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野測試:
四驅結構:
四驅結構上索蘭托柴油版沒有給我們什么驚喜,,具體情況如下:
索蘭托使用的四驅系統(tǒng)是以發(fā)動機橫置前輪驅動為基礎的適時四驅系統(tǒng),,其系統(tǒng)核心電磁耦合器和控制模塊使用來自日本JTEKT公司,系統(tǒng)簡稱ITCC(智能扭矩控制耦合器)。這套系統(tǒng)和維拉克斯,、RAV4的大體一致,其整體布局,、工作原理和控制手法和獅跑極其相似,,但在一些技術細節(jié)上有差異,其承載能力,、智能化程度要好一些,。
當在發(fā)動機起動的狀態(tài)下按下儀表臺左側的4WD LOCK按鈕后,儀表板上的黃色4WD LOCK燈會被點亮,,這時前后軸會被電磁耦合器完全剛性地鎖止在一起,,這時前后輪的扭矩分配就完全固定為50:50的比率,這個比率在車速低于40km時基本上是恒定的,。當車輛起步后車速達到40km/h左右時,,四驅電腦就會開始釋放電磁耦合器的壓緊力。當車速達到50km/h左右時,,系統(tǒng)分配到后輪的扭矩已經(jīng)基本上接近0了,。
一句話總結這個系統(tǒng):適時四驅,不能實現(xiàn)全時四驅,,2WD狀態(tài)為前輪驅動,。
交叉軸測試:
越野測試中,我們對索蘭托柴油版的上下坡發(fā)動機扭矩完全不擔心,,它自己展現(xiàn)的也不錯,,只不過因為沒有電子制動力輔助裝置,索蘭托不能實現(xiàn)交叉軸脫困,。這個結果讓我一點也不意外(廠商也很坦誠的表示索蘭托的確沒能力做這個脫困項目),,縱觀20-30萬價位的SUV,除了奇駿/科雷傲有交叉軸脫困能力外,其他車型一律“無能”,,所以對于索蘭托的無法脫困完全理解,。
索蘭托交叉軸脫困能力測試可以觀看下面的視頻:
通過性展示:
也許有朋友會說,,我看索蘭托前后側都加了裝飾前杠和側裙,,會不會影響通過性?我們剛開始和讀者一樣的擔心,,在測試過程中我們仔細觀察了一下這些后加的附件到底礙事與否,。
前后杠對于接近角和離去角的影響不大,前杠略微影響一點點接近角,,問題不大,,大家可以放心,。側裙也不是車身最低點,雖然它看起來是最低的,,可是當你趴在地上看底盤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排氣管才是索蘭托車身最低點,,并且比側裙還低了不少,這個應該是小小的設計失誤,,一旦拖底索蘭托可能會收到比較大的影響,。
『我們這輛測試車加裝了前后杠』
『我覺得沒前后杠非常干凈利索』
顛簸路懸掛感受:
這個項目上,索蘭托做的非常將心比心,,多連桿懸掛把來自路面的顛簸過濾挺干凈的,,檔次感和40-50萬的SUV差不多,同去的我的同事汪云洋對這個懸掛贊不絕口,。
雖然懸掛感覺不錯,,但是這個可調后懸掛似乎非常晦澀,,廠商自己材料介紹很不清楚,,廠商400電話也解釋不清楚,我們研究后似乎是它可以自動調整高度,,不管負載如何,,懸掛高度始終都會位置在標準范圍內,但是我們這個不是最終版解釋,,如果有對索蘭托后懸掛了解的朋友可以回復中和我們溝通,。
● 測試總結:
我的總結:
外形: 挺好看的,起碼我和胡永平都是這么認為的,,并且我在論壇里看對索蘭托外形認可度的確挺高,。
內飾: 儀表盤和內飾氛圍燈挺有特點的,用料想對來說還可以,,談不上驚喜,。
配置: 配置可以說極高,不到30萬能有座椅通風,,我真的給豎大拇指了,,別跟我較真說那個東西沒用,你試試夏天坐黑真皮座椅你就認可我的觀點了,。
人性化: 人性化設備不少,,設計大部分還算合理,,但是個別細節(jié)沒有日本人那么用心,。
空間: 跟想象的一樣的合理,談不上奢華,,但是也是中等往上的水準,。
座椅組合:座椅組合能力較差,能組合的方式不多。
動力: 動力只能算夠用,,第一腳油門很猛,,之后就變?yōu)槠接沟牟裼蜋C特點了。
越野: 沒有交叉軸脫困能力不意外,,加裝的前后杠和側裙不影響通過性,,顛簸路懸掛感覺不錯。
我的結論是:索蘭托柴油版是一款值得購買的SUV,,總體綜合能力挺高,,最關鍵是作為進口車、作為一款配置很高的車,,它價格還是很將心比心的,,至于索蘭托柴油版最大的兩個問題“座椅組合少”“沒有交叉軸脫困能力”我認為都不是什么硬傷,尤其是交叉軸脫困能力同級對手幾乎沒人能做好,。
當你只顧RAV4,、途觀、CR-V時候,,你也該看看周邊的SUV車型了,,雖然可能等著它從韓國運過來,需要費一些時間,,但是這次我試完后認為等待是值得的,。(圖/汽車之家 韓路 體驗環(huán)節(jié):胡永平 測試助理:汪云洋)
相關鏈接:
23.48~27.28萬 起亞索蘭托柴油版上市
http://zphnet8.com/news/201004/104245.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