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初步海選] 即便日內瓦車展受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臨時取消,但也難擋車企們手握新車急于公布的熱情,。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近期亮相于歐洲的7款高性能運動車型,解讀產品自身特點之余,,不妨再談一談這些車型未來引入國內的可能性,。
◆第一位:意大利復仇女神——阿爾法·羅密歐 GTA(GTAm)
從最近的一些新聞中,大家也能感受到,,阿爾法·羅密歐在成立110周年之際做出了許多富有紀念意義的事情,。而較為引人矚目的除了2020年全新F1賽車的隆重發(fā)布之外,就要數(shù)它們最新推出的Giulia GTA,,要知道在這家百年運動汽車品牌里,,“GTA”是個很重要的車型,往往出現(xiàn)在某款經典車型的末期,,而且一般只有性能最強的版本才會掛上“GTA”這個標簽,,上一次真真正正有這種殊榮的車型印象中應該是156 GTA。而這一次它還一口氣發(fā)布了性能更加極致的GTAm版,,勢在重新刮起一陣紅色風暴席卷全球,。
稱其為“復仇女神”的原因很簡單,幾年前,,Giulia QV就是頂著紐北最速四門轎車的光環(huán),,讓全世界車迷為之歡呼熱情,也感受到運動血統(tǒng)深厚的意大利百年老店魅力不減當年,。但遺憾的是,,最終捷豹用一臺有著超輕量化車身、特調發(fā)動機的半賽道化限量版民用“場車”——XE SV Project 8以7分21秒43的圈速奪走了它的名號,,并保留至今,。所以,,當編輯第一次看到GTAm時,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那臺車,,想到了這場最快四門轎車的爭奪戰(zhàn),,我相信阿爾法·羅密歐推出GTAm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血洗捷豹重奪稱號。
外形極致賽道化的結果就一個字——“兇”
新車遵循了1965年Giulia GTA(首代)的設計原則,,車身強調更徹底的輕量化和更強的空氣動力性能,。研發(fā)過程中還聘請了F1合作伙伴索伯車隊的工程師一同參與空力套件和底盤的研發(fā),在原有Giulia QV的優(yōu)秀基礎上前后輪距進一步加寬了50mm,,重新調整了減振器彈簧,,并賦予了新車一套更加注重賽道的碳纖維空氣套件,連排氣系統(tǒng)也換成了頂級跑車御用改裝品牌天蝎提供的鈦合金排氣,,徹底提升車輛在高速賽道行駛下的穩(wěn)定性和操控性,。
意大利品牌的性能車往往都喜歡在車身上懸掛意大利國旗,尤其是那些特殊的紀念款車型,。而且,,從翼子板處的四葉草徽標你也能清楚認識到,這臺車是基于Giulia QV研發(fā)而來,,且在車身上也多了一些更特別的“GTA”或“GTAm”徽標來突顯自己較為特殊的身份,。
車玻璃采用了聚碳酸酯樹脂來降低重量,原有的碳纖維也露出自己原本的色彩,。從車身側面和車尾能夠看到,,進一步加寬的輪距,使得后翼子板不得不通過碳纖維輪眉進一步擴張,,輪圈也隨之提升為更輕量化單螺栓賽用規(guī)格,。而且以我對意大利性能品牌的了解,它們輕易不會為旗下車型配備“招眼”的擾流板,,何況還是尺寸如此夸張的全碳纖維擾流板,,我相信這預示著它應該會是此代Giulia賽道性能最極致的版本。
阿爾法·羅密歐Giulia GTA將限量發(fā)行500臺(其中包含部分極限版本Giulia GTAm),,新車主還將獲得個性化的體驗套裝工具包,,其中包括帶特殊GTA車型專屬訂制的Bell頭盔、聯(lián)名Alpinestars的全套賽車裝備(賽車服,、手套和鞋子)以及個性化的Goodwool汽車保護罩,。另外,還提供給車主阿爾法·羅密歐駕駛學院設計的特定駕駛課程,。
內裝經過賽車化處理
內裝增加了一些車型特殊裝飾,,尤其是方向盤、排擋桿和門檻裝飾等顯眼地方,。儀表似乎也加入了G值顯示等對賽道駕駛有幫助的信息,。儀表臺上全面麂皮化,,消除駕駛中的反光影響。
GTA版本的座椅,、車門和車窗還都基本保持了QV的水平,,而更極致的GTAm版本則直接去除了沉重的后排座椅,甚至車內還增加了防滾架和滅火器,,而且前排還配備了一套看起來就讓人流口水的賽車座椅,,配備的6點式Sabelt安全帶極其考究。Giula GTAm的車身在一系列內外減重措施下降低了足足100kg,,新車重量僅為1520kg,,這要比捷豹的XE SV Project 8輕了足足200kg。
在輕量化的基礎上,,廠商還進一步壓榨了發(fā)動機的動力,540馬力較Giulia QV提升了30馬力,,相當于每1馬力只需要推動2.81公斤,,使得整車0-100km/h的加速時間僅為3.6s(具備彈射模式),幾乎是一線跑車的水準,,對于一臺沒有配備電機,,且是純后驅的四門轎車來說,這已經是個相當了不起的成績,。
引入國內市場前景展望:
Giulia GTA/GTAm共限量500臺的數(shù)量使它注定成為少數(shù)富人車庫中的收藏品,,考慮到對品牌的影響力提升問題,,我相信阿爾法·羅密歐也會為中國市場提供少量的配額,。但是就其品牌在國內的影響力實在有限,,這款車能引起多大的反響還遠不得而知,。何況我認為在售的Giulia QV已經足夠滿足對性能有追求的車主了,,所以這臺車注定會成為阿爾法·羅密歐粉絲心中的又一精神圖騰,。
◆第二位:華麗的有些忘本——第八代高爾夫GTI(GTE,、GTD)
在不少人心目中,,大眾高爾夫GTI被視為性能鋼炮的鼻祖,簡單獲得駕駛樂趣的來源,。不過隨著緊湊型家用性能車市場越來越多的競品加入,,GTI的影響力也在一天一天的退化,,似乎每一次換代背后都意味著新車日漸受到青睞,而曾經的那種原始且簡單的快樂卻在慢慢衰減。而且此次,大眾也一如既往的帶來了GTI的衍生車型GTE(混動版)和GTD(柴油版),。
重新設計的前大燈外形變得更加狹長,精致度科技感都有所提高,,不過車從遠處看上去總顯得有些缺乏精神,。前包圍處的散熱格柵是與前幾代區(qū)別最大的地方,,更大的蜂窩狀散熱格柵更有利于中冷器的冷卻效果,,而且集成在散熱格柵兩側猶如寶石般鑲嵌效果的LED霧燈也極為醒目。在全新一代GTI上面還增加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設計,在日行燈開啟下,,當駕駛員用鑰匙接近時前大燈時,,LED燈會反射紅色,藍色或銀色,。
五輻銀黑雙色鋁合金輪圈樣式造型比較動感,,標配輪圈為17英寸Richmond輪圈,也可根據(jù)需求選裝18英寸或19英寸的輪圈,,標志性的戰(zhàn)斧式輪圈是否在選裝項目前暫不得知,。整體尾部造型較現(xiàn)款差別并不大,雙邊共兩出的排氣口略顯低調,。而GTE為隱藏式設計,,GTD的排氣口則為左側雙出設計。
全車內飾基本沿襲第8代高爾夫的內飾設計,,科技感和實用性都有不錯表現(xiàn),。依舊堅持采用格子圖案織物和真皮組合的座椅,且頭枕為固定式設計,。在其他細節(jié)上,,也有更加突出GTI車型的地方。不過,,這個仿照保時捷全新911的排擋實在令人感到有些失望,,為何這幾年的設計師總喜歡跟排擋桿較勁,而且在官圖中編輯也沒有發(fā)現(xiàn)換擋撥片的存在,,這不得不說是個令人更加感到失望的地方,。
新款大眾高爾夫GTI配備的是一臺進一步優(yōu)化改良后的2.0L渦輪增壓汽油發(fā)動機(EA888 evo4)。最大功率245馬力,,最大扭矩為370�,!っ住Ec之標配的是一款6速手動變速箱(MQ350),,也可選配7速雙離合器變速箱(DQ381 DSG),。目前廠家并沒有公布更多發(fā)動機的細節(jié),尤其是否向之前透露的那樣配備VTG可變截面渦輪,,相關信息還需等待進一步確認,。
GTE 插電混動車型更適合日常市區(qū)使用,動力來自于1.4L渦輪增壓汽油發(fā)動機(EA211)和116馬力電機的組合,,匹配6速DSG混動版(DQ400e)變速箱和全新設計鋰電池,。動力總成的最大綜合輸出功率可達245馬力,最大系統(tǒng)扭矩為400�,!っ�,。
GTD車型,,更加偏重長途駕駛,它搭載了一臺2.0L四缸渦輪增壓柴油發(fā)動機(EA288 evo系列,,最大馬力200馬力,,最大扭矩400牛·米,,與之匹配的是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DQ381 DSG),。
新車加入了一套名為“車輛動力學管理系統(tǒng)”的新駕駛輔助控制系統(tǒng)。說白了就是將XDS(彎道輔助控制)功能和自適應懸架(需選裝)系統(tǒng)整合在一起,。盡可能車輛降低操控難度,,在輕松駕駛中享受樂趣,而且車輛也盡可能保留日常駕駛中必要的舒適性,。
引入國內市場前景展望:
即便最近幾年,,GTI在國內的銷量每況愈下,影響力大不如前,,但它在車迷心目中依舊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象征了大眾高性能家用車的輝煌,從市場角度來講,,它也肩負了高爾夫和高爾夫 R之間二十萬元價位性能車的重任,。因此,即便競爭再激烈,,我相信,,不出意外的話,全新一代GTI甚至GTE車型還將會引進國內并繼續(xù)由一汽-大眾進行國產,。
◆第三位:靠“電”來區(qū)分兄弟之間的差異——明銳RS iV(明銳RS iV Combi)
每一代明銳RS的存在似乎都是為填補了GTI缺少三廂版所留下的空缺,,而且考慮到明銳RS和大眾GTI同平臺且動力底盤高度一致的情況下,以更低的售價購入它一直都是一種很務實的選擇,。而全新的一代明銳RS不僅僅是在命名上特意添加了一個希臘數(shù)字“Ⅳ”那樣簡單,,它將以插電混動為主打,而且繼續(xù)提供大眾GTI所沒有的旅行車版本進一步制造差異化來拓展車型銷量,。
明銳RS iV外形設計看起來要比前幾代更加充滿未來感,,輪廓線條似乎也要更加犀利一些,以此來突出自身的運動感,。斯柯達比較有代表性的直瀑式中網特征也進行了熏黑效果處理,,見棱見角的前大燈的造型也更加切合整體前臉的外形,。從氣質上來說,,明銳RS iV確實比老款顯得更加兇悍一些,但卻也少了一絲異國情調,。
車型標配18英寸黑色鋁合金輪圈,,輪圈設計照搬了2015款RS 230的款式,。也可選擇19英寸輪圈,內置的剎車卡鉗還經過了紅色噴涂,,顯得更加吸引眼球,。
車身相對低調一些,只在前擾流板,,后包圍擴散器等細節(jié)增加了突出運動感的黑色鋼琴漆噴涂,,除此之外,后備廂蓋上的一小片壓翼,、雙邊共兩出的排氣算是車尾比較突出的點綴,。
明銳RS iV內飾色彩也以黑色為主,其他顏色點綴,。大部分的內飾部件與高爾夫GTI高度共用,,這自然也是廠家降低設計生產成本而有意為之,除了RS徽標之外,,車內通過大面積的Alcantara材質覆蓋保證了車內的品質感,。
明銳RS iV配備了一臺150馬力的1.4L渦輪直噴汽油發(fā)動機和116馬力電動機的動力單元。它們的綜合最大功率輸出功率為245馬力,,最大扭矩為400�,!っ祝钆湟慌_6速DSG變速箱,。高壓鋰離子電池的容量為37 Ah,,相當于13 kWh,這其實與第八代高爾夫GTE如出一轍,。純電模式形勢下能堅持行駛60 km,。車輛可以在7.3秒內完成0-100km/h加速,最高電子限速為225km/h,。
引入國內市場前景展望:
到目前為止,,國內只引進了明銳RS的第二代車型,但也許是GTI掀背的造型更深入人心,,也或許是斯柯達品牌自身運動的調性的不足,,所以最終低迷的銷量也讓斯柯達放棄引入第三代產品。不過,,從RS iV這次動力配置以插混為主的做法來看,,且國內市場斯柯達已經沉寂許久的情況來看,我認為上海大眾重新引進兩款全新車型進行國產擴大產品線序列還是極有可能的,。而且,,對于那些熱愛生活也喜歡運動的年輕人,明銳RS iV Combi似乎更符合他們的需求,。
◆第四位:醉翁之意不在酒——奔馳AMG E 53(奔馳AMG E 53 Estate)
奔馳在E級AMG車型投入了相當重的筆墨,,從AMG E 43,、AMG E 53一直到AMG E 63 S,既有遵守“一人一機”滿足用戶對終極性能需求的規(guī)格,,也有售價更容易令人達成AMG夢想的版本,,可以說產品線非常完善。而今年,,奔馳繼續(xù)發(fā)力發(fā)布了AMG E 53的全新款,,其中還包含全新設計的旅行版AMG E 53 Estate。
從前臉造型能夠了解到,,全新AMG E 53采用的是奔馳全新的家族式設計,。前大燈尺寸有所縮小,而進氣格柵面積則明顯增大,。直瀑似的進氣格柵說明了它偏向于運動的市場定位,,這種設計從AMG GT等車型能夠了解到。
車型標配19英寸AMG輕量化鋁合金輪圈,,全新的五輻樣式經過了空氣動力學優(yōu)化,,輪圈顏色有啞光黑或高光澤度的鈦灰色兩種。除此之外,,還可選配另一款20英寸同樣五輻設計的鋁合金輪圈,。
外形雖然相當?shù)驼{,但走到車身后方的時候,,那外擴的輪眉,、雙邊共四出的排氣系統(tǒng),還有重新設計的擴散器,,仍讓你感覺到這臺車骨子里所散發(fā)出的那股霸氣,。深邃的尾燈還淡淡的增加了熏黑效果,讓你更加深深記住它的車尾,。
中控臺依舊延續(xù)了現(xiàn)款E級轎車的設計,,但在細節(jié)上,通過大面積的碳纖維裝飾覆蓋件和更多吸引眼球的紅色線條有效提升了車內的運動氛圍,,那種“大叔”專屬座駕的感覺明顯減弱,。而且在方向盤和座椅兩項最終的運動配置上,自然也不含糊的改變?yōu)锳MG運動規(guī)格,,尤其是方向盤上新加入的動態(tài)駕駛模式選擇,,更加吸引駕駛者去感受這臺車的內在,且依舊有“ Slippery”,,“ Comfort”,,“ Sport”,“ Sport +”和“ Individual”五種駕駛模式可供選擇,。
全新AMG E 53的動力系統(tǒng)其實跟現(xiàn)款區(qū)別并不大,,依舊是3.0L直6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P2架構EQ Boost起發(fā)電一體電機的48V輕混動力單元。發(fā)動機仍帶有創(chuàng)新性的廢氣渦輪增壓器+電動空氣壓氣機的雙渦輪增壓設計,,最大功率可達435馬力,,最大扭矩為520牛·米,。而電機還可協(xié)助產生最大輸出功率為22馬力,,最大扭矩為250牛·米的動力,,兩者協(xié)同工作下的強大的扭矩輸出依舊體現(xiàn)了AMG車型的肌肉暴力感,。動力總成當然還包含AMG SPEEDSHIFT TCT 9G變速箱。
Affalterbach工廠開發(fā)的AMG RIDE CONTROL +空氣懸架提供了更高的敏捷性,,中性的轉彎性能和更大的牽引力,。多腔空氣懸架具有特別運動的彈簧/減振器設置以及可連續(xù)調節(jié)的阻尼ADS +(自適應阻尼系統(tǒng)),保證車輛在擁有更強操控性的同時乘坐感依舊舒適如普通的E級轎車,。而且,,新款同樣標配全可變四輪驅動系統(tǒng)AMG Performance 4MATIC +。
通過AMG駕駛員軟件包,,全新AMG E 53車型的電子限速最高速度可以突破250km/h提高到270 km/h,。剎車系統(tǒng)也會進一步加強,帶有AMG字樣的前四活塞卡鉗搭配了370 x 36 mm尺寸的打孔通風剎車盤,,后單活塞卡鉗搭配的則是尺寸為360 x 26 mm通風盤,。
引入國內市場前景展望:
從設計細節(jié)之處能體會到,全新AMG E 53的車身依舊會給人帶來那種穿著西服秀肌肉的感覺,,它想說它很低調,,但其實任何人都能看出它的不同之處,這也許就達到了奔馳AMG的目的,,一臺即令駕駛者感到心悅,,又不令外界感到過分嫉妒的車。所以,,我認為這款車沒有道理不進入國內,,前景一片光明。而縱觀國內市場,,高性能中型旅行車只有奧迪RS 6,,因此,奔馳AMG E 53 Estate如果能一并引入國內,,倒是有可能靠著品牌車型氣質的差異順利從RS 6手里奪走一部分市場,。。
◆第五位:“五缸”血脈的延續(xù)——奧迪RS Q3
相比于奔馳,、寶馬兩大主要競爭對手,,奧迪在車型細分上一直做的很成功,。不但有強調動力的“S”系列,還有在運動和操控性更加強化的“RS”系列,,配備五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和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tǒng)的全新一代的RS Q3可以說是緊湊型運動SUV里設計積累最雄厚,,整體表現(xiàn)最全面的一個。而且這次奧迪實際上帶來的是兩款車型——RS Q3和RS Q3 Sportback,。
全新奧迪RS Q3和RS Q3 Sportback共有八種車身顏色可供選擇,,其中包括RS專用顏色Kyalami綠色和Nardo灰色。進氣格柵,、后視鏡,、側裙和后包圍尾唇等部位增加了更多突出運動的黑色鋼琴漆噴涂,黑色噴涂的后視鏡也與現(xiàn)款RS 3保持一致,。整體車身寬度較Q3有明顯加寬且高度相對降低了10mm,。
奧迪官方提供各種款式最大尺寸支持21英寸的鋁合金輪圈可供客戶選擇,剎車系統(tǒng)并沒有沿襲現(xiàn)款RS 3那套前八活塞的配備,,不過標配六活塞(375mm鋼制通風剎車盤)其實倒也已經是很強的配備了,,而且對剎車有更高要求的話,奧迪官方還提供選裝RS陶瓷剎車系統(tǒng),。
飽滿的車尾對車內空間的發(fā)揮極為有利,,從后排乘坐到后備廂空間,RS Q3依舊保留了Q3車型不錯的日常實用性,,RS Q3的后備廂也達到了530L的水平,。但對于運動車型來說,RS Q3的車尾設計看起來未免有些過分平庸,,尤其是后包圍和排氣口設計略顯低調,,好在從五缸發(fā)動機所迸發(fā)出的獨特聲浪并不會讓人感到失望。
車內也按照慣例的增加了RS車型專屬的徽章標識,,碳纖維裝飾材質和更多黑色噴涂的效果也跟普通的Q3車型有所區(qū)別,。奧迪虛擬駕駛艙中的特殊RS顯示屏還提供有關輪胎壓力,扭矩,,功率輸出,,圈速,重力和加速度測量的信息,。
全新一代RS Q3車內配備了RS運動座椅由Alcantara/Nappa兩種高檔材料組合拼接包裹,,具有RS特定的蜂窩狀圖案和集成式頭枕設計,突顯運動氛圍的同時,,這種規(guī)格在Q3系列中也尚屬首次,。
目前只有大眾和奧迪還堅持使用經典的直列五缸發(fā)動機,兼顧尺寸與動力輸出的設計沖著這份獨特性確實也能吸引不少的粉絲。而且在全新一代RS Q3車型上,,該發(fā)動機較老款再次提升了17%的性能,,達到了400馬力(294 kW)的最大功率和480牛·米/1950-5850rpm的扭矩輸出,,重量也減輕了26kg,。配合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0-100km/h的加速時間僅為4.5s,,最高電子限速為250km/h(可選擇280km/h)。
全新一代奧迪RS Q3在四驅系統(tǒng)方面的改變并不大,,奧迪的工程師更多的只是在駕駛模式中進行了優(yōu)化,,新車將會有五種或六種駕駛模式可供選擇:舒適,自動,,動態(tài),,效率和個人模式,或者作為個人模式的替代,,還會有兩個新的RS模式RS1和RS2,。通過MMI車機系統(tǒng),驅動程序可以分別調整和保存兩個RS模式,。只需按下方向盤新的“ RS MODE”按鈕,,即可快速訪問兩種新模式,并允許駕駛員在兩種模式之間切換,。
引入國內市場前景展望:
上一代奧迪RS Q3幾經亮相都沒能正式引入國內,,但與它平臺動力配備相同的RS 3倒是讓國內不少年輕人激動了一把,也重新認識了奧迪RS家族在追求性能方面的實力,�,?紤]到國內市場從未上市過任何RS版本的SUV車型,以目前國內持續(xù)火熱的態(tài)勢,,尤其是競品車型的不斷侵蝕市場,,海外全新一代RS Q3日后引入國內還真是極有可能的事。
◆第六位:更激進,、更完善的新一代——奔馳AMG GLA 45 S
看著對手全新一代奧迪RS Q3亮相,,奔馳自然不甘示弱,同樣寄出全新一代AMG GLA 45 S與之正面迎戰(zhàn),,同為緊湊型運動SUV旗艦的市場定位,,又同屬于德系豪華陣營,可以說這兩款車之間的火藥味兒相當濃,,完全處于針鋒相對的態(tài)勢,。
“冷血”鋼炮跨界版
全新一代奔馳AMG GLA 45 S外形線條肌肉感更強,高挑的腰線搭配上外擴的輪眉,,更加突出了其高性能SUV的定位,,車身比例明顯要比老款協(xié)調。恰如其分的車身空力套件在提高車身穩(wěn)定的同時,,也一定程度增強了車輛的視覺效果,。
另外,車輛還有三款采用全新空氣力學優(yōu)化的輪圈樣式可供選擇,,十輻19英寸,、五輻20英寸和選裝的21英寸輕合金輪圈。剎車系統(tǒng)仍然是前四活塞(350 x 34mm剎車盤)+后單活塞(330 x 22mm剎車盤)的配備,,剎車盤全部為通風打孔盤,。選裝AMG DYNAMIC PLUS套件之后,前剎車也會相應增強為六活塞(360 x 36mm剎車盤),。
車尾協(xié)調有致,,尾翼造型和尺寸看起來也不會令人感覺浮夸,。雙邊共四出的排氣口也會根據(jù)車型選裝有所區(qū)別,。除了原有的閥門排氣系統(tǒng),新車還可選裝AMG Real Performance Sound系統(tǒng),,也就是所謂的車內模擬聲浪增強系統(tǒng),,引入機艙發(fā)動機聲音的同時放大其中悅耳的部分過濾掉不良的效果。
整體內飾即便設計上完全基于現(xiàn)款A級,,但在適當引入AMG碳纖維外觀裝飾件之后,運動調性一下子被激發(fā)了出來,。車內鮮明的黑黃配色勾起了觀眾強烈的視覺效果,此顏色搭配為AMG GLA 45 S 專屬,。而且我相信沒有人會不喜歡這套黑色ARTICO人造皮革和DINAMICA超細纖維相結合的運動座椅,。
全新一代奔馳AMG GLA 45 S依舊堅持“一人一機”原則,發(fā)動機最大變化在于整體布局采用了反置式布局設計,,排氣端渦輪不在放置于機艙前方,,這對機艙內溫度和進氣溫控更加有利。而且新車還采用了更加智能化的發(fā)動機冷卻系統(tǒng),,通過在曲軸箱追加電動水泵,,使得氣缸蓋和曲軸箱內的溫度可以在異步控制中進行,這樣做的好處可以提升冷車和高負荷狀態(tài)下發(fā)動機性能。渦輪葉片軸承進行了降阻設計,,動力響應更加出色,,而且渦輪壓力值原廠就被設定在了2.1Bar的水平下,這在目前同級量產車型中絕無僅有,。因此,,AMG GLA 45 S依舊有著同級別最強輸出的2.0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421馬力(AMG GLA 45為387馬力),,最大扭矩輸出為500�,!っ�/5000-5250rpm(AMG GLA 45 為500牛·米/4750-5000 rpm),。再搭配全新的AMG SPEEDSHIFT 8速雙離合器變速箱之后,,0-100km/h的加速時間只需4.3s,在運動模式下的極速(電子限速)也達到了270km/h,。
全新升級的AMG Performance 4MATIC +全輪驅動系統(tǒng)對操控性有了更加實質性的提升,,首先四驅系統(tǒng)能向后橋分配更多的動力,,至于具體分配多少暫不得知,。但后橋新加入的雙多片離合差速器必將能對左右后輪的動力輸出靈活地分配,通過改變轉彎特性,,來提高車輛在彎道內的極限可控性,。更智能的四驅系統(tǒng)勢必會將車輛的操控帶到一個全新的水平上。自適應阻尼系統(tǒng)還具有三種不同的模式,,懸架阻尼能隨模式而變化,,更好地兼顧車輛在日常與賽道中使用。
新增的AMG TRACK PACE技術,,可通過車內多種精密傳感器,,將0-100km/h、0-400km/h,、賽道圈速等信息集成進MBUX信息娛樂系統(tǒng),,給熱衷于汽車運動的愛好者更好地滿足。奔馳對AMG GLA 45 S 的研發(fā)態(tài)度就是希望它能成為一臺能上賽道輕快地跑上一圈或者周末將運動裝備放在后備廂里進山涉水游玩一番的全天候娛樂平臺,,從目前廠商給出的信息來看,,全新一代已經優(yōu)化了老款車型在傳動方面存在的一些瑕疵和不足,全新的四驅系統(tǒng)進一步強化了自身應對多種路況下的表現(xiàn),,在上市之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引入國內市場前景展望:
以目前奔馳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以及上代GLA車型在國內不錯的銷量,,我相信全新一代奔馳AMG GLA 45 S進入國內市場已是板上釘釘?shù)氖隆T谶@個主打年輕運動化的潮流里,AMG強大的號召力自然是最好的興奮劑,,所以全新一代AMG GLA 45 S必須不能缺席,。
第七位:順應時代的改變——大眾途銳R
如果不是同事的及時提醒,我確實快忘記了在2008年大眾曾經向全世界推出過一款技術在當時處于SUV食物鏈頂端位置的途銳R50,,它有著莊重強勢的外表,,獨特且專屬的“比斯開藍”,輸出扭矩高達850�,!っ椎腣10 TDI柴油發(fā)動機(國內還出現(xiàn)過更加霸道的6.0L W12汽油版本),,兼顧公路行駛和極端越野的4MOTION全時四驅系統(tǒng),以及可主動抑制車身側傾的自適應空氣懸架,,而且你還能在它身上看到那枚象征大眾高性能的“R”徽標,。
如今,這枚“R”徽標重新出現(xiàn)在了全新一代的大眾途銳身上,,它被直接定名為:途銳R,,下圖便是這款車的官圖,比較遺憾的是,,V10和W12已經不再,,就連V8都沒有出現(xiàn),取而代之的一套全新的基于V6增壓汽油發(fā)動機的插混動力系統(tǒng),。
外形氣勢仍在但霸氣有所銳減:
全新途銳R從外形設計也基本尊崇了現(xiàn)款大眾的家族設計風格,,多橫幅式的線條語言增強視覺寬度,車身細節(jié)更多的黑色鋼琴漆噴涂突出運動,,輪圈樣式似乎也更加追求輕量化,。車尾處新加入的“eHYBRID”字樣也證明了自己出身于如今的“文明”世界�,?紤]到未來車型所針對的消費人群需求,,可以說車身氣質更加向家族旗下其他城市SUV車型靠攏,在看慣了途昂等車型之后,,途銳R看起來似乎缺少了當初看到途銳R50時那種氣勢磅礴的體量感,。
作為途銳家族頂級性能產品,車身配備自然不能含糊,,前大燈采用名為“IQ.Light”的全LED矩陣式大燈,,而深邃的全LED尾燈也沿襲了大眾最新產品的設計理念。
車型新增Lapiz藍色金屬漆(選裝顏色),,在選裝菜單中還會有兩款輪圈樣式可供選擇,,21英寸的Suzuka輪圈(拋光或黑色)和另外一款大眾首次提供的22英寸Estoril輪圈(黑色和磨砂黑色),而標配的則是20英寸的Braga鋁合金銀黑雙色輪圈,。
全新“R”徽標
從上述多圖能夠看到,,全新途銳R的“R”徽標設計也發(fā)生了明顯改變,,看起來更加抽象,而且出現(xiàn)的位置也更多,,進氣格柵,、翼子板、后備廂尾門等等很多地方都有出現(xiàn),。
內飾設計符合潮流
舒適科技配置同樣不含糊,,標配具有數(shù)字虛擬駕駛艙功能的12英寸全液晶儀表和Discover Premium信息娛樂系統(tǒng)的15英寸觸控屏幕,氛圍燈,、全景天窗和四溫區(qū)自動空調也是必有的舒適性配置,。選裝配置同樣豐富,包括780W 的丹拿音響系統(tǒng),、夜視,、自適應巡航以及支持當?shù)亟煌ňW絡系統(tǒng)的主動安全功能。
全車內飾增加了“R”車型的專屬風格套件,,例如儀表臺上的裝飾條和Silver Wave鋁制車門內飾件,,High Gloss Black和Silver Look的中控臺飾板,Vienna皮革,,不銹鋼門檻保護板等等地方都與普通途銳有所區(qū)分,。且方向盤、頭枕,、織物腳墊等醒目位置也增加了“R”徽標,。
全新途銳R是大眾汽車歐洲產品線中的第三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也是大眾PHEV系列中的首款全輪驅動車型,。主要技術來自于奧迪Q7 e-tron,,可以說途銳R基本照搬了其P2構型的混動系統(tǒng),,驅動發(fā)電一體電機功率為100kW,電池容量14.1kWh,,能夠提供最高140 km/h時速和大約50km的純電續(xù)航里程,,平時短途的代步基本不需要內燃機的參與。當然研發(fā)平臺自然而然的與Q7 e-tron一樣基于大眾MLB EVO平臺,。
全套插電混動系統(tǒng)還包括一臺3.0L的V6渦輪增壓發(fā)動機,,8速自動變速箱和帶動態(tài)扭矩分配(內含Torsen C型中央差速鎖)的分動箱,全時四驅系統(tǒng)可支持最多70%的驅動力到達前軸和最多80%的力到達后軸,。
可以說全新途銳R的動力配備和驅動性能更加順應了時代潮流,,強化了日常鋪裝路面行駛的燃油經濟性,動力本身也更加適合非歐洲地區(qū)的用車需求,。除此之外,,四驅系統(tǒng)在保持了途銳車型4MOTION四驅極限脫困的強大性能同時,,也保留了其野外實地越野的耐久性,不會因單方面追求越野性能而漸漸失去市場,。
引入國內市場前景展望:
從國內進口大眾車型的銷量和市場定位來說,,相較上面兩款車型,我認為大眾途銳R引入國內的可能性最低,。一方面途銳持續(xù)低迷的銷量使得大眾缺少引進途銳R的動力,,另一方面,從設計到內在,,途銳似乎正在一點一點的流失原本屬于自己的鋼鐵硬漢特質,,這可能是它受眾群最不希望看到的,另外,,不得不說的事,,在自家奧迪品牌價格下探的過程中,進口大眾車型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品牌的號召力也難以支撐起它預期的售價,。
全文總結:
一口氣點評七款各具特色的高性能運動車可以說是件很過癮的事情,有追求極致賽道體驗的民用賽車,,有兼顧舒適豪華與駕駛的暴力紳士,,有走混動路線但也沒失去自身硬派越野身份的SUV,也有各方面都比較兼顧的小鋼炮,�,?傊谶@些車型身上,,你能清晰地看到各大品牌廠商對“性能”二字的追求,,并通過不同的理解來打造差異化的車型來滿足日益多元化的客戶需求。各位網友看完這篇文章之后,,不知哪款車會博得您的喜愛,,如果有任何想發(fā)表的感慨,可以踴躍評論說出您最喜歡車型和理由,,編輯本人也會盡可能的在評論下方和您互動,,感謝收看!(文/汽車之家 于碩)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