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師對話] 說起海峽另一端,,臺灣省的汽車工業(yè)似乎在我們印象中一直都比較神秘,可能是因為每一次我們去臺灣省的時候,,都顧著流連于美景而忘記留意當地的汽車了。誠然,,臺灣省在工業(yè)領域的發(fā)展與大陸不太相同,,較早的吸收到了日企文化的臺灣車企似乎在汽車方面有著更為獨到的見解,在設計上亦是如此,。那么究竟臺灣設計師在汽車設計方面有著什么樣的不同見解呢,?
石志杰:加州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畢業(yè),,曾任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設計總監(jiān),我們熟知的第一代國產別克君越等車型均為其筆下作品�,,F任納智捷品牌首席設計師,,裕隆華創(chuàng)車電設計中心副總經理。
● 如何毫無違和感的讓家轎實現SUV數據,?
“設計大車容易,,設計小車難�,!笔窘芟壬倪@番言論,,我似乎能夠明白一些道理。確實,,與設計家轎相比,,豪華車的客戶群體對車輛要求比較單一,只要能彰顯身份,、有品位,、配置高和乘坐舒適,其實就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成功作品,,而在設計家轎時,,購買家轎的客戶群體希望在有限的資金內達到盡善盡美,但又礙于可支配資金不夠充裕,,難免會在選擇方面出現“妥協”,。讓一臺家轎從“妥協”到“兼得”,既能擁有轎車的流暢外觀,,又要具備一定的類似于SUV車型的優(yōu)勢數據,,是石先生在納智捷銳3設計上提出的有要求,那么這一切是怎么實現的呢,?
初見此車,,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我并未對其產生多么大的興趣,,就是一臺家用車,,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長相也不是非常驚艷,,不過也算不上難看,。而在與石志杰先生的交流中,我發(fā)現了這臺車的一個有趣的設計細節(jié):從尺寸參數角度來說,,這臺車有著高視野,、高車身和高底盤通過性這三個特點,也就是說,,雖然長得不像SUV,,但這臺車是在有意向SUV化設計的,。
而將轎車SUV化,或者將SUV轎車化,,就這兩種概念來說,,納智捷絕對算不了第一個這樣做的廠家,例如沃爾沃S60 Cross Country這些車型,,更寬泛點兒講就是“老外”經常說到的Crossover,,都是這樣的理念。但將這兩種設計語言融合在一起,,就難免會出現“如何和諧的融合在一起”這樣的問題,。
舉個例子,就拿沃爾沃S60 Cross Country來說,,起初是希望做一臺車,,既能擁有三廂轎車的流線造型,又能擁有SUV的通過性,。但由于轎車的視覺重心較低,,而SUV又正好相反,將兩者的設計線條融合在一起之后,,就誕生了這臺挑戰(zhàn)人們傳統審美的車,,在造型方面存在很大爭議,市場表現也未達到預期的那么出彩,。
所以在我聽完石先生介紹納智捷銳3之后,,我對于這臺家用緊湊型轎車還想兼具一些SUV數據這一觀點確實表現出了質疑的態(tài)度,因為這臺車看起來實在是沒有什么SUV的特征,。如何讓一臺轎車具備SUV的數據,,并且看起來還不那么違和?石先生帶我們看了一些設計細節(jié),。
現在的很多轎車設計中,,但凡要讓這臺車具備“運動感”的時候,銳化前杠和導流設計幾乎成為了“標配”,,激進復雜的線條運用確實能帶來視覺沖擊力,,但使用不當也可能造成涉及過度這樣的問題。
寫意,?沒錯,,石設計師說,在對于一臺車的造型理解方面,,單純的去借鑒元素或生搬硬套那些很多車企喜歡說的“中國元素”絕對不可取,,想讓一臺車看起來不違和,充分理解對線條的運用,,與其具象化的做設計,,不如嘗試著描繪一種感受。
而通過更大的后窗面積和更復雜的腰線這樣寫意的方式,,都讓這臺車的上下比例趨于視覺上的和諧,,不會因為“SUV化的尺寸”而產生“頭重腳輕”的違和感。
聊了很多有關線條與意境的設計,,我突然問了他一個問題:“僅僅依靠線條就有這么強的意境表現嗎,?”“不不不,顯然不是這樣,,意境的產生與表達,,還需要在未來家族化設計中得以體現�,!�
● “家族設計也在演變,,一步步體現中國元素�,!�
聊起現在的汽車設計時,,家族化設計一定是現在各大汽車品牌所不可避諱的特征設計方向,同品牌不同類型的車,,具備一定程度的共性設計,,讓人們通過一些特征一眼就能辨認出該品牌的車,提高辨識度,,將成為未來車企除去車標之外,,另一個極具標志性的特色設計。
家族前臉設計方面嘗試采用仿生學設計和書法元素,,讓這個年輕的品牌在特征設計方面營造一種意境美,。
對于納智捷品牌而言,通過對書法等中國元素方面的理解,,體會其中的意境,,用于表達寫意美的同時,還能在兩種相互矛盾的風格融合方面起到柔和過渡的效果,,讓設計看起來不會那么“套路”,,更多的是在表達一種感受。在汽車設計方面,,中國人對美的理解,,從某種程度講還是很有建樹的。
● “中國設計與其生搬硬套,,不如去寫意,。”
就像上文分析所說,,“與其生搬硬套那些中國特征,,還不如理解一下中國文化,,描繪一種意境”。誠然,,在我國文化當中,,寫意的表達手法是有別于其它國家那些寫實派的一種描述特征,從意境上創(chuàng)造美感,,描繪一種感受,。
在汽車設計領域中,各國設計都有著本國鮮明的特征,,這不僅與其國情和文化有關,,與本國用車環(huán)境與人文環(huán)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隨著多年發(fā)展,,很多車企逐步衍生出了具備本國特質與其品牌鮮明特點的設計元素,,比如說到寶馬,你一定會想起雙腎和操控,,說到勞斯萊斯,,一定會想起莊重豪華的英倫范,而若說起中國特色,,除了年逾半百的紅旗CA770,,很難說什么中國設計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或者什么是中國設計的特質,,也許是因為真正的中國設計僅僅發(fā)展了十余年,,還未有一套成為體系的設計風格,各家車企都在摸索前進,,各成風格,。
那么將寫意手法融入一臺中國設計的車中,會出現什么效果,?我相信在上文的分析中你已經有了答案,,但這也正是難點所在——如何去表達寫意?寫意不像寫實那樣,,只要達到盡量的“像”或者盡量“實際的表達”,,就可以完成。那種看似沒有體現,,但從感受上帶來的一種美感,,并非是能用什么簡單設計技巧所能表達出來的一種語言。
確實,,這樣的寫意設計處理讓整車看起來就不那么違和了,,這些手法在對處理視覺重心方面有著奇效,然而你還說不上來究竟是具體怎樣實現了這一效果,也許這就是納智捷這個品牌對中國設計的一種寫意理解吧,。
● 衣領設計與大屏成為主流
除了外觀設計方面營造一種寫意的美感,,內飾設計上也是汲取了對中國元素的理解,在保留一定程度高級感的同時,,盡可能的表達一種意境美,。
臺灣省的電子產業(yè)之發(fā)達,造就了其車企在內飾科技感上的設計理念,。但在銳3上,我們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中控臺屏幕尺寸并不像很多主打科技理念的車那樣,,會采用一塊很大的純觸摸屏,,取而代之的是具備實體按鍵的9寸觸摸屏,這樣做的理念是基于實體按鍵可以盲操作考慮,,不會因為操作觸屏而過度分神,,在安全性上較純粹的大觸屏而言更好。
編輯點評:
可以看出,,這位來自海峽另一邊的設計師實力不俗,,也讓我對中國設計有了另一種理解。但這不代表他的設計就一定是十全十美,,從納智捷銳3上我們還是能看到我國車企在設計領域的一個通�,。翰怀上到y。這就回到了我們一開始就提出的問題:究竟中國設計在什么地方有別于其它國家,?在我看來,,中國設計依舊處于摸索嘗試階段,每一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設計邏輯,,成不成系統不過是時間問題,,那么究竟誰能主導中國設計?我不敢說,,但從這次會見中,,我不僅看到了如何巧妙地將“小車做大”,似乎還看到了一些對于中國元素設計的更深層次理解,,不再生搬硬套,,這應該算作一種進步吧。(文/圖 汽車之家 舒寧)
相關鏈接:
GT-R之父的野心 聊納智捷工程開發(fā)理念
http://zphnet8.com/tech/201510/880019.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