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汽車賽事] 如果有一部馬上要上映的賽車影視作品,,集合了撞車,、爆粗、內(nèi)斗等等火爆情節(jié),你覺得會是什么,?是《速度與激情》要出新的“Family”套餐?還是只存在于自媒體口中的真人版《頭文字2》要來了,?
都不是,。這其實是一部反映真實賽車的紀錄片。它的火爆畫面不輸美國大片,,但劇情卻絕對真實,,且更有內(nèi)涵和深度,,它就是已于本3月11日在網(wǎng)飛(Netflix)上映的“賽車紀錄片天花板”——《一級方程式:疾速爭勝(Formula 1: Drive to Survive)》。
《一級方程式:疾速爭勝》(以下簡稱《疾速爭勝》)是F1和網(wǎng)飛合作拍攝的F1世界錦標賽紀錄片,,每年更新一季,,每季聚焦一個賽季,從2019年播出迄今已經(jīng)拍了四季,。關于2021賽季的最新一季在3月11日上映,。《一級方程式:疾速爭勝》每一季的豆瓣評分都超過9分,。在國外,,其IMDb評分達到8.7分,爛番茄新鮮度80%,,好評如潮,。
《疾速爭勝》第四季已于3月11日正式播出
《疾速爭勝》最初的構思來自時任F1商業(yè)總監(jiān)西恩·布拉切斯。這位前ESPN執(zhí)行副總裁是自由媒體接管F1后的新管理層三巨頭之一,。2017年,,自由媒體收購F1,一向在商業(yè)上長袖善舞的美國人隨即對F1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比如加強社交媒體的運營,、發(fā)布新LOGO等?!都菜贍巹佟氛钦Q生于F1急于點滿賺錢技能的年代,。
F1商業(yè)總監(jiān)西恩·布拉切斯
那時候,西恩希望能有一部影視作品,,可以反映F1每個賽季幕后的故事,,且影片要盡可能關注圍場內(nèi)所有車隊,向不同的觀眾展示F1的另一面,。
《永遠的車神》也是車迷必看電影
西恩找上了Box to Box Films的保羅·馬丁和詹姆斯·蓋伊-里斯,,后者的作品包括塞納紀錄片《永遠的車神》,還有關于C羅和馬拉多納的電影,。正是這份履歷讓西恩最終敲定了與這兩位執(zhí)行制片人的合作,。
《疾速爭勝》項目的啟動確認于2017賽季的巴西站期間。最初,,拍攝團隊對這部紀錄片毫無頭緒,,不清楚要拍成什么樣子,不知道會遇到什么困難,,也不確定車隊會有什么反應,。
轉(zhuǎn)折發(fā)生在阿布扎比大獎賽的一次會面上,拍攝團隊遇到了哈斯車隊領隊斯泰納。僅僅和斯泰納聊了兩分鐘后,,保羅和詹姆斯就驚呼找到了拍攝靈感:“只要所有人都像斯泰納那樣善談和真誠,,我們就一定能拍出超棒的紀錄片!”
斯泰納現(xiàn)在可謂《疾速爭勝》頭號網(wǎng)紅
感謝斯泰納吧,!正是他讓拍攝團隊受到繆斯女神的眷顧,,也為《疾速爭勝》定下了無所不拍、暢所欲言的基調(diào),。
F1的精彩遠不止于賽道
很多所謂賽車電影其實就是香車美女+火拼飆車的大雜燴,若再配上幾句三歲小孩都能聽懂人生真理廢話文學(比如唐老大的“Family”,?),,必能狠狠收割票房,但也讓專業(yè)影評人在走出影院后頓覺索然無味,?!都菜贍巹佟纺苁斋@好評,憑的肯定不是這些表面功夫,。
《疾速爭勝》的精彩首先在于挖掘每場比賽背后的故事,。當今的F1,由于大車隊和小車隊間在資金投入和賽車性能上的巨大差距,,每場比賽的焦點基本都集中在前面的“火星組”賽車上,,后面的“地球組”車隊甚至連轉(zhuǎn)播鏡頭都沒幾個。
《疾速爭勝》則一視同仁,,每支車隊都有機會成為單集中的主角,,成為比賽直播外的有力補充。正是通過《疾速爭勝》的鏡頭,,觀眾們了解到中下游車隊爭分的決心,、新秀車手的拼搏和壓力。觀眾們意識到,,F(xiàn)1不只是頭部幾支豪門車隊的游戲,,每場比賽也不是只有冠軍才稱得上英雄。
此外,,《疾速爭勝》也利用故事對F1的方方面面進行探討,。資本的角逐、賽車的安全性,、中游車隊的競爭,、下游車隊的掙扎、宿敵的對決,、隊友的競爭等等,,觀眾們在吃瓜中對F1的了解更加立體。
《疾速爭勝》的另一個法寶是真誠,。在這里,,圍場內(nèi)的人物都卸下了商業(yè)宣傳的包裝,,展現(xiàn)了真實的一面。
斯泰納貴為車隊領隊,,平時說話卻喜愛口吐芬芳,。
身后地球頭號車隊的頭號職業(yè)車手,漢密爾頓也會說不順贊助商的名字,,記不全車隊名,。
紅牛車隊拋棄雷諾引擎,雷諾挖走了紅牛的車手,,雙方“分手”后的再遇的尷尬場面,,在《疾速爭勝》里被完整保留。
梅賽德斯在2019賽季一路高歌猛進,,在德國站主場更想乘勝大肆慶祝奔馳參與汽車運動125周年,,但卻在普天同慶之際翻船慘敗。此等難堪情節(jié)也被《疾速爭勝》順利捕捉,。
《疾速爭勝》團隊表示,,他們是幸運的,因為每次跟拍車隊時,,總能遇到戲劇性情節(jié),。更幸運的是,無論是梅賽德斯還是紅牛這種背景雄厚的車隊,,都不會要求刪去影片中的社死場面,。
如最初設想的那樣,《疾速爭勝》成功吸引了更多人關注F1,,也大大豐富了F1的文化,。斯泰納的“語言藝術 “被車迷們熟知;每當F1發(fā)生精彩場面,,就有觀眾在社交媒體期待這段故事在紀錄片里會如何表現(xiàn),;就連很多F1車手本人,也熱愛觀看《疾速爭勝》,。
寫在最后:
《疾速爭勝》的成功要歸功于F1和網(wǎng)飛的共同努力,,同時也是自由媒體入主F1后,積極探索新穎傳播方式收到的成效,。F1如今在社交媒體,、電視直播、影視作品,、電子游戲上持續(xù)發(fā)力,,力求讓這項有70多年歷史的古老IP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或許讓會做生意的美國人接手F1是對的,,畢竟沒有錢,,怎么賽車呢?(編輯/汽車之家 郭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