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2021年4月,,汽車產業(yè)終于迎來一個國際A級車展——上海車展。這里不僅眾車云集,,還有更加別出心裁的展臺設計,,讓人大飽眼福。本篇車展觀察,,通過我們的視角帶您領略車展不一樣的展臺布景和重磅新車,。究竟哪個展臺最值得你打卡?一起來看看吧~
豐田
電動車時代與燃油車時代在此碰撞
本屆車展上給我最大震撼的恰是豐田展臺,,喜歡經典車和豪華車的我,,反而今年在8.2展館的豐田展臺上駐足許久。其實與以往相比,,豐田展臺從設計風格上來講其實沒有明顯變化,。但當你看到“全方位電動化技術”的時候,你會發(fā)現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放眼望去,,豐田中國+廣汽豐田+一汽豐田的陣容可謂強大。細細品來,,RAV4榮放雙擎E+,、威蘭達雙擎E+、RAV4榮放雙擎,、威蘭達雙擎,、奕澤IZOA雙擎、CH-R雙擎,、奕澤IZOA EV,、CH-R EV、亞洲龍雙擎,、凱美瑞雙擎,、皇冠威爾法雙擎、埃爾法雙擎,、皇冠陸放雙擎,、新一代漢蘭達雙擎,卡羅拉雙擎,、雷凌雙擎,、柯斯達氫燃料電池版共計17款混動、插電式混動,、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車型,,當然,,電動化的主角豐田bZ4X純電SUV概念車必然是在舞臺的正中央了,,這款由E-TNGA架構打造的首款產品,,僅從設計上看就足夠眼前一亮。
【國內第一款泛起幽藍的皇冠車標】
純燃油車僅剩下剛剛推出的亞洲獅和凌尚,,什么叫做全面電氣化,,我相信除了一些純電動品牌和雷克薩斯之外,上海車展上找不到如此強大的電動化陣容攻勢,。這就是讓我震撼的點,,很多企業(yè)都喊著向著電動化轉型,而在一個又一個產品推出之后,,燃油車依然占據了主要產品線,,而豐田悄然之間已經可以做到,碩大的展臺鋪滿電動化車型,,而伴隨著bZ系列的量產,,很快這些產品又會有大半升級為純電動車型。
我甚至無法預料,,接下來的幾年當中作為燃油車忠實者的我還會不會去看豐田展臺,,但這里不得不提豐田中國給中國消費者吃下的定心丸。豐田GR品牌在2020年年末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其中SUPRA(參數|詢價)已經在國內正式上市,,雖然價格中飽含情懷,但也是對中國可憐的跑車市場來了次強心劑,。而我們得到的小道消息,,如果SUPRA被搶購一空,那么2022年GR 86引入,,2023年GR YARiS引入......
我不敢保證2024年豐田的展臺上還有多少燃油車,,但我相信豐田還會給GR品牌的燃油車留下一席之地。從中國消費者眼中中庸的代表,,如今已經褪去中庸的外殼,,它才是面對電氣化轉型最激進的企業(yè)。同時,,以豐田章男的一己之力,,繼續(xù)發(fā)展的GR品牌,還將繼續(xù)保留著燃油車的駕控樂趣,,或許這才是我們看到的燃油車與電動車碰撞的未來吧,。
大眾
是時候該討好中國年輕消費者了
看過豐田我們再來看一家航母級的車企——大眾,此次車展5.1展館大眾汽車品牌帶來了南北合資生產的兩款ID.6,。同時新款途昂,、TALAGON攬境,、高爾夫GTI、Arteon Shooting brake等一系列燃油車迎來首發(fā),。同處于電動化轉型的它,,在電動化思路上走了與豐田完全不同的道路。
不過今天我想提到的,,其實是大眾展臺的風格,,這或許是我見過最潮氣蓬勃的一次大眾展臺。曾幾何時大眾會包下北京或上海車展的一個館,,將集團旗下所有品牌聚齊,,甚至在車展開幕前一天舉辦盛大的大眾集團之夜活動。如今的大眾雖然沒有了曾經的豪氣,,但卻讓人感受到一種潮流和年輕感,。
展臺的燈光不在單調,多彩的氛圍燈彰顯著不同人的多彩人生,,整體輕松的氣氛甚至讓你感覺,,曾經套娃臉的大眾都不在沉悶。尤其在ID.系列發(fā)布之后,,大眾的色彩戰(zhàn)略似乎更加強勢,,你見過純白色的尾標么?有多少車企敢在車身上使用橘黃色或紫色車漆,?這一系列的舉動讓我站在原地思考,,這還是那個中國人口口相傳買了不會錯的大眾么?
或許近幾年中國品牌面向年輕人的攻勢過于猛烈,,曾經大眾的王牌產品正在與年輕人的生活理念所脫節(jié),,伴隨著電動化轉型,大眾很好的把握住機會,,無論是色彩的沖擊,,還是與全球第一IP寶可夢聯名,曾經的車之道,,唯大眾已經向著中國年輕人的多元文化所折服,。
五菱
一款車火爆一個展臺
如果說今年上海車展最火爆的展臺是誰,6.1展館五菱一定占有一席之地,。雖然它的展臺設計并不是最絢麗的,,但憑借著首發(fā)了五菱宏光MINIEV CABRIO(敞篷版)車型,它絕對是上海車展最亮的仔,!
一款中國品牌敞篷量產車,,即便是媒體日,各大媒體、主播甚至其他廠商同行都想去親眼看看體驗一番,,要知道中國品牌當中敢涉足敞篷的企業(yè)寥寥無幾,,除紅旗打造的部分國家級大型活動用車之外,能夠稱得上中國品牌量產電動機械敞篷車型的也就只有比亞迪S8了,,但那是一款11年前上市只制造了100臺的汽車,。
除了這一臺敞篷版之外,四周展示的五菱MINIEV馬卡龍版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這當中不乏一些外國友商,,僅僅我在展臺逗留的時間里,來自歐美以及日本的汽車從業(yè)者們,,就已經有2波占領了兩臺展車,雖然我沒能近距離聽清他們的討論,,但眉眼間還是能夠感受到,,他們對這款產品充滿了好奇。
的確,,一款在中國市場售價2.88萬元起的產品如何成為新能源市場上的翹楚,,或許連擅長打造K-Car的日本工程師也沒能料到。而這款產品恰好擊中了更廣大中國消費市場,,或許他們并不在一線城市當中,,也并不發(fā)愁于車牌搖號,更不用發(fā)愁每天為排隊充電,,就是這樣一款簡簡單單的純電動代步車它火了,。中國品牌向上發(fā)展的同時,其實更應該關注中國市場當中最廣大群眾們的需求,。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