動管的規(guī)則,?;蛟S是因為引擎隨著賽季的進行,變得越來越好,,威廉姆斯在比賽中還是蠻有競爭力的,。他們的工作很扎實,這是前進道路上所必須經歷的,。(文/汽車之家 李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