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各企業(yè)財報:發(fā)力新能源,,但能不能成還得看中國
上周,,大眾集團發(fā)布會以及寶馬集團發(fā)布會如約舉行,信息量龐大但結論清晰:我們要開始大干新能源了,,還能不能持續(xù)賺錢,,就看大家買不買賬了。
其實我們一直想去深聊這個話題,,那就是在新能源時代,,我們是否還會繼續(xù)信任傳統(tǒng)豪華品牌的價值。尤其對于歐系品牌而言,,中國消費者對它們的認可度,,幾乎決定了未來品牌的“生與死”。
寶馬:2020新能源之年,,燃油車的最后狂歡
寄托于全新寶馬3系以及幾款旗艦級燃油車新品(X7以及8系),,寶馬集團在2019年的銷量和收入創(chuàng)下新高。2019年寶馬在中國市場推出了25款全新和改款車型,,而2020年,,在華推出的新產品數量將下降至17款,且其中新能源產品將是今年的重點,。在燃油車時代,,中國已經連續(xù)8年成為寶馬集團的最大消費市場,而將2020年作為“品牌新能源之年”的寶馬,,中國消費者會不會依舊買賬呢,?
財報會上,寶馬再次更新了自己的新能源戰(zhàn)略,,計劃未來兩年內再新增50萬輛在新能源產品上的銷量,,并且在2023年前實現(xiàn)25款新能源車型的布局(超過一半將是純電動車),比原計劃提前兩年實現(xiàn),。
對于“弱化燃油車”,,寶馬已經下過多次決心,并且將中國市場作為推進新能源的重要棋子,。過去一年,,華晨寶馬沈陽生產基地進行了全面技術升級和擴建,,建成全球首個應用5G技術的汽車生產基地;寶馬集團和長城合作的光束汽車,,也會推進國產版MINI的生產和出口,。
中國市場對于寶馬集團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但目前來看,,在新能源產品的動作上,,寶馬是歐系三大豪門中最為遲滯的。雖然目前奧迪e-tron以及奔馳EQC并未在國內濺出太大的水花,,但在本就空間不多的豪華純電動車市場,,無論是iX3還是國產純電動MINI,都將面臨挑戰(zhàn),。寶馬財報的背后,,透露著需要更多中國市場的信任。
大眾:感謝中國“老鐵們”,,已經吃下了我們40%的銷量
中國市場對于大眾集團的重要性當然也不用多說了,,大眾在本周的集團年會上也由衷的感謝了中國消費者以及中國的團隊。但實際上,,2019年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出現(xiàn)了歷史上首次下滑,,但即便如此,中國市場仍然在集團內提高了交付量占比,,這背后有一個令人乍舌的數據:大眾集團在2019年有40%的銷量來源于中國,。
大眾同樣談到中國市場的降溫問題,技術風向變了,,新能源產品變得越發(fā)重要,,但事實上目前大眾在國內并未有真正走量的純電動產品(PHEV產品途觀新能源銷量還算不錯)。在2019年,,江淮大眾-思皓E20X推出,,但從銷量數據來看并不理想。而朗逸純電,、寶來純電以及高爾夫純電三款基于燃油車平臺開發(fā)的純電動產品,,也因為續(xù)航里程優(yōu)勢不足,同樣聲量平平,。
但在全球市場,大眾集團已經推出的幾款高端純電動產品,,在新能源領域已經有了實質性的聲量,。國內售價114.8萬元起的保時捷Taycan目前在全球收到了15000個購車合同,奧迪e-tron自2018年以來已經銷售超過32000輛,,這一數據將與特斯拉形成直面競爭,。在新能源發(fā)展這路上,,雖然入門級的產品推進速度較慢,但從整體上來看,,大眾集團在新能源領域也想讓外界意識到: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在發(fā)布會上,大眾集團也吐露了“苦水”,。受疫情的影響,,大眾目前已經接連關閉在西班牙、意大利等疫情嚴重國家境內的工廠,,從下周起,,大眾集團將繼續(xù)關閉位于歐洲其他地區(qū)的工廠。而隨著上述工廠關閉,,大眾集團電動化攻勢也被迫暫緩,。據了解,大眾ID.3的生產工作已經暫停,。這將進一步延緩大眾在入門級純電動產品上的推進速度,,要知道,大眾ID.3將是接下來其品牌重要的“續(xù)命”產品,。
超級播報點評:
中國市場目前已不僅僅對歐系豪華品牌意義重大,,在快速推進新能源產業(yè)的同時,所有正在進行電氣化轉型中的車企,,無不將中國作為最重要的市場,,甚至沒有之一。無論對于寶馬集團還是大眾集團來說,,未來的品牌“續(xù)命”產品無疑都押注在了純電動車上,,今年寶馬iX3的國產以及大眾ID系列的引進,一定會帶來濃烈的火藥味,。而對于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能否把在傳統(tǒng)燃油車上的信任度轉移到這些新產品上,將是他們能否殺出重圍的關鍵,。(文/汽車之家 姚嘉)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