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8日 南極遇汽車之家網(wǎng)友
在《奇駿南極之行》游記進行中,,有一位ID叫wangdali的網(wǎng)友多次提到了南極,,甚至在我還沒到達長城站時,這位熱心的朋友就已經(jīng)提前揭秘了一些“疑惑”,,尤其是說到了住宿和網(wǎng)絡的問題,。原來他就是目前在長城站負責通訊網(wǎng)絡的工程師——汪大立同志(高級網(wǎng)絡工程師),我們這次去南極能有良好的網(wǎng)絡支持就是靠的他們,!特別說明的是,老汪同志可是汽車之家的忠實網(wǎng)友,!
當我多次拜訪他時,,老汪同志的笑容總是掛在嘴邊,,一幅很有知識的眼鏡,一個調皮的棒球帽,,一張憨厚可掬的面龐,,就這樣我們慢慢得認識了。到南極的期間,,老汪同志還擔任了汽車之家的宣傳大使,!與他一起工作的戰(zhàn)友們在他的正確引導下都開始經(jīng)常關注汽車之家了,不久前,,他們也開始在論壇(潛水),,結果在我到來之后的“監(jiān)督”和見證下,他們正式加入了汽車之家,!
● 1月29日 上冰帽,、爬平頂巖
在南極的一個星期時間里,天空總是昏昏沉沉,,很少見陽光(總共加起來不到2個小時),,這也被我定義為南極的特征。聽科考隊員說,,長城站這邊的天氣變化很快,,早上或許還是陰天,中午就開始下雨,,接著就是刮風,、晚上下雪也說不定呢,真是很怪,!而晴天的頻率基本是10天出現(xiàn)一次,,很不巧,我們在這里見到最多的就是陰天,、刮風,、小雨和大霧……正是因為這種天氣,其中有兩次活動受到了影像,,一個是去看平頂巖,、另一個則是喬治王島最壯觀的冰蓋!
首先來說說柯林斯冰帽,,它的面積約為1250平方千米,,平均的厚度200米,最厚的地方可達450米,!在喬治王島上,,巨大的冰帽占據(jù)有90%的面積!因此,它也稱得上是地標性的自然景觀,!在長城站東面的海灘位置一眼就可以看到它,!如果碰到好天氣,白里透藍的冰帽會與周圍的景象形成極大的反差,,氣勢磅礴并且神秘美麗,!
據(jù)了解,與烏拉圭站聯(lián)手研究柯林斯冰帽的馬丁等4位德國科學家,,通過近10年的觀測認為,,柯林斯冰帽的冰在以每年五六十米的速度流入海中,冰帽高度在以每年2米的速度下降,。韓國站的科學家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在1956、1989,、1994,、2001這四個年份構成的3個時間段中,柯林斯冰帽退縮速度越來越快,,此側45年間退縮了1.1千米,,他們預測,照這個趨勢發(fā)展,,2060年左右柯林斯冰帽可能會消失,。
另外一處需要考察的重點則是平頂巖,在前往的途中,,我們還看到了南極特有的景觀——“石環(huán)”,,什么是“石環(huán)”呢?我在這里也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一般的地表現(xiàn)象是粗細(石頭)混雜的,,當有水滲到地面里后,這些水會在某一個地方匯集并在高寒的環(huán)境下產生凍結,,水凍結后體積會膨脹,,地面表層的石頭就會被拱起來,之后地面頂端又會出現(xiàn)裂縫,,而當水繼續(xù)向下滲透,、凍結、膨脹后再向上拱,,重復的動作多了,,這種地表就會被篩出一塊規(guī)則的土地,即周圍的大石頭被推到一邊現(xiàn)象,。
徒步走了近兩個多小時,,我們發(fā)現(xiàn)天空中的海燕越聚越多,,這種海燕的名字叫“風暴海燕”!它們的這種低空喊叫就是一種暴風雪來襲前的信號,。為此,,我們的科考行程也不得不提前終止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