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了解新雅閣——動力部分
對于全新雅閣(參數|詢價),相信您最關心的一定是它的混合動力系統(tǒng),,作為本田電氣化戰(zhàn)略的關鍵組成部分,,第四代i-MMD相比上一代有了小幅度的提升,,目前已經在俄亥俄州安娜工廠進行投產。
不同的是,,新發(fā)動機的主要部件包括缸體,、氣缸蓋、曲軸,、連桿以及凸輪軸都進行了重新設計,,全新的平衡軸和聚氨酯發(fā)動機罩能夠進一步降低噪聲,同時為了提高廢氣溫度,,提升暖機效果,,還采用了雙層氣缸水套設計。
為了實現膨脹比大于壓縮比,,以實現更好的燃燒效果,,這臺2.0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還動了一點小心思,當然這也是阿特金森循環(huán)發(fā)動機的慣用“伎倆”,。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降低發(fā)動機在壓縮行程的能量損耗,,而更長的做功行程還可以使可燃混合氣燃燒的更加充分,從而實現了膨脹比大于壓縮比,。
其實阿特金森循環(huán)發(fā)動機在高速和低速時的工作效率較低,,扭矩也不高,而電機恰好在低速或高速時效率高,,能夠與阿特金森循環(huán)發(fā)動機的優(yōu)缺點形成互補,,因此這也是本田混動選用阿特金森循環(huán)發(fā)動機的原因。
串聯模式是比較經濟的,,它可以讓發(fā)動機始終工作在最佳的能效區(qū)間內,,根據工況不同,發(fā)出的電將全部用于驅動電機或一部分用于驅動電機,,另一部分為動力電池充電,。當在高速巡航時,系統(tǒng)會切換至并聯模式,,也就是通過發(fā)動機和驅動電機共同驅動車輛,。
第四代i-MMD雖然與上一代在驅動形式上大同小異,但雙電機的布置位置卻有所改變,,在上代混動系統(tǒng)中,,驅動電機與發(fā)電機的中心軸是串聯在一起的,而新系統(tǒng)則是將驅動電機與發(fā)電機并列排布,。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使用扭矩更大的電機來提升純電行駛時的動力,,同時直驅齒輪組也升級為兩套,從而實現了兩個擋位,,分別對應城區(qū)和高速工況,,進一步提升了發(fā)動機的直驅范圍,。
與上一代PCU相比,全新PCU的功率密度增加了6%,,尺寸也要更小,,也因此騰出了足夠的空間在發(fā)動機進氣口安裝更大的諧振器來降低噪聲,此外鋁合金絞線電纜的使用也降低了35%的重量,。
● 快速了解新雅閣——底盤部分
全新雅閣一改往日那種較為中庸的駕駛風格,,在運動和舒適性之間找到了平衡點,得益于車身剛度的提升和偏向運動的調校,,讓全新雅閣有了一定的可玩性,。
為了降低成本,多連桿獨立后懸架的選材則是一鋼到底(包括副車架),,這也是該級別車型慣用的形式,,但與上代車型不同的是,全新雅閣的后懸架縱臂襯套體積增加了10%,,能夠進一步提升行駛穩(wěn)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還增加了Straight Driving Assist功能,,當車輛在顛簸路面行駛時,,助力電機將會主動修正方向盤的偏移角,減少駕駛員的修正,,提高舒適性,。
當圖標減少到兩條時,儀表將會提示駕駛員休息一下,,如果圖標減少至一條時,,車內將會響起提示音,并且方向盤也會振動來提示駕駛員,。
此外安全帶設計也進行了優(yōu)化,,除后排中間位置外,其余四個座椅都配備了安全帶預緊裝置和負載保護裝置,,以防止胸部受傷,。
● 全文總結
好了,第11代雅閣的牛X吹完了,,雖然我們已經看到了它在操控,、舒適性以及整體產品力上的提升,但總覺得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甚至還沒能達到10代雅閣首發(fā)的那種驚艷感,,對此有網友表示:“換代太快,不僅對手跟不上,就連車主也要跟不上了,!”據悉第11代雅閣將于今年上半年發(fā)布,預計售價在18-26萬元之間,,那么對此您還有什么想聊的,,在評論區(qū)留下您的看法吧!(圖/文 汽車之家 鄭晨)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