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很久以前,,鵝村絕大部分人家都種玉米,,只有老王種大豆。拿種大豆賺來的錢,,老王蓋了三進三的大院子,,還娶了漂亮的婆姨,生活不要太滋潤�,,F(xiàn)在,,眼紅的村民也開始種大豆,品種還比老王的好,,老王有些坐不住了,。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有不少“老王”,。憑借先發(fā)優(yōu)勢,,他們一度混的風生水起,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入局,,舒適區(qū)正在被打破,。
第一個讓“老王們”坐不住的,是特斯拉,。往后,,卻不僅僅是特斯拉。
◆“鯰”斯拉攪亂江湖
國產(chǎn)特斯拉Model 3一季度批發(fā)銷量16680,、上險銷量16015輛,,力拔頭魁。僅3月的上險銷量就有11278輛,,接近排在第二到第七6款車的總和,。
以一當六,,真真是屠榜的節(jié)奏!
同期,,比亞迪旗下所有新能源車型的批發(fā)銷量是21522輛,、純電動車型上險銷量11113輛;北汽新能源所有純電動車型批發(fā)銷量10508輛,、上險銷量4028輛……(攤手)
特斯拉這條鯰魚,,把原本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純電動市場攪得巨浪滔天。
這還僅僅是開始,。
2020年的補貼新政業(yè)已出臺,,其中有這么一條新標準:售價30萬元以上的新能源乘用車沒有補貼(換電模式車型除外)。
這一標準立馬炸開了鍋,,不少車企瑟瑟發(fā)抖,,如果特斯拉降價,同級車型,、競品車型還怎么活,?真的為一眾欲與特斯拉試比高的車型捏著一把汗。什么叫乘勝追擊,,什么叫馬踏聯(lián)營,。
要警惕的只是特斯拉這條大魚嗎?遠處還有一群集結(jié)的沙丁魚,,不得不防,。歐洲人甚至日本人,不會一直按兵不動,。
◆沙丁魚,?在哪兒?
去年7月起,,中國新能源車市一頭扎進了下行通道,,月度批發(fā)銷量持續(xù)同比下降,到今年3月,,已連續(xù)九連降,。一季度,國內(nèi)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批發(fā)銷售11.4萬輛,,累計同比下降55%,,僅從市場規(guī)模看,,全行業(yè)回到了2018年同期的水平,。
慌,真的慌了。
歐洲市場卻陡然提速了,,沙丁魚,,就在這兒。
歐洲新能源車市一向不溫不火,,直到排放新規(guī)這把“達摩克里斯之劍”懸在了頭上,。被罰怕了的歐洲車企,只有抓住電動車這根救命稻草,。
一季度歐洲新能源車銷量23.4萬輛,,同比增長79%,其中純電動車型銷售13.5萬輛,,同比增長53%,,插混車型銷售9.9萬輛,同比增長132%,。
起步最早、一度被視為標桿的挪威,,增長不再,,而德國、法國,、英國市場卻同比都翻了番,。燃油時代,德國和法國車企在中國深耕多年,,熟悉市場,,賺的盆滿缽滿,電動時代必然也不會做旁觀者,。中國市場紅利,,它們會眼睜睜看著特斯拉一人獨享嗎?
一定不會,。它們會怎么來,?不妨先看看他們在自家的套路。
◆是怎么個套路,?
歐洲市場上熱賣的車型以小微車型為主,,以德法兩國為例:賣的最好的是大眾e-高爾夫、雷諾ZOE和標致e-208等小微車型,,增速更是可觀,。雪鐵龍C-Zero這種2010年就已問世的微型電動車,至今還在熱賣,。
特斯拉也進軍歐洲市場,,但步子遠沒在中國那么大。Model 3一季度累計銷售2.1萬輛,同比僅增長7.6%,,而同期雷諾ZOE和大眾e-高爾夫分別增長了77%和38%,。
為什么歐洲賣電動車還在“翻箱底”?因為成本,。歐洲車企的電動化之所以雷聲大雨點小,,成本高難賺錢是主因。對電池降本這件事,,歐洲人和日本人一樣,,不見兔子不撒鷹。小微型電動車開發(fā)成本低,,且素受歐洲人喜愛,,所以,造小型電動車既不虧錢也能平衡排放,。何樂而不為,?
歐洲這些小車跟我們有關(guān)系嗎?有,,咱們捋捋,。
◆發(fā)現(xiàn)中國電動市場的掘金地
中國電動市場目前的局面是,在高續(xù)航里程,、高端車型這條路上持續(xù)加速,。
新的補貼依然與續(xù)航掛鉤:續(xù)航300公里以下的車型取消補貼;300-400公里的補貼由1.8萬元降至1.62萬元,,400公里及以上的,,補貼由2.5萬元降為2.25萬元。從絕對額度看,,高續(xù)航車型依然吃香,。
其實,續(xù)航400公里以上的電動車型去年就已成主流,。初步統(tǒng)計,,市面上續(xù)航超400公里純電動車型,接近80款,。今年還出現(xiàn)了續(xù)航超 600公里的車型,,比如榮威ER6、比亞迪漢,、小鵬汽車P7,、廣汽新能源Aion LX(埃安LX)等。
2020年的補貼新政繼續(xù)對高續(xù)航里程車型予以關(guān)懷,,可謂用心良苦,。即便彎道超車不再納入話語體系,讓電動車與燃油車PK的用心,也可以說是比較明顯了,。
掐指算來,,各級財政為新能源汽車已經(jīng)貼補了3000多億,這個十全大補丸吃下去了,,還好意思說打不過張打不過李,?!
然而,,國內(nèi)汽車市場已經(jīng)進入存量時代,,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是結(jié)構(gòu)性變化而非增量過程,。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要跟燃油車搶蛋糕,甚至要把它吃到嘴邊的蛋糕搶出來,。
談何容易�,。�,!
看一組數(shù)據(jù):國內(nèi)2019年批發(fā)銷量超過10000輛的純電動車型,,主流售價區(qū)間在10-20萬,接近20萬的占了一半,。
可是,有20萬,,燃油車不香嗎,?20萬還能買到BBA呢。在非限行限購城市,,電動車以這個售價PK燃油車,,太難了。
經(jīng)濟下行已是板上釘釘,,在需要精打細算的日子里,,售價10萬以下、甚至五六萬以下的電動車,,更有價格優(yōu)勢,,在這一區(qū)間,電動車才能疊加低使用成本扳回一局,�,?纯聪旅娴恼鎸嵣想U銷量,你說,,小微車型機會大不大,?
◆沙丁魚不容小覷
2020年補貼新政對續(xù)航里程的補貼甄別,會讓國內(nèi)電動車在供給端出現(xiàn)兩極分化:一種,是為了心中的理想或補貼造高續(xù)航高端車型,;一種,,是索性甩開補貼,造低續(xù)航車型,,以較低成本和售價下沉細分市場,。
這兩個市場的競爭壓力是不一樣的。
高端市場的廝殺已劍拔弩張,,這里的電動車之間要“內(nèi)斗”,,還要“攘外”燃油車,內(nèi)外交困,。高端車型要撕去政策紅利的庇護,,直面真實消費需求,不能繼續(xù)躺在政策紅利上吃飯了,。
市場需求也無疑是兩極化的,,高端車自然有其適銷人群,車企在這里尋求品牌溢價也是合理追求,。但從規(guī)模意義上看,,小型車的市場機會或許更大,小微型電動車在三線以下城市有強大的消費基層,。
所以,,高端車,且拼著,。如果有誰“放下身段”拋卻補貼,,下潛到小微電動車市場,一樣可以刷刷掙錢,。因為真的有很大一部分人只能買得起10萬以下的車……
在這一需求市場下,,如果歐洲車企裹挾著它們成熟的小微電動車型而來,那就是一群“德”斯拉來了呀,。這錢,,你不掙,它們會掙,;這市場,,你不先占了,它們會唾手而得,。
事實上,,在插混市場上,德系軍團已經(jīng)成功上位,。電動化時代,,歐洲車企大概率還是會先在中國市場投放高端車型,,樹立品牌形象,再以小型車下探市場,,全線進攻,。燃油車,它們就是這么玩過來的,。
寶馬5系新能源已終結(jié)了唐新能源PHEV的王者地位,,那么,元新能源會不會有終結(jié)者,?如果有,,會是誰?等著歐系車嗎,?還是更擅小微的日系車,?
所以,眼睛不能只向上,,不要上演“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就讓你高攀不起”的戲碼。大鱷要防,,沙丁魚也要防,。
一旦沙丁魚們?nèi)浩鸲鴦樱溥M攻力不會亞于特斯拉,。那么,,中國新能源車企,準備好接招了嗎,?(文/車市物語)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