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車友都知道,,此次上市的新一代君越并非僅僅在國內上市。在北美,,新一代君越作為2010款Lacrosse(君越)登陸市場,整車在動力總成,、傳動方式及細微配置方面略有不同,北美版新君越匹配了3.0L及3.6L 發(fā)動機,,并提供了全輪驅動的車型,配置豐富,。但是“CDC”僅僅是作為高配新君越的選裝配置出現(點擊查看北美2010款Lacrosse配置表) ,�,?梢哉f,CDC成為了新一代君越的“中國特色”,。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國內的新君越在技術上更加先進?
『美版新君越(2010 Lacrosse)』
■不先進 只前衛(wèi)
在新君越之前,,國內的消費者對于“CDC”并不了解,,國內通用旗下的車型只有凱迪拉克品牌的車型裝備了功能類似的MRC(Magnetic Ride Control)電磁懸掛系統(tǒng),但是MRC與CDC的基本原理完全不同,,MRC技術更加復雜,成本相對較高,,供應商也并非ZF Sachs。所以CDC系統(tǒng)在通用車型中可謂“前無古人”,,但是,這也并不能說明新君越的這套CDC系統(tǒng)足夠先進,。
若我們對通用的其他品牌產品略做分析,,便會發(fā)現,其實CDC系統(tǒng)并不新鮮,,早在2004年,,通用旗下就已經有車型使用上了ZF Sachs的CDC系統(tǒng),這款車就是2004款歐寶雅特(Astra),,從年代上來看,這一技術在至少5年前就已經應用到量產車上了,,所以,稱之為“先進”似乎并不妥當,。
『2004款歐寶雅特(Astra)上已使用了CDC』
當然,,CDC系統(tǒng)較早的應用并不能說明新君越的技術落伍,,我們再來看CDC的進化:2008年,,在通用的全新中級車平臺--EPSILON II平臺上,歐寶的Insignia誕生了,,它搭載了更加先進的FLEX RIDE自適應底盤系統(tǒng),,而FLEX RIDE技術正是基于CDC系統(tǒng)而來。
『歐寶Insignia,,單看外形就能發(fā)現其與新君威的淵源』
相信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這臺Insignia與國內的新君威如出一轍,,事實確實如此,其與國內的新君威是一對“姊妹車”,,可以說是新君威的“歐版”車型,,這款車在動力,、配置等各方面都要比新君威豐富,提供了從1.6L-2.8L的6款汽油機總成及多款柴油發(fā)動機,,并且有前驅和四驅車型。并且國內的新君威當時并未引入Insignia的FLEX RIDE底盤技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