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側向停車測試
1. 測試項目一:探測車位時的車速
寶馬的官方資料中注明,,當車速小于40km/h時超聲波傳感器才能夠有效地探測出合適的車位,,我們做了一個實驗,在停車位大小相同的條件下,,駕駛車輛時速大于40km/h和車速小于40km/h兩種條件分別經(jīng)過停車位10次,,來看看自動泊車系統(tǒng)對停車位的識別率是怎樣的。
從我們做得實驗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車位大小相同的條件下,,當車速超過40km/h時,車輛的自動泊車系統(tǒng)會自動關閉,;車速小于40km/h時,,自動泊車的識別率為100%,,10次全部探測到停車位。這里我要說明一下,,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在尋找車位時,,車速一般會很慢,不可能達到40km/h,,我們用這個車速來做測試,,是為了試驗寶馬官方的數(shù)據(jù)是否真實,請大家理解,。
2. 測試項目二:車位最小間距
這項測試主要是測試自動泊車系統(tǒng)能夠識別正常停車的最小車位長度是多少,,寶馬5系的車身長度為5.047米,我們的測量方法是,,首先測量的是比車身長1米的距離,,這個距離自動泊車系統(tǒng)沒有探測出車位,然后我們每次增加0.1米進行測試,,直到車位大小比車身長約1.25米時,,自動泊車系統(tǒng)就可以識別出來并停進車位。
3. 測試項目三:車身與車位間的最大間距
這項測試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實驗,,自動泊車車輛與目標停車位前靜止車輛間的最小距離,,我們按照兩車之間的1米的距離開始測量,第一次自動泊車系統(tǒng)能夠發(fā)現(xiàn)車位,,之后我們每次減少0.1米來測量,,當減少到0.3米時,自動泊車系統(tǒng)不能識別出車位,,因此我們得到的結論是,,車身與車位的最小間距為0.4米時系統(tǒng)可以識別出車位。
4. 測試項目四:車位內(nèi)有行人
這個測試項目模擬的是行人出現(xiàn)在車位內(nèi),,測試車輛在自動泊車的狀態(tài)下,,如果司機沒有發(fā)現(xiàn)后方的行人,自動泊車系統(tǒng)是否會自動剎停,。
通過這個測試我們了解到,,自動泊車在停車時,如果后方有障礙物,,自動泊車系統(tǒng)是不會自己剎停的,,只有中控顯示屏來提示司機注意剎車,在這一點上寶馬沒有老對手奔馳做得人性化,。
● 文章總結
自動泊車測試(寶馬535Li) | |
測試項目 | 測試結果 |
1:自動泊車功能速度限制 | 40km/h |
2:車身與車位間的最大探測距離 | 1600mm |
3:可探測出車位的最小間距(側向車位) | 6300mm |
4:車身與左側有障礙物之間的距離 | 1000mm |
5:可探測出車位的最小間距(縱向車位) | 無縱向自動泊車功能 |
6:不系安全帶/不鎖車門是否可以使用自動泊車 | 是 |
7:探測到車后的障礙物是否能剎停 | 否 |
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寶馬的自動泊車系統(tǒng)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優(yōu)點是在停車入位時,系統(tǒng)總是要把車身姿態(tài)調(diào)整的非常正才結束,為了把車身停正,,自動泊車會多次小范圍的調(diào)整角度,,直到把車停正為止,這種小范圍非常細膩的調(diào)整,,對停車追求完美的司機來說是比較貼心的。
缺點是操作稍顯繁瑣,,不管向左停車還是向右停車都需要打轉向燈才能啟動自動泊車系統(tǒng),,還有就是不能垂直停車,如果有垂直停車模式,,自動泊車功能會更加實用,,希望寶馬能夠盡快加入垂直停車的模式。(文/圖 汽車之家 張欣 攝影/攝像 汪淼 任博 翟元 張欣)
相關閱讀:
正向側向都能停,!大眾自動泊車功能體驗
//zphnet8.com/use/201312/678923.html
自動剎停功能很實用 奔馳自動泊車體驗
//zphnet8.com/use/201401/707489.html
識別率高/停得正 沃爾沃自動泊車體驗
//zphnet8.com/use/201402/718295.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