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快評] 相信近幾天不少網友已經在網絡或現場看過了很多關于北京車展的新車(如果您沒看,,請點擊這里),,所以今天我們不談新車只談現象,。不知各位網友是否注意到,本屆車展首發(fā)上市的200余款新車幾乎都配備了8英寸及以上的中控顯示屏,,更是有個別車型的車內屏幕的尺寸達到了夸張的49英寸,。所以沒有一塊8英寸以上的大屏絕對不好意思說自己是2018年推出的新車。從無到有到大到全,,車內屏幕究竟經歷了什么,?從屏幕又能看到車企怎樣的理念?對于這種“以大為美”的現象,,消費者怎么看,?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這些問題。
● 中控屏曾經是一大賣點
曾幾何時,,“有”彩色中控屏便是高級的象征,!
在2018年的今天,有大屏已經很難成為一個的賣點,。但把目光轉向到10多年前,,那時國內市場上帶有彩色中控屏幕的車型可并不多見,眾多國內生產的車型中我們僅能在寶馬5系,、奔馳E級這些豪華品牌的中高配車型,,或日產天籟等主流合資品牌中型車的頂配車型才能見的到,所以中控彩色屏幕在當時可以說是相當顯檔次的配置,。畢竟那個時候連彩屏手機還沒有普及,。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到2010年前后,,中控彩色顯示屏也逐漸下放到更多緊湊型車或者小型車上,,但其依舊可以稱得上一大賣點。
單有彩色屏幕已難成賣點,,要“大”才行,!
隨著智能科技的發(fā)展,消費者需求的提升,,僅僅有彩色中控屏已經很難滿足需求,,尺寸更大、分辨率更高和人際交互更佳的屏幕才是消費者所期望的,。而特斯拉MODEL S的推出便滿足了人們對車內大屏最好的遐想,,當然也更為震驚,夸張的18英寸,、如同蘋果iPad般的顯示效果和用戶體驗,、強大的功能性,人們恍然大悟,,原來車內中控屏還可以這樣,。
隨著特斯拉式大屏的走紅,,很快不少中國品牌也緊跟變革的腳步,一時間推出了很多具有大尺寸縱置中控顯示屏的新車,,像芝麻E30,、眾泰SR7都是第一批嘗鮮者,“特斯拉式大屏”在當時也為他們帶來了很高的關注度,。在此后,,越來越多配備10英寸以上顯示屏的車型出現在消費者面前。所以國內新車中控屏屏幕實現了從“有”到“大”的轉變,。
● 屏幕在追求大尺寸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多種解決方案
懸浮式中控顯示屏是本屆北京車展的主旋律
『比亞迪全新唐的大屏可以進行旋轉,,同時還可進行吃雞等游戲』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本屆中約有半數的新車中控屏都采用了懸浮式設計方案,,這種設計既能帶來大尺寸屏幕的震撼,,同時與視線平齊的屏幕高度也保證了駕駛過程中的安全性,重要的是這種設計下方大多保留了物理按鍵,,方便了盲操作設計,,保證了一定的易用性。不過,,目前大量的新車內飾都采用這種設計,,看上去不免有些千篇一律,,缺乏新鮮感,。所以像比亞迪全新唐這種懸浮式大屏具有亮點車型定會引來消費者的關注(比亞迪全新唐的中控屏究竟有什么亮點,快看看我同事是如何用它吃雞的),。
“特斯拉式”的大屏依舊受歡迎
雖然幾年前特斯拉式大屏就“火透了”,,但目前還是有不少的新車仍采用這種解決方案,例如本屆車展上的中華V7,、眾泰T800,、江淮iEVA50、東風風行T5等一票新車均采用了這種設計,。以往不少中國品牌車型的“特斯拉式”大屏體驗感受并不算好,,所以這些新車大屏內如果沒有好的UI設計和人機交互體驗恐怕已經很難獲得消費者的稱贊。畢竟已有部分網友調侃“特斯拉式”大屏是設計師偷懶的作品,。
多屏組合再次成為業(yè)界新寵
『奧迪全新A8L』
『紅旗E-HS3』
其實多屏組合并不算什么新鮮的東西,,例如幾年前上市的英菲尼迪Q50、豐田皇冠等車型便采用了這種設計思路,,不過其中很多車型即沒有過于震撼的視覺效果也沒能帶來革命性的操作體驗,,進而也沒能引起特別強烈的反響。而近一年,,多屏組合再次以全新的姿態(tài)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例如本屆車展期間亮相的捷豹I-PACE,、紅旗E-HS3、風光iX5,,以及近幾個月上市的全新奧迪A8L,、路虎攬勝等車型的中控臺均采用了多屏組合式設計。這些新車采用多屏組合設計實際體驗如何我們暫且不提,,單從視覺效果和科技感營造上,,這樣的設計已經B格滿滿。
車內“全面屏”領跑未來潮流
『保時捷Mission e Cross Turismo概念車』
奔馳把兩個12.3英寸大屏串聯到一起至今看上去依舊亮點十足,,但本屆北京上有幾款新車的屏幕絕對會令所有人震驚,!首當其沖的便是本屆車展網紅車拜騰BYTON Concept的49英寸大屏,放眼望去全是屏的效果真是相當驚人(編輯認為用語言描述已經蒼白無力了,,快點擊查看我們的體驗視頻吧),。保時捷Mission e Cross Turismo概念車的貫穿式中控屏雖沒有拜騰那般震撼,但也絕對算得上相當科幻,。所以我們也可以大膽猜測,,未來的汽車也許會像現在的手機一樣在實現全面屏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雖然大家都有大屏,,但理念上則千差萬別
一些大屏的誕生就是為了革新交互體驗
新興造車勢力大多有著互聯網背景,所以他們在打造新車時也融入了更多互聯網思維,,意在打造“智能出行終端”,。從最初的特斯拉到當今的威馬、蔚來,、奇點,、拜騰等品牌車型的大屏上中,它們內部都有一套看上去相當符合當下審美的UI,。在滿足音樂,、導航、空調等傳統(tǒng)功能性的同時也增加了更多人工智能屬性,。例如拜騰官方將其車輛定位為全新的智能平臺,,其可實現全新的出行和社交方式,實現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轉變,,帶來了更好的人機交互體驗和可玩性,。
保證了強大功能性再提升B格
很多高端品牌在屏幕方面,雖然沒有那么概念性或者科幻性,,但是一定程度上,,它們代表了穩(wěn)定性、科技性,、實用性最好的結合狀態(tài),。一方面能夠實現目前需要達到的各項功能需求,,也能在操作、視覺等方面做得很先進也很炫酷,。這也是全新A8L,、新款攬勝等車型雖有炫酷的中控屏,但也沒有一些讓人“眼花繚亂”功能的原因,。
一味追求屏幕尺寸的現象依然存在
『北京車展上的某款首發(fā)新車,,中控顯示屏尺寸不小,但體驗并不算好』
不過在北京車展的眾多新車中,,還是有個別車型單純的追求了屏幕尺寸,,而在屏幕顯示效果、系統(tǒng)操作流暢度等方面表現并不好,,沒能發(fā)揮出屏幕尺寸帶來的優(yōu)勢,。其實屏幕大小終歸是只是個載體,具備良好的系統(tǒng)優(yōu)化,、美觀的UI設計以及強大的功能性才能讓消費者有著更好的感受,。
● 處在從“大”到“全”的過程中,網友怎么看,?
絕大多數網友都擔心全面屏對安全性產生影響
未來車內由大屏變?yōu)槿嫫粱蛟S會成了一種大趨勢,,而科技的革命也總是伴隨著挑戰(zhàn)和爭議。所以關于“拜騰式”車內全面屏設計,,相當一部分網友都在安全性,、實用性和經濟性等方面產生質疑。其中大家最為擔心的便是這塊尺寸如此夸張的大屏在日常駕駛中是否會分散駕駛者精力,、夜間行駛屏幕的亮度會不會對駕駛員的實現產生影響等關乎行程安全的問題,;當然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這種全面屏的能耗肯定不會低,,使用過程中或許會對續(xù)航里程產生影響,。更是有消費者直接想到了屏幕損壞時的維修成本問題。
不過也有一些超前消費者認為,,“拜騰式”定是未來發(fā)展趨勢,,但必須要有自動駕駛的支持。而按照拜騰的規(guī)劃,,2019年下半年BYTON Concept的量產版車型就開始交付,,那時自動駕駛在國內可能仍得不到合法的日常應用,所以沒有不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拜騰如解決這些由大屏引出的問題尤為關鍵,。
● 編輯總結:
我們已經見證了車展中控屏的由無到有,、由有到大,也正在見證著由大到全,,在這個大趨勢面前“我們是否需要這樣大的一塊屏幕”已經不再是個問題,。目前存在的種種疑惑,、隱患在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有一天可能也不再是這問題,那這不就是萬事大吉了嗎,!不過也不要忘了,,智能手機這款屏幕已經讓我們迷失了自己。車內大屏會不會有一天讓我們丟失了窗外的風景呢,?(文/汽車之家 李長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