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一直以來,,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汽車設計師,能夠將設計圖變成實車成為我期盼已久的夢,。當然,,夢終究只是夢,雖然我大學學習的是美術專業(yè),,但依舊沒有機會實現(xiàn)成為汽車設計師的夢想,。不久前,當我收到邀請前往汽車設計的搖籃,,了解瑞虎7的設計開發(fā)如何時,,我激動壞了,終于可以去了解設計的秘密,。只是我完全沒有料到,,汽車的設計過程與選模特是那么的相似……
■ 相關信息介紹
瑞虎7是奇瑞汽車旗下的緊湊型SUV車型,花費了數(shù)年時間進行打造,。新車于去年9月上市,,搭載1.5T和2.0L兩種動力,售價區(qū)間為9.79-15.39萬元,。
此次為我們講解瑞虎7設計特點的設計師王杰是奇瑞設計造型中心的高級經(jīng)理,,他有著13年的工作經(jīng)驗,,從2004年開始便奇瑞在奇瑞工作,諸如瑞虎3,、瑞虎5,、艾瑞澤3、艾瑞澤5,、艾瑞澤7以及瑞虎3X等車型都是他的作品,。
■ 項目背景
在5-8年前,中國品牌給人的印象大多是低品質,、不協(xié)調,,甚至是怪異。而現(xiàn)在,,隨著越來越多與國外設計工作室合作,、引入大牌的設計師,中國品牌車型的設計已經(jīng)變得更好看,、比例協(xié)調,,相應的品質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而瑞虎7在項目初期就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設計任務,,在有著美觀造型的基礎上,,傳達品牌價值、探索品牌獨特設計語言以及提升品牌文化,。
■ 設計流程
新車在整個項目初期,,必須依托于廣泛的消費者調研、方案的多方競爭機制和專家團隊的評審才能獲得準確的車型定位,。當然,,在經(jīng)過效果圖、電腦建模,、油泥模型并制造出1:1比例的車模之后,,大規(guī)模的調研還會再次舉行,以幫助車輛在最終定型之前讓各方面都趨向于完美,。
而整個設計過程大致需要經(jīng)過確定比例,、體量、設計語言,、細節(jié)以及最終的個性,。或許這樣說有些難以理解,,我們可以簡單的將這一過程看作是選模特,,我們首先可以拋開顏值等其他因素,選出擁有“9頭身”身材比例的模特,,然后再依照胖瘦,、氣場和五官等條件進行最后的篩選,。
■ 設計靈感來源于“水”
瑞虎7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水”,而“帶著優(yōu)雅的運動,、時尚品質感”則是整車的設計理念。另外,,新車是2.0時代的產物,,相比以前的車型有著非常的明顯提升。新車雖然沒有繼承老產品的設計元素,,但基因,、神態(tài)是不會改變的,即“DNA不變,,家族設計語言可以變”,。
■ 前臉造型有著很高的辨識度
車頭部分毫無疑問是整車最受到關注的地方。貫穿整個前進氣格柵并與前大燈相連的鍍鉻飾條成為了整個前臉的關鍵,,它不僅使得前臉看起來更低,,同時也讓它的橫向張力得到了增強。其前進氣格柵內部還采用了漣漪式設計,,造型較為夸張,,有著很強的力量感。
而為了應對法律法規(guī)對凸出物的規(guī)定,,設計師還將奇瑞Logo進行了融合,。另外,它的前大燈造型也很好的繼承了TX概念車的設計,,三叉戟式裝飾條所帶來的辨識度非常高,,多邊形的輪廓也與“水”的形態(tài)很好的進行了契合。
■ 側面設計付出太多艱辛
從側面看,,瑞虎7的車頭和車尾的輪廓線條與大自然中瀑布的形態(tài)相似,,“水”的形態(tài)處處得到體現(xiàn)。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設計在近年的許多概念車型中也得到了體現(xiàn),,要知道瑞虎7可是數(shù)年前開始設計的產品。
設計師希望車身側面線條流暢,,整體呈現(xiàn)出很強的立體感。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設計師們在局部1-3mm級的車身型面調整大于等于5次,,并且很多mm級的修正都是通過手工實現(xiàn)的,設計師除了設計能力外,,“工匠”精神也同樣值得敬佩,。通過一系列細微調整之后的作品,,在不同光影下的視覺表現(xiàn)力也有著很棒的品質感、立體感,。
設計師在車身側面付出的努力還不止于此,。目前市面上在售車型中,絕大多數(shù)車型都將側轉向燈設置在外后視鏡或者前翼子板的位置,,瑞虎7則是在前車門處,,這顯然為沖壓等制造環(huán)節(jié)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工程師希望側轉向燈能夠與市面上車型一樣被放置在外后視鏡或者前翼子板的位置,,這樣為車門內車窗升降機等部件騰出空間,,而設計師當然是希望能將次設計進行保留,畢竟翼子板處狹小的空間無法容下裝飾件,,如果上移又將破壞腰線的高度和比例,,這是造型上絕不容許的事情。
隨后雙方開始了激烈的博弈,。工程師首先進行了妥協(xié),,同意擁有此設計,但只能是一個裝飾件,,不具備點亮的功能,,真正的側轉向燈還是放置在外后視鏡處。被閹割了功能性的設計只能是一個“畫龍不點睛”的作品,,設計師們?yōu)楸A暨@樣的設計做出了各種努力,,最終工程師進行了讓步,我們才在量產車型上看到了這來之不易的設計,。
或許您跟我一樣,,都十分好奇,是什么魔力讓設計師為一個側轉向燈的位置做出巨大努力,。在聽完王設計師的講解后為才恍然大悟,,它除了擁有側轉向燈的功能性之外,點亮后照亮腰線所帶來的視覺效果也相當出色,,這才是設計師所追求的結果,。另外,側轉向燈結合延伸的雙腰線設計靈感來源于游艇劃過水面的畫面,。
說了這么多設計師“折磨”工程師的例子,,其實也有工程師“折磨”設計師的時候。在研發(fā)期間,,工程師為了獲得更理想的空氣動力學,,會向設計師提出許多要求,比如外后視鏡的造型,。
我們都知道,,A柱,、側窗與外后視鏡之間的空隙會有氣流經(jīng)過。而如果進風口大,,出風口小就會對空氣動力學效應產生較大的影響,。正是如此,設計師必須將此空隙設計成平行或者開口逐漸增大的樣式才能滿足工程師對空氣動力學方面的要求,。
另外,,據(jù)王設計師介紹,側窗下沿鍍鉻飾條所呈現(xiàn)出向上的走勢將成為未來家族式的設計語言,,上傾的設計也為整個側面增添了一絲動感。
輪圈的大小對于車輛側面的視覺效果也至關重要,。小輪圈讓輪拱處有著較大的縫隙,,給人的視覺感受很“LOW”,沒有檔次感,。瑞虎7為了提升整體的視覺效果,,讓車身側面看起來更為飽滿、富有動感,。
■ 內飾設計
在內飾部分,,設計師使用了鋼琴烤漆、INS膜等材質對內飾進行裝飾,,局部應用鍍鉻材質也是不錯的點綴手法,。顏色搭配上則是通過前期的調研、車型定位以及設計師對流行趨勢的判斷等多方面綜合的結果,,最終確定了黑色+棕色的配色方案,。
瑞虎7三輻式方向盤采用了大面積的鍍鉻材質進行裝飾,而如何縮小方向盤中部的面積便成為了實現(xiàn)這一設計的最大阻力,。設計師與工程師在經(jīng)過多次商討后確定只有通過減小氣囊大小才能達到這一目的,。隨后工程師開始與供應商進行溝通,提出自己的需求,,最終促使供應商研發(fā)出全新的更小的氣囊模塊來進行匹配,。
設計團隊在車輛功能性方面也同樣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為了能夠配備尺寸達到9英寸的觸摸屏,,如何在本身就較為緊湊的中控臺橫向空間上進行布局變成了困擾設計師的問題,。最終設計師通過將觸摸屏兩側空調出風口的內部結構進行調整達到了這一訴求,而這樣案例在瑞虎7整個設計過程中還有很多很多,。
中控臺地臺部分,,為了滿足人體工程學,讓駕駛者有個舒適的姿勢操作擋位,,設計師與工程師之間再一次進行了博弈,。設計師希望能夠提升地臺的高度,,以使得其整體的功能性方面能夠提供更好的杯座、儲物格等設計,,而工程師則是希望能夠降低地臺的高度,,以符合工程硬件的需求。當然,,最后設計師通過不斷的優(yōu)化相應的設計,,在實用性與工程之間找到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點,問題得到完美的解決,。
全文總結:
如果不是設計師向我們講述這背后的故事,,或許我們都很難想象瑞虎7的量產經(jīng)歷這么的博弈,也更沒有想到它的誕生走過一條如選模特一般的過程,。身為2.0時代的車型,,瑞虎7所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覺感受,而今后的奇瑞車型也將借鑒,、延續(xù)它的設計元素,,逐漸形成家族化的設計風格,整體日趨成熟,。
從不同狀態(tài)的“水”中獲取設計的靈感,,同時兼顧書法的力量感和繪畫的寫意性,設計師通過一系列變換為我們呈現(xiàn)出的這臺瑞虎7有著不低的顏值,,給人的第一印象相當不錯,。而針對目標人群的喜好,次數(shù)眾多的調研,、專家的評審以及自身的研究,、探索,再加上為了追求完美不惜與工程師進行無數(shù)次博弈的精神,,我想,,他們絕對有實力在將來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yōu)秀產品。(圖/文/攝/汽車之家 周楚然)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