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中國人太喜歡SUV了,以至于近些年很多車企都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了SUV上,,尤其是10-15萬元這一級別更是中國品牌車企的兵家必爭之地,,然而任何一名上場的新兵,,如果定位于緊湊型SUV的話,消費者都免不了拿它去和長安CS75比一比,,畢竟三四年前上市的它算是這個“段位”的老手了,。今天挑戰(zhàn)它的是江淮瑞風S7!
● 對比車型簡介
瑞風S7在2017年6月份正式上市,,作為目前江淮旗下最大號的SUV,,它依然定位于緊湊型SUV。從車身尺寸上來看,,無論是軸距還是長寬高,,瑞風S7都要比長安CS75大一圈,但兩者的售價區(qū)間有著不少重疊,。因此,,很多消費者便在它和同級別老將長安CS75之間糾結起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瑞風S7有著越級的車身尺寸,,因此早期江淮甚至將它定位于中型SUV,后來改變策略定為緊湊型SUV,,用“以大欺小”的方式來與其它中國品牌的車型競爭,。
今天對比的兩款車分別是2017款長安CS75尚酷版1.5T手動悅享型和2017款江淮瑞風S7 2.0T自動旗艦型,由于我們關注的是底盤,,大家就不用太在意兩者在變速箱和發(fā)動機上的區(qū)別了,,因為這些配置對底盤結構一般是不會有什么影響的。
此前在長安CS55,、吉利博越,、廣汽傳祺GS4的底盤對比中,我們解答了如何看底盤的問題,,即主要從結構,、材質、細節(jié)及配置等幾個方面去考察一款車的底盤水平,。平常我們所說的“底盤扎實不扎實”,、“拐彎時側傾大不大”、“能不能通過小溝小坎”,、“車內噪音控制水平好不好”等等都與底盤設計有關,。
● 底盤前部
- 麥弗遜式前懸架的抗側傾能力很糟糕嗎?
這兩款SUV不僅同樣采用了承載式車身,,其前后懸架的形式也是類似的,,“前麥弗遜式+后多連桿式”的組合幾乎成為了這一級別城市SUV的“標配”。 麥弗遜式懸架結構相對簡單,,由下控制臂,、彈簧支柱,、防傾桿、轉向節(jié)等幾部分組成,。
除了結構,,其材質對懸架操穩(wěn)性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在很多賽車或者非常注重運動性能的車上,,都會選擇鋁合金材質來制作懸架部件,,雖然成本高,但鋁合金材質有著更好的輕量化,,有利于提升懸架的動態(tài)響應速度,。然而對于長安CS75和瑞風S7這一級別的車來說,鋼材似乎是最合理的選擇,。
麥弗遜式結構對于普通乘用車有著太明顯的優(yōu)點:制造成本相對較低,、節(jié)約發(fā)動機艙空間,以至于大部分車企都不愿意放棄它,,而在它的基礎上做出改進和升級方案,,最普遍的手段就是增加防傾桿和使用側傾力補償式螺旋彈簧。在瑞風S7和長安CS75上,,我們便能看到這兩種手段的實際應用。
從駕駛感受來看,,兩車的懸架調校都偏向于舒適性,。為了達到這樣的舒適性感受,相比那些偏運動性的車輛,,其彈簧和減振器的設定就會相對軟一些,,因此在彎道或者緊急變線時便容易導致側向力支撐不足,防傾桿和側向力補償彈簧的共同作用下,,便能緩解這樣的現(xiàn)象,。雖然兩種設計都有抗側傾的功能,但對于重心較高的SUV來說,,我們依然不能奢望其有轎車般的抗側傾表現(xiàn),。
- 襯套的那些事
為了保證駕駛和乘坐的舒適性,幾乎所有汽車都少不了使用橡膠材質,,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襯套,。汽車上很多鋼鐵部件的連接都會用橡膠襯套來緩沖不舒適的振動。車輛時間久了,,往往會發(fā)生一些零部件的老化,,橡膠襯套便是最容易衰老的部分之一。老車出現(xiàn)一些異響或者不正常的振動,,很可能問題就出現(xiàn)在襯套上,。
發(fā)動機工作時就像一個頑皮的熊孩子,,總是在發(fā)動機艙里又吵又鬧,如何管好他呢,?發(fā)動機的懸置結構便是重要的一環(huán),。很多人把懸置結構稱為“機腳”,它的優(yōu)劣對車內噪聲和振動控制水平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對襯套的精心調校,。
發(fā)動機的前后“機腳”一般都會固定在副車架上面,也正是因為瑞風S7和長安CS75都選擇了“四點懸置”,,所以它們不得不使用全框式副車架,。全框式副車架增加了前方的橫梁,在被動安全性方面會得到提升,,能夠抵抗一定的撞擊力,,并將沖擊能量更好地傳導給車身結構。
- 瑞風S7的轉向助力功能更強大,!
如今在10-15萬元的中國品牌SUV上,,電動助力轉向幾乎成為了標配,相比傳統(tǒng)的機械液壓助力系統(tǒng),,它的轉向手感更舒適,、更省力氣。相比長安CS75,,瑞風S7在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的基礎上,,拓展出了三個擋位的助力模式,來適應不同人群的轉向助力需求,。當然,,由于瑞風S7進入市場較晚,所以也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來滿足消費者這些最新的需求,。
電動助力轉向能夠根據(jù)車速來調節(jié)助力的大小,,以保證手感在低速時的輕便和高速時的穩(wěn)重。從轉向助力系統(tǒng)的硬件結構上來說,,瑞風S7與長安CS75差別并不大,,只不過通過軟件控制增加了用戶的自主性。也許有人會挑剔的說電動助力很難營造出機械液壓助力的那種真實路感,,但對于這兩款城市SUV來說或許并不重要,,因為舒適性是它們最大的目標。
● 底盤后部
長安CS75和瑞風S7的后懸架同為多連桿式結構,,但細節(jié)的懸架設計迥然不同,。長安CS75采用行程較短的減振器,并將其傾斜布置在車底;而瑞風S7則是采用了長行程減振器,,其上端固定在輪拱艙內,。兩者各有利弊,長安CS75的方式最大化地拓展了后備廂內的橫向空間,。
瑞風S7的減振器布置形式也有它的好處,,雖然對后備廂橫向空間略有影響,但它獲得了更長的減振器壓縮行程,。長行程減振器有利于筒內的散熱,,更容易達到較長的減振器壽命。
- 沒有鋁合金,,鋼材也能輕量化
兩車的后懸架材質依然以鋼材為主,,細節(jié)之處體現(xiàn)了兩者對輕量化設計的不同追求。長安長安CS75在后懸架的下控制臂和后副車架上打出了很多孔,,鏤空的手法減輕了整車的重量,。相比之下,瑞風S7則在這方面下的功夫不多,。
- 四驅系統(tǒng)的考量與護板的運用
兩車都使用了樹脂油箱,,但位置有所不同,是因為長安CS75有著四驅版本配置,,它為了保證車身底部有足夠的空間來布置四驅傳動系統(tǒng),,因此其油箱采用了單側布局。由于目前量產(chǎn)的瑞風S7沒有四驅版本,,因此也就省去了這方面的考量,。
兩車對車底的防護方式不同,長安CS75在車底噴涂了大面積的PVC涂層,,保護車底不被沙石擊破,引起生銹現(xiàn)象,;而瑞風S7則是以后期增加樹脂護板的方式來達到同樣的效果,,所以看上去瑞風S7的車底相對工整。另外,,平整的車底對空氣動力學會有積極的影響,。
- 排氣系統(tǒng)與備胎的關系
發(fā)動機的排氣噪聲是重要噪聲源之一,如何保證足夠低,、聽上去足夠舒服的排氣噪聲呢,?車底的消音器便是主要的降噪“神器”,一般來說消聲器的容積要大于10倍的發(fā)動機排量,,也就意味著車底必須騰出來足夠空間來布置消音器,。大部分車型都會采用中部、尾部兩段式的排氣消音器,來滿足噪聲控制的需要,。
長安CS75的中部消音器較小,,而尾部消音器較大;瑞風S7的中部消音器較大,,而尾部消音器較小,。長安CS75將主力消音器放在了車尾,帶來的結果就是很難再將備胎放置在車底,,因此,,順理成章地采用了內置備胎的方案。瑞風S7尾部消音器較小,,不會影響布置在車底的備胎,。
- 剎車系統(tǒng)對比
長安CS75和瑞風S7剎車方面的配置略有差別,前者采用的是“前雙活塞卡鉗+通風盤式”,、“后單活塞卡鉗+非通風盤式”的組合,,而區(qū)別在于瑞風S7的后剎車盤為通風盤式,理論上更有利于提升剎車性能,�,?梢灾赖氖牵痫LS7的剎車卡鉗來自于供應商天合(TRW),。另外,,兩車都配備有電子駐車功能。
- 輪胎,、備胎的配置
尚酷版1.5T手動悅享型的長安CS75其輪胎是鄧普祿的GRANDTREK ST30,,而2.0T自動旗艦型的江淮瑞風S7配備的是錦湖的凱路得系列,它們在操控,、制動,、噪音等方面都是比較均衡的,兩款輪胎的市面售價相差50元左右,。從輪胎規(guī)格上來看,,瑞風S7標配了235/60R18的輪胎,而長安CS75除了頂配車型的輪胎尺寸為225/60R18外,,其余版本的輪胎尺寸均為225/65R17,。給我們驚喜的是兩款車都使用了全尺寸的備胎,很實在,!
● 總結
從底盤結構上來說,,瑞風S7和長安CS75沒有太明顯的差別,都采用了承載式車身,、全框式副車架,、前麥弗遜式懸架、后多連桿式懸架。懸架材質均為鋼材打造,,但長安CS75在輕量化設計方面要比瑞風S7用心不少,。為了拓展后備廂的橫向空間,長安CS75的后懸架減振器斜向布置在了車底,。長安CS75有著四驅版本,,因此排氣系統(tǒng)、備胎等設計均與瑞風S7有著較大差別,。在剎車配置,、轉向助力功能以及車底護板方面,瑞風S7體現(xiàn)出了它的優(yōu)勢,。另外,,兩車都非常實在的配備了全尺寸備胎�,?傊�,,兩者的底盤配置都符合中國品牌這一級別的水平,針對于大多數(shù)消費者的需求,,它們都偏向于舒適性調校,。當然,實際的駕駛風格適不適合您,,還是您說了算,。(圖/文 夏志猛 攝影 唐朝 王鶴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