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2014年,,Andy Palmer(安迪 帕爾默)就任阿斯頓·馬丁CEO之后便著手開始施行第二個百年計劃,。他說“我們要創(chuàng)造史上最漂亮的阿斯頓·馬丁”,于是設計團隊就帶來了DB11,也是這個計劃中的第一款產(chǎn)品,。
阿斯頓·馬丁與梅賽德斯奔馳合作早已不是秘密,奔馳技術控股之后,,我們在V12的DB11上看到了一套奔馳的多媒體操作系統(tǒng)與電氣系統(tǒng),,熟悉的雨刷器撥桿、手剎,、定速巡航等等,;而今天的主角DB11 V8的心臟更是來源于AMG那臺4.0T雙渦輪V8發(fā)動機。
為什么要制造V8車型
從Zagato到DBS,,在阿斯頓·馬丁的車型歷史其實上并不缺乏V8車型,,所以DB11的V8車型并不是為了合作而研發(fā),;首要的問題是通過這次奔馳技術的加持來降低整體碳排放,拉低售價,,給消費者更多豐富的選擇,。
V8車型與V12的不同之處
換裝V8發(fā)動機之后的DB11在指導價上直接降低了62萬元,除此之外V12車型上該有的配置V8車型一個沒落,;外觀與內(nèi)在的改變我們繼續(xù)細說,。
除了車身側面有無V12的小標之外,最容易區(qū)分的地方就是看前大燈,,花瓣式的全LED大燈功能結構與V12相同,,不一樣的地方在V8車型燈腔內(nèi)部采用全熏黑式設計,有意突出更年輕更運動的理念,。
全覆蓋蚌殼式發(fā)動機艙蓋,,采用全鋁材質,帶有雙氣壓挺桿以及自動吸附裝置,,輕放后便會自動吸合,。外觀上V8車型相比V12車型取消了中間兩個負壓散熱孔,改為用發(fā)動機艙蓋下方獨立的導流通道對發(fā)動機中央頂置的兩顆渦輪進行冷卻,,散熱效率更高,。
最大的不同:DB11 V8車型換裝了來源于AMG的4.0T V8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動力參數(shù)和AMG GT S接近,,最大功率510馬力/6000rpm,,峰值扭矩675牛·米/2000-5000rpm,,換了新的點火,、進排氣系統(tǒng),還有更輕更薄的油底殼,。
這臺V8發(fā)動機采用90°氣缸夾角,,兩顆渦輪位于氣缸夾角中間(V12發(fā)動機渦輪位于發(fā)動機兩側),所以它比之前的V12發(fā)動機更寬更短,,好在DB11的設計團隊在研發(fā)一開始就考慮到這款發(fā)動機的引入,,所以兩個塔頂之間的距離也剛好合適。從圖中看,,發(fā)動機完全位于前軸之后,,屬于名副其實的前中置發(fā)動機,加上后置的變速箱,,對車輛的前后配重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由于發(fā)動機的改變,整車關于駕駛的部分都進行了優(yōu)化和更新,V8車型相比V12車型減輕了115公斤,,后部防傾桿強度增大,,車尾會比V12車型更加活躍;配重從之前的51:49變?yōu)?9:51,,底盤懸架以及EBD的標定也都根據(jù)車輛配重進行了調(diào)整,。
發(fā)動機來源于AMG,,但阿斯頓·馬丁對這臺車的排氣系統(tǒng)進行了調(diào)整,,減少了低頻的噪音,提高中高頻的音色,,有意與AMG那種低頻的怒吼區(qū)分開,,從實際感觀上來說確實有差別,但很小,。排氣系統(tǒng)兩側帶有排氣閥門,,在舒適模式下閥門關閉,廢氣全部經(jīng)過消音器處理,;閥門打開后,,廢氣幾乎不經(jīng)過后部消音器,可以看做一個后部直通的排氣模式,。
簡單回顧下外觀
阿斯頓·馬丁經(jīng)典的“凸”字型大嘴在DB11上比以往更大,,道理跟奔馳幾道杠可能差不多。整體看上去DB11比《007:幽靈黨》中的DB10更加銳化,、修長,,蚌殼式的發(fā)動機艙蓋與金屬的懸浮式車頂無縫連接,車身腰線一直延展至車尾,,DB11的風騷,柔中帶有一絲鋒利,。
回到開頭,,Andy Palmer說要制造出一臺最漂亮的阿斯頓·馬丁,這個承諾就需要由DB11來負責,,從現(xiàn)實來看Andy Palmer沒有失言,,極致無瑕疵的美就這么赤裸的擺在面前,令人驚嘆,。DB11的前后懸比上一代車型更貼近車頭和車尾,,側面看去是一臺標準的雙門大型GT跑車,黃金分割比例的設計讓它充滿了美學極致,,也增添了一絲DB9沒有的邪氣,。
車尾的造型貼近超級跑車One-77,風騷的翹臀與妖嬈的LED尾燈相呼應,,雙邊共兩出的排氣點綴的恰到好處,,整體設計并不復雜,,簡約之余不失氣場。
C柱內(nèi)隱藏的風道可以與后備廂上方的排氣口與阻流板共同作用,起到甚至超過傳統(tǒng)擾流板的效果,,并且不會破壞到車身整體流線的造型,,廠家稱之為AeroBlade-風刃。工作狀態(tài)和原理都很直觀:后備廂上的排氣口與經(jīng)車頂?shù)臍饬飨嗷D壓,,排氣口尾部氣壓密度升高,,從而形成下壓力,配合車底的擴散器,,官方稱基本可以達到架高半米的傳統(tǒng)擾流板效果,。雖然每天都以200km/h+的時速高速巡航在中國是一件不現(xiàn)實的事情,但精致的空氣動力學套件卻是無時無刻都能欣賞到的設計,。
DB11 V8在外觀方面與V12版本只有非常小的區(qū)別,,廠家表示當初在設計的時候就不想讓V8與V12車型有著明顯的差異,因為它們無論如何都是一臺DB11,;而內(nèi)在的變化之大卻是勝過外形的差異,,也真的不像我們想象的更換一臺發(fā)動機那么簡單,所有關于駕駛的配套設施全部進行了調(diào)整和優(yōu)化,,重新編寫發(fā)動機控制單元以及標定,,使它完全滿足阿斯頓·馬丁對于DB11的所有要求。
奢華的內(nèi)飾展現(xiàn)出一臺超豪華品牌GT跑車應有的水準和氣氛,,全手工縫制的皮革工藝精致的展現(xiàn)在車廂內(nèi)每一個角落,,全紅內(nèi)飾+座椅上Nexus絎縫的手工藝帶來非常強烈的視覺沖擊與觸感,鮮明的時尚與古典藝術的風格,,比那些意大利跑車更靈動,,比德國跑車更有韻味。
在這臺DB11上除了發(fā)動機,,你還能看到更多奔馳的杰作,,中央多媒體操作系統(tǒng)源自上一代COMAND,整體界面樣式與奔馳車型沒有區(qū)別,,空調(diào)也學著奔馳叫氣候控制,,地臺下方的控制器有真皮包裹,檔次感提升了不少,。
聊到駕駛感受再回顧下動力系統(tǒng),,來自AMG的4.0T雙渦輪V8發(fā)動機,最大功率510馬力,峰值扭矩675?!っ?,調(diào)校參數(shù)與AMG GT S相似,匹配一臺ZF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官方給出0-100km/h的加速成績?yōu)?秒,,僅僅比V12車型慢了0.1秒。
儀表盤取消了冰冷的反轉式機械指針,,取而代之的是一套12英寸全液晶儀表盤,,駕駛模式與懸架調(diào)節(jié)需要單獨分開調(diào)節(jié),分別都有GT,、S,、S+三種模式,在GT也就是最舒適的模式,,懸架最軟,,發(fā)動機響應變得柔和,閥門處于默認關閉的狀態(tài),。
駕駛感受之前插一嘴輪胎的事兒,,DB11 V8、V12車型都配備了普利司通專門為DB11系列定制的最新的搏天族系列,,代號很巧的命名為S007(目前國內(nèi)沒有),,定位于大家熟知的S001之上,級別大概和米其林最新的PS4S一致,,將來還會配備給奧迪的全新RS 4 Avant,。
但凡接觸到這種大馬力的后驅車型,都要抱有一顆敬畏的心,,千萬不要上來就切運動模式,,地板油沖,對人對車都不好,,悉心接觸,,互相了解脾氣之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動作。啟動點火按鈕,,八缸發(fā)動機用一個如交響樂般的啟動儀式來給予回應,輕給油門,,這臺510馬力的猛獸慢慢走了起來,。
先從GT模式下開始,油門的響應有輕微的遲滯現(xiàn)象,,懸架對路面上的顛簸也會盡全力去抑制,,對于一臺跑車來說乘坐舒適性的表現(xiàn)完全可以接受,坐在車內(nèi)幾乎不會感受到太多跳動,只是略帶有AMG特色的排氣聲浪會始終回響在車內(nèi),,時間久了會產(chǎn)生疲勞,。
但油門響應和動力強弱完全是兩個概念,即便在GT模式下,,你也會清楚的感受到你右腳下蘊藏的能量,,需要超車時深踩一點油門,DB11幾乎不用降擋就能完成你想要的超車指令,,這個表現(xiàn)要比V12來的更加靈敏,。
有意思的是這臺V8發(fā)動機并沒有巡航關閉氣缸技術,單說巡航狀態(tài)下的油耗確實不如V12車型出色,,只是可能車主們并不會在意這些事兒,。之前馬丁那臺V12發(fā)動機會在巡航狀態(tài)下關閉一側的6個氣缸,用來提高燃油經(jīng)濟性,;當傳感器偵測到那邊的三元催化溫度降低時,,會啟動同側的氣缸,進行調(diào)換,,因為三元催化裝置需要在一定的工作溫度下才能起作用,,這樣來回往復。
而在S+運動模式之后,,整車都變得亢奮起來,閥門處于永久開啟狀態(tài),,來到一條開闊的道路,,我嘗試撩起這臺DB11所有的運動潛能,一腳地板油下去,,8擋直接降至3擋,,變速箱在剎那間完成換擋動作,一股排山倒海般的猛勁兒直抵后背,,排氣聲浪噴薄而出,,V8的聲音雖不及V12那般富有層次,但絕對不輸氣勢,,渾厚,,充滿了力量感。
只是此次試駕的地點在西班牙的山路,,那里彎多路窄,,可供你揮霍這500多馬力的地方少之又少,并且駕馭著如此巨大的車身你要時刻注意對向來車,,所以GT跑車不太適合這里,,跑個幾十公里心里并不放松,,多么希望有機會能在德國的不限速高速上體驗一把GT跑車真正的魅力。
結論
有人說V12的馬丁才是真的馬丁,,其實我不否認這個觀點,,但經(jīng)過這次試駕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V8車型所帶來的感受其實并不亞于V12,,也許就是內(nèi)心上帶來的一點潛在影響,。跟狂野的意大利跑車相比,英國跑車一直帶著一種特殊的氣氛,,細心雕琢的外觀與內(nèi)飾,,獨特的設計思維都讓它與競爭對手產(chǎn)生了鮮明的對比。
回到最初的問題,,不管V12與V8,,它們都是一臺DB11,都體現(xiàn)出了阿斯頓馬丁在科技上的前衛(wèi)性,,在藝術上的成熟度,,只是在定位上有一定的區(qū)分。V12還是需要做好它的本職工作,,純粹并且?guī)в星閼训腉T跑車,,而V8是一臺更加運動并且靈敏的GT跑車,價格更低,,代表了不同的消費者的需求,。 如何分析一臺跑車是否值得購買其實挺沒意思的,值不值都要取決與你喜不喜歡,,有沒有錢,。(文/圖 汽車之家 張郁達)
車型圖片 | ![]() |
基本參數(shù)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廠商指導價 | 236.80萬 |
廠商 | 阿斯頓·馬丁 |
級別 | 跑車 |
能源類型 | 汽油 |
環(huán)保標準 | 國V |
上市時間 | 2017.07 |
最大功率(kW) | 375 |
最大扭矩(N·m) | 675 |
變速箱 | 8擋手自一體 |
車身結構 | 2門4座硬頂跑車 |
發(fā)動機 | 4.0T 510馬力 V8 |
長*寬*高(mm) | 4739*1950*1279 |
官方0-100km/h加速(s) | - |
最高車速(km/h) | - |
整車質保 | 三年不限公里 |
整備質量(kg) | - |
最大滿載質量(kg) | - |
車身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長度(mm) | 4739 |
寬度(mm) | 1950 |
高度(mm) | 1279 |
軸距(mm) | 2805 |
前輪距(mm) | - |
后輪距(mm) | - |
車身結構 | 硬頂跑車 |
車門開啟方式 | - |
車門數(shù)(個) | 2 |
座位數(shù)(個) | 4 |
油箱容積(L) | 78 |
后備廂容積(L) | - |
風阻系數(shù)(Cd) | - |
發(fā)動機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發(fā)動機型號 | 177950 |
排量(mL) | 3982 |
排量(L) | 4.0 |
進氣形式 | 雙渦輪增壓 |
氣缸排列形式 | V |
氣缸數(shù)(個) | 8 |
每缸氣門數(shù)(個) | 4 |
配氣機構 | DOHC |
最大馬力(Ps) | 510 |
最大功率(kW) | 375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6000 |
最大扭矩(N·m) | 675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2000-5000 |
最大凈功率(kW) | - |
能源類型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5號 |
供油方式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環(huán)保標準 | 國V |
變速箱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簡稱 | 8擋手自一體 |
擋位個數(shù) | 8 |
變速箱類型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底盤轉向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驅動方式 | 前置后驅 |
前懸架類型 | 雙叉臂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guī)格 | 255/40 R20 |
后輪胎規(guī)格 | 295/35 R20 |
備胎規(guī)格 | 無 |
被動安全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 | 主● / 副● |
前/后排側氣囊 | 前● / 后- |
前/后排頭部氣囊(氣簾) | 前● / 后● |
膝部氣囊 | |
主動安全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ABS防抱死 | ● |
制動力分配(EBD/CBC等) | ● |
剎車輔助(EBA/BAS/BA等) | ● |
牽引力控制(ASR/TCS/TRC等) | ● |
車身穩(wěn)定控制(ESC/ESP/DSC等) | ● |
胎壓監(jiān)測功能 | |
安全帶未系提醒 | |
ISOFIX兒童座椅接口 | ○ |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tǒng) | - |
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tǒng) | - |
疲勞駕駛提示 | - |
駕駛操控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駕駛模式切換 | - |
自動駐車 | - |
可變懸架功能 | |
四驅/越野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限滑差速器/差速鎖 | |
駕駛硬件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前/后駐車雷達 | 前● / 后● |
駕駛輔助影像 | |
駕駛功能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巡航系統(tǒng) | |
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 | ● |
導航路況信息顯示 | - |
并線輔助 | - |
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 | - |
輔助泊車入位 | ○ |
外觀/防盜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外觀套件 | |
輪圈材質 | |
無框設計車門 | ● |
電動后備廂 | - |
發(fā)動機電子防盜 | ● |
車內(nèi)中控鎖 | ● |
鑰匙類型 | |
無鑰匙啟動系統(tǒng) | ● |
無鑰匙進入功能 | |
車外燈光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近光燈光源 | |
遠光燈光源 | |
LED日間行車燈 | ● |
自適應遠近光 | - |
自動頭燈 | ● |
車前霧燈 | - |
大燈高度可調(diào) | ● |
大燈延時關閉 | - |
天窗/玻璃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天窗類型 | - |
前/后電動車窗 | 前● / 后- |
車窗一鍵升降功能 | |
車窗防夾手功能 | ● |
車內(nèi)化妝鏡 | |
后雨刷 | - |
感應雨刷功能 | |
外后視鏡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外后視鏡功能 | |
屏幕/系統(tǒng)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中控彩色屏幕 | |
中控屏幕尺寸 | |
藍牙/車載電話 | ● |
手機互聯(lián)/映射 | - |
語音識別控制系統(tǒng) | - |
車載CD/DVD | |
智能化配置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車聯(lián)網(wǎng) | - |
OTA升級 | - |
方向盤/內(nèi)后視鏡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方向盤材質 | |
方向盤位置調(diào)節(jié) | |
多功能方向盤 | ● |
方向盤換擋撥片 | ● |
方向盤加熱 | - |
方向盤記憶 | - |
行車電腦顯示屏幕 | |
全液晶儀表盤 | ● |
液晶儀表尺寸 | - |
內(nèi)后視鏡功能 | |
車內(nèi)充電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多媒體/充電接口 | |
USB/Type-C接口數(shù)量 | - |
手機無線充電功能 | - |
座椅配置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座椅材質 | |
運動風格座椅 | ● |
主座椅調(diào)節(jié)方式 | |
副座椅調(diào)節(jié)方式 | |
主/副駕駛座電動調(diào)節(jié) | 主● / 副● |
前排座椅功能 | |
電動座椅記憶功能 | |
副駕駛位后排可調(diào)節(jié)按鈕 | - |
第二排座椅調(diào)節(jié) | - |
后排座椅放倒形式 | - |
前/后中央扶手 | 前● / 后● |
后排杯架 | - |
音響/車內(nèi)燈光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揚聲器品牌名稱 | |
揚聲器數(shù)量 | |
車內(nèi)環(huán)境氛圍燈 | - |
空調(diào)/冰箱 | 阿斯頓·馬丁DB11 2017款 4.0T V8 |
空調(diào)溫度控制方式 | |
后排獨立空調(diào) | - |
后座出風口 | - |
溫度分區(qū)控制 | ● |
車載空氣凈化器 | - |
車內(nèi)PM2.5過濾裝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