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行業(yè)]9月10日,,聯動天翼“LINK FOR SPEED”在上海舉行了一場新產品發(fā)布會,推出了高性能快充動力電池系列——SPEED,電芯單體能量密度達到260Wh/kg,,目前充電8分鐘可以達到400公里續(xù)航。
這個快充成績著實讓人感到震驚,,單看數據,,車主只需要抽一根煙的時間,即可再跑400km,。這在行業(yè)內是什么水平,?
保時捷旗下首款純電動車Taycan可支持800V高壓充電,5分鐘時間可以續(xù)航100km,;特斯拉最近發(fā)布了第三代Supercharger超級充電樁,,以Model 3為例,充電5分鐘,,可跑120km,;廣汽埃安日前發(fā)布了全新的超倍速電池技術和A480超級充電樁,宣稱能做到“充電5分鐘,,續(xù)航200公里”,。
相比以上行業(yè)領先的產品,聯動天翼的快充電池簡直是要逆天,。為何一家不為外界所知的電池企業(yè),,能突然之間超越競爭對手?8分鐘充滿400公里,,難道電池技術真要被攻克了,?
■領路人:“打造特斯拉心臟的男人”
聯動天翼,到底是怎樣的一家公司,?
聯動天翼最早并不是從事鋰電池領域,,而是通信行業(yè)。將聯動天翼帶入新能源電池賽道的領路人是松下集團的副社長——山田喜彥,。
2014年9月,,馬斯克訪東京時曾評論山田喜彥,是“打造特斯拉心臟的男人”,,當年在特斯拉資金短缺時,,松下就斥資約3000萬美元,成為特斯拉最早的投資人之一,。
同樣,,山田喜彥也是“打動聯動天翼的男人”。2016年,,松下斥資5000萬美元投資了聯動天翼,成為其戰(zhàn)略合作伙伴,。聯動天翼董事長閻紫電回憶道,,“五年前,我對新能源電池的理解還比較膚淺,,是山田不斷地勸我‘轉行’做新能源電池,?!?/p>
當時,,閻紫電計劃先投入10GWh產能,,問過山田喜彥一個問題,“動力電池行業(yè)何時是一個機會點,?”山田喜彥的回答是2020年,,“目前只是中國在動,歐洲還沒動,。中國大多還是補貼為主的產品,我們先不要盲目地投入產能,。等到德國人全面開始動了,,那就是電動汽車的元年?!?/p>
現在回看這番對話,,山田喜彥富有遠見。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增速曲線變得格外陡峭,。根據乘聯會數據,1-8月新能源車零售147.9萬輛,,同比增長202.1%,。8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17.1%。在未來幾年中,,可以想象整個動力電池行業(yè)將會迎來一個滲透率的快速提升,,電動汽車整個產業(yè)鏈必然會迎來一輪爆發(fā)。
2017年起,,聯動天翼開始進入了快充動力電池領域,,2018年為造車新勢力量產供應電池。據閻紫電介紹,,SPEED快充動力電池目前已獲得歐洲及國內多家豪華乘用車品牌的大規(guī)模訂單,并將在2023年全面實現量產,。根據規(guī)劃,,聯動天翼的電芯產能將在2025年達道35GWh(包括歐洲工廠)。
■至2025年充電時間將縮短到5分鐘
聯動天翼首席戰(zhàn)略官劉冠偉博士表示,,“快充技術水平是檢驗一個研發(fā)團隊,,一個企業(yè)能力的最好試金石?!?/p>
為何快充技術門檻高,?從充電原理看,,鋰離子電池是從正極出發(fā),經過隔膜,、電解液,,到達負極,包括脫出,、遷移和嵌入三個過程,。而在單位時間內遷移和嵌入的鋰離子越多,充電速度越快,。如果造成析鋰,,不僅使電池性能下降,循環(huán)壽命大幅縮短,,還限制了電池的快充容量,,并有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等災難性后果,。
當下的技術,,解決鋰離子遷移速度低、嵌入效率低兩大問題是目前難以翻越的技術高峰,。據劉冠偉介紹,,在過去的3年時間,公司一直在大規(guī)模投入下一代高性能鋰電池的開發(fā)及量產準備工作,,目前技術優(yōu)勢來源于獨特的全棧式電芯技術,。
正極領域采用快離子導體和界面穩(wěn)定劑復合包裹,鎳含量高達88%,,使得能量密度和離子電導率大幅提升,,同時穩(wěn)定固液界面;負極領域采用納米硅顆粒尺寸控制,,硅含量可達10%,,極大提升鋰離子反應活性;此外,,通過加入特制高性能電解液,,大幅提升電池穩(wěn)定性、倍率性,、使用壽命及循環(huán)次數,。
從數據看,SPEED系列產品的圓柱電池,,能量密度可達260Wh/kg,,可以達到NTP不熱失控,快充的循環(huán)壽命為800次,。至2025年,,SPEED系列電池的B樣技術指標是充電時間將縮短到5分鐘,。
實際上,800次的循環(huán)次數還是比較少,,現在傳統(tǒng)鋰電池循環(huán)1000次都很常見,,磷酸鐵鋰電池更是可以循環(huán)3000次。
滿足電池單向性能指標,,行業(yè)內基本已經做到,,但如果在能量密度、可制造性,、成本、安全,、壽命和快充等多維度方面都能達到指標,,才是最大的挑戰(zhàn)。
■總結:
外界樂于看到動力電池的技術能有質的突破,,也希望更多的中國電動電池企業(yè)彎道超車,。聯動天翼的快充電池技術值得期待,但也有待現實的考驗,。畢竟,,一種電池在SOP的表現和批量生產的表現是兩碼事。
更為重要的是,,高壓快充對于整個電網所造成的負荷也是巨大的,,這一難點不是單家企業(yè)所能解決,而需要整個行業(yè),、政府機構的參與,。
記得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說過,“如果某一品牌宣揚他們的車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幾分鐘充完電,,還特別安全,而且成本還非常低,,那大家不用相信,,因為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時達到的?!?023年,,我們拭目以待。(文/汽車之家 彭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