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說到三菱汽車,,大家的腦海中肯定還是會首先出現(xiàn)Lancer Evolution這樣的性能圖騰,,或是帕杰羅這樣的越野神器,不過這些車型都有些脫離主流線路,,變得有些邊緣化�,,F(xiàn)在,,三菱似乎要憑借一款車重回大眾視線,這就是廣汽三菱奕歌(下文簡稱三菱奕歌),。相信關于三菱奕歌的各種測試文章大家已經(jīng)都閱讀過,,今天我們就從底盤解析的角度,再次審視一下這輛車,,看看它的“底蘊”如何,。為了讓您有個比較,我們還找來了馬自達CX-5,,一同來看一看吧,。
車型介紹
奕歌Eclipse cross雖然頂著“Eclipse”名號,但卻與那輛性能跑車沒有任何傳承關系,,而是源于XR-PHEV II概念車的緊湊型SUV,,定位介于歐藍德和勁炫ASX之間。
而馬自達CX-5依舊沿襲著馬自達品牌一貫的“運動”的風格,,并且第二代車型也不斷強調著自己在舒適性以及NVH方面的改善,。因此在底盤方面,我們找來它與奕歌一起看一看,。
底盤全景圖片
在車身尺寸上面,,奕歌(4405mm*1805mm*1685mm)要比CX-5(4555mm*1842mm*1685mm)小一點,軸距也要少30mm(2670mm/2700mm),。
前懸架對比:結構相同/用料相同
從結構上說,,兩車在前懸架上沒有本質區(qū)別,都是大家熟知的麥弗遜式結構,。這是這個級別車型上非常常見的結構,,不管是日系歐系美系還是中國品牌,也不論是不是豪華品牌,。麥弗遜式結構能夠帶來低成本,、節(jié)約空間的優(yōu)點,如果調教得當,,車輛的操控性能也并不會差,。
奕歌和CX-5的前懸架都為傳統(tǒng)的麥弗遜式結構,并匹配防傾桿來改變彎道中的側傾剛度,,下控制臂采用沖壓焊接鋼板制造,。不同的是,奕歌的下控制臂與轉向節(jié)之間的鉸接,,使用了獨立可拆卸的球頭,。
奕歌和CX-5的前副車架都采用鋼材打造,不同的是奕歌采用的是非全框式(“元寶梁”),而CX-5采用的是全框式副車架,,僅從副車架的結構安全性上來講,,全框式副車架能夠在碰撞時帶來更好的保護作用。
當然,,全框式和非全框式副車架僅僅是車輛安全性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整輛車全部的安全水平。在E-NCAP碰撞測試的成績中我們可以看到,,兩輛車在被動碰撞的評分上可以說是難分伯仲,。并且,奕歌在主動安全的得分還要優(yōu)于CX-5,。
兩車在前橋轉動半軸上都進行了削弱扭矩轉向的設計,,并且都是在半軸中加入萬向節(jié),讓連接左右車輪的半軸長度基本保持一致,。由于兩車都是四驅車型,,我們可以看到前橋差速器上有傳動軸向后輪輸送動力。
從前懸架來看,,兩輛車無論在設計還是用料上都表現(xiàn)出了很高的一致性,,甚至防傾桿及其連桿的安裝位置都十分相近,可見兩輛日系SUV在前懸架的設計上還是有些“傳承”的,。
后懸架對比:大致一樣/布局有差別
一臺車的后懸架往往可以釋放出很多信息,,比如我們關注的平臺技術,車型定位等等,。奕歌和CX-5在后懸架的機械結構上表現(xiàn)出了比較大的一致性,,但在很多細節(jié)層面上,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
奕歌和CX-5的后懸架在結構上沒有太大區(qū)別,,都屬于典型的“E”型多連桿,三橫一縱的結構十分清晰,。
同樣在零部件材料的選擇上,,兩輛車也是非常一致,控制臂,、縱臂和轉向節(jié)都采用的是沖壓鋼板或是鑄鐵的材質,沒有看到鋁合金材質被應用在這兩輛車上,。
不過兩輛車在彈性元件的布置上有著很大區(qū)別,,奕歌采用了桶簧一體式的減振器,這樣的選擇在這個級別的車型中非常的少見,;而CX-5則采用的是常見的桶簧分離式布局,。
在后輪制動器方面,兩輛車都采用的是實心盤式制動器配單活塞卡鉗的配置。與此同時,,兩輛車都采用了電子駐車系統(tǒng),。
在四驅系統(tǒng)方面,兩款車屬于同一類型,,都是以前驅為基礎的適時四驅,,這也是橫置發(fā)動機城市SUV的標準配置。這樣的四驅系統(tǒng)并不鼓勵你去下道越野,,只是在需要的時候幫助車輛保持有效的抓地力,,讓行駛更加安全。
其他細節(jié)對比:CX-5防護/隔音更出色
在底盤防護方面,,奕歌有一整塊面積較大的發(fā)動機艙底護板,,能夠完全覆蓋發(fā)動機底部,并且在內側還覆蓋有隔音棉,,來吸收發(fā)動機噪音,。而CX-5除了擁有大面積的發(fā)動機艙底部護板之外,在底盤中部兩側也覆蓋有玻璃纖維材質的護板,。
輪拱部分
奕歌和CX-5的前輪拱都采用了普通樹脂材質,,但是奕歌覆蓋的面積不大,沒有護板的地方防石擊涂層也不均勻,。
相比前輪拱,,輛車的后輪拱都采用了玻璃纖維的軟質護板,對于石擊噪聲的抑制能力要比普通樹脂強上不少,。
麋鹿動態(tài)測試:奕歌更加小巧靈動
在動態(tài)測試環(huán)節(jié),,我們設計減速帶和麋鹿測試這兩項測試下項目來體驗奕歌和CX-5的底盤表現(xiàn)。在減速帶項目中,,共分為兩個大項目四個小項目進行,,讓車輛分別以空載、滿載的情況以10km/h和20km/h的速度通過平行減速帶和交叉減速帶,,主觀感受底盤對振動的過濾效果,。
在減速帶項目中,,兩輛車的感覺很相近,,主觀感受中不會有太大的卻別,整體回饋都偏“硬”,,柔韌性不足,,并帶有一些“楞”的感覺,但是能感受到CX-5底盤過濾振動的能力更強,,也就是感覺會更厚重,,當然這只是相對來說。
而在麋鹿測試中,兩輛車都能夠以70km/h的時速通過麋鹿測試,,這一點非常不錯,,也有一些出乎我們的意料。
對比兩輛車的轉向手感,,都屬于日系的輕快感,單手或是女生操作都不會有壓力,,相比較之下,,CX-5的轉向力度要大于奕歌,手感也會更好,,不會有輕飄的感覺,。
而在指向性上,兩輛車也是不分伯仲,,在通過麋鹿通道時都能夠及時按照駕駛員意圖作出反應,,這一點很重要,說明兩輛SUV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xiàn)出一點運動性,,兩輛車整體仍呈現(xiàn)出轉向不足的特性,。
麋鹿測試中,兩輛車高速通過B通道時,,車身的動態(tài)穩(wěn)定系統(tǒng)的介入也比較輕柔,,這一點不錯,不會不會因為劇烈的“扯拽”動作而“驚嚇”到駕駛員,。
不過,,總體來說,奕歌依靠更小的車身尺寸,,在整體的車身動態(tài)反應方面,,相比CX-5感覺會更為輕巧,這一點在駕駛員連續(xù)作出轉向動作時尤為明顯,。CX-5整體的反應會比奕歌慢半拍,,像是有個重物在拖拽著車尾,而奕歌在動態(tài)的表現(xiàn)相比就會出色很多,。
寫在最后:
廣汽三菱奕歌作為一款個性的緊湊型SUV在底盤整體布局,、設計以及用料方面其實與“大一號”的CX-5本質上差別不大,同為前麥弗遜后多連桿懸架,,同樣的鋼鐵材質用料,;不過在一些細節(jié)上,CX-5還是體現(xiàn)出了優(yōu)勢,,尤其在底盤防護隔音方面。乘坐感受上,兩輛車也是各有優(yōu)勢,,CX-5的濾振能力相對更好一些,,不過奕歌開起來更加靈動,車身更加輕盈,,這也讓它在麋鹿測試中優(yōu)于CX-5,。那么,看到這里,,這兩款SUV您更看好哪一輛呢,?(文/汽車之家 郭楓 攝/汽車之家 楊鵬 王憶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