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2018年10月,,一架印尼獅航的波音737 MAX 8客機,起飛13分鐘后失聯,,機上189人全部遇難,。
空難發(fā)生后,波音公司堅持稱737-MAX 8客機安全,,僅向飛行員發(fā)布安全提醒,,未安排全線客機停飛維修。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也對這起事故進行了調查,,并認同了波音公司的說法,。
2019年3月,波音737 MAX 8客機再次發(fā)生墜毀事故,,149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
157人的生命代價,終于讓監(jiān)管部門決心徹查,。圍繞兩起事故,,美國眾議院展開為期18個月的調查,最終形成長達246頁報告,。
報告指出:“波音737 MAX 8墜毀事件是……波音公司工程師一系列錯誤的技術假設,、波音公司管理層缺乏透明度以及FAA監(jiān)督不力造成的可怕結果”。
簡而言之,,波音公司的刻意隱瞞和FAA的失職共同釀成了兩起空難悲劇,。波音公司在明知737 MAX系列飛機存在設計缺陷的情況下,刻意向航空公司,、飛行員以及監(jiān)管機構隱瞞相關信息,,并通過商業(yè)關系影響監(jiān)管機構的管理和審查。
波音公司的前車之鑒,,會是特斯拉的后事之師嗎,?
■ 失控的6秒
“如果737 MAX 8發(fā)生第一起空難的時候,就被FAA和波音公司重視起來,,那么第二起空難的罹難者,,現在可能還快樂的生活著呢吧?!?/p>
說這話的人是老王,,他是一位就職于中國東方航空飛機維修部的工程師,也是一位被迫維權的特斯拉車主,。
準確來講,,車在他的愛人名下,,他愛人才是特斯拉車主。2020年7月30日,,他和愛人購買了一輛特斯拉Model 3后驅長續(xù)航版,。老王告訴《車市物語》,兩人在提車后對車輛的使用頻率相近,,愛人平時上班通勤,,他在周末或節(jié)假日出游開的較多。
『特斯拉Model 3』
提車之后,,老王對Model 3非常滿意,,并公開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稱,“提車兩個半月,,目前行駛里程破萬,,毛豆3給我的整體感受非常不錯?!?/p>
就在老王給出好評的一周后,,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故發(fā)生了。2020年10月19日,,老王愛人在上班途中親歷了一場交通事故,。
他轉述愛人的經歷稱:當時,她駕駛特斯拉Model 3行駛到北京崇文門路口,,通過紅綠燈之后,,車輛突然偏出車道,同時方向盤出現很重轉不動的現象,。最后,,車輛沖上了路邊的公交站臺,護欄被撞飛,,一位交通指導員阿姨被撞骨折,,車輛受損嚴重。
在事故發(fā)生的第二天,,老王來到特斯拉服務中心,,查看特斯拉后臺數據。由于老王從事航空工程工作,,他愛人從事飛機譯碼工作,,兩人基本可以看懂特斯拉提供的數據。
他確認,,事故車輛剎車系統(tǒng)沒有問題,,但唯一的疑問是,事故發(fā)生前,方向盤出現的6秒失控狀態(tài),。
老王描述,他從特斯拉后臺看到的數據顯示,,在事故發(fā)生前,,方向盤向右8度,持續(xù)了6秒時間,,才逐漸轉到了向右3點幾度,,然后再下一秒就是突然向左40多度,而就在這一秒間,,車輛已經到了站臺跟前,。
老王承認,沒能及時制動是釀成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但方向盤突然失控,,無疑也是引發(fā)事故的關鍵因素。而對于這失控的6秒,,特斯拉至今也沒給出合理解釋,。
老王要求特斯拉提供方向盤扭力數據記錄,對此,,特斯拉選擇忽視,,沒有給他任何回復?!皼]有任何解決方案,,車走自己的保險在修理,已經送修超過35天,,目前還沒有回來”,。
事故發(fā)生前,方向盤失控的6秒,,這輛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對老王來講,至今成謎,。
■ 比謎更謎的回應
和老王有一樣困惑的車主,,不止一位。
根據公開事故報道整理,,2020年至今,,國內因車輛失控而導致的交通事故累計達到10余起。僅在2021年1月被爆出的事故就有4起,。
按照車主反饋,,這些事故有一些相似特點,幾乎都是因突然加速、剎車失靈,、轉向失靈等問題引發(fā)事故,,而在事故之后,車輛往往又恢復正常,,查不出任何問題,。
比“懸疑”的車輛事故讓車主更難接受的,是特斯拉的“謎之回應”,。上海梁女士的經歷最具代表性,。
2020年12月30日,梁女士駕駛特斯拉Model 3出行,,車輛行駛到上海外環(huán)隧道時,,突然出現失控現象,失控時間長達20分鐘,。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踩電門,,梁女士將腳抬起,并拍下21秒車輛失控加速視頻,。
這段視頻被爆出后,,特斯拉官方回應稱,“經過后臺數據的分析及該路段的勘察,,確認拍攝視頻的路段是一段下坡,,由于重力勢能的原因車輛發(fā)生了加速”。
特斯拉僅承認視頻中的21秒存在失控,,對在此之前和之后的失控狀態(tài)則表示否認,。特斯拉售后告訴梁女士,21秒失控加速是偶發(fā)事件,,并不能說明車輛有問題,。
梁女士無法認可“下坡路段導致加速”的回應。據她反饋,,事故路段坡度僅為1度左右,。為了證明這一解釋不合理,2021年1月4日,,梁女士再次來到事發(fā)路段,,重復測試并錄下視頻。
在事故發(fā)生路段,,她先將初始速度給到11km/h左右,,然后松開踏板,可以看到車輛馬上剎停,,隨后,,她將車速拉升到22km/h,,松開踏板后車輛也立刻剎停。她甚至以90km/h的初始速度松掉電門和剎車,,車輛都會立刻自動減速,,并未出現特斯拉所說的“下坡路段導致加速”的情況。
梁女士在視頻中表示,,這次事故有驚無險,,沒有出現人身安全,但下一次失控問題出現,,她還能那么幸運嗎?她希望得到一個準確說法,,這輛車到底有沒有問題,。
“我想知道車輛異常的原因,我不要任何賠償,,您幫我把這輛車修好,,并且非常確定它不會再異常加速”。
類似“下坡路段導致加速”,,特斯拉對事故的解釋,,還有“地面濕滑”、“女性車主力量弱”等,,這些回應往往讓車主感到啼笑皆非,。
一些當事車主自嘲道,按照特斯拉回應,,只要出現事故,,“不是車主的錯,就是行車環(huán)境的錯,,特斯拉永遠沒錯,。”
■ 權威與常識
對于頻發(fā)的失控事故,,特斯拉最有力的一次回應,,就是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援引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的一份報告。
這要從2019年說起,。
2019年12月,,NHTSA收到一封來自獨立投資人Brian Sparks的請愿書,請求NHTSA命令特斯拉召回2013年以來生產的Model S,、Model X及Model 3全部車輛,,涉及車輛總數達66.2萬輛,理由是這些車輛都可能存在突然的意外加速問題,。
Brian Sparks向NHTSA提供了共計232個非重復投訴,,涉及203起事故報告,。
2020年1月13日,NHTSA的缺陷調查辦公室決定評估Brian Sparks的請愿,。NHTSA還另外收集了14起關于車輛突然加速的審查請求,。評估總量共計246起。
NHTSA引用的評估數據,,包括黑匣子記錄數據,,以及特斯拉收集的事故數據和相關視頻。
在審查了可用數據后,,NHTSA表示,,尚未找到能夠支持對特斯拉突然加速問題進行缺陷調查的證據。因此,,拒絕采取對66.2萬輛車輛展開全面調查,。
NHTSA是美國政府部門汽車安全的最高主管機關,權威性毋庸置疑,,這曾一度幫助特斯拉扭轉輿論風向,。
但在不少車主,尤其是當事車主的心中,,仍然存有一個深深的疑問:這份報告,,能解釋和證明近期國內頻發(fā)的失控事故嗎?
一位電子工程師向《車市物語》表達了他的看法,。他認為,,黑匣子數據沒有篡改的可能性,但如何證明其紀錄的數據一定由駕駛員操作產生,?這是一個疑問點,。另外,由于車內總線帶寬有限,,車輛日志信息的完整性也有待商榷,。也就是說,NHTSA拿到的數據真實性沒問題,,但也不能證明特斯拉一定沒問題,。
一位車主提出了更直接的質疑,所有數據收集都是基于特斯拉單方面提供,,而特斯拉后臺只記錄自己收集到的數據,,這樣的數據記載是否客觀?例如,,車主踩下剎車,,但是踩不動,后臺是不是就紀錄沒踩,?而車主沒踩加速,,車輛自動加速,,后臺是不是也會記錄成加速,代表車主在踩電門,?
另外,,國內近期發(fā)生的失控事故,與NHTSA評估的案例情況并非完全重疊,,試圖用這篇報告結論,,來解釋國內所有的失控事故,是否具備客觀性和科學性,?
對于這一結果,,Brian Sparks表示,相信NHTSA權威性,,但也提醒消費者不要忽略常識,。他向The Verge談到,與其他車輛相比,,特斯拉制造的車輛意外加速率仍然特別高,。
■ 神會犯錯嗎,?
在眾多擁躉心中,,特斯拉是開創(chuàng)汽車新紀元的神。
特斯拉連續(xù)打造了多款卓越的產品,,并通過成本控制,,使其迅速大眾化,讓越來越多消費者享受到科技魅力,。
特斯拉也成功引領了智能汽車時代到來,,不但國內一眾造車新勢力以其為標桿,就連百年歷史的傳統(tǒng)車企們,,也在他的影響下,,重新審視自己。
如今,,特斯拉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值錢的汽車公司,,總市值超過所有上市車企總和。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也受益于此,,晉升為全球首富,。
可以說,在很多人心中,,特斯拉就是奇跡,,是神一樣的存在。但是,,神就一定不會犯錯嗎,?
神,,會不會犯錯?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特斯拉向來拒絕認錯,,也懶得解釋。
在中國車主與特斯拉的博弈史上,,車主勝利的案例屈指可數,,被媒體報道出來的,似乎也僅有一次,。
因隱瞞二手車存在結構性損傷,,維權車主韓潮將特斯拉告上法庭,一審判決,,特斯拉存在欺詐行為,,退一賠三。
在堅持不懈與特斯拉博弈的過程中,,韓潮似乎成為了車主抱團取暖的對象,,很多當事車主都會私信他交流經驗。
在他拋出來與車主的對話中,,有各種各樣的“離奇”事件,。但是,韓潮告訴《車市物語》,,一些車主已經放棄維權了,。
他曾表示,特斯拉有權把法務問題移交給全國任意一家特斯拉公司,,就是為了消耗消費者的維權熱情和信心,,并增加維權時間和成本。
很多車主也正是因為擔心維權成本,,最終都選擇私了或不了了之,。
一面是消費者的維權困境,一面是監(jiān)管部門的監(jiān)管難題,。
2020年10月,,在一場行業(yè)閉門會議上,多方政府監(jiān)管部門談到新能源汽車監(jiān)管問題,。當時,,有一位應急管理部相關人士談到,一些車企在事故發(fā)生之后,,會立刻收回舊車,、賠付新車來逃避調查。還有一些企業(yè)監(jiān)測數據不共享,,監(jiān)管部門難以獲取車輛狀態(tài)的有效信息,,直接影響故障原因的準確判斷,。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參會人員也在發(fā)言中指出,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售出車輛需安裝車載監(jiān)控系統(tǒng),,但由于車載終端記錄數據缺乏統(tǒng)一標準和開放要求,各車企數據格式不統(tǒng)一,,提取與解析協議不公開,,警方調查無法自行提取和解讀相關數據,調查取證困難,。
與此同時,,在汽車車載終端數據記錄中,往往缺少與事故調查和認定相關的數據項,,事故調查中難以利用現有記錄數據還原事故過程,,企業(yè)提供的數據真實性無法解釋與核查。
在智能汽車時代,,這樣的問題正被進一步放大,。
傳統(tǒng)車輛產品機械部件多,失效問題多數可以復現,,而電氣化,、智能化產品的故障往往在瞬間發(fā)生,很多時候,,斷電重置之后故障又會自動消失,,就類似于手機偶爾出現的卡頓現象,,往往讓人摸不到頭腦,。
一位車主向《車市物語》擔心的表示,隨著智能汽車占比越來越高,,如果不能拿到原始數據進行判斷,,消費者只會越來越處于弱勢的一方。
消費者不是工程師,,也不是科學家,,在他們眼中,每一個沒有解釋的故障,,都意味著生命安全,。
一起又一起公眾看不懂的失控事故,到底是技術進步帶來的認知空白,,還是真實存在的技術bug,?這些不愿公開、不愿回答的問題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消費者需要知道答案,。
■ 寫在最后
特斯拉有自己的一套行事風格,對于問題事件,,往往秉持冷處理原則:不回答,、不解釋。不論是此前被爆出的涉嫌二手車欺詐事件,,還是當前正在發(fā)生著的失控事件,、黑屏事件、磷酸鐵鋰電池異常掉電事件,、車輛突發(fā)起火爆炸事件……
深諳傳播規(guī)律的特斯拉明白,,熱度再高的輿情,只要冷處理,,一段時間后就沒人再關心了,。老王向《車市物語》無奈的談到,“特斯拉的戰(zhàn)術很成功,,時間長了大家都被拖得疲憊不堪”,。
他表示,其實最讓人擔心的,,不是每一次事故本身,,而是發(fā)生事故之后,車企的處理方式和態(tài)度,,讓人很難相信,,自己遇到的問題會被真正重視起來,并得到有效解決,。長此以往,,出不出問題,就完全變成了一件拼運氣的事情,。
聊到最后,,老王有點泄氣,“我覺得自己的事兒,,最終大概率不了了之”,。(文/汽車之家 肖瑩)
如果您關注到更多“特斯拉失控事故”,,可在文章下方留言,,或關注汽車之家行業(yè)團隊公眾號《車市物語》,進行更多溝通,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