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方向盤克萊斯勒(進口)-大捷龍(進口)
來到車內,,中控臺設計也采用了大量流線型元素,,中控屏幕及下方的按鍵操作區(qū)域略微向主駕駛一側傾斜,,方便操作。旋鈕式的檔把設計在空調控制區(qū)左側,,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取消了傳統(tǒng)高高豎起的擋把后,,可以有效避免駕駛者與中控區(qū)域間的視覺阻礙,,更利于日常使用,。
雙色真皮方向盤握感及視覺效果都無可挑剔,,配以鍍鉻飾條的點綴,能夠有效提升車內檔次感,。多功能按鍵的數量非常多,,并且還將音量及切歌鍵設計在了方向盤背面,如此繁多的按鍵需要一定的熟悉過程,。
中控方向盤
全新大捷龍可不單單是外表實現了逆生長,內飾同樣變得更加年輕,,更有現代感,,中控臺的結構很MPV,設計上融入了更多曲線,,使其看起來更加溫馨,,更適合家用,。
克萊斯勒家族款式的方向盤手感飽滿,多功能按鍵位置合理且易用,,我個人認為如果能使用國內在售大捷龍的雙色方向盤那看著就更棒了,。
前排座椅扶手差評,窄不說,,還不能獨立調節(jié)高低,,跟它的大塊頭身形不太匹配,長途駕車時,,手臂沒法得到更好的放松,。
中控多媒體觸摸屏同樣得給差評,尺寸小的可憐,,實在對不住它的身價,,不過好在觸摸靈敏度以及使用邏輯比較合理。該車雖配備了倒車影像和倒車雷達,,但對于一個尺寸這么大的車來說,,僅僅是夠用而已,如果能配備全景影像功能那就更好了,。
別提我有多愛前排座椅加熱這個功能了,,在寒冷的底特律它簡直就是個大救星,加熱效率挺高,,不大一會兒就能感受到熱度,,不好的是它只能通過中控屏幕調節(jié),如果在空調控制區(qū)域增設兩個物理按鍵,,那用起來會更加便捷,。
● 第二回合:內飾質感與舒適配置對決
走進車內,GL8 Avenir與大捷龍營造的是兩種不同的氛圍,。GL8 Avenir無處不在透露出豪華的質感,,整體設計沒有太多特色,但你仔細看內飾用料和在一些飾板上的用心,,你就能感覺出這款車整體透著商務的氣息,。而大捷龍的內飾則設計的更年輕活潑,溫馨居家感更強,。
GL8 Avenir對于內飾的用料更為考究,,面板摸起來手感更舒服,畢竟作為GL8車系的旗艦定制產品,,還是需要有一些自己的特色的,。但價位更高的大捷龍,內飾質感也代表了克萊斯勒品牌對于美系豪華的詮釋,,從用料質感上來說沒差到哪去,。
多媒體系統(tǒng)方面,,GL8 Avenir配備的是一塊8英寸顯示屏,大捷龍則是8.4英寸,,相差不大,。清晰度與操作流暢度兩者都做的不錯。有一點值得注意,,GL8 Avenir的多媒體系統(tǒng)支持CarPlay功能,,但大捷龍不支持,只能匹配克萊斯勒專用App,,這一點上不夠與時俱進,。
底部空調控制區(qū)域,GL8 Avenir的面板相對簡潔,,采用觸控+物理按鍵設計,,觸控按鍵沒有物理反饋;而大捷龍則是采用大面積的傳統(tǒng)物理按鍵與旋鈕組合,。兩者的操作位置都比較順手,,但都存在一些問題,GL8 Avenir的觸控式按鍵很容易誤操作,,而大捷龍這部分功能按鍵略多,,很容易找不到想要操作的功能鍵。
部分配置對比 | |
大捷龍 | GL8 Avenir |
駕駛座椅12向電動調節(jié)帶腰托 | |
前排座椅頭枕4向調節(jié) | |
前排座椅通風/加熱 | |
自適應巡航 | |
自動泊車輔助 | |
無鑰匙進入/無鑰匙啟動 | |
自動泊車輔助 | |
前排座椅記憶 | - |
方向盤加熱功能 | - |
雙側電動側滑門 | 單側電動側滑門 |
- | 18色車頂氛圍燈 |
- | HUD抬頭顯示 |
- | 方向盤換擋撥片 |
- | 后排座椅按摩/腿托 |
后排液晶屏 | - |
后排遮陽簾 | - |
第三排座椅電動收納 | - |
單看前排配置方面的差異,,兩者可謂各有千秋,,GL8 Avenir提供的18色氛圍燈、HUD抬頭顯示系統(tǒng)既提高了車內的豪華氛圍,,又方便了駕駛員的使用,;而大捷龍所具備方向盤加熱等功能更多服務駕駛員層面。除此之外,,兩款車都配備自適應巡航,、泊車輔助等配置(座椅加熱通風功能我們會在座椅與空間對比處提及),可以說已經足夠全面了,。配置對比過后,,兩款車定位上的差異令兩者在內飾設計與配置優(yōu)先度上走了不同路線。
所以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三回合對決,,三排座椅的設計與配置誰更有優(yōu)勢呢?
如同外觀一樣,,新大捷龍的中控臺也有些家族化的痕跡,,與克萊斯勒300C相似的雙炮筒式儀表盤和多功能方向盤。儀表盤中央的行車電腦,,使用起來和大切諾基上的一樣,,除了沒有漢化以外,用起來也還算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