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標故事]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之后,,歐洲迎來了機械化生產突飛猛進的時代,,安德烈·雪鐵龍(A.Citroen)乘著這股浪潮創(chuàng)辦了雪鐵龍汽車廠并推出了Type A型車。此后,雪鐵龍憑借Traction Avant,、2CV和DS系列車型逐漸享譽全球。提到雪鐵龍,,你首先想到的是其雙人字車標,,今天就讓我們簡單了解下雪鐵龍的發(fā)展歷程和其車標的演變史。
從生產齒輪逐步轉型制造汽車
家境優(yōu)越的安德烈·雪鐵龍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巴黎綜合理工大學,,1905年,,27歲的安德烈·雪鐵龍在去波蘭旅行的途中購買了人字形齒輪在歐洲的專利權,成功研制出雙人字形齒輪后,,安德烈·雪鐵龍創(chuàng)辦了一家以生產人字形齒輪為主的雪鐵龍齒輪廠,,很快產品開始在歐洲熱銷。然而僅生產齒輪并不能令他滿足,,當時紅極一時的Mors汽車公司因管理不善正面臨倒閉,,安德烈·雪鐵龍接手公司并在短短一年內使其扭虧為盈。此后,,安德烈·雪鐵龍遠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底特律工廠進行參觀,,福特工廠的規(guī)模和生產效率讓他驚訝不已。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安德烈·雪鐵龍在塞納河畔的Javel地區(qū)建廠開始生產炮彈,,通過生產軍火,企業(yè)規(guī)模迅速擴大,,但他知道戰(zhàn)爭遲早是要結束的,,戰(zhàn)前參觀福特工廠令他記憶猶新,,在法國復制福特T型車的神話是他夢寐以求的事。1916年,,安德烈·雪鐵龍召集了一支工程師團隊開始著手研發(fā)并以福特工廠流水線的方式生產汽車,,雪鐵龍首輛轎車Type A于1919年正式面世。雪鐵龍Type A搭載1.3升直列四缸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0馬力,,配備3速手動變速箱,最高時速65km/h,。雪鐵龍Type A的水箱蓋上帶有雪鐵龍汽車極其簡單的品牌標識,,橢圓形內含有雙人字形圖案,取自安德烈·雪鐵龍創(chuàng)業(yè)時所生產的雙人字形齒輪,,寓意簡單而又耐人尋味,。
1920年,雪鐵龍汽車首次參加法國勒芒汽車節(jié)油大賽,,最終奪得了最佳經濟性能獎,,如此成績拉動了雪鐵龍汽車的銷量。此后,,基于Type A所衍生出的多款車型相繼問世,。1921年,Type B取代了Type A,,其中由著名車身設計師亨利·拉布迪特操刀設計的Type B2 Caddy Sport因擁有賽艇式車尾造型而深受消費者喜愛,。與此同時,新的雪鐵龍品牌標識出現(xiàn)在了Type B車型上,,新標識在原先品牌標識的基礎上加入了多邊形外框,,使雪鐵龍標識更為飽滿立體,。1925年,,全鋼板車身的雪鐵龍B10問世后,鋼木結合車身正式退出了雪鐵龍的歷史舞臺,。
對于安德烈·雪鐵龍來說,,雙人字形標識必須要做到深入人心,早在雪鐵龍第一輛汽車正式下線前,,雪鐵龍廣告部便已正式成立,,起初安德烈·雪鐵龍培訓專業(yè)廣告人員宣傳自己工廠生產的炮彈,此后各大報刊雜志上都能見到雙人字形標志,。1920年初,,安德烈·雪鐵龍發(fā)現(xiàn)國家和地區(qū)公路兩旁的路牌大多都在一戰(zhàn)中被損壞,極具商業(yè)頭腦的他決定出資捐獻一批帶有雪鐵龍標識的藍黃底路牌,。一時間,,橢圓形和八角形的搪瓷路牌充斥著整個法國的大街小巷,路牌上不僅標注了雪鐵龍公司捐贈,有些還帶有雪鐵龍經銷商的信息,。
此后,,安德烈·雪鐵龍甚至租下了朝向Trocadero廣場的埃菲爾鐵塔整個北塔面,用20萬個霓虹燈在埃菲爾鐵塔上組成了“CITROEN”字樣,,此后的10年里,,雪鐵龍的品牌名稱與埃菲爾鐵塔一同點亮了巴黎的夜空。安德烈·雪鐵龍在營銷方面的過人之處不僅限于此,,為了證明雪鐵龍汽車的性能和可靠性,,雪鐵龍開始了首次探險之旅。一隊雪鐵龍B2履帶式汽車先后于1922年和1924年開始了穿越撒哈拉沙漠和非洲大陸的征程,。
為了推廣C4和C6系列車型,,雪鐵龍在1931年開啟了著名的“東方之旅”征程,車隊駕駛C4F履帶車從黎巴嫩貝魯特出發(fā),,途經伊拉克,、阿富汗等地,跨越喜馬拉雅山,、穿越戈壁,,歷經長達10個月的征程,行駛12000公里之后終于在1932年2月抵達了北京,,此行也成為世界汽車發(fā)展史上驚人的壯舉,,也為雪鐵龍汽車在中國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皷|方之旅”結束后C4和C6系列車型相繼停產,,雪鐵龍推出了8CV、10CV和15CV,,三款車型分別搭載1.5升,、1.8升和2.7升發(fā)動機,該系列車型被人們統(tǒng)稱為Rosalie,。
起初,,8CV車身上并沒有雪鐵龍標識,直到1932年底,,該車進氣格柵才出現(xiàn)了雪鐵龍的雙人字標識,。為了在與眾多對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雪鐵龍索性將雙人字圖案直接融入到進氣格柵上,,如此一來,,人們便能很輕易地在車流中尋找到雪鐵龍汽車。雖然雪鐵龍品牌逐漸成熟,,但安德烈·雪鐵龍無法依靠Rosalie系列車型挽救深陷財務危機的雪鐵龍公司,,1934年,,雪鐵龍Rosalie相繼推出市場,安德烈·雪鐵龍將全部希望寄托在了一款革命性的車型上,。
雪鐵龍“前驅車”雙人字形格柵紅遍法國
1934年,,雪鐵龍推出了世界上首款前置前驅轎車Traction Avant,由于特點鮮明,,該車索性直接被命名為“前輪驅動”,。Traction Avant的推出再次讓雪鐵龍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該車也引領了全球汽車產業(yè)的新變革,。雪鐵龍Traction Avant采用承載式車身及獨立前懸架,,大大提升了操控穩(wěn)定性和舒適性。Traction Avant最初搭載一臺1.3升直列四缸發(fā)動機,,最大功率32馬力,,配備3速手動變速箱,最高時速95km/h,。此后,,Traction Avant陸續(xù)推出了搭載1.5升、1.6升,、1.9升發(fā)動機的改良車型,。
雪鐵龍Traction Avant的出現(xiàn)再次美化了雙人字形格柵,鍍鉻材質的應用使得進氣格柵上的雙人字形更為立體醒目,。安德烈·雪鐵龍一直夢想著推出一款高端豪華車,,隨著Traction Avant 11CV逐漸成熟后,安德烈·雪鐵龍在1934年的巴黎車展上推出了搭載3.8升V8發(fā)動機的Traction Avant 22CV,,然而該車推出幾周之后,,雪鐵龍公司陷入財務危機,這款本該大批量生產的車型在雪鐵龍公司主要債權人愛德華·米其林宣布收購雪鐵龍之后停產,,最終該車僅生產了約20輛,。
與此同時,安德烈·雪鐵龍發(fā)現(xiàn)其產品在商用車市場中的競爭力顯得極為薄弱,,經過詳盡的市場調研后,,公司決定生產一款擁有平頭駕駛室,、可站立在車內,,靠近人行道一側裝有側滑門以方面裝卸貨物的商用車,滿足以上條件的雪鐵龍首款商用車TUB于1939年正式上市,。該車搭載1.6升直列四缸35馬力發(fā)動機,,配備3速手動變速箱,最高時速90km/h,。由于二戰(zhàn)的爆發(fā),,該車銷量還不足2000臺,,二戰(zhàn)結束后,人們對商用車的需求極度高漲,,得益于戰(zhàn)前TUB的研發(fā),,雪鐵龍迅速推出了基于雪鐵龍TUB和Traction Avant基礎上開發(fā)的TUC-H型商用車。TUC-H一經推出便迅速紅遍法國及歐洲市場,,其以強大的實用性和奇特的造型深受消費者喜愛,,車頭方鼻子上的雙人字形雪鐵龍標識雖不及Traction Avant上的精致,但行駛在街頭也為雪鐵龍賺足了眼球,。
公司創(chuàng)始人安德烈·雪鐵龍被董事會掃地出門,,身心交瘁且長期患病的他最終于1935年7月去世,法國汽車工業(yè)史上的一顆巨星隕落,。值得慶幸的是,,米其林接手后的雪鐵龍公司從原來的重視產量轉變?yōu)樽⒅禺a品質量,Traction Avant 11CV的熱銷給雪鐵龍帶來了巨大的利潤與榮耀,,這也是對雪鐵龍汽車先驅者安德烈·雪鐵龍先生極富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種肯定,。1938年,雪鐵龍發(fā)布了比11CV更為高端的Traction Avant 15-Six,,該車搭載2.9升直列六缸發(fā)動機,,采用前盤后鼓制動系統(tǒng),最高時速130km/h,。
二戰(zhàn)使得民用汽車全部停產,,直到1946年雪鐵龍Traction Avant 15-Six才恢復生產,1947年推出的改良型15-Six D的進氣格柵全部經過鍍鉻處理,,且雙人字形造型向外突出,,該車以良好的操控性和卓越的性能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后,作為雪鐵龍當時的旗艦車型,,Traction Avant 15-Six遠銷歐洲及海外市場,,同時成為法國總統(tǒng)等政界人士的專屬座駕,1954年,,雪鐵龍推出了Traction Avant 15-Six H高端車型,,其首次安裝了液壓氣動式后懸架,此舉也是為下一款雪鐵龍經典車型的研發(fā)做準備,。1955年,,雪鐵龍在15-Six的底盤基礎上打造了兩輛戴高樂將軍的御用座駕,其中一臺的進氣格柵上首次出現(xiàn)了簡化的雙人字形標識,。
雙人字形標識伴隨雪鐵龍眾多經典車型的誕生而不斷演變
二戰(zhàn)的爆發(fā)使得雪鐵龍多個項目的進展受到影響,,其中就包含微型車計劃。多年的戰(zhàn)爭使得雪鐵龍研發(fā)部門無暇顧及新車是否能順應戰(zhàn)后新局勢,,當雪鐵龍2CV在展臺上揭開其神秘面紗的時候,,不少人認為它是一款外觀丑陋到令人發(fā)笑的小車,,然而正是這款“小丑車”卻以結構簡單、功能多樣性和經濟實惠等特點改變了戰(zhàn)后法國人的生活,。當你看到2CV的試驗車之后,,你就會覺得2CV是如此美麗,因為它的試驗車簡直丑到令人無法直視,,其車頭覆蓋的進氣格柵上雪鐵龍的雙人字形標識過于重疊,,乍一看像是被“簡化”成單人字形。
雪鐵龍2CV搭載一臺375cc雙缸水平對置風冷發(fā)動機,,最大功率僅為9馬力,,采用獨立懸架和前后鼓式制動器,最高時速65km/h,。雪鐵龍的雙人字形標識在2CV上再次發(fā)生了改變,,由于其車頭進氣格柵面積與Traction Avant相比大幅減小,直接將雙人字形置于進氣格柵上顯然不夠醒目,。因此,,設計人員將內嵌雙人字形的巨大橢圓形標識放在了2CV的進氣格柵上,2CV憑借其怪異的造型和醒目的車標再次成為法國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955年巴黎車展上,,雪鐵龍DS19因其別具一格的造型設計和先進的四輪獨立液壓懸架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其呆萌的造型使DS19的研發(fā)人員給它起了個響亮的綽號——河馬,。該車一經亮相后45分鐘就收獲了750份訂單,,展會第一天雪鐵龍共接到了12000份DS19的訂購合同,可見其受歡迎程度,。DS19搭載75馬力的1.9升直列四缸發(fā)動機,,最大扭矩137N·m,采用4速手動變速箱,,最高時速148km/h,。
此后雪鐵龍又推出了DS21和DS23系列車型,然而一向“高調”的雪鐵龍并未在DS系列的車頭懸掛品牌標識,,僅在車尾配有雙人字形車標,,和2CV不同的是,DS車尾的雙人字形標識再次得以簡化,,取消了橢圓形外圈設計后,,僅留有尖銳的雙人字形標識。也許在雪鐵龍看來,,DS19憑借夢幻般的造型設計已擁有極高的辨識度,。發(fā)生在1962年8月的刺殺戴高樂事件讓雪鐵龍DS再次名聲大震,,盡管車胎全部被子彈擊穿,,雪鐵龍DS仍然載著總統(tǒng)奪路而去,。
1959年,雪鐵龍發(fā)布了全新的品牌標識,,白底橢圓形襯托著更為立體的金黃色雙人字形標識,。雪鐵龍2CV和DS大紅大紫的同時,兩款車一個主攻低端市場,,另一個主攻豪華車市場,,中間存在的巨大空白迫使雪鐵龍在1961年推出了Ami 6四門轎車,其造型造次顛覆了人們的審美,,逆向傾斜的D柱和后輪半藏式設計使其擁有極高的辨識度,,正因如此,Ami 6全車索性根本見不到雪鐵龍的品牌標識,。在這期間,,雪鐵龍眾多車型的品牌標識使用情況也相當混亂,既有2CV的橢圓形雙人字形標識,,又有DS簡潔的雙人字形標識,,同時還有TUC-H的雙人字形進氣格柵。
雪鐵龍雙人字形標識在1966年再次發(fā)生了變化,,藍,、白、黃成為品牌標識的主色調,,Citroën字樣被置于雙人字標識底部,。1970年,雪鐵龍SM正式發(fā)布,,其憑借優(yōu)美的車身造型再次為雪鐵龍賺足了眼球,,浪漫的法國人在汽車造型設計上確實頗有建樹,雪鐵龍SM最具看點的就是車頭大燈和兩組大燈之間的透明車牌框,,由于車頭最醒目的位置被車牌所占據(jù),,雪鐵龍將品牌標識整合在了SM發(fā)動機蓋進氣口上。雪鐵龍SM搭載一臺170馬力的2.7升V6發(fā)動機,,最大扭矩233N·m,,最高時速220km/h。售價高昂的雪鐵龍SM因石油危機的到來而被迫停產,,這也使雪鐵龍蒙受了巨大的損失,,這也迫使米其林打算出讓雪鐵龍汽車公司。
1974年,,繼承了雪鐵龍DS和SM諸多特點于一身的CX正式誕生,,生不逢時的雪鐵龍SM并未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收益,雪鐵龍將全部希望壓在了CX身上,,此時正值標致兼并雪鐵龍之際,,CX也成為最后一臺由雪鐵龍設計部負責研發(fā)設計的雪鐵龍轎車,。然而CX系列車型不負眾望的贏得了市場的一致認可,為雪鐵龍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利潤和眾多榮譽,�,?紤]到品牌價值的體現(xiàn),雪鐵龍將雙人字形標識置于CX進氣格柵正中,,同時期仍然在產的2CV和其他雪鐵龍車型也采用了和CX相同的品牌標識,。
被標致汽車收購后,雪鐵龍于1982年推出了全新的BX轎車,,注入新鮮血液的雪鐵龍在BX的設計上也融入了大量創(chuàng)新思維,,在雪鐵龍設計部的一再堅持下,標致高層終于同意為雪鐵龍BX配備氣液聯(lián)動懸架系統(tǒng),,雪鐵龍的設計精髓得以延續(xù),。1985年3月,雪鐵龍開始在經銷店安裝顏色更加醒目的標志牌,,其標志牌配色由原先的黃,、藍兩色替換為紅、白兩色,,雪鐵龍全新品牌標識便由此誕生,。同年7月,雪鐵龍參加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車展,,參展期間簽署了250臺CX轎車的訂單,,這標志著雪鐵龍汽車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為了填補AX和BX系列車型之間的空白,,雪鐵龍在1991年推出了ZX系列車型,,僅僅過了一年,雪鐵龍便與東風汽車公司合資成立了神龍汽車有限公司,,雪鐵龍ZX轎車開始以CKD方式在國內生產,,ZX在國內還有了個響當當?shù)拿帧豢担粫r間,,懸掛雙人字形標識的雪鐵龍汽車開始出現(xiàn)在國內大街小巷中,。1999年日內瓦車展中,雪鐵龍發(fā)布了名為C6 Lignage的概念車,,其車頭的雙人字形標識末端向兩側橫向延伸,,與進氣格柵融為一體,這也讓人們看到了雪鐵龍車型未來的設計思路,。
隨著雪鐵龍Xsara(賽納)和Xsara Picasso(畢加索)的相繼推出,,雪鐵龍品牌標識也發(fā)生了細微的變化,2004年上市的畢加索改款車型上的雙人字標識變得更為圓潤飽滿,但此時雪鐵龍標識仍然沿用紅底白齒輪中的尖銳造型,。與此同時,,同年推出的雪鐵龍C4首次采用了C6 Lignage概念車上車標向外延伸的設計風格,由于車標需要與鍍鉻雙條進氣格柵相連,,以至于雙人字形標識末端只能變得極為平滑,,此后的雪鐵龍C6等車型相繼延續(xù)了這種前臉整體性更強的設計,。
2009年,,雪鐵龍在其品牌誕辰90周年之際正式發(fā)布了全新的品牌標識。雙人字形齒輪圖案更加立體,,鍍鉻配色搭配陰影效果使其金屬質感極強,,雙人字形標識兩側末端由原先的鋒利變得更為平直順滑,下方配有紅色Citroën字樣,,全新的品牌標識給人一種雪鐵龍向來追求浪漫的造型設計和尖端科技感的完美融合,。至此,雪鐵龍旗下車型開始陸續(xù)啟用全新的品牌標識,,眾多車型通過各自的設計表現(xiàn)手法,,將雪鐵龍標識與其進氣格柵造型相融合,演繹出多種不同風格的前臉樣式,。
總結:
雪鐵龍第一款汽車自1919年誕生以來,安德烈·雪鐵龍創(chuàng)業(yè)時所生產的雙人字形齒輪便體現(xiàn)在了雪鐵龍的車標之上,。安德烈·雪鐵龍極具前瞻性的產品設計和營銷策略令雪鐵龍汽車進入了飛速發(fā)展的階段,,雙人字形齒輪標識也見證了法國的社會變革和法國汽車的發(fā)展史。雙人字齒輪標識伴隨眾多經典車型的誕生而逐漸發(fā)生著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不管經歷著怎樣的挫折與榮耀,,雪鐵龍就如同雙人字齒輪一般堅毅的滾動著,繼續(xù)書寫著自己輝煌的篇章,。(圖/文:汽車之家 李昊鵬)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