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實不相瞞,在來參加這次奔馳舉辦的冰雪試駕會之前,,我甚至沒去過比北京緯度更高的地方,,北國千里冰封的畫面我只在電視中領(lǐng)略過,對于冬季那片天地零下三十多度的氣溫還是心存一些敬畏的。不過對于這次冰雪之旅我依然滿懷期待,,因為這將是我體驗到奔馳眾多車型的絕好機會,,而輪胎與冰雪摩擦帶來的體驗也一定會讓我流連。
今天的體驗分為自然越野和冰面駕駛兩大部分,,接下來我將逐一為大家介紹,,不過由于時間有限,我只體驗了部分車型,,還請諒解,。
■ 自然越野試駕體驗
上午,我們在進行了簡短的講解培訓(xùn)后就直接進發(fā)到距離大本營40公里外的草場,,這里是起伏的丘陵地帶,,地面上是松軟的雪和沙石混合物,嗯,,正好合適SUV一展身手,。
這臺GLE 400 4MATIC配備了懸架高低調(diào)節(jié),去越野路段撒野,,當(dāng)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選擇off-road模式,底盤升高從而獲得更大的離地間隙,,并且在該模式下有扭矩放大的作用,,這會對我們的挑戰(zhàn)有很大的幫助。
雪地胎的配方中天然橡膠和二氧化硅的比例比較高,,這樣就能獲得不錯的雪地性能,,尤其是在這么松軟的路面上。此外雪地胎在氣溫升高后一定要記得換回來,,因為在夏天干燥的路面上使用,,這種輪胎的磨損會相當(dāng)快。
上坡和下坡是越野路段的基礎(chǔ),,其實這樣的項目對于GLE 400 4MATIC來說還算是比較簡單的,,掌握基本的要領(lǐng),溫柔對待剎車和油門,,上手幾乎沒有難度,。此外,教練還告訴我們,,如果上坡到一半有將上未上的感覺時,,可以嘗試左右打打方向配合著油門,很有可能就上去了,。
GLS 400 4MATIC在該路段的駕駛體驗和GLE絕大部分是相似的,不同之處在于更大的車身會給你帶來在雪地開船的感覺。得益于四驅(qū)系統(tǒng),,只要車速控制得當(dāng),,轉(zhuǎn)彎時基本不會發(fā)生橫向的位移。
其實陡坡緩降功能在前兩款試駕的SUV車型上也有,,不過并不是我們體驗的重點,,在GLC上這功能表現(xiàn)的不錯,系統(tǒng)將速度控制在時速6公里,,不會讓你下意識想踩剎車,,可用性挺高的。
在越野體驗接近尾聲時,,發(fā)生了一件既尷尬又有意思的事情,,可能是同車試駕的朋友之前誤把駕駛模式切換至雪地(越野路段應(yīng)該放在off-road模式),在這個模式下發(fā)動機輸出被限制,,導(dǎo)致了一個坡沖了好幾次也沒成功,,直到發(fā)現(xiàn)問題后才成功脫困。
● 越野小結(jié):
這三款SUV有著很多共同點,,它們都有越野駕駛模式選擇和陡坡緩降功能,,并且都是四驅(qū),這樣的設(shè)定面對今天略有難度的試駕路況表現(xiàn)都還挺從容,,不過GLC由于沒有可升降懸架,,數(shù)次出現(xiàn)拖底和懸架行程用盡的情況,不過作為一臺城市SUV我覺得它也挺不錯的了,。其實今天來供越野體驗的車型除了上邊三款,,還有越野神車奔馳G 500,它也是我們?nèi)煸囻{的安全車,,不過由于時間原因只能很遺憾地錯過了,,期待著下次吧。
■ 冰面試駕體驗
上午的越野體驗我們可以說是在盡力避免側(cè)滑,,那么下午的冰面駕駛環(huán)節(jié)就是在努力創(chuàng)造并掌控側(cè)滑,,一場輪胎與冰面的摩擦正式開始。
● AMG體驗
雖然我并沒有在正常干燥的公路上駕駛過這三款車,,但不可否認這三者無一不能給我們帶來速度與激情,,但是今天冰面上的駕駛體驗卻是十分獨特的。
在冰面駕駛的環(huán)節(jié),,抓地力略勝普通輪胎一籌的雪地胎也會疲于應(yīng)付,,那么換上釘胎就是最好的選擇。
由于這三款車型都很“暴力”,,所以能看出來與之匹配的賽道路段也是更加寬闊的,,讓體驗者能夠充分享受又不必太過忌憚沖出雪墻,。這三款車每一個都有它不同的樂趣,AMG C 63和AMG GT同樣都是大排量大馬力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對于新手來說ESC全關(guān)后,,漂過了頭是遲早的事兒,不同點是尾巴甩起來后,,明顯能感覺到座艙更靠后的AMG GT擺動幅度更大,;而具有四驅(qū)系統(tǒng)的AMG A 45極限會稍微高一點,彎中漂移對于新手來說更好控制,。
● 四驅(qū)體驗
四驅(qū)體驗的賽道彎道多且急,,這臺標(biāo)準(zhǔn)軸距的C 200再搭配上四驅(qū),應(yīng)對起來比較從容,,而當(dāng)我剛開了一圈覺得自己能夠挑戰(zhàn)更快的速度時,,第二圈第一個彎角入彎太快產(chǎn)生了嚴重的推頭,結(jié)果如你所想,,沖出雪墻后被安全車G 500救出,。
● 漂移體驗
漂移的賽道是兩個同心圓,長軸的E級繞著大圈漂,,E級Coupe則繞著小圈漂,。
漂移時,要先向彎心打一點方向,,待車尾甩起后反打方向,,此時調(diào)節(jié)油門深度和方向盤轉(zhuǎn)向便可持續(xù)漂移狀態(tài),像我這樣的新手學(xué)習(xí)起來不難,,并樂在其中,,但如果想像教練那樣漂移軌跡一直和環(huán)形賽道同心,這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了,。
我們先體驗的是國產(chǎn)的E 320 L 4MATIC,,由于車身軸距長,并且是四驅(qū),,單看這幾個條件似乎不太好漂,,但將ESC全關(guān),憑借較強的動力輸出,,我在練習(xí)了幾圈之后,,成功漂起來已經(jīng)不在話下�,! �
而換到E 200 Coupe后,,明顯感覺得心應(yīng)手多了,車身較小再加上是后驅(qū),,輕打方向,,深踩油門,,開漂。而此時相比E 320 L更小的動力也成了優(yōu)點,,因為油門更好控制,,不會稍不留神就漂過了。
● 冰面駕駛小結(jié)
和上午的越野路段相比的話,,我個人更喜歡在冰面上滑動和摩擦帶來的快感,這是一種在普通路面常人難以獲得的感受,。不過面對如此多的車型和體驗項目,,上一個還未等我回味過來,下一個已經(jīng)開始了,,無論不安分的AMG GT還是性情略好掌握的E 200 Coupe,,想要“摩擦”出點名堂,還得多練,。
■ 全文總結(jié)
一天的試駕活動很快就過去,,面對這么多的車型和體驗項目,今天收獲的駕駛經(jīng)驗也許連皮毛都算不上,,但是這并不妨礙我愛上在冰面上滑動和漂移所帶來的感覺,那種征服各種路況和漂移時略帶眩暈的快感,。誠然,這些奔馳車型回到都市,,大家更多的是開著它們?nèi)粘4�,,但是如果你在專業(yè)的冰雪場地體會過車輛打滑、失控的感覺,,那么日常駕駛?cè)绻龅较嗨频木o急情況,,你的頭腦以及身體對這種感覺便不會陌生,從而能做出快速正確的動作化解險情,,我想這也正是冰雪試駕能帶來最實際的意義,。(文/圖/攝 汽車之家 洪冰清)
■ 官圖賞析
■ 相關(guān)閱讀
車型圖片 | ||||
基本參數(shù) | 奔馳C級 2017款 C 200 運動版 4MATIC | 奔馳E級 2017款 E 320 L 運動型 4MATIC | 奔馳GLC 2017款 GLC 300 4MATIC 豪華型 | 奔馳GLE 2017款 GLE 400 4MATIC |
廠商指導(dǎo)價 | 38.98萬 | 62.98萬 | 57.90萬 | 93.20萬 |
廠商 | 北京奔馳 | 北京奔馳 | 北京奔馳 | 奔馳(進口) |
級別 | 中型車 | 中大型車 | 中型SUV | 中大型SUV |
能源類型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環(huán)保標(biāo)準(zhǔn) | 歐V | 歐V | 歐V | 歐V |
上市時間 | 2016.09 | 2016.11 | 2016.10 | 2016.11 |
最大功率(kW) | 135 | 200 | 180 | 245 |
最大扭矩(N·m) | 300 | 400 | 370 | 480 |
發(fā)動機 | 2.0T 184馬力 L4 | 3.0T 272馬力 V6 | 2.0T 245馬力 L4 | 3.0T 333馬力 V6 |
變速箱 | 7擋手自一體 | 9擋手自一體 | 9擋手自一體 | 9擋手自一體 |
長*寬*高(mm) | 4714*1810*1442 | 5065*1860*1482 | 4661*1898*1664 | 4813*1951*1761 |
車身結(jié)構(gòu)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最高車速(km/h) | 225 | 250 | 235 | 247 |
官方0-100km/h加速(s) | 8.3 | 5.7 | 6.9 | 6.4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7.3 | 8.7 | 7.6 | 9.3 |
整車質(zhì)保 | 三年不限公里 | 三年不限公里 | 三年不限公里 | 三年不限公里 |
首任車主質(zhì)保政策 | - | - | - | - |
車身 | 奔馳C級 2017款 C 200 運動版 4MATIC | 奔馳E級 2017款 E 320 L 運動型 4MATIC | 奔馳GLC 2017款 GLC 300 4MATIC 豪華型 | 奔馳GLE 2017款 GLE 400 4MATIC |
長度(mm) | 4714 | 5065 | 4661 | 4813 |
寬度(mm) | 1810 | 1860 | 1898 | 1951 |
高度(mm) | 1442 | 1482 | 1664 | 1761 |
軸距(mm) | 2840 | 3079 | 2873 | 2915 |
前輪距(mm) | 1563 | 1596 | 1617 | 1650 |
后輪距(mm) | 1545 | 1600 | 1613 | 1669 |
車身結(jié)構(gòu) | 三廂車 | 三廂車 | SUV | SUV |
車門數(shù)(個) | 4 | 4 | 5 | 5 |
座位數(shù)(個) | 5 | 5 | 5 | 5 |
油箱容積(L) | - | 66 | - | - |
后備廂容積(L) | - | - | - | - |
整備質(zhì)量(kg) | - | 1950 | - | - |
發(fā)動機 | 奔馳C級 2017款 C 200 運動版 4MATIC | 奔馳E級 2017款 E 320 L 運動型 4MATIC | 奔馳GLC 2017款 GLC 300 4MATIC 豪華型 | 奔馳GLE 2017款 GLE 400 4MATIC |
發(fā)動機型號 | 274 920 | 276 823 | 274 920 | 276 821 |
排量(mL) | 1991 | 2996 | 1991 | 2996 |
排量(L) | 2.0 | 3.0 | 2.0 | 3.0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雙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雙渦輪增壓 |
發(fā)動機布局 | - | - | - | -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V | L | V |
氣缸數(shù)(個) | 4 | 6 | 4 | 6 |
每缸氣門數(shù)(個) | 4 | 4 | 4 | 4 |
配氣機構(gòu)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最大馬力(Ps) | 184 | 272 | 245 | 333 |
最大功率(kW) | 135 | 200 | 180 | 245 |
最大功率轉(zhuǎn)速(rpm) | 5500 | 5000-6000 | 5500 | 5250 |
最大扭矩(N·m) | 300 | 400 | 370 | 480 |
最大扭矩轉(zhuǎn)速(rpm) | 1200-4000 | 1300-4500 | 1300-4000 | 1600-4000 |
最大凈功率(kW) | - | - | - | -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標(biāo)號 | 95號 | 95號 | 95號 | 95號 |
供油方式 | 直噴 | 直噴 | 直噴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環(huán)保標(biāo)準(zhǔn) | 歐V | 歐V | 歐V | 歐V |
變速箱 | 奔馳C級 2017款 C 200 運動版 4MATIC | 奔馳E級 2017款 E 320 L 運動型 4MATIC | 奔馳GLC 2017款 GLC 300 4MATIC 豪華型 | 奔馳GLE 2017款 GLE 400 4MATIC |
擋位個數(shù) | 7 | 9 | 9 | 9 |
變速箱類型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簡稱 | 7擋手自一體 | 9擋手自一體 | 9擋手自一體 | 9擋手自一體 |
底盤轉(zhuǎn)向 | 奔馳C級 2017款 C 200 運動版 4MATIC | 奔馳E級 2017款 E 320 L 運動型 4MATIC | 奔馳GLC 2017款 GLC 300 4MATIC 豪華型 | 奔馳GLE 2017款 GLE 400 4MATIC |
驅(qū)動方式 | 前置四驅(qū) | 前置四驅(qū) | 前置四驅(qū) | 前置四驅(qū) |
四驅(qū)形式 | 全時四驅(qū) | 全時四驅(qū) | 全時四驅(qū) | 全時四驅(qū) |
中央差速器結(jié)構(gòu) | 多片離合器 | 多片離合器 | 多片離合器 | 多片離合器 |
前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雙叉臂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jié)構(gòu)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奔馳C級 2017款 C 200 運動版 4MATIC | 奔馳E級 2017款 E 320 L 運動型 4MATIC | 奔馳GLC 2017款 GLC 300 4MATIC 豪華型 | 奔馳GLE 2017款 GLE 400 4MATIC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fēng)盤式 | 通風(fēng)盤式 | 通風(fēng)盤式 | 通風(fēng)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盤式 | 通風(fēng)盤式 | 通風(fēng)盤式 | 通風(fēng)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guī)格 | 225/45 R18 | 245/40 R19 | 255/45 R20 | 265/45 R20 |
后輪胎規(guī)格 | 245/40 R18 | 275/35 R19 | 255/45 R20 | 265/45 R20 |
備胎規(guī)格 | 無 | 無 | 無 | 非全尺寸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