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個廠商對于電動車的態(tài)度
『雷克薩斯LF-30』
『馬自達MX-30』
日本的汽車廠商對于向市場投放純電動產(chǎn)品似乎一直都保持著較為保守的態(tài)度,,從本次車展上我們能非常明顯的看到,盡管各大廠商對于“Open Future”都有著相近的理解,,但就推出電動車產(chǎn)品的積極程度還是存在差異,。在這其中,例如雷克薩斯和馬自達等品牌在本次車展上對于電動車市場的反應(yīng)算是較為積極的,,雷克薩斯在本屆車展上發(fā)布了LF-30概念車,,新車的“L”代表雷克薩斯,“F”代表了未來(future),,而“30”則代表品牌成立30周年,,新車的推出彰顯了雷克薩斯的電氣化愿景,同時雷克薩斯也將在廣州車展帶來一款全新的電動量產(chǎn)車,。與此同時,,馬自達也在本屆車展上發(fā)布了馬自達MX-30,,新車是一款采用純電動力的SUV車型。但首發(fā)車型是一臺左舵歐洲版本,,也就是說即便在日本本土進行全球首發(fā)的這臺馬自達,,它的主要市場根本日本本土,而是面向歐洲市場,,甚至這款車型將在2020年率先在歐洲上市,。結(jié)合上面說到的在歐洲車展首發(fā)的本田e,我們確實可以看到這些日本本土廠商在電動化方面的進程,,而這些電動化產(chǎn)品似乎并不是為了日本市場而生。這不得不令人深思,,在全球市場開始轉(zhuǎn)向電動化的同時,,日本本土可能還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
『鈴木HANARE概念車』
『大發(fā)ICO ICO』
除此之外,,由于更加脫離于現(xiàn)實,因此車展上多數(shù)的概念車同樣采用純電的驅(qū)動方式,。但并不要認為概念車就是“雨我無瓜”了,通過本次車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部分品牌將電動化與自動化的概念融入了“高效出行的移動座艙”這一載具形式,,例如鈴木HANARE概念車,、大發(fā)ICO ICO概念車以及豐田e-4me、Ultra-compact BEV business Concept概念車等,。電動車+自動駕駛座艙的結(jié)合,,或許就是日系品牌對于未來出行方式的理解。
『三菱MI-TECH』
而與此同時,,有些品牌對于電動化卻依舊保持了相對保守的態(tài)度,。例如本次車展上的本田,它們本次車展最重點的車型當(dāng)然是全新一代飛度,,但除此之外展臺上擺放的唯一電動汽車只有今年已經(jīng)在海外首發(fā)的本田e車型,,本田在發(fā)布會上也表示未來將主要推動的是名為e:HEV的混合動力系統(tǒng)。與本田較為相似的還有三菱,,本次三菱發(fā)布了MI-TECH概念車,,該車采用燃氣輪機為電池提供電力,并由四個車輪的電機提供動力,。這樣的設(shè)計使得四個車輪可以獨立運轉(zhuǎn),,為這輛SUV車型提供更好的越野性能,但增程式混動動力總成的使用使得三菱在本次車展上并沒有純電車型。
● 日系性能車的生存現(xiàn)狀
『斯巴魯WRX(參數(shù)|詢價) STI EJ2O Final Edition』
說完了天馬行空的概念車,,我們繼續(xù)說說車迷們可能感興趣的話題——日系性能車,。眾所周知,在上世紀9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系性能車如今已走向了沒落,,除了少數(shù)還在延續(xù)的品牌和車型外,,曾經(jīng)那些經(jīng)典的JDM性能車如今已淪為情懷。那么在本次車展上,,我們還能看到哪些品牌的性能車型呢,?我認為這其中最有情懷的,還要當(dāng)屬斯巴魯WRX STI EJ20 Final Edition,。作為最后一批搭載代號為EJ20的2.0T水平對置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車型,,新車將限量555臺發(fā)售,。同時本次車展斯巴魯也沒有帶來新的概念車型,除了重點展示的LEVORG原型車和早已亮相多次的VIZIV Adrenaline概念車外,,其余均是量產(chǎn)車型,,這也使得斯巴魯展臺上去十分“懷舊”了。
『日產(chǎn)GT-R 50周年紀念版』
而其他品牌方面,,日產(chǎn)本次車展展出了2019款GT-R Nismo、GT-R 50周年紀念版和370Z 50周年紀念版車型,,但這三款車均是在4月的2019紐約車展上首發(fā),而這次僅為它們在本土的正式亮相,。自1969年代號KPGC10的第一代日產(chǎn)Skyline GT-R推出以來,到目前的第六代車型已經(jīng)過去50個年頭,,但十分有趣的是本代GT-R于2007年首次推出,至今已有12年歷史,,在整個車系歷史中占到了接近1/4,而同樣的問題也出現(xiàn)在了370Z上,,這夸張的更新?lián)Q代周期似乎也同樣見證了JDM性能車的衰落,。
『本田NSX』
除此之外,本田展臺的性能車僅有NSX一款,;鈴木為全新速翼特,;大發(fā)展出了Copen GR Sport;三菱,、馬自達和雷克薩斯均沒有新的或近期推出性能車,。由此可見,,日系性能車的沒落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各日本品牌中性能車大多已經(jīng)沒有了延續(xù),。其原因一方面可以歸結(jié)為日本本土汽車市場本身的沒落,,同時在曾經(jīng)被人們所追崇的性能車文化也隨著汽車這一產(chǎn)物角色的改變而逐漸消散,這不免令人感到唏噓,。
● 來看車展的都是什么樣的人,?
在展館現(xiàn)場,我們也看到了以虛擬人物形象為主題的車展海報,,本屆東京車展的宣傳大使是日本著名的虛擬偶像Kizuna AI(昵稱:愛醬),。官方之所以用虛擬人物作為“吉祥物”,,想必也是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來看展,,但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卻依舊是年長者居多。當(dāng)然也許是由于公眾第一天是周五的原因,,到場參觀的人雖然不少,,但多數(shù)是看上去有一些年齡的,有不少看上去像是40-50歲區(qū)間,。因此我們似乎可以認為,,老齡化嚴重的日本社會有著較大比例年長者人群,同時目前的年輕人對于車輛也沒有太多興趣,,高昂的使用和維護成本也進一步使得他們對汽車望而卻步,。
為了驗證上述的推論,我在日本期間收集部分本地人群對于汽車的看法,。盡管樣本數(shù)量只有幾人,,但這幾位年齡在25歲左右的年輕人幾乎一致的表示并不會考慮買車。盡管購買新車并不算很貴,,但為了購車需要的稅費,、車位費用、后期使用費用等均是需要考慮的內(nèi)容,,加之它們本身對于車輛的需求不大,,在東京工作去任何地方都有公共交通可以乘坐,因此買車就成為了一件十分不必要的事,。此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在日華人也表示,盡管自己因為偏愛日系文化而在日本購買了一輛二手JDM性能車,但如果需要去東京城區(qū)辦事也不會很愿意開車,。這樣看來,,對汽車本身的興趣、用車成本等都成為了日本年輕人是否關(guān)注汽車的消極條件,,這也就導(dǎo)致了近些年日本汽車市場以及汽車文化的逐漸衰落,。
全文總結(jié):
作為由“世界汽車工業(yè)國際協(xié)會”認定及國際社會普遍所公認的五大車展之一,東京車展向我們展示了汽車界的發(fā)展方向,,同時也使得我們對汽車有了更加豐富的認知,。盡管本屆東京車展在陣容上并不能算得上強大,但也確實很好地詮釋了“Open Future”這一主旨,,即各大廠商對于未來的思考和理解,。在本次車展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動化,、智能化、網(wǎng)聯(lián)化和共享化等是各大廠商較為推崇的概念——諸如日產(chǎn),、三菱等品牌將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系統(tǒng)更多的運用到了量產(chǎn)車型上,而鈴木,、大發(fā)等則展示了更加先進的自動座艙類概念車,。本次車展看點最多的還當(dāng)屬豐田,從單人智能座艙到多人出行的概念MPV,、從自動化貨運載具到智能公共交通,,甚至是e-RACER這樣的虛擬概念賽車,,都讓我們看到了豐田對于未來智能化和電動化的理念。
但話說回來,,由于日本市場的特殊性,,我們依舊可以看到日本市場和全球車市之間的隔閡,這也導(dǎo)致了本次車展參展商數(shù)量的問題,。同時,,目前日本本國的年輕人對汽車的關(guān)注也在逐漸減弱,一方面在于他們本身對于汽車沒有特別的興趣,,另一方面是對于汽車缺乏實際需求,,這導(dǎo)致了日本汽車市場和汽車文化的逐步衰落。綜合看來,本屆東京車展所發(fā)布的概念,、理念等確實向我們揭示了更加智能的未來,。因此,日本汽車制造商向世界提供了更加先進的概念,,但對于它們的本國市場來說,,消費者對于汽車逐漸冷漠的態(tài)度又會導(dǎo)致怎樣的未來呢?一切都需要時間來做回答,。好了,,本期《車展觀察》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關(guān)于東京車展和日本汽車您有什么觀點要表達呢,?歡迎各位網(wǎng)友在評論區(qū)積極討論,,我們下期再見。(文/汽車之家 馬艾駿)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