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用車養(yǎng)車] 在駕校中學車,學的都是常規(guī)化的知識和技能,,而在生活中一些駕駛技巧和注意事項只能靠個人積累或交流進行分享。比如上馬路牙子這個問題就是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但這是駕校沒有教過的非常規(guī)停車方式,。
一位網(wǎng)友在我的博客里留言,說他的車在駛下馬路牙子的時候蹭到了底盤,,問我有什么好的經(jīng)驗和方法可以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fā)生,。下面就正式分享我個人以及收集到大家關于上下馬路牙子的經(jīng)驗。
『網(wǎng)友留言』
★ 馬路牙子:學名叫路肩,,指的是位于車行道外緣至路基邊緣,,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部分(包括硬路肩與土路肩),為保持車行道的功能和臨時停車使用,,作為路面的橫向支承,。
在正式分享經(jīng)驗之前,在這里我首先要說明一下,,上馬路牙子這事兒對車輛的健康挺不利的,,應該盡量避免,能不上就不上,,萬不得已必須上的時候利用一些小方法盡量減少對車輛的傷害,。
★ 上下馬路牙子對車輛的主要的危害有:
1、加大對輪胎的磨損,、造成胎壁受傷
2,、縮短避震器的壽命
3、造成拖底,損壞油底殼和懸掛結(jié)構
4,、損害轉(zhuǎn)向機和轉(zhuǎn)向助力系統(tǒng)
1,、熟悉車輛側(cè)裙邊的離地間隙
熟悉車輛的常用參數(shù)是個很必要的工作,至少要熟悉自己平時開的車,。關于本文說的馬路牙子問題,,建議查看一下自己車輛的側(cè)裙邊最小離地間隙是多少,這個提前判斷對于預防不必要的傷害很重要,。
2,、目測高度
馬路牙子的高度不一樣,在上下之前首先要對臺階的高度有個目測,,雖然沒有嚴格標準的能不能上,,但是我個人建議參考自己車輛酌情處理。
首先是看輪胎與馬路牙子的高度,,如果是比輪胎側(cè)胎壁高度低的馬路牙子,,可以考慮上下,但如果比輪胎側(cè)胎壁高度還要高的馬路牙子,,建議就不要試圖上去了,,這樣會傷害輪胎和輪轂,得不償失,。第二就是看車輛離地間隙和前后保險杠的高度與馬路牙子的高度相差多少,,如果只是稍微高于馬路牙子一點點,就要考慮是不是有更好的停車位來妥協(xié),。
3,、緩慢爬上去;千萬別硬沖
上馬路牙子這個動作本身就是對輪胎,、避震器,、懸掛結(jié)構的一種非正常磨損,如果這時候為了更好更快地上馬路牙子去硬沖,,那么則是對以上部件更加嚴重的摧殘,,經(jīng)常有這種高強度的沖擊,您的輪胎和避震器的壽命都會大打折扣,。
如果無法妥協(xié)非要上馬路牙子的情況下,,我們首先應該讓車緩慢地爬上去,讓輪胎頂住馬路牙子,,使用1擋,,精準油離配合(如果馬路牙子很高,也不建議使用這個動作,,這樣會加大發(fā)動機的負荷,、增加傳動機構和離合器的磨損),,同時右手要隨時準備拉手剎,如果爬上失敗,,用手剎輔助剎車,,否則車掉下來您的保險杠可能就要掛彩了。
如果還不能順利爬上,,建議不要繼續(xù)嘗試了,,下車找兩塊磚頭等堅實的物體來降低難度,這樣既有效快捷,,同時也能降低上馬路牙子對車輛的磨損,。如果車上拉著很多人,,盡量讓同車的人員下車,,減輕車的自重,可以爭取更高的離地間隙,。
4,、斜著上可救急;但損害也很大
再退一步說,,如果正面上不去,,同時又找不到合適的物體來墊車輪的話,可以嘗試一下擺出來一個角度,,讓其中一個車輪先上去,,這樣可以減少障礙對于車輛的阻力,降低爬上馬路牙子的難度,。但這個動作只是萬不得已的時候才使用的,,從對車輛的養(yǎng)護方面來說,絕對是個下下策,!
即使是斜著上的話,,對于懸掛和輪胎的受力也是不平均的,輪胎的動平衡和四輪定位值的變化會告訴你這個影響有多大,。如果非上不可,,也建議用后輪上,因為對于多數(shù)家用車來說,,后懸掛的結(jié)構比前懸掛要簡單,、結(jié)實一些,相對于前懸掛的轉(zhuǎn)向機,、轉(zhuǎn)向助力系統(tǒng),、前驅(qū)車的驅(qū)動軸來說,還是辛苦一下后懸掛吧,。
5,、側(cè)方停車上馬路牙子——留出角度別蹭輪胎
首先還是非常不建議這個動作的出現(xiàn),,因為輪胎的側(cè)胎壁非常脆弱,拿這個最脆弱的部分去挑戰(zhàn)一個帶有棱角的石頭牙子看起來就讓人心疼,。如果無法妥協(xié),,那就盡量去降低它帶來的損傷,盡量減少側(cè)胎壁受力,,多利用胎面接觸馬路牙子,。因此,側(cè)面上馬路牙子一定要先上后輪,,再上前輪,。因為前輪是轉(zhuǎn)向輪,可以先擺出一個角度把后輪推上去,,然后繼續(xù)倒車,,在前輪快接觸馬路牙子的時候打輪把胎面轉(zhuǎn)向馬路牙子。如果是先上前輪的話,,那么后輪一定是被磨著側(cè)胎壁拖上馬路牙子的,,側(cè)胎壁薄弱傷不起啊,!
6,、下馬路牙子——讓輪胎逐個下來
下馬路牙子的時候,雖然不費勁也別掉以輕心,。要點是一個輪子一個輪子下,,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拖底,因為無論是車頭還是車尾,,在下臺階的瞬間都會向下“砸”一下,,如果是車頭會磕到發(fā)動機和附近的重要部件,比如機油底殼,、三元催化器,、懸掛的下擺臂等,都會造成致命的傷害,。如果是車尾,,那么撞彎了排氣管、消聲器,、后保險杠也是很讓人頭疼的事情,。另外,在下馬路牙子的時候,,一定要踩著剎車讓車輪保持均勻緩慢下落,。
總結(jié):
總之,對于上馬路牙子這事兒來說,,能避免就避免,,這等于是讓汽車積攢慢性病,,很可能某一天去修理廠修車時一些找不到病根的小毛病就是由于經(jīng)常上馬路牙子造成的。如果說您用車的地方或者是小區(qū)真的是不上馬路牙子不行,,那么就多留心以上的經(jīng)驗,,盡量減少這個動作對車造成的傷害。(文/圖:汽車之家 汪淼)
相關文章——
《用車養(yǎng)車》頻道幫您解決車輛使用上遇到的問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