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對比測試] 各位朋友,,不知道你們還對上個月底的豪華中大型轎車三車對比是否還記憶猶新,,今天,我們依然將對比的焦點放在豪華品牌中大型轎車上,,不過不再是我們熟悉的BBA三杰,,而分別是來自北歐的沃爾沃,美國的凱迪拉克,,還有一個離我們很近的韓國朋友,,捷尼賽思。
這三個品牌里,,無疑暫時是捷尼賽思的品牌知名度要弱一些,,相信年長些的車迷朋友,應該還會對曾經(jīng)韓國現(xiàn)代的子品牌“捷恩斯”有些許印象,。如今,,在北美市場拿了不少獎項的Genesis,以全新品牌名稱捷尼賽思重返中國,。至于本文的另兩位主角,,相信不用我再介紹什么了,或許您比我了解的都清楚,。
由于試駕車的關系,,這次對比車型之間的價格差距有點兒大,,且凱迪拉克CT6是指導價超過50萬元的2020款28T鉑金版,,在現(xiàn)款車型中已經(jīng)不存在了,沃爾沃S90也是售價過50萬的頂配車型,。后文如做配置對比會有相應說明,。
三車外觀都完美體現(xiàn)了各自品牌的家族設計理念,,品牌辨識度很高;同樣在外部配置上,,作為豪華品牌的三車也都有著很高的水平,,都配備有帶自適應遠近光的LED大燈及360°全景影像等功能。而在大燈配置上,,沃爾沃S90還多了轉(zhuǎn)向頭燈功能,,當然這個配置在S90的全系車型里也僅存在于頂配的智雅豪華版上。此外三車均使用19英寸輪圈,,CT6的前后輪胎規(guī)格同為245/45 R19,,S90的輪胎規(guī)格為255/40 R19,而G80的前胎規(guī)格為245/45 R19,,后胎規(guī)格為275/40 R19,。
同樣,三車的車尾也是各自的家族設計,,相對來說,,還是“新人”捷尼賽思G80的設計更有新意一些,畢竟CT6和S90我們看的太久了,。引入國內(nèi)后,,捷尼賽思G80的車身尺寸依然保持著原汁原味,所以相比CT6和S90,,G80在車身長度和軸距上都不占優(yōu),。這里也要再提一下CT6,因為它的原生軸距就達到了3109mm,,加長后的S90也只是達到3061mm,。其實從數(shù)據(jù)上看,G80的車身尺寸和S90還是挺接近的,。
在內(nèi)飾設計上,,三車對“豪華”的理解有了一些不同的方向。捷尼賽思G80用造型復古的方向盤,,和素雅的內(nèi)飾配色營造出了一種古典美,;凱迪拉克CT6的深色內(nèi)飾有著百搭的效果,不驚艷,,但足夠沉穩(wěn),;沃爾沃S90的內(nèi)飾則被打上了“簡約”的標簽,也是三車中唯一將諸多功能按鍵集成到車機系統(tǒng)中的,。此外身處豪華品牌陣營的它們,,對內(nèi)飾材質(zhì)也不吝嗇,真皮,、實木材質(zhì)隨處可見,,豪華質(zhì)感沒得挑剔,。
三車的駕駛輔助配置也同樣豐富,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并線輔助、主動剎車等功能都有,,其中捷尼賽思G80和沃爾沃S90全系標配這些駕駛輔助功能,,而現(xiàn)款凱迪拉克CT6也在其指導價超40萬的車型上提供這些配置。另外三車的車載多媒體系統(tǒng)也有不同的側重點,,G80的14.5英寸中控屏可支持觸控,,但距離駕駛者較遠,并不適合觸控操作,,所以為駕駛者準備了一塊控制板,,但并不是特別的好用;凱迪拉克CT6的中控屏同樣支持觸控并帶有控制板,,系統(tǒng)的部分功能響應速度要比G80稍慢一些,;而一塊大屏的沃爾沃S90,在2022款車型上針對車載多媒體系統(tǒng)進行了升級,,尤其是語音控制方面,,使用起來要比G80和CT6好很多。
在其他配置上,,三車也有著各自的出彩配置,,比如G80擁有全車電吸門,且這一配置是全系標配的,,兩位對手則不提供電吸門的選擇,;CT6的亮點則是它的流媒體后視鏡,不過在現(xiàn)款車型上,,流媒體后視鏡是需要需安裝的,;S90讓我最喜歡的莫過于19喇叭的寶華韋健音響了,不過只有頂配的智雅豪華版才有這待遇,。
對于座椅材質(zhì)三車沒有異議,,都采用了真皮座椅,其中G80和CT6的座椅走的是寬大舒適路線,,但實際感受下來,,G80的座椅填充還是偏硬一些,不如CT6那么舒適,。這里要表揚的當然是S90的座椅了,,能與人體充分貼合,雖然座椅填充還是要比CT6硬一些,,但長時間乘坐也不會太累,,這方面倒是G80做的不太好,雖然G80的座椅看上去應該挺舒適的,。
三車的前排座椅都有加熱,、通風和按摩功能,但G80只有旗艦版車型配備前排座椅按摩功能,,且僅是駕駛位,;而現(xiàn)款CT6在中高配車型上配備座椅加熱和通風功能,不再提供座椅按摩功能,;S90則只在頂配的智雅豪華版上提供前排座椅按摩,,且是和座椅通風打包的,也就是說除頂配車型外,,S90的其他車型只有前排座椅加熱功能,。說完前排,再看看三車的后排配置,。
這里還是要先說一下凱迪拉克CT6,,因為在目前的在售車款上,已經(jīng)看不到后排多媒體屏和后排座椅電動調(diào)節(jié)了,,手動的后窗遮陽簾在頂配車型上有所保留,。后排配置最豐富的,無疑是捷尼賽思G80,,獨立屏幕,、座椅電動調(diào)節(jié)、加熱,、通風和按摩功能一應俱全,,相比之下沃爾沃S90的后排配置有點兒“寒酸”,后排座椅加熱功能僅在頂配車型上提供,,這點CT6也一樣,,但比CT6好一些的是S90的其他車型也可選裝后排座椅加熱功能。
三車中車身尺寸最小的G80,,無疑在乘坐空間上不及兩個對手,,尤其是頭部空間會讓人感到更加壓抑。對于中大型車來說更加重視的后排,,G80的空間也是最小的,,這里讓人最意外的是S90,后排腿部空間非常充裕,,而車身和軸距最長的CT6,,其后排空間算是中規(guī)中矩的表現(xiàn),僅比G80稍好一些,。再單說一下三車的后排,,就直觀感受來說,,G80后排左右兩個座椅的橫向空間是三車中最窄的,或許是被那寬大的中央扶手侵占了一些空間,。
儲物空間方面,,三車車內(nèi)都有著常規(guī)的儲物設計,區(qū)別僅僅在于各儲物空間的尺寸大小不同,。比如捷尼賽思G80的車門儲物格比較狹長,,并不適合放置礦泉水瓶,但G80的前后扶手內(nèi)都有比較大的空間,,能放不少東西,;凱迪拉克CT6則有著最大的車門儲物格,但前排中央扶手箱的內(nèi)部空間不大,,放放票據(jù)也就差不多了,,不過CT6的前排扶手箱可向左右兩側開啟,這對副駕駛乘客來說非常方便,;沃爾沃S90的表現(xiàn)相對中庸,,每個儲物格都不少,尺寸也是不大不小,,夠用就好,。
捷尼賽思G80的后備廂也是三車中最小的,沒辦法,,誰讓它的車身尺寸就小呢,,不過也正好可以放下20、24和28英寸的三個行李箱,。CT6的后備廂看著就比G80的后備廂大,,在放進三個行李箱后,邊邊角角還有一些空當能夠放東西,;沃爾沃S90的后備廂容積和CT6相當,,實際感受則是S90的后備廂內(nèi)部更寬,CT6的進深更大一些,。
動力方面,,三臺車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均搭載四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其中捷尼賽思G80的2.5T發(fā)動機排量最大,,沃爾沃S90的2.0T發(fā)動機則有48V輕混系統(tǒng)的加持,,凱迪拉克CT6的2.0T發(fā)動機顯得最為傳統(tǒng),但也有可變缸技術的幫助,。捷尼賽思G80的2.5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304Ps(223.6kW)/5800-6720rpm,,最大扭矩422N·m/1650-4000rpm;此次測試的2020款凱迪拉克CT6的2.0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41Ps(177kW)/5000rpm,,比現(xiàn)款車型稍高一些,最大扭矩350N·m/1500-4000rpm,;沃爾沃S90的2.0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50Ps(184kW)/5400-5600rpm,,最大扭矩350N·m/1800-4800rpm,。
排量最大的捷尼賽思G80,無疑有著最充足的動力儲備,,所以動力調(diào)校也顯得非常從容,并不追求特別積極的動力響應,,外加偏重的油門踏板反饋力度,,整體給人一種非常穩(wěn)重的感覺。當然想要調(diào)動2.5T發(fā)動機的動力,,只需深踩油門即可,。相比G80,,凱迪拉克CT6的動力響應稍快一些,油門很線性,,整體動力輸出也是相對沉穩(wěn)的性格,,開起來很舒服;反倒是沃爾沃S90的動力響應非常積極,,尤其是現(xiàn)在還有了48V輕混系統(tǒng)的存在,進一步補強了車輛的低扭表現(xiàn),,右腳的每個動作都能傳遞到驅(qū)動輪上,。
三車的變速箱也都有著非常稱職的表現(xiàn),升降擋平順是這個級別的必要條件,,三車的變速箱差異僅僅在于換擋速度方面,。捷尼賽思G80的8AT是自家產(chǎn)品,美中不足之處在于降擋的速度不是很快,,當然想改善這個問題只需切換至運動模式就好,,但誰也不會一直用運動模式對不。凱迪拉克CT6的10AT變速箱有著最迅速的降擋反應,,綿密的齒比也能帶來最好的換擋平順性,,不過也因為這齒比,影響了一些加速時間,。沃爾沃S90的8AT在大部分時間里也都有著良好的表現(xiàn),,只是偶在會在低速時出現(xiàn)輕微的頓挫現(xiàn)象,不難受,,但能感受到,。
在加速測試中,捷尼賽思G80“奪冠”相信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畢竟它有著排量最大的發(fā)動機,。不過在中低速域,擁有48V輕混系統(tǒng)幫助的S90曾短暫處于領先位置,,但G80排量更大的優(yōu)勢隨后就顯現(xiàn)了出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凱迪拉克CT6仿佛隱身了,,沒能跑進8秒大關,其實這臺CT6的車況不是很好,,在我們拿到它的時候已經(jīng)行駛超過3萬公里,,也不是為CT6開脫,只是確實比之前測試慢不少,。
來到這個級別,前后獨立懸架那是必須的,,只是懸架類型會有不同,。不過這次我們選擇的三臺車,前后懸架都不約而同的使用了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和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雖然凱迪拉克CT6的前懸架被命名為雙橫臂式懸架,,但從結構上來說和雙叉臂是一樣的。當然三車的懸架設定也呈不同性格,,捷尼賽思G80的懸架沒有想象的軟,,凱迪拉克CT6的懸架很舒適,沃爾沃S90的懸架則有點兒敏感,。
總體來說,,這三臺中大型開起來都比較輕松,,雖然車身長度最短的捷尼賽思G80也有近5米的車長,,但三車的車頭都挺靈活,不會讓人有笨重的感覺,。對比來說,,G80所需的轉(zhuǎn)向力度最沉,或許能稍微輕一點兒就完美了,;CT6的轉(zhuǎn)向力度是相對適中的設定,,S90的方向盤則是三車中最小的,轉(zhuǎn)向時會帶來車頭異常靈活的感覺,。在剎車測試中,,三車也都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G80更是可以用優(yōu)異來形容,,相信這少不了米其林輪胎的幫助,。
噪音測試的結果也印證了我們的實際感受,捷尼賽思G80的車內(nèi)靜謐性整體表現(xiàn)最好,,擁有ANC主動降噪功能的凱迪拉克CT6,,在中高速域的車內(nèi)噪音表現(xiàn)最佳,沃爾沃S90在各個車速下對車內(nèi)噪音控制的同樣不錯,。在最后的油耗測試里,,則是沃爾沃S90笑到了最后,畢竟S90的這套48V輕混系統(tǒng)可支持10km/h以下的節(jié)能啟停和智能空擋滑行功能,,且在遇到紅燈或者前方擁堵時,,啟停功能的工作時間比較長,完全可以撐過一個紅燈的時間。
總結:
還是先來說說捷尼賽思G80吧,,它有著三車中排量最大的發(fā)動機,,測試成績出色,同時駕駛質(zhì)感也不輸CT6和S90,,就產(chǎn)品力來說已經(jīng)足夠叫板中大型轎車市場中的“前輩”,。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車內(nèi)空間有些緊湊,,雖然后排的配置非常豐富,,但后排空間是這次對比的三車中最小的,此外對于計劃購買中大型轎車的朋友來說,,品牌也是非�,?粗氐囊稽c,雖然G80偶爾會被認成一臺賓利,,但不夠高的品牌認知度是捷尼賽思G80目前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而凱迪拉克CT6和沃爾沃S90,兩車的綜合素質(zhì)也都很高,,并不比BBA三杰差太多,,相信它倆本就不想當BBA的“備胎”,我也相信選擇CT6和S90的消費者也都是沖著品牌與車型產(chǎn)品力去的,。雖然它們都是中大型轎車,,但北美和北歐的文化差異,也注定它們的購車群體不會有很多的重疊,。最后說回價格的問題,,捷尼賽思G80的指導價區(qū)間是三車中最低的,以價格接近的車型來說,,G80的配置也是最高的,,那么在不考慮品牌知名度的情況下,你會選擇捷尼賽思G80嗎,?(圖/文 汽車之家 周尤,,攝 周尤、曹昊旻)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