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德國博世,一家令眾多車企“聞風喪膽”的供應商,,它的資產體量不僅早就可以實現造車這種“小事”,,技術方面也是眾多車企所要完全依賴于它的世界第一供應商。作為行業(yè)大佬,,每次博世在釋放新技術的時候,,也都是整個汽車屆所最為關注的一件事之一。那么,這次讓你看個夠,,看看博世對于未來出行新技術的投入,,和他們對于未來汽車工業(yè)轉型所做出的那些新產品。
○ 一分鐘讀懂本次博世展示的新技術
1,、自動駕駛實現起來并不困難,。
2、在控制系領域,,冗余設計是未來自動駕駛的安全保障,。
3、在執(zhí)行系領域,,電控系統或完全代替機械結構,。
4、AEB實現自行車識別需要做什么,?加一些代碼即可,。
5、48V電源系統是雞肋,?可以彈射起步的48V電機已經實現了,。
6、別覺得新技術遙遠,,iBooster,、集成電橋與48V電池都會在近兩年國產化。
7,、汽車后市場才是AR領域的突破口,。
○ 自動駕駛類技術
說到未來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趨勢,我想自動駕駛領域一定是所有人所最為關注的,。作為“牽一發(fā)動全身”的行業(yè)老大,,博世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整個行業(yè)的變動,就比如自動駕駛,,想要實現它,,其實從技術角度來說并不復雜。
法律與政策方面的限制,,讓SAE Level 3自動駕駛看似“難以實現”,,但實際上,從實現底層功能的角度來看,,3級自動駕駛其實并不是什么大問題,,這些都要感謝處理器芯片、高精度傳感器,、高精度地圖和算法方面的極大進步,。而若說到實現真正的量產化,,讓法律認可,從博世的角度來說要優(yōu)先考慮很多基礎工作,,比如控制系與執(zhí)行系方面,。
控制系,簡言之就是車輛的大腦怎么去自主控制一臺車的運行,。雖然在芯片處理速度與程序算法上不存在什么難題,,那么真正困擾眾多車企供應商的問題究竟在哪里呢?沒錯,,當然是安全性方面,,而這也正是法規(guī)和政策卡住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點之一。
這就像我們常說的“備份”,,只不過它并非是為了備份儲存數據,,而是備份一套處理方案。我就用博世本次國內首次亮相的線控轉向技術來說,,從控制系領域來看,,無論電源、傳感器和執(zhí)行模塊等,,整套系統實際上是并行的兩套完全一致的獨立控制系統,,一旦其中之一出現任何故障,都會直接切換到另一套系統繼續(xù)實現控制功能,,雖然它們之間會協同調控,,但并不存在相互干涉影響的問題,這就保證了兩套控制系的獨立性,。而這樣的冗余設計,,其實也正是博世實現自動駕駛安全性的保障:近乎一切都要做到冗余設計。
控制系方面做了冗余設計,,在執(zhí)行系方面,,我們都知道未來自動駕駛是要依賴于電控系統,那么電控取代機械也便成為了未來趨勢,。從這一方面來說,,博世可以算是“先人一步”,單從ESP你就應該略知一二了,,這可是一套通過剎車就能改變你的行駛軌跡并保障行車安全的系統,。
iBooster電控剎車系統,這項技術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由于很多電動車沒有傳統內燃機,故真空助力泵難以工作,,那么電控剎車系統便是保障它們的基礎技術之一,。除此之外,,得益于剎車介入快的優(yōu)點,近幾年很多傳統燃油車型上也會采用這樣的技術,,而博世作為最早量產的梯隊之一,,他們拿出了iBooster第二代產品,它不僅具備更高集成度,,實現小型化與高精度化,,并在明年竣工的南京工廠實現國產化,以降低成本普及到更多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車型當中,。
- 彩蛋視頻:你見過右打方向往左轉的車嗎,?博世線控轉向技術就這么“任性”!(注:僅展示功能所為,,誰沒事兒干這么設計,?)
以上兩個都是針對控制系所做出的改變,,我們也能夠看到,,對于未來自動駕駛大潮的來臨,更多的電子代替機械或成為大勢所趨,。接下來這個或許與你我身邊的安全有關,,對于今年執(zhí)行更為嚴苛的E-NCAP主動安全項目評價升級,不僅對于行人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騎行者的保護也首次加入其中,。針對于此,博世在評估其硬件之后實現了能夠應對目前E-NCAP的一套AEB主動剎車系統,,意旨在于保障騎行者安全,。
- 彩蛋視頻:也許是國內首次公開的AEB騎行者保護測試視頻。
綜上來看,,博世集團通過對于算法方面的完善,保障了騎行者的安全,。目前該系統將在國內首搭于WEY VV6車型上,,硬件角度來看依舊保持著此前的博世第四代77GHz+單目攝像頭的傳感器配置,也就是說,,只要你的車在傳感器和處理器與之類似,,那么它僅通過算法便可執(zhí)行對于騎行者的保護。
綜上所述,,雖然我基本上沒有提到關于自動駕駛方面的一些大概念,,但你是否從我的介紹中得知,其實像博世這樣的大型供應商而言,,與其鼓吹概念,,不如先腳踏實地的做好控制系安全,、執(zhí)行系轉化與算法方面的完善工作,才能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如上這些技術從硬件角度來說都可以量產,,但從供應商角度來看,如何完善并確保安全風險最小化,,才應該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光做出來這一功能還遠遠不夠。
○ 新能源類技術
說完了自動駕駛,,我們再來看看另一項未來車輛發(fā)展大趨勢:新能源,。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環(huán)境問題,新能源轉型勢不可擋,,電驅化進程逐漸成為全球車企與供應商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對此,博世同樣有著他們的應對策略,,并且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新能源車型,,他們有著多種多樣的電驅策略,安排的明明白白,。
聯電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但你要知道的是,這家公司所開發(fā)量產的電驅產品幾乎全部源于博世技術,,本質上可以看做是博世的“親兒子”之一,。它的存在不僅能夠讓博世快速打入國內新能源領域,也為博世開發(fā)全新電驅技術積累經驗,。而回過頭來說博世,,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48V系統。作為48V系統的先驅,,博世在這套構架體系下依然開發(fā)出完整的軟硬件產品,,從底盤控制到驅動技術等各方面,我們都能見到博世48V系統的影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博世將讓這套48V系統的關鍵零部件——48V電池實現國產化,有效降低48V系統的成本,。
你沒看錯,,就一個48V電機,便可以實現“彈射起步”功能,。從結構上來看,,這套電機僅僅集成了一個逆變器。而從功能上來看,,它具備20%的理論系統節(jié)油率,,并允許通過改變電壓的方式,,實現純電動起步與純電動“彈射起步”功能,最大扭矩能達到600N·m,,這是很多48V驅動電機所不具備的。
這套驅動電橋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明年它將由聯電進行國產化,,未來逐步普及到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車型當中。
○ 其它技術
除了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和新能源技術之外,,本次博世還展出了一套智能鑰匙系統與一套關乎汽車維修后市場的AR技術,,而這兩點也是在考慮中國市場用戶需求之后,博世決定進行普及的實用技術,。
據悉,,這套系統僅僅需要在車內安裝幾個藍牙接收器便可以實現,成本優(yōu)勢明顯,。另外在安全性方面,,由于它是點對點的加密數據傳輸協議,故這樣的車輛解鎖行為不會受到干擾器的影響,,即便加密串碼被破解并與車內藍牙接收器進行連接,,車主也能在手機上第一時間發(fā)現這一狀況。另外在使用便利性方面,,這套智能鑰匙系統還支持授權操作,,也就是說,你可以臨時授權你朋友的手機,,讓他對你的車輛進行解鎖,。
在我們還對AR技術應用在駕駛方面爭論不休的時候,博世則選擇另辟蹊徑,,讓AR技術優(yōu)先應用于汽車后市場當中,。在將來,維修技師可以借助AR技術,,在不拆開車輛的情況下便能夠判斷出該車的問題所在,。而想要實現這一功能,就必須要融入云端數據庫概念和OBD數據讀取,,云端數據庫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豐富車型,而在OBD數據讀取方面,,借助于藍牙或WIFI網絡便可以將故障上傳到移動終端,,而后再借助于AR技術直觀地找到問題出現在哪里,一定程度上節(jié)約了維修時間成本,,并保證了維修質量,�,!袄蠋煾怠睉{經驗修車的年代將一去不復返,以后人人都是專業(yè)技師,。
編輯總結:
通過本次博世的技術匯總展示,,我們看到博世在應對未來汽車行業(yè)轉型的多項舉措,并且這些技術大多都可以實現量產,,甚至于其中的一部分馬上就要國產,。所以說,那些曾經停留在概念階段的技術正一步步悄然實現,,而博世作為行業(yè)大佬,,我們也能看出它能夠走到今天的真正原因:技術創(chuàng)新僅僅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能夠逐步實現,,做好基礎技術升級創(chuàng)新,,而非空想。(文/圖 汽車之家 舒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