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讀] 每到大型車展,,總是各種新車和概念車齊飛的日子,這屆北京車展,,設計師的腦洞也是開得飛起,,大家習慣于從這些炫酷造型的車里尋找未來之車的雛形,但那個讓你回家之前還想靜靜坐一會的車內,,未來會長什么樣你想過嗎,?今天我們就在北京車展上以一斑窺全豹。
說到汽車的未來,,電氣化和智能化一定是繞不開的話題,,對比燃油車,電動車沒有發(fā)動機,、變速箱,、傳動軸等硬件的束縛,工程師和設計師對于車內座艙有了更多可以發(fā)揮的空間,。車內超大大屏已經不能滿足我們了,,未來的車內或許就是人臉識別、觸控控制,、智能語音,、腦電波控制的天下了。這些看似炫酷的車內設備真的能給我們帶來便利嗎,?未來已到,?車展上的這些新能源車或許能告訴你。
●以后開車得刷臉,?
主要看點:人臉識別,、指紋識別
現在什么都講究個定制化,,買包還要刻個名字,何況是買一輛車,。為了打造車輛的專屬性,,許多車型都會提出專屬ID的概念,通過人臉或指紋識別,,進行身份登陸,,不僅可以解鎖車輛,還能提取你的用車習慣,,比如一上車座位就調節(jié)到你最合適的位置,,空調開到平時你常用的溫度,音樂根據你的喜好進行推薦,。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將迎來刷臉開車的時代?
WEY-X概念車
WEY在這屆車展上首次亮相了WEY-X新能源概念車,,它代表著未來WEY品牌新能源車型發(fā)展的方向,,該車搭載了許多前衛(wèi)科技,比如人臉識別,、智能互聯以及3D全息影像,,另外還具備L5級別自動駕駛能力,。
威馬EX5
雖然這屆車展威馬帶來了首款六座純電動SUV威馬EX6概念車,,不過已經量產并公布售價的威馬EX5更具看點,可以說威馬EX5引領了造車新勢力的一股新浪潮,。
自從iPhone X解鎖了人臉識別功能,,該功能也廣泛在車型上應用。從目前來看,,人臉識別更多地應用在身份識別上,,這就整個系統(tǒng)的精確性和安全性提出較高的要求,要知道科技黑客很容易偽造人臉視頻通過身份認證,,這樣的話,,你的車有可能分分鐘就被帶著“面具”的你開走了。
●中控大屏能擺脫傻大的氣質嗎,?
主要看點:貫穿屏,、飛屏、旋轉屏
特斯拉掀起了中控大屏的風潮,,現在無論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都想方設法地在中控屏幕上做點文章,車企的一種做法是擴大屏幕的尺寸,,沒有最大只有更大,。還有一些車企是讓屏幕動起來,,什么三屏互聯、旋轉屏,、可拆卸屏等等,。
拜騰BYTON Concept
拜騰旗下的首款純電動概念車BYTON Concept最早在2018 CES上首發(fā),該車也是這次北京車展上的人氣車型,,極富科技感的設計語言及前衛(wèi)的人車交互系統(tǒng)讓不少人都記住了這個新興造車企業(yè),。
49寸大屏戳在眼前是什么體驗?這里有視頻了解一下,?
目前該大屏幕可以通過手勢感應控制和方向盤觸控屏控制,量產時會修改為主要依靠語音配合物理按鍵,。
BYTON Concept的這塊大屏吸睛力十足,,同時也飽受爭議,如此大的屏幕,,讓人擔心它在強光下是否會看不清,,而在夜晚是不是又過于刺眼?對此拜騰的解釋是,,大屏會根據光亮自動調節(jié)亮度,,它的亮度是iPhone X的最高亮度的兩倍以上,強光下不會發(fā)生看不清的情況,,到了夜晚會,,會調暗亮度,避免車主看不清屏幕顯示內容,。安全性方面,,拜騰表示,量產時會嚴格按照國家的安全標準,,經過碰撞,、高溫等試驗,確保即便車輛發(fā)生碰撞,,屏幕的碎渣也不會飛濺傷人,。
其實這樣的大屏使用在量產車上是比較冒險的,先不說它是否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這樣的大屏再搭載上各種車聯網系統(tǒng)以及識別功能,,它的運算和處理能力能否跟得上是最大的問題,一旦發(fā)生卡頓和死機的現象,,就會給用車帶來不便而且還會造成安全隱患,。另外,在座艙內使用這樣的大屏造成的光學污染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全新一代比亞迪唐
最近推出的不少新車都會使用可旋轉式中控屏,,比如全新一代比亞迪唐,,中控14.6寸的大屏替代了曾經中控區(qū)域的功能按鍵,并且可90度進行旋轉,,這也是許多新能源車型采用的布局方式,。感官上比較炫酷,而實際成本也不會增加太多,。
比亞迪可旋轉的大屏怎么玩,?請戳視頻:
很多車企說給這種大屏增加可旋轉的功能,,是為了照顧到主,、副駕的人都能更好地使用大屏,主駕導航時使用豎屏看得清,,副駕使用多媒體時橫屏看得爽,。但深究起來,,誰會停車后不回家在車里看一會電影,?我個人認為它的觀賞性大于實用性,,如果非要給它找一點實用性的話,那就是再也不怕熊孩子把屏幕掰壞了,。
●從動動手到張張嘴最后是動動腦
主要看點:觸摸控制,、腦電波、AI智能語音
上一頁聊到現在很多新車和概念車都取消了實體按鍵,,取而代之的是觸摸屏,,用來操作車內的空調、多媒體,、甚至是開關車門和天窗,,人車交互從以前的機械式我按你響應,,變成了手勢控制,,基于AI智能的語音控制甚至是腦電波感應,人與車的交互更深入,,更智能,。
起亞智能座艙
觸摸控制已經不算是什么未來科技了,不過我們在起亞的展臺上體驗了一下它的智能駕駛座艙,,它將觸控面板分散在了方向盤,、中控臺上,用來操控車輛的多媒體和空調,,非常便捷,。不用再到觸摸大屏上一級一級翻找,也比在大屏上下滑菜單的動作幅度更小,。
在看多了各種觸摸大屏的設計,,這種四兩撥千斤的設計組合相信也會有不少人喜愛。其實車內一些科技都應該是為了方便,、便捷,、安全所服務,而不是刻意未來追求前衛(wèi)科技,。取消實體按鍵,、安裝一個大的觸摸屏,可是分辨率和靈敏度卻都差強人意,,那觸摸屏的存在反而成為一大缺點,,讓人吐槽。
日產IMx概念車
之前在日內瓦車展上亮相的日產最新一代IMx純電動概念車也出現在北京車展,,展示了日產智行科技的理念,,搭載全自動駕駛系統(tǒng)和一項名為“Brain-to-Vehicle(簡稱B2V)”的腦電波駕駛系統(tǒng)。
它會在自動駕駛時監(jiān)測你的腦電波,,如果發(fā)現自動駕駛讓你緊張,,那它就會調節(jié)車速,讓駕駛風格就更為謹慎,。在你開車過程中,,它也會監(jiān)測腦電波并和自動駕駛產生聯動,對緊急情況做出預判和相應的反應,。
這項技術主要是為了配合自動駕駛技術,,通過腦電波和車輛進行“溝通”,不過這種技術如果想要普及難度還挺大的,,首先監(jiān)測腦電波的儀器 “隱藏”就是個問題,,誰也不想開車還戴著頭盔,其次根據腦電波對自動駕駛模式進行判斷,,準確度如何把握,,危險系數又如何評估?這套技術是比價前衛(wèi),,不過它距離量產似乎還比較遠,。
蔚來ES8
蔚來在這屆車展上推出了ES8六座版車型,該車在外觀和智能配置上和七座版車型相同,,其中搭載的一套人工智能語音系統(tǒng)可以說是現階段量產車型中的代表,,這套支持自然語言操作和深度學習,并可以通過表情和人進行互動,。
蔚來智能語音系統(tǒng)NOMI體驗:
蔚來的這套人工智能語音系統(tǒng)是基于科大訊飛語音技術開發(fā)的,在體驗過程中不知道是現場環(huán)境太嘈雜還是什么問題,,有幾次沒能準確識別出來,。這也是現階段智能語音系統(tǒng)的通病,,想要完全依賴語音對車輛的設置進行控制,恐怕它還難當大任,。不過語音系統(tǒng)未來不失為一種趨勢,,動動嘴比動動手更安全,但同樣,,這會對車載計算能力和識別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走到哪兒都是大沙發(fā)
上面也說過了,由于純電動車沒有了發(fā)動機,、變速箱,、傳動軸,它的座艙布置就會更靈活,,加上自動駕駛技術的發(fā)展,,未來很多車都取消了方向盤或者將其隱藏起來。這樣一來,,車輛內部駕駛位和副駕駛位的區(qū)分就逐漸模糊,,整個車艙打通,成為一個共享的移動空間,。
全文總結:
在技術的驅動下,,汽車不僅僅滿足了我們移動的需求,還增加了娛樂,、休閑的功能,。動力總成由內燃機變?yōu)殡姍C、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革新,,由此引發(fā)了車內設計的蝴蝶效應,,也讓車內環(huán)境逐步向著智能化、網聯化的方向前進,。傳統(tǒng)汽車以駕駛員為核心的開發(fā)理念正在逐步轉化為消滅”特權階層“的共享經濟,。不知道在您心中,除了文章中提到的這些功能,,未來駕駛艙還用具備哪些新技能,?歡迎您和我們在下方留言區(qū)進行討論,。(文/圖 汽車之家 姜田雙 攝/姚嘉)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