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各國SUV表現(xiàn)均受需求和環(huán)境影響
由此看來,各國SUV表現(xiàn)雖有不同,,但均指向了兩大影響因素:一個是需求,一個是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包括了應用環(huán)境和政策環(huán)境,當然前者的效力更大一些,,后者只是略微有一點作用,。那么,中國的情況是不是也是這樣呢,?從需求和環(huán)境角度出發(fā),,我們其實也可以找到相關的邏輯:
1、中國消費者偏愛SUV與車輛性價比有很大關系,。很多消費者在購買SUV時,,考慮的就是車輛體型大,潛意識里就認為SUV比轎車劃算,。在這里,我們不去探討這種思維的正確與否,,但這種思維的的確確存在于很多消費者購車觀念里,,這是一種消費觀還處于初級階段的體現(xiàn),本質上,,這與中國私人汽車消費市場發(fā)育較晚有關(2002年入世后才開始),。
2、“面子思想”左右購車價值觀,。面子這個東西,,在東方文化里是傳承了足足五千年,中國人飽受這種思想侵染,。在汽車消費初級階段,,在汽車還沒有到達全民普及的程度,汽車在國內承擔了反映家庭興旺程度的功能。一輛SUV更大氣,、更有氣派,,在三、四,、五,、六線城市里甚是流行。
3,、SUV更安全的觀念天然形成,。一輛SUV比一輛轎車更加安全,這是很多消費者心里天然形成的觀念,。當然,,這個觀念從技術的角度并不一定成立,但消費者更多是從“車大就扛撞”簡單得來,。毫無疑問,,這種觀念再經4S銷售話術引導,安全第一的結果就壓倒了其它如外觀,、內飾,、動力、配置等等參考條件,。
4,、SUV通過性更好。這一點中國與美國的情形極為相似,,城鄉(xiāng)之間的路況還沒法實現(xiàn)100%的轎車通過條件,,SUV底盤抬高這一點確實滿足了很多人下鄉(xiāng)、工程,、搶險等用車需求,,這是剛需。本質上講,,這是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較短,、城鄉(xiāng)紐帶關系還很強的體現(xiàn)。
5,、拉貨能力更強,。實際上,SUV的尾箱空間并不大,,準確的說有些甚至還趕不上三廂轎車的尾箱空間,。但在許多鄉(xiāng)鎮(zhèn),SUV后排可以接近全平放倒,、瞬間秒殺轎車拉貨空間,,從而滿足載人載貨的雙重需求,。
以上五大需求,是中國的特色,,由中國品牌開拓的廉價SUV或者CUV產品,,精準的把握住了這接地氣的五大需求,這就是中國SUV火熱的主要原因,。當然,,我們也有純硬派越野的剛需,但那個畢竟體量太小,,不是主力,。
四、需求端:SUV被壓制短期難上加難
所以,,未來汽車市場產品格局如何變化,、SUV熱潮會不會退去,主要就應從這五大需求來考慮,,五大需求被抑制了,,SUV熱度自然就繃不住了。
第一,、SUV性價比的問題,。這個問題應該比較好解決,因為此前20年的購車主力,,主要是如今的中老年人群,,消費觀念比較傳統(tǒng);而當前消費群體逐步年輕化,,80后,、90后乃至00后都接受了網絡、移動互聯(lián)網的洗禮,,消費觀正從性價比上向興趣點上轉移,。
『數(shù)據(jù)源自某調研公司統(tǒng)計結果』
第二、SUV面子問題,。這個問題和上面一樣,,消費年輕化會改變這種觀念,品牌,、外觀、內在才是他們更加關注的地方,,也好解決,。
第三、SUV安全問題,。隨著ADAS,、L3級自動駕駛等技術的進步,,消費者對于安全的認知將從被動安全上升到主動安全的層級,對于一款車而言,,避免碰撞將比抗撞更值得關注,。所以,這個點也比較好解決,。
第四,、SUV通過性問題。這個已經脫離了單純產品屬性的問題,,還與應用環(huán)境有關,,由于中國地域廣大、地貌多變,,城鎮(zhèn)化進程好較短,,交通基礎設施改造還需要作出很大努力,所以對于SUV通過性的剛需短期內很難由轎車來解決和替代,。
第五,、SUV運載能力強的問題。與第四點不完全相同的是,,雖然這個需求多出現(xiàn)于城鎮(zhèn)及農村市場,,但已經被其它車型稀釋了一部分需求,比如MPV,。另外,,隨著皮卡解禁步伐加快,SUV運載能力強的優(yōu)勢會被稀釋很大一部分,。而在城市里面,,SW旅行車也能蠶食一部分SUV市場。
總的來看,,性價比和面子均屬于消費觀念的層級,,隨著時間的推移,均會被消費群體年輕化逐步瓦解,,整個國民的消費觀念也會逐漸變得成熟,;安全這一點則會被智能化技術的普及而大幅減弱,通過性則會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xù)存在,;最后一點運載能力則將被皮卡解禁充分瓦解,。
五、環(huán)境端:油耗法規(guī)導向作用有限
當然,,我們還要考慮的是環(huán)境端的問題,,前面已經講了交通基礎設施,這里就重點談談政策環(huán)境,,主要的政策工具是節(jié)能汽車補貼,、油耗法規(guī),、積分政策。
其中,,節(jié)能汽車補貼按照政府思路,,應該不會再給予實施了,因為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都會在2年后退出,,地位低于新能源汽車的節(jié)能汽車,,也很難再拿到1.6升以下的補貼(或購置稅優(yōu)惠),所以SUV很難因排量因素受到影響,。
第二個是油耗法規(guī)和積分政策,。這一點是有考慮的,2020年后必將出臺應對4.0L/100km的五階段法規(guī),,SUV的油耗劣勢會被放大(四階段法規(guī)其實是有利于大車,,這一點被業(yè)界詬病甚多,五階段很大可能會調整),,通過48V,、HEV、PHEV的引入來降低油耗是SUV的必然選擇,。本身,,這種成本增加是會讓主機廠去調整供給,但積分政策和PHEV在SUV上的溢價會壓倒這種調整,。
所以,,從政策角度而言,SUV供給很難受到壓制,,甚至隨著積分比例的提高,,供給增加都有可能。
六,、預測:增速放緩但將取代轎車成NO.1
由此來看,,五大需求中四大需求將被稀釋,僅剩下通過性需求孤軍奮戰(zhàn),,環(huán)境端則影響不大,。所以,SUV熱潮保持此前的高增速是不可能的,,但仍然會繼續(xù)增長,,由于還需要一段時間完成更迭,因此在這段增速調整期,,SUV占比超過轎車是大概率事件(這就是紅利期結束≠銷量下滑的原因,,前者有超前性),而且,,SUV超過轎車后,,終會被轎車再次反超。但具體什么時候超過,、能超過多少,、何時反超,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咨詢課題,,短短篇幅難以回答,。
要想精確的完成這個分析,主機廠必須進行廣泛,、深入的用戶群體調研,,從而精確掌握五大需求的具體比例,包括五大需求之間的購車因素影響占比,、買個需求的具體變化情況,,再構建一個統(tǒng)一的數(shù)學模型,通過數(shù)據(jù)監(jiān)測來做出比較契合結果的判定,。
但不管怎樣,,中國品牌都不能再躺在SUV上酣睡了,一條腿走路的時代應該屬于過去,,不應屬于未來,,完成汽車強國夢,轎車就是一條必須要走通的道路,。望所有中國品牌能意識到這一點,。(文/汽車之家行業(yè)評論員 胡玉峰)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