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精彩汽車生活] 如果你問我什么是“中國特色車型”,,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加長!”如今,,合資車企如果誰家沒一輛加長軸距車型銷售,,好像都無法在競爭兇殘的中國汽車市場立足。眾所周知“加長風”是從國產(chǎn)奧迪A6(C5)和帕薩特(B5)開始興起的,,你知道在它們之前都有哪些車加長過嗎,?
國產(chǎn)長軸距車型的鼻祖——長春產(chǎn)奔馳230E Limousine
奔馳E級的歷史在這里就不長篇大論了,代號W123的奔馳E級生產(chǎn)周期是1975年至1986年間,,在此期間共有近270萬輛不同型號的奔馳W123駛下生產(chǎn)線,,這其中還包括在中國生產(chǎn)的828輛。之所以那時將奔馳W123引入國產(chǎn),,是因為當時的紅旗由于質(zhì)量差,、油耗高等原因,,被國務(wù)院下令停產(chǎn)。一汽的應(yīng)對方案是希望利用奔馳W123的技術(shù)對紅旗進行改進,,就這樣,,1985年1月,一汽與奔馳簽訂CKD組裝合同,。
一汽按照德方提供的技術(shù)資料設(shè)立了一條生產(chǎn)線,,第一輛CKD形式組裝生產(chǎn)的奔馳W123在1988年1月20日下線,這輛車在當時被人們稱作“長春奔馳”,。由于國產(chǎn)奔馳下線時,,其在海外已停產(chǎn),一汽內(nèi)部就出現(xiàn)了反對用停產(chǎn)車型技術(shù)改良國車紅旗的聲音,,再加上當時前驅(qū)車是主流,,一汽希望未來的新型紅旗也采用前驅(qū)布局。
一汽最終主動放棄了與奔馳的合作,,項目終止前國產(chǎn)W123共組裝了828輛,,其中包括200、230E和加長版230E,,數(shù)量最少的正是加長版230E,,大部分被禮賓車隊用來接待外賓,也有曾配備紅旗的局級以上領(lǐng)導使用過這款加長奔馳,。加長版230E比標準版車型軸距加長了630mm,,車內(nèi)增加了一排折疊座椅,能讓它從一輛五座轎車變成一輛八座轎車,。這輛加長版230E并非專為中國市場打造,,海外也能找到這款“德原長奔”,嚴格意義上來講,,這款車并不完全符合這次話題的標準,,但絕對算得上知名的國產(chǎn)加長車。
加長“玩”的最嫻熟的品牌——紅旗
談到加長車,,那民族品牌紅旗絕對要坐上頭把交椅了,,這里要聊的并不是大紅旗,CA770是紅旗曾經(jīng)產(chǎn)品陣營中軸距最長的車型了,,只有比CA770還短的紅旗(如CA771),,大家在網(wǎng)上看到的加長版CA770都是個人打造的。紅旗的“加長風”是從小紅旗(基于奧迪100打造)開始的,,繼CA770停產(chǎn)后,,雖然紅旗自行研制了多款車型,但由于那個年代進口車大量涌入中國,,導致紅旗研發(fā)的新車型毫無競爭力,,多款試制車打造出來后也沒有被量產(chǎn),。紅旗自此走上了對奧迪100各種改良的道路,也催生出多款看似有些極端的車型……
最初的小紅旗看上去就是輛換標的奧迪100,,由于當年網(wǎng)絡(luò)還未普及,很多相關(guān)車型已無從考證,,留存下來的圖片資料也少得可憐,。當年紅旗生產(chǎn)的“奧迪100”型號非常多,所配備的發(fā)動機也是五花八門,,比如紅旗在1996年復產(chǎn)后的第一款車型CA7220搭載的是2.2L CA488發(fā)動機(道奇600的K系列發(fā)動機國產(chǎn)版本),。切回正題,當時紅旗對奧迪100加長的方式本質(zhì)上都是在B柱位置增加一段(具體參數(shù)無從考證),,區(qū)別在于中間塞進去這段的長度不同,,以及加長部分有含車窗和實心兩種。
各種加長小紅旗在尾標型號上也增加了用于區(qū)分車型的“L”,,如CA7221L,、CA7226L或CA7228L,與現(xiàn)在加長軸距的車型相比,,當時紅旗加長的方式過于簡單粗暴,,像是在中間切了一刀之后打了塊補丁再接上。雖然外觀不協(xié)調(diào),,但卻換來了更為寬裕的后排空間,。你以為紅旗只有這種加長方式么?1998年,,紅旗基于奧迪200推出了CA7247L,,這款車在原先奧迪200的基礎(chǔ)上,對C柱位置進行了加長,。紅旗CA7247L確實是輛中國特色車型,,但它的加長方式卻是照搬了奧迪V8L quattro。
紅旗基于奧迪200打造的小紅旗加長車型并非只有一款CA7247L,,還有一款已經(jīng)查不到具體型號的“奧迪200”加長車型,,這款車仍然采用B柱添一段的加長方式,只不過和之前幾款基于奧迪100打造的加長車型相比,,這款車中間加的一段明顯要更長些,。紅旗還在1998年推出過一款同樣基于奧迪100打造的加長敞篷車,你沒看錯,!這款名為CA7220EL2A2的紅旗敞篷檢閱車B柱加長的長度與前面提到的“奧迪200”加長版相近,,只不過這么長的原廠敞篷車比例太怪異了……
說完了小紅旗,咱再來聊聊紅旗“正統(tǒng)”的加長車,。1998年似乎是紅旗很高產(chǎn)的一年,,不少車型都是在這一年推出的,,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基于第三代林肯城市(Town Car)打造的紅旗旗艦。一汽僅僅是對林肯城市的前臉進行了修改,,個人認為還不如原樣照搬換標銷售,。售價68.88萬元的標準版(CA7460)上市后的一年,一汽打造了兩輛名為CA7460L加長版紅旗旗艦,,采用B柱加長的方式,,B柱加長的長度目測僅有海外林肯城市加長版的1/3。
2001年,,紅旗旗艦再添一款名為CA7460L3的新車型,,該車再一次采用簡單粗暴的B柱加長方式,在中間硬生生的塞了一小段,,海外市場林肯城市也有名為Town Car Cartier L的加長軸距的車型,,但用的是延長后車門的方式,并未破壞外觀視覺效果,。此時的大紅旗僅僅是為了存在而存在,,這種“中式”加長產(chǎn)品幾乎無人問津了。2003年,,一汽可算是想通后推出了“原版”CA7460L2加長紅旗旗艦,,這款售價110多萬元的紅旗旗艦加長版與海外的林肯Town Car Limousine加長方式一致,加長的長度相近�,,F(xiàn)在或許極少數(shù)紅旗旗艦加長版還在婚慶市場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吧……
最接地氣的加長車型——改款后的加長夏利
紅旗離咱太遠?那咱聊聊接地氣的品牌,。夏利大家都不陌生吧,?1988年第一輛夏利下線,從此這款兩廂紅色小車就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不少家庭第一輛私家車就是它,。夏利的原型車第三代大發(fā)Charade早在1993年就在海外停產(chǎn)了,而它卻一直在中國市場“續(xù)命”,。1990年10月,,更符合國人消費觀念的三廂夏利下線。外觀有所調(diào)整的夏利TJ7100A和TJ7100UA也在之后被推向市場,,由于從1999年起北京等大,、中城市開始禁止化油器車型上路,天津夏利推出了三缸電噴發(fā)動機的TJ7101和TJ7101U,,以及搭載豐田8A發(fā)動機的三廂金夏利TJ7131U,。
與今天話題有關(guān)的車型就是在這期間誕生的,1999年推出的加長版夏利與普通的兩廂,、三廂夏利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B柱位置增加了一小節(jié),,不少人都坐過老夏利吧,?別小看這增加的一段,后排局促的腿部空間終于得到了一點釋放,。我并不是在這里YY,,我真開過也坐過這款加長版夏利。那時兩廂加長版夏利可以說開辟了中國加長車型的先河,,那就是兩廂車也能加長……這種打補丁的加長方式運用在夏利這種微型兩廂車上總覺得特別怪異,。
夏利這種小車之所以選擇這種方式加長后排空間,說明中國消費者的用車理念也在發(fā)生著變化,,一汽與天津汽車廠重組后,天津一汽對夏利再次進行了升級,,新推出的駿雅和紳雅兩款新型夏利轎車在原先夏利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多達150多項改進,,這些改進都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外觀和內(nèi)飾與人們印象中老舊的夏利完全不同,�,;蛟S是市場表現(xiàn)不錯,兩廂和三廂新夏利全部保留了加長版車型,,加長的長度與之前保持一致,。
老三樣本土化后的變種——富康988加長版
前面各種小紅旗和夏利都出現(xiàn)過B柱“補丁”的加長方式,這種加長車老三樣富康也有,。1992年9月,,第一輛CKD形式組裝生產(chǎn)的“富康”轎車在湖北襄樊東風汽車廠下線,其原型車是雪鐵龍在1991年推出的ZX系列中的五門版車型,,所以富康要比當時很多國產(chǎn)車要“新”的多,,要知道曾經(jīng)很多引入國產(chǎn)的車型,其海外的原型車早已停產(chǎn)或接近停產(chǎn),。
富康在90年代可以說是國內(nèi)相當時尚的車型,,由于當時中國家用車市場可選擇性并不豐富,所以富康的熱銷是情理之中的,。繼兩廂富康之后,,其三廂版車型富康988于1998年9月被推向市場。富康的后排空間始終是個短板,,法國人不久后似乎嗅到了國人對后排空間的需求,,很及時的在2000年7月推出了基于富康988三廂版打造的“領(lǐng)導者”。
型號為dc7160emc和dc7160emc1在原先富康988的基礎(chǔ)上,,同樣選擇在B柱加一節(jié)的做法進行加長,,如此一來富康領(lǐng)導者的軸距比富康988增加了160mm,后排乘坐空間一下得到了提升,,確實與其車型名稱相吻合,,后排腿部空間很“領(lǐng)導”,,它也成為當時富康系列車型中配置最高的車型。
自主品牌首款加長車型——奇瑞風云加長版
奇瑞的造車之路可謂異�,?部�,,品牌創(chuàng)立初期就出現(xiàn)了拿著錢買不到技術(shù)的問題。屢次碰壁后,,奇瑞最終花費2980萬美元,,從英國購得一條福特汽車公司的二手發(fā)動機生產(chǎn)線。生產(chǎn)線在1998年底完成安裝調(diào)試工作,,1999年4月,,奇瑞第一臺發(fā)動機下線并點火成功。有了自己的發(fā)動機,,奇瑞正式踏上了造車之路,。之前尹同躍在一汽負責捷達項目,他便將目光鎖定在捷達的底盤上,,車身就從西班牙西雅特公司購買Toeldo(與捷達同平臺)的全部技術(shù)資料,。
1998年12月18日,名為風云的奇瑞首款車型順利駛下生產(chǎn)線,,首批上市的風云轎車售價8.8萬元,,其售價比當時市場火熱的“老三樣”捷達便宜了將近三分之一,填補了低端三廂車市場的空白,。然而奇瑞當時并不具備汽車生產(chǎn)資質(zhì),,其生產(chǎn)的車型也只能在安徽地區(qū)銷售,為了將自家的車型銷往全國各地,,奇瑞選擇與上汽集團聯(lián)姻,,奇瑞風云正是從那時起開始走入千家萬戶的。
奇瑞風云就不過多介紹了,我們回歸正題,。奇瑞曾基于自家首款車型風云打造過一款加長版車型,當時國內(nèi)車企似乎很流行加長的“玩法”,,奇瑞也是采用和前面提到的幾款加長車相同的加長方式,。只不過奇瑞風云加長版從外觀看,似乎比前面幾款增添B柱長度的車型“補丁”打的還要長一點,。當時奇瑞風云的軸距為2468mm,而奇瑞風云加長版的軸距增加到了2648mm,,軸距拉長了180mm,。比富康998領(lǐng)導者加長幅度還多了20mm,,但這款售價10.68萬元的加長版奇瑞風云在當時并不常見。
國內(nèi)首款加長版SUV——哈弗·派
前面提到的都是用三廂轎車做簡單的小加長,你聽說過SUV加長版嗎,?長城汽車就曾于2007年推出過基于哈弗CUV打造的加長版車型——哈弗·派,。這是一款長城自主研發(fā)的豪華加長利賓車,搭載三菱2.4L發(fā)動機的哈弗·派車長達到了6.72米,軸距4.8米,,車內(nèi)可容納8至9名乘客,,配備電動升降隔屏·,,車載冰箱、15英寸液晶電視、LED氛圍燈以及車載影院系統(tǒng),。哈弗·派后排寬大的沙發(fā)一下就讓人能想到美式加長禮賓車的布局,,這么一款加長SUV售價僅為29.88萬元,。
這款車銷量注定不會太高,,但確實填補了市場的空白,,還有哪家會推出這么一款加長SUV呢?長城似乎對加長上癮了,到了2008年,,長城再次推出新款哈弗·派,,原先6.72米的車長被拉到了6.9米,然而售價依然是29.88萬元,。新車只能用氣勢恢宏來形容了,因為實在太長!兩側(cè)后門寬度有所提升,,并增大了車門開啟角度,,使乘客上、下車姿態(tài)更從容,。
為了提升豪華感,,新車還配備了S型頂棚并配有滿天星光帶,與銀河式發(fā)光地板相呼應(yīng),。與老款哈弗·派不同的是,,新車座艙內(nèi)的吧臺采用分體式,左側(cè)迷你吧臺配有冰箱,,而右側(cè)高級吧臺為酒柜,。此外,因為分體式酒柜的設(shè)計,,后排L型沙發(fā)左側(cè)長度縮短了260mm。長城對哈弗·派的底盤,、車身,、前后懸架、后螺旋簧,、前扭桿等進行了特別的加強,。動力方面,這么長的一款SUV依然采用136馬力的三菱2.4L發(fā)動機,,絕對的小馬拉大長車,。
真·加長時代的到來——帕薩特B5,,奧迪A6
前面提到的這些加長車型只是個鋪墊,為后面將要聊的兩位做一個鋪墊,。國人對加長軸距的概念全都是從這兩款車開始的。代號C5的奧迪A6于1997年在海外上市,國產(chǎn)奧迪A6于1999年在長春下線,。國產(chǎn)奧迪A6比海外原版車型軸距增加了90mm,,后排乘坐空間大大提升,。至于這中國特供版奧迪A6從何而來,,還有這么一段故事,。起初德國工程師對生產(chǎn)長軸距A6并不理解,,其領(lǐng)導提議每天由他的太太送他上班,,但他要坐在后排體驗。就這么感受了兩周之后,,這位工程師終于領(lǐng)悟了后排空間的重要性,。
奧迪A6并沒有采用曾經(jīng)那幾家車企的加長方式,而是將后排整體拉長,,如此一來就見不到中間那一節(jié)很礙眼的補丁了,,如果不將一輛原版奧迪A6擺在它旁邊,你似乎都看不出加長的痕跡,。從1999年9月下線至2005年4月停產(chǎn),,國產(chǎn)奧迪A6累計銷售20多萬輛,國人正是從那時起,,將A6定義為“官車”和商務(wù)車,。
有了奧迪A6的試水,上海大眾在2000年順勢推出了中國特供長軸版車型——帕薩特B5,。或許奧迪A6當年的門檻比較高,,帕薩特B5的推出填補了更低價位長軸版車型的市場空白,,與海外原版車型相比,,國產(chǎn)帕薩特B5的軸距增加了100mm,比其前輩奧迪A6還要“過分”,。除1.8T和2.0L發(fā)動機外,,上海大眾還為帕薩特B5配備了動力更強勁的2.8L V6發(fā)動機。奧迪A6與帕薩特B5的熱銷,,為之后德系車企在中國“玩轉(zhuǎn)”加長奠定了很好的基礎(chǔ),。
不加長不好意思賣車的時代——美系、日系紛紛加長
在德系大軍紛紛加長并碩果累累后,,凱迪拉克最先安耐不住了,。凱迪拉克在2004年推出了Seville的繼任車型STS,該車出自通用Sigma平臺,,也是凱迪拉克首款配備四驅(qū)系統(tǒng)的車型,。STS車身尺寸為長4986mm、寬1844mm,、高1463mm,,軸距2960mm。兩年后的2006年11月,,上海通用發(fā)布了名為SLS賽威的新車,,然而SLS卻是一款中國市場特供車型。
最初上市的四款車型售價49.8至70.8萬元,,分別搭載2.8L和3.6L V6發(fā)動機以及一臺4.6L V8發(fā)動機,。乍一看SLS與STS并無任何詫異,但其名稱中的“L”則預(yù)示了其特殊的身份,,這是一款加長軸距車型,,其軸距由STS的2960mm加長到了3057mm,軸距加長了97mm,,后排乘客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不過加長軸距的SLS并沒有讓上海通用收獲預(yù)期的效果,消費者仍更加青睞德系幾款長軸距車型,。不過上海通用并沒有放棄,,之后將自家ATS也進行了軸距加長,推出了ATS-L,。
美系品牌加入“加軸”隊伍后,,日系中英菲尼迪也搭上了這輛順風車。2013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英菲尼迪發(fā)布了新車型Q50,,新車搭載351馬力3.7L V6發(fā)動機,此外推出了320馬力的3.5L V6混動車型,。以進口方式銷售的英菲尼迪Q50還是個標準軸距車型,,軸距“僅”有2850mm,。此后便一直傳出英菲尼迪將要國產(chǎn)的消息。
2014年成都車展上,,作為Q50的長軸距版本,,英菲尼迪Q50L正式亮相,國產(chǎn)Q50L僅配備一臺211馬力2.0T發(fā)動機,。和進口標準軸距的Q50相比,,國產(chǎn)Q50L軸距僅增加了48mm,對于后排乘坐空間的提升不及同時期的那些德系長軸距車型,,但俗話說有總比沒有強,,畢竟一向保守的日本人在中國市場也算活學活用了。此后,,謳歌也在原先軸距為2775mm的TLX基礎(chǔ)上,,推出了加長軸距版本的TLX-L,軸距增加了125mm,,達到了2900mm,。
“后加長”時代——標軸、長軸綁著賣
代號E60的第五代寶馬5系最初在國內(nèi)上市時還是標準軸距車型,,為了與老一輩競爭對手奧迪A6L相抗衡,,華晨寶馬在2006年北京車展上推出了國產(chǎn)長軸距寶馬5系。先期推出的寶馬523Li,、525Li和530Li售價51.8至69.9萬元,,相比海外原版車型,其軸距增加了140mm,,奧迪A6L可能首次感受到了競爭壓力,。
最初,由北京奔馳投產(chǎn)的國產(chǎn)E級(W211)還是標準軸距車型,,到了W212時代,,國產(chǎn)奔馳E級也加長了。2010年6月,,國產(chǎn)E級長軸距車型上市,,先期推出的E 260 L CGI 優(yōu)雅型和E 300 L 時尚型售價分別為51.5萬元和67.5萬元,該車在原有基礎(chǔ)上軸距增加了140mm,,與國產(chǎn)長軸寶馬5系加長的數(shù)據(jù)一致,,加長方式也同樣采用5系長軸版拉長后門的方式。此時的德系同級別車型全部變長了,。
2012年7月,,國產(chǎn)第六代寶馬3系正式上市,國產(chǎn)3系比海外原版車型軸距加長了110mm,而標準軸距的3系則采用進口的方式在國內(nèi)銷售,。對于消費者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畢竟又多了一個可選余地。2013年8月的成都車展,,華晨寶馬推出了國產(chǎn)標準軸距的寶馬316i。2014年8月,,北京奔馳也加入了這場“加長”之戰(zhàn),,推出了加長軸距的C級轎車,四款長軸版C級售價36.9至47.9萬元,,該車在海外原版車型基礎(chǔ)上軸距加長了80mm,。同年12月,國產(chǎn)奔馳C級標軸車型的消息被曝出,。
德系BBA三強在國內(nèi)的“加長事業(yè)”蒸蒸日上,,2016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北京奔馳帶來了新一代奔馳E級,,必然還是長軸距版車型了,。這次E級軸距加長了142mm,不過這一代國產(chǎn)奔馳E級的加長方式有點與眾不同,,新車最大亮點集中在C柱上,,相比海外原版E級,該車采用了全新的車身結(jié)構(gòu),,后三角窗嵌入C柱之中,,如此帶來的好處是后排乘客私密性更強。2016年11月,,北京奔馳生產(chǎn)的標準軸距E級正式上市,,此后同時期的寶馬5系也采用進口的方式銷售標準軸距車型,這也標志著“后加長”時代的到來,。
德系開辟加長新道路——SUV也加長軸距
隨著中國SUV市場的日益火爆,,大眾在2008年帶來了全新SUV車型Tiguan,引入的兩款2.0T車型售價分別為45.8萬元和48.8萬元,。當時這款進口大眾SUV的軸距為2604mm,,同時Tiguan國產(chǎn)的消息就相繼傳出。2010年3月,,由上海大眾投產(chǎn)的國產(chǎn)Tiguan正式上市,,該車被命名為途觀,初期上市的八款車型售價區(qū)間19.98至30.98萬元,,與進口Tiguan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軸距,,國產(chǎn)途觀軸距較進口車型加長了80mm,這也是國內(nèi)首款加長軸距的SUV車型。
這款加長軸距的SUV在國內(nèi)的銷量不用我多言了吧,?到了下一代車型時,,大眾依然沿用了加長軸距的方式引入新車型,這次甚至直接將繼任車型命名為途觀L,。新一代原版Tiguan的軸距為2681mm,,與上一代國產(chǎn)途觀相當,而國產(chǎn)途觀L的軸距在原有基礎(chǔ)上加長了110mm,。大眾SUV加長之初,,其他車企并無任何反應(yīng),然而最早加入加長SUV行列的確實日系廠商,。英菲尼迪QX50以進口方式在國內(nèi)銷售,,此后國產(chǎn)長軸距版QX50上市,其軸距較進口車型的2800mm加長了80mm,。寶馬X1和奧迪Q5也相繼加入了這場加長之戰(zhàn),。
結(jié)語:
嚴格意義上講,,長春生產(chǎn)的奔馳并不能算是中國特色的加長軸距車型,,紅旗才是最早玩加長的車企,盡管當時加長的方式很生硬,,但一款紅旗衍生出多種加長車型也是相當有想法的,。此后,很多更接地氣的品牌開始涉及“加長業(yè)務(wù)”,。真正將加長在中國發(fā)揚光大的則是奧迪和大眾,,A6和帕薩特的推出讓國人意識到后排空間的重要性,此時的加長手法也更加柔和,。隨著“加長風”在中國越刮越強勁,,美系和日系也放下身段紛紛加入加長大軍。時至今日,,加長已由德系再次引領(lǐng)了新風潮,,加長已蔓延到SUV領(lǐng)域,未來中國“特供”車還會玩出什么新花樣呢,?(部分圖片來自auwp.ru 文 汽車之家 李昊鵬)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