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CES,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消費展會,每到年初,,所有科技迷都會把目光聚焦到這里,,重量級可以算的上是科技圈里的“維秘”了。
近幾年的時間里,,汽車正在作為科技領域的一顆灼熱的新星,,快速占領著話題焦點,在今年的CES展會中,,汽車相關的新技術發(fā)布,,占據超過了展會50%的內容份額。同時,,汽車與科技企業(yè),,兩個曾經的平行行業(yè)在CES的舞臺上交換著身份,這背后只因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標,,就是要把握住即將爆發(fā)的智能汽車市場,。今天,我們希望結合這次CES展會中的重要事件,,和大家聊一聊,面對未來,,汽車與科技企業(yè)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
智能化和電氣化是目前汽車在科技領域最核心的關鍵詞,也將是互聯網與智能手機之后,,當代人類將見證到的第三大技術革命,。在2017年Strategy Analytics(全球知名信息技術公司)的研究報告中,這家公司預測了未來智能汽車即將創(chuàng)造的市場價值評估:由新能源以及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的引導下,,汽車市場將2050年之前實現7萬億美元的巨大經濟體,,當前的汽車產品,正在快速地向下一個爆發(fā)性市場邁步,。
七萬億美金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沒有任何一個企業(yè)敢對此掉以輕心。在相同的機遇下,,所有的科技以及汽車企業(yè)在同一時間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曾經在市值層面趾高氣昂的傳統(tǒng)車企,在這一刻不得不想盡辦法與科技廠商拉近關系,。因為放眼智能汽車時代,,幾乎是一個完全脫離了傳統(tǒng)汽研技術的新維度,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AI,、數據分析以及儲存,在這個領域,車企都在深刻的意識到自身沒有任何的優(yōu)勢,。
● 自動駕駛讓兩個平行行業(yè)發(fā)生碰撞
自動駕駛,,做為汽車智能化發(fā)展的核心技術,在經過幾年來的磨合后,,概念越發(fā)清晰,。最早,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在這件事上車企仍然會是主導地位,。可慢慢發(fā)現,,在傳統(tǒng)制造行業(yè)“肉大身沉”的汽車品牌們,,并不能在自動駕駛這個以軟件技術為核心的領域繼續(xù)邁步向前,車企更是逐漸意識到,,新的技術市場已經不能在依靠“閉門造車,,自主研發(fā)”的老手段取勝。尋找?guī)褪�,,謀求合作,,已經是唯一出路。
同樣,,對于傳統(tǒng)科技企業(yè)來講,,自動駕駛目前擁有著超前的關注指數,也是與我們最近的顛覆性技術之一,。在今年的CES展會上,,自動駕駛的關注度已經超過了無人機以及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等前沿科技。所以,,這些從未涉及過重工業(yè)的科技公司們,,也在想盡辦法躋身到汽車領域,在這個巨大的潛力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而自動駕駛,,成為了兩個謀求新生路的行業(yè)決定性的技術點。
此次CES展會上,,幾乎所有的汽車技術內容都涉及到了自動駕駛,,或者說,一些新技術的出現,,完全是因為要迎合接下來即將爆發(fā)的自動駕駛市場,。而一直在我們腦海中充滿“空想”和概念化的自動駕駛技術,在2018年將進入到一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兩個行業(yè)首批抱團的企業(yè)正在這項技術落地量產,,在磨合多年后,,終于要結出果實了。
● 兩個領域的技術互補:想蒸飯,,要先有鍋
本屆CES上,,曾作為全球圖形處理技術最具影響力的顯卡廠商英偉達(NVIDIA),在發(fā)布會正式開始前,,已經提前將靠前的座位都留給了汽車合作伙伴,,意圖可以說非常的明顯了。
臺上,,英偉達的掌舵人“黃教主”(黃仁勛)在簡短的將自家傳統(tǒng)產品業(yè)務介紹完畢后,,終于迫不及待的宣布:具備L5級別自動駕駛計算能力的英偉達Drive Pegasus AI平臺發(fā)布,這套平臺中擁有有史以來最復雜且運算量最大的系統(tǒng)級芯片(SoC):NVIDIA DRIVE Xavier,,并且將在2018年第一季度開始供貨,。
英偉達用這款“核彈”級別的產品,不但給本屆CES做了個開門紅,,也讓自己在游戲及圖形技術芯片開發(fā)商的身份上,,增加了“自動駕駛芯片開發(fā)者”的新標簽。黃教主在發(fā)布會上談到,,目前英偉達在汽車領域已經結盟了橫跨八個領域的合作伙伴,,并且已經有25家公司在借助英偉達的技術來開發(fā)全自動駕駛汽車。
說白了,,自動駕駛歸根結底是一件關于“數據計算”的事,,就像蒸飯需要一口鍋一樣,所有技術算法的前提,,都要基于一塊足夠強大的處理器。而當自動駕駛的級別每提升一級,,數據計算量都將成幾何倍數的增加,,在技術市場還沒有一個能夠完全支撐這些需求的芯片之前,任何的算法都是空談,。因為如果連鍋都沒有,,何談蒸飯呢?而這次英偉達的NVIDIA DRIVE Xavier的發(fā)布,,則是為所有想在自動駕駛領域扎根的企業(yè)們,,提供一口結結實實的“鑄鐵鍋”。
可“造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很多涉足自動駕駛的企業(yè)在早期就明白這個道理,。這也導致自動駕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停留在空談“算法”的“口嗨”階段,而能否真正實現L5級別的完全自動駕駛狀態(tài),,終端芯片技術的好與壞,,至少要占3成的因素,。而在芯片研發(fā)這個領域,這對于傳統(tǒng)車企而言是有力也使不出的,。
而在科技企業(yè)這一端,,芯片技術供應商如英特爾、英偉達和高通,,從幾年前開始就針對自動駕駛方面的開發(fā)上架起了擂臺,。例如英偉達在2014年為奧迪提供的Tegra K1芯片,就已經具備一定的初級自動駕駛計算能力,。
可在自動駕駛芯片的構思初期,,很多企業(yè)都基于傳統(tǒng)PC設備以及手機的研發(fā)經驗在做嘗試,例如打造像CPU(處理器)+GPU(圖形處理)+FPGA(編程器件)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這樣的模式在算法測試初期的確有效,。但之后大家都發(fā)現,每輛自動駕駛測試車都要背著一套體積龐大的“計算機”,,這對于終極形態(tài)的自動駕駛汽車來講肯定是不現實的,。
計算能力、體積,、功耗,,在手機芯片已經將這些角度做到極致的當前,自動駕駛對這幾個方面有著更加苛刻的要求,。單單在計算能力這一項上,,大概要超過手機兩個數量級(100倍),數據生成速度方面則要超過四個數量級(10000倍),。所以,,在自動駕駛芯片研發(fā)這個全新領域,仍然有極多的技術挑戰(zhàn),,這也是為何此次英偉達在發(fā)布產品時能夠如此的興奮,。對于自動駕駛領域而言,只需要兩顆NVIDIA DRIVE Xavier芯片,,就可以滿足L5級別的自動駕駛計算需求,,這意味著很多已經儲備好的算法技術終于可以實施了。
由此,,在此次CES上,,百度發(fā)布的Apollo2.0自動駕駛技術,以及采埃孚的ProAI自動中央控制器,,兩項技術的源頭,,都依托于NVIDIA DRIVE Xavie芯片,并且由三者組合而成的落地技術,,將由奇瑞等企業(yè)來買單,。奇瑞在此次CES上發(fā)布的具有L3級別的自動駕駛原型車,,是基于艾瑞澤5車型改造,并將在2020年實現車型的量產,。
先把鍋造出來,,煮飯似乎就變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當自動駕駛先把最源頭的技術問題解決,,下游的配套技術就變成了按部就班的事情,。而車企與科技企業(yè)的結合方式也由此變的更加明朗,雙方以不同的身份,,形成了自動駕駛技術的下潛邏輯,。
這套自動駕駛技術下潛邏輯單純的事為了讓我們便于理解,順序并非決定性的,,層級之間也都存在一定的重合性,,尤其在軟硬件算法開發(fā)上,不同的企業(yè)在這個重合領域的合作上需要有很高的默契,,當然除非一家企業(yè)想同時包攬軟硬算法的同步開發(fā),,但從整個技術構架上看,至少目前來講是很難的,。
當明白了這套自動駕駛技術的合作邏輯后,,你自然也就很清楚兩個行業(yè)的企業(yè)們都在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而此次CES上發(fā)布的多數汽車技術內容,,也幾乎都是是源自這套合作邏輯,,每個品牌在這份邏輯順序中,從各自的領域為自動駕駛輸出著自己的價值,。
本次CES展會上,,自動駕駛讓我們看到了十足的進步�,?上啾戎悄芑矫娴陌l(fā)展,,目前汽車在電氣化部分的轉型思考仍然很艱難。此次CES展會上,,所有發(fā)布的新車型都選擇了新能源動力(電動及氫能源),可事實上對于整個行業(yè)和關注者而言,,并沒有得到太多驚喜,。
● 新車型受質疑的背后只因技術是嚴肅的
在此次CES展會開始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拜騰發(fā)布的首款概念車BYTON Concept,,吸引了第一波關注度熱潮,。但在發(fā)布會后,網友的質疑聲音顯然要比期待更多,。同樣,,另外一個中國新興車企小鵬汽車,,在展會上也發(fā)布了2.0版本的量產概念車型,也受到了一定的程度負面評價,。
在網友的評價中,,這兩款新車型很多的功能設計仍在概念階段,并看不到太多落地的技術展現,。同時都作為新能源車型,,在基礎的電氣化動力技術部分也沒有太多的自研成果。這些聲音也直觀的反映著智能汽車行業(yè)關注者對這些新鮮事物的態(tài)度,,在這個汽車電氣化轉型的初期階段,,面對新的產品和新的技術,關注者的信心尤為關鍵,。
的確,,新能源技術作為汽車電氣化中最為核心的部分,目前正處在很難突破的階段,。首先是電池方面,,全球技術水平一直以來差異不大,從材料到生產端很難有質變的進步,,加上中國對于新能源汽車在電池采用上有嚴格的政策要求,,所以說電池部分目前是固化的,也是最難獲得驚喜的,。
而電機和電控方面,,這兩個技術角度又幾乎是捆綁性質,如果一個汽車品牌選擇采用某一個供應商的電機,,也必然要選擇這家配套的電控技術,,即便后期可以做出一些所謂的獨立正向優(yōu)化,但治標不治本,,核心的技術架構仍然在供應商手中,。
所以當新能源技術處在這樣的一個階段,也導致了為何汽車行業(yè)會突然出現了如此之多的新興車企,。電池找供應商,,電機電控也找供應商,最核心的“三電”技術就這么解決了,,這讓造車這件事變得“簡單”,,低門檻讓市場中開始批量的產出新車型,汽車電氣化也在當前這樣的環(huán)境中難以見到新成績,,技術維度被持續(xù)固化著,。
可事實上,在電氣化的技術領域,,任何的單一技術項,,都與我們在前文提到的自動駕駛一樣,從設計到應用,,都需要一套完整的技術下潛過程,。就像汽車發(fā)展至今,仍然沒有一套車載系統(tǒng)在靈敏度和UI設計上,,敢和目前任何一個手機系統(tǒng)相對比,,這就是技術差異帶來用戶體驗的懸殊。這也足以說明,,目前在這個領域也急需科技領域的企業(yè)來介入和修正,,只不過看似的“低門檻”還沒有引起業(yè)內的重視。
技術是嚴肅的,,在走向智能化和電氣化的長征之路上,,任何一個從傳統(tǒng)工業(yè)角度遷移到軟件屬性的功能,都會有著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就像特斯拉一樣,,它正中央的大屏帶來所謂的顛覆性,僅僅是用來取代掉傳統(tǒng)功能按鍵,,在真正的用戶智能化體驗上,,也僅僅只能是如此。
● 全文總結
CES仍然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科技展會,,因為天然的好奇心,,我們總是希望提前看到那些即將發(fā)生的事情。正如眼前,,汽車已經不在是一個單純的工業(yè)產品,,產業(yè)的發(fā)展趨勢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革,汽車正在改變著古板的面貌,,而車內電子系統(tǒng),、智能界面、新能源以及人機交互系統(tǒng)等等全新的技術點,,正在成為當前展現汽車產品力的重要標簽,但同時每一個技術點實現質變的進步,,也都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
但幸運的是,,我們能夠在CES這樣的展會上獲得如此之多的信息,也能夠看到汽車品牌與科技企業(yè)在這個新的汽車時代是如何融為一體的,。雖然汽車邁向智能化之路很艱難,,但堅持嚴肅的技術路線,早晚會帶來振奮人心的成果,。(文/圖 汽車之家 姚嘉)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