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制動技術
在渦流制動技術中,,制動能量直接變成了熱量,這未免有些浪費,,所以對于廣泛利用電力驅動的新能源車型來說,,如果能有一種能回收制動能量的制動方式,就再好不過了,,這就是下面要介紹到的再生制動技術,。再生制動的基本原理是將車輛驅動電機的工作狀態(tài)變成一臺發(fā)電機,,然后將車輛減速或者下坡的動能轉變成其他能量,在儲能裝置(電池,、大型電容或者飛輪)中儲存起來,,供車輛行駛之用的方式。
由上圖可以看出,,當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后,,電動泵使制動液增壓產生所需的制動力,制動控制與電機控制協(xié)同工作,,確定電動汽車上的再生制動力矩和前后輪上的液壓制動力,。再生制動時,再生制動系統(tǒng)控制回收制動能量,,并且反充到蓄電池中,。在高速或者長下坡行駛時,再生制動可以成為主要的制動方式,,只有在電制動力不足以實現足夠的制動效果或者低速將車輛完全停止的情況時,,液壓制動才開始發(fā)揮效力。當然,,對于普通的電動車或者混合動力車型,,其電池容量都是有限的,如果電池充滿了,,再生制動此時也不會發(fā)揮太大作用了,。
即便是這樣大尺寸大容量的電池組,其電池容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再生制動并不能完全取代機械制動系統(tǒng)而獨立存在
再生制動的技術難點有兩個,,一是如何在再生制動和機械摩擦制動之間分配所需的總制動力,以回收盡可能多的車輛動能,; 二是如何在前后輪軸上分配總制動力,,以實現穩(wěn)定的制動狀態(tài)。通常,,再生制動只對驅動軸有效。為回收盡可能多的動能,,必須控制電機產生特定量的制動力,,同時,應控制機械制動系統(tǒng)滿足由駕駛員給出的制動力需求,。在制動力和能量回收間實現最佳的均衡,,這才是再生制動系統(tǒng)設計成功的標志。
對于普遍裝備CAN-BUS總線的現代車輛來說,,再生制動控制模塊和ABS系統(tǒng)ECU間可以實現通信和數據交換,,再生制動和機械制動系統(tǒng)間實現均衡相對要容易一些,。
如果是四輪都采用輪轂電機驅動的新能源車,四輪間的驅動力,、制動力和能量回收的分配都較為均衡,,能更好地處理制動力和制動能量回收兩者間的關系
由于制動的穩(wěn)定性不但關系到車輛的安全性,同時也與乘客乘坐的舒適度息息相關(負加速度是導致暈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應用再生制動系統(tǒng)的車輛需要進行更多的路試和軟件模擬,,以保證它的整套制動系統(tǒng)能夠安全、平穩(wěn)而不失舒適性地工作,,這對車輛的設計和匹配能力可以說是一個有力的考量,。
作為銷量最大的混合動力車型,普銳斯的新MPV車型依然要進行嚴苛的路試,,其中包括再生制動在內的混合動力和制動兩部分系統(tǒng)顯然是重點中的重點
再生制動的好處不言而喻,,除開可以回收能量給電池等設備充電之外,它也不受制動系統(tǒng)熱衰減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它是基于驅動系統(tǒng)的,并不需要做太多專門的設計和改動,,較為容易實現,,只要解決了制動力均衡的問題,再生制動是一項非常適合新能源車型,,同時頗為實用的技術,。
從這張儀表盤圖不難看出,制動時能量箭頭指向電池,,制動能量得到了回收
結語:
由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汽車新能源技術還處于較好但是不叫座的階段,在國內市場尤其如此,,但正如當年內燃機取代蒸汽機的主導地位一樣,,隨著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漸減少,新能源汽車勢必成為未來的主導,,而電制動技術也會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而大行四方,。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