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科爾維特,,這個誕生自1953年的雪佛蘭超級跑車至今歷經(jīng)了七代的演變,,成為跑車史上單一車型生產(chǎn)歷史最長的經(jīng)典車型,,更成為美國歷史,、文化,、精神還有高端的汽車技術的代名詞。
雪佛蘭科爾維特自誕生時便是雪佛蘭旗下的獨立車系,,擁有屬于自己的車標——兩面交叉旗幟作為基本元素,,黑白相間的格子旗彰顯了科爾維特的賽車運動基因,;紅色旗子上的蝴蝶結商標表明了科爾維特和雪佛蘭的關系,而獎杯和花朵則代表奪魁后的歡呼,�,?茽柧S特車標與車型同步換代,也經(jīng)歷了63年的演化,,最新一代科爾維特車標展現(xiàn)出了更強的速度感,。
第一代科爾維特C1(1953年-1962年)
先來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科爾維特的歷史。第一代科爾維特C1誕生于1953年,,為手工打造,,產(chǎn)量為300臺,并提供注重性能的硬頂版和注重生活享受的敞篷版兩種車型選擇,,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科爾維特C1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國寶級”神車,。
第二代科爾維特C2(1963年-1967年)
10年之后,第二代科爾維特橫空出世,,它的車身設計更為大膽:貼近后軸的駕駛室,、梯形框架的底盤、采用雙叉臂獨立懸架的前輪,、采用板簧整體橋的后輪,,尤其是底盤重量較前代輕了22.7公斤。這一代科爾維特被命名為“Stingray”,,造型靈感取自一種生性兇猛,、尾部長有毒刺的魚�,?茽柧S特C2外觀頗有快艇的風格,,車尾處兩塊碩大的玻璃窗成為外觀設計的精髓所在。同時,,在內(nèi)飾采用雙飛翼座艙風格設計,,與當時的“太空文化”思想相吻合。
第三代科爾維特C3(1968年-1982年)
科爾維特C3是家族中最長壽的一代,,歷時有15年之久,。時任通用汽車總設計師的比爾·米切爾(Bill Mitchell)為它構思出“腰峰可樂瓶”式車身和“T-top”車頂設計讓世人津津樂道,許多美國人第一次意識到本土車型也可打造出英式超跑才有的線條,,這讓科爾維特 C3成為運動車收藏者最羨慕的珍品,,堪稱一件汽車藝術珍品。
第四代科爾維特C4(1984年-1996年)
第四代科爾維特更加強調(diào)生活方式而不是傾向于極致性能的體現(xiàn),,C4的外觀設計再一次引領世界汽車設計的風潮,首創(chuàng)翻蓋式前大燈設計先河,,隨后保時捷及眾多日本廠商的模仿紛至沓來,。1990年,,科爾維特C4 ZR1三度刷新賽車的速度和耐力紀錄,創(chuàng)造了24小時(含進站時間)平均行駛速度281公里/小時的車壇神話,。
第五代科爾維特C5(1997年-2004年)
科爾維特C5量產(chǎn)始于1997年,,它擁有更高效的空力動力學設計,風阻系數(shù)僅為0.29cd,。性能方面,,科爾維特C5裝配了全新的LS1小缸體V8發(fā)動機,最大功率345馬力,,最大扭矩470�,!っ祝罡邥r速達到了291公里/ 小時,,比競爭對手道奇蝰蛇快了不少,。
第六代科爾維特C6(2005年-2015年)
科爾維特C6進一步優(yōu)化空氣動力學設計,風阻系數(shù)僅為0.28cd,,保證了科爾維特C6優(yōu)越的高速行駛性能,。2009款科爾維特C6搭載6.2L V8發(fā)動機,最大功率達到437馬力,,最大扭矩575�,!っ祝罡邥r速超過300公里/小時,。高性能版本科爾維特C6 Z06采用7.0L V8發(fā)動機,,最高時速提升至319公里/小時。
科爾維特C6 ZR1應該算得上目前為止性能最為巔峰的科爾維特原廠車,,它裝配了6.2L V8全鋁LS9發(fā)動機,,最大功率638馬力,最大扭矩820�,!っ�,。2008年6月27日,通用汽車工程師吉姆·梅羅(Jim Mero)駕駛量產(chǎn)版科爾維特C6 ZR1在紐博格林北環(huán)賽道創(chuàng)造出7分26秒4的最快圈速,。這意味著科爾維特C6 ZR1不僅超越日產(chǎn)GT-R(7分29秒),,還成功取代帕加尼Zonda F CS(7分27秒)成為當時紐北圈速最快的量產(chǎn)車型!
第七代科爾維特C7(2015年-至今)
2013年雪佛蘭正式發(fā)布了科爾維特Stingray C7,,科爾維特家族歷史上只有第二代,、第三代以及第七代科爾維特擁有“Stingray”的代號,這意味著第七代科爾維特傳承著經(jīng)典,。
科爾維特C7 Stingray裝配了6.2L V8 LT1發(fā)動機(這款發(fā)動機采用OHV底置凸輪軸,、配備缸內(nèi)直噴、主動燃油管理,、可變正時氣門等先進技術),,連續(xù)在2014,、2015年榮膺沃德十佳發(fā)動機大獎。
這次的賽道駕駛培訓算是對于我三年前與其擦肩而過的一次彌補,,開著一臺擁有400多馬力,、600多牛·米的科爾維特,,而且還是一臺手動擋,,有多刺激可想而知,甚至在上車之前就會讓你對它充滿敬畏,。坦白講,,這是我第一次駕駛7MT的超級跑車(不想在跑車還是超跑的問題上糾結),或許整個編輯部也沒幾個人有這樣的機會,,那就讓他們徹底的羨慕吧,!反正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玩得盡興,否則真的對不起眼前的這臺科爾維特,。
不過我得事先聲明一下,,因為此次是賽道駕駛培訓,所以...我是不可能用到第7擋的,。后面我會講到,,在這條賽道上,你能用到的擋位真的很少,,甚至全程都在3擋和4擋之間來回切換,,2擋只是在低速彎時偶爾會用一下。聽上去有些無聊嗎,?其實不然,,這條賽道其實一點都不小,也很有挑戰(zhàn)性,,包含各種高速彎,、低速彎、S彎,、長直道,,再加上突然變化的高低落差,可以說充滿樂趣,。
再回過頭來聊這輛科爾維特,,敬畏之心從松開離合器的那一刻就開始“減弱”了。不,,嚴格來說,,一開始我是擔心它太過暴躁,沒想到它開起來卻是那么平易近人,。離合器并沒有想象中那樣沉重,,擋位清晰并略帶生澀,。它對我很友好,似乎在告訴我:“來吧,!我沒那么高冷�,!�
我開始嘗試著與其深度溝通,,在高速彎道逐漸加深油門開度,用心感受著輪胎的極限,。要知道在沒有完全熟悉賽道之前,,合理的走線只有一條,之前我還在抱怨它的的坐姿微高,,而現(xiàn)在它卻成了我的幫手,,因為低矮的車頭能讓我看清每一個彎心的位置,只不過身體沒辦法被牢牢固定住,,座椅兩側的支撐性還有待加強,。
出于安全性考慮,教練不會允許任何一個人完全關閉ESC,,想做華麗的漂移,?好吧!我承認我的技術還沒有嫻熟到像CH那樣,,所以還是穩(wěn)妥點好,,我可不想被尷尬的“請”出賽道。不過在ESC關閉一擋的情況下,,我還是在一個高速彎油門給大了,,車輛在滑移了大概1秒左右,ESC就無情終止了我的野蠻動作,。我知道自己犯了錯,,假裝天真地瞟了一眼教練,當看到教練示意我go on的時候,,不安的心才放下來,。
很遺憾這不是一臺Z06,6.2L V8發(fā)動機沒有機械增壓加持,,不過635�,!っ椎姆逯蹬ぞ匾沧阋粤钤S多人手心冒汗了。即使在20mile/h(約32km/h)的低速彎,,教練都不建議學員使用2擋,,因為2擋扭矩實在太強,出彎時一個不小心就會讓屁股甩起來,。盡管使用3擋會削弱一點加速力道,,但是對于非專業(yè)車手來說,,這是最穩(wěn)妥的方法。
美式大排量發(fā)動機的最大特點就是底氣足,!如果你愿意的話,,幾乎可以3擋走天下。它的動力輸出非常平順,、線性,,不會讓你有突然害怕的感覺。它帶給你的力量感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它能不斷把你推向高潮,這才是一款好車應有的表現(xiàn),。當然在賽道上,,怎能缺少換擋的樂趣?這款科爾維特帶有降擋自動補油的功能,,開關就在“換擋撥片”的位置,。沒錯,剛剛你是不是和我一樣,,還在納悶手動擋車型為什么還會有撥片,?
如果你的跟趾技術嫻熟的話,你大可關閉這項自動補油功能,。但如果你只是個菜鳥,,那還是老老實實地打開它吧!之后電腦會幫你調(diào)整好一切,,讓你充分享受每一次換擋所帶來的愉悅,。
老實說,在沒親身接觸科爾維特之前,,我并沒有對它的操控性抱有太高的期望值,,然而在開上賽道之后,它所傳達給我的感覺卻和其它眾多超跑一樣,,超強的輪胎抓地力,、出色的轉向手感、緊致的車身,,唯一讓我不太滿意的也就是支撐力還不夠強的座椅了,,因為在高速過彎時,我總是需要多花一些心思來想辦法對抗強大的橫向g值,。
剎車同樣給力,,當你在直道尾端因為速度的恐懼而下意識的深踩剎車時,很快就會為自己膽小的行為感到懊悔,因為你還遠遠沒有觸碰到它的極限,。不過普通版的C7 Stingray剎車同樣很容易出現(xiàn)熱衰減的現(xiàn)象,,所以還是不要太頻繁地暴力對待它。
金卡納賽道挑戰(zhàn)賽視頻
Spring Mountain賽道主視角
總結:
短暫的接觸總是讓人意猶未盡,尤其這還是一臺手動擋的科爾維特C7,,這樣的機會真的非常難得,。很遺憾,這次的試駕時間并不太充裕,,教練也顯得有些過于謹慎,每個人下車之后的第一句話就是:“真想再開兩圈,!”沒錯,,開著它,我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攻克賽道”上面了,,而沒有太刻意感受這臺科爾維特C7的極限,。不過話說回來,也只有彼此信任,,才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就能夠做到默契配合,。如果沒有良好的底子和出色的操控性,我們都不可能快樂的享受其中,。(文/圖 汽車之家 張子儀 攝 雪佛蘭官方攝影師)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