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方向盤路虎(進口)-攬勝
中控方向盤
● 新英式極簡奢華
打開車門,,真皮和實木混合在一起的特殊香氣撲面而來,,猶如邁進了倫敦街頭歷史悠久的皮具店,。所見之處幾乎都被真皮、實木和金屬材料所覆蓋,,全新攬勝內飾用料的考究在此已經可見一斑,。
多功能方向盤按鍵采用了鋼琴烤漆的一體化背光面板,左側控制全液晶儀表,,右側控制自適應巡航以及方向盤加熱,,功能簡單明了,幾乎不需要學習就可以直接上手,。方向盤后部是兩片金屬質感的換擋撥片,,之后則是傳統(tǒng)的燈光和雨刷控制撥桿。
13.7英寸的全液晶儀表,,有傳統(tǒng)轉速時速表,、全地圖顯示和自定義分屏等多種顯示模式,整體功能感覺與上一代車型比較類似,。首發(fā)版車型還配備了抬頭顯示,可以顯示如車輛速度,,道路限速,,導航等基本信息。
如果只是單純放置一塊超長貫穿整個座艙的屏幕,,那未免顯得有些過于簡單,,缺乏設計,。全新攬勝依然采用了較為傳統(tǒng)的布局, 位于視覺中心的13.1英寸中控屏采用了和內飾面板相同的弧度,,真正給人一種懸浮于整個中控面板之上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這塊中控屏具有類似3D觸控的功能,,用來盡可能減少觸控屏誤操作的問題,。實際使用中確實對減少誤操作有幫助,觸控的振動和聲音反饋也令人感到舒適,,但就我的使用體驗來講,,3D觸控有時會對整個觸控屏幕的流暢度產生輕微影響。
除了中控屏外,,車內其他操作基本保留了實體按鍵和旋鈕,,其中空調調節(jié)的鋼琴烤漆一體化背光面板讓實體按鍵在視覺上更像一塊觸控屏;而左右溫區(qū)的空調及座椅加熱,、通風的控制和音量調節(jié)都采用了傳統(tǒng)旋鈕,,非常有利于駕駛時的盲操作。
被皮革和金屬包裹的換擋桿在操作手感,、易用性和可靠性上都有著不錯的表現,。曾經捷豹路虎標志性的可升降式換擋旋鈕則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成為了越野模式切換的控制中心,,自動升降也改為的手動按鍵式升降,,收起時為全自動模式,按下旋鈕后自動升起,,并可以在具備8+1種駕駛模式的二代智能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tǒng)中任意選擇,。
中控方向盤
相關車型:攬勝 2023款 加長版
■ 攬勝內飾體驗
由于兩款車的內飾共用了大多數零部件,只是風格和局部細節(jié)稍有不同,,所以接下來在介紹攬勝內飾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將不再重復介紹前面體驗過的內容,。
攬勝和攬勝運動版采用了幾乎相同的中控線條設計,不管攬勝的整體配色以及裝飾板的圖案讓內飾變得更加沉穩(wěn),、商務,,看上去也更加豪華。攬勝的四輻式方向盤尺寸比攬勝運動版更大,,轉動圈數也更多,,這也導致了模糊的轉向手感。不過攬勝的真皮方向盤握感相當不錯,,表面的皮革細膩,、柔軟,讓人愛不釋手,。
進入到車內,,如果你熟悉攬勝家族的內飾,,那你肯定不會陌生,新攬勝在內飾部分并沒有丟掉以往的設計思路,,熟悉的布局,,熟悉的鍵位,只不過在每個區(qū)域都做了革新式的線條處理,,讓整體都變得更加簡潔明了,。
車內也是同樣的進化,經過幾條橫線的組合搭配,,讓新攬勝的內飾質感有了明顯的提升,,至少我認為是這樣的。能看得見的地方都被軟性的高檔真皮,、鋁合金材質或者桃木所覆蓋,,手感細膩,摸起來就很舒服,。
中控方向盤
第二代全地形反饋系統(tǒng)的核心在于Auto模式,,操作簡單,,一鍵即可完成。開啟時,,系統(tǒng)會以每分鐘一百次的頻率偵測路面情況,,并且智能分析當前的駕駛狀況,根據地形和路況自動選擇最合適的車輛設置,,例如自動調節(jié)底盤高度和扭矩分配等等,。為了美觀,全地形反饋系統(tǒng)的按鈕設計成升降式的,,和變速器切換旋轉差不多,,只不過它是手動的。
接下來需要找到不起眼的啟動開關,,集中注意力按下,,一切都是再平常不過了,然而當你重新回到剛才的視線范圍,,會發(fā)現意料之外的景象,。8英寸的顯示屏被點亮,邊框和屏幕內的功能多的足以研究半個小時,;全電子的顯示屏投影出立體儀表盤,,逼真、帥氣!而中控臺則會淡出黑底白字的顯示,,清晰素雅;瞬間,,細膩的一面霸氣外露……
新攬勝的多媒體系統(tǒng)實在了得,,8英寸觸摸屏、導航,、藍牙,、甚至倒車影像等配置都先暫時忽略,就看最厲害的影音部分,。來自Meridian英國之寶品牌,,1700W的主機、29支揚聲器(包括一個低音炮)外加3D環(huán)繞音質,,無論是放電影還是音樂,,效果出來的都十分細膩、有序,,現在就差一個無損音頻播放器與它連接了,。
8英寸的顯示屏可以神奇的將畫面分為兩層,駕駛位置只能看到導航,,而副駕卻能在同一塊屏幕,、同一時間內欣賞DVD影片,雙方互不影響,,其實原理和變形紙片一樣,,隨著角度的改變,圖案也會跟著變化,,我猜你一定知道是什么,。至于音頻輸出,可以選擇用29個揚聲器或是原廠帶的藍牙耳機收聽,;在選配清單中,,新攬勝還提供了后排雙屏幕和影音獨立控制功能,檔次上又提升一步,。
相關車型:攬勝 2012款 5.0 SC V8
這臺攬勝采用全黑色內飾,,用料和做工都對得起200多萬的身價。座椅加熱,、通風功能各具有5擋調節(jié),,對于細節(jié)的處理也相當到位。只不過中央的這塊表并不知道是什么品牌,,相比其它豪華品牌豪車采用的IWC,、BREITLING等名表來說,路虎還是不太厚道啊,!
相關鏈接:
路虎在越野方面的造詣是相當深的,,全地形反饋系統(tǒng)讓其擁有出色的越野能力。攬勝共擁有中央和后軸兩把差速鎖,,中央差速機構選用了更為可靠的托森限滑差速器,,必要情況下電控機構可徹底鎖止差速器,讓前后軸實現剛性連接,,并且具備低速扭矩放大擋,,而后軸則為電控多片離合限滑差速器。
而像卡宴,、LX570等競爭車型均只有一把中央差速鎖,,后軸則為開放式差速器,只是通過電子輔助制動系統(tǒng)來控制左右車輪動力的傳遞,。奔馳GL雖然擁有中軸和后軸兩把鎖,,但全部為電控多片離合限滑差速器,性能方面要稍遜色于攬勝,。所以接下來我認為很有必要再對比一下同級別的卡宴,、雷克薩斯LX570以及奔馳GL的四驅操作系統(tǒng)。
保時捷 Cayenne Turbo的四驅控制系統(tǒng)
『2011款保時捷 Cayenne Turbo』
卡宴雖然也擁有空氣懸掛,,但風格與攬勝明顯不同,。它的空氣懸掛分為正常、舒適和運動三種模式,,高低可調節(jié)范圍略小,,但車身更低,公路性能更為出色,,只是響應的速度比攬勝慢一些,。
雷克薩斯LX570的四驅控制系統(tǒng)
『2012款雷克薩斯LX570』
如果說卡宴與攬勝的定位相差較大的話,那么LX570在四驅系統(tǒng)以及越野能力方面的表現就與攬勝頗為接近了,。LX570同樣擁有讓人眼花繚亂的越野控制系統(tǒng),,而2012款車型除了擁有上下坡輔助功能、高低四驅切換,、底盤升降,、懸掛模式調節(jié)這些功能之外,還增加了越野轉向輔助系統(tǒng),,上下坡輔助功能也從之前3速可調升級為5速可調,。
而當驅動模式切換至低速四驅,并把上下坡輔助功能切換到最低速的時候,,LX570強大的CRAWL/MTS系統(tǒng)便會自動啟動,,在上下坡時車輛會以特定的速度勻速行駛,,而駕駛員只需把控方向即可。不過這套系統(tǒng)的操作較為復雜,,需要駕駛者對四驅系統(tǒng)有一定了解,。
奔馳GL450的四驅控制系統(tǒng)
『2011款奔馳GL450』
奔馳的四驅模式選擇比較簡單,主要通過中控臺上的驅動模式旋鈕來完成,。旋鈕分三擋,,第一擋:自動模式;第二擋:中央差速器鎖止模式,;第三擋:中央、后橋差速器鎖止模式,,但同樣不如攬勝的全地形反饋系統(tǒng)直觀,。
小結:
綜合對比我們發(fā)現,除了卡宴的四驅系統(tǒng)與越野不太沾邊之外,,其它三款車型都具有比較強悍的越野能力,。但是在人性化方面,LX570和奔馳GL顯然還不夠直觀,,駕駛者先要對當前的環(huán)境進行正確的判斷,,然后再正確的選擇相應的模式。而攬勝就像一臺傻瓜相機,,你只需要知道此時腳下是什么地形就可以了,。
中央7英寸液晶顯示屏可顯示的內容非常豐富,除了娛樂以及導航燈常規(guī)功能之外,,還可以顯示四個輪胎以及差速鎖的狀態(tài),,并且還擁有全景顯示功能,不放過車身四周的任何死角,,讓駕駛員真正做到全局掌控,。不過因為這是一塊電阻屏,所以觸摸靈敏度不高,,系統(tǒng)反應也不夠快,,最遺憾的是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中文顯示。
方向盤的手感以及多功能性幾乎都無可挑剔,,但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攬勝的儀表盤,。這塊儀表盤其實為一整塊12英寸TFT-LCD顯示屏,當車輛為越野行駛時,,顯示屏會配合主觸摸屏上的顯示內容,,在中央顯示關鍵的動態(tài)信息,而且兩個虛擬表盤必要時還會左右移動,。此外還有一點細心的網友可能也注意到了,,這臺攬勝5.0機械增壓版的油耗也是高的驚人�,。〕^23L/100km的油耗真不是我們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為了節(jié)約資源與環(huán)保,,還是建議廠家以后少生產些油老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