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大衛(wèi)美學] 同一個品牌的車型都長一個樣子,,對于這種家族化設計,有相當多朋友不喜,,然后痛罵設計師偷懶,。事實上,所有設計師都表示,,這個鍋,,設計師背不了。本期我來和大家聊聊我從設計師、工程師那里了解到的關于“家族臉”的真相,,普通消費者對這個事兒真的是有不少誤區(qū),。
為什么要搞“家族臉”?為了省錢,!
很多人都說“家族臉”就是為了省事兒省錢,,可以省很多模具錢,事實上——還真說對了,,但不全對,。某設計師透露,外造型采用家族風格,,其實并不能減少多少模具成本,,而且外觀件的這筆錢是省不了的。
隨著自動開閉,、自適應遠近光,、隨動轉向大燈、矩陣大燈等一系列新技術的應用,,燈光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其內部的發(fā)光模塊、控制模塊以及更深層次的控制系統(tǒng)的研發(fā)制造成本也越來越高,,這些部分的共用性也越來越高,。
動力、底盤等方面的共用程度和成本之高,,稍微了解汽車的讀者都知道,,這里就不贅述了,我們主要說內飾部分,。
此外,,外造型的后視鏡、門把手等部件也是類似可共用部件,。這些零碎的小部件,,真要是每款車都不重樣,那開模成本可就太高了,,而且用戶的學習成本也會成問題,。所以,這些才是造型方面要搞家族化和模塊化的重要原因,。
研發(fā)才是大頭
這些部件的造型搞家族化和模塊化,,模具成本的節(jié)省是一方面,研發(fā)成本也是相當重要的,,甚至于,,這可能才是真正的大頭,。
一位設計師舉了個例子,在某德系車企中,,有專門的負責車窗方面的設計師,,曾經就遮陽簾這一部件進行長達3年的需求調研、設計和驗證,。
有這樣漫長,、環(huán)環(huán)相扣、多方協(xié)作和耗費巨大研發(fā)流程,,設計在初期時受到的限制可想而知,,上市之后再想進行調整,能動的就不多了,,尤其內飾,。
這就是為什么即便盲操作效率極差,各大車企也始終堅持在車內用大屏的原因之一,。以觸控屏代替物理按鍵,,后期想加個功能,換個風格都是非常簡單的事,,不涉及硬件更換的話,,可以說就是代碼的事兒,甚至可以通過OTA進行升級,,成本呈指數下降,。
畢竟,誰會跟錢過不去呢,,更何況是以億計的研發(fā)支出,。在普華永道的《2018全球創(chuàng)新1000 強》報告中顯示,,全球車企研發(fā)投入排行榜中,,大眾以158億美元名列汽車業(yè)榜首,之后是豐田(100億美元),、福特(80億美元),、通用(73億美元)、戴姆勒(71億美元),、本田(71億美元),。
在2018年3月,大眾集團還宣布:到2022年,,集團將投入超過340億歐元在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搭建數字化網絡以及移動出行服務,。只是不知道在疫情影響之下,,這項計劃能否順利進展,。
那么,既然內飾等部件的研發(fā)成本才是大頭,,那外造型家族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外造型家族化竟然能省廣告費
那么要用品牌的號召力,聚攏老用戶,、同好者,,必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旗幟”。相比務虛的文化概念,,具象化的形象特征顯然更具有“旗幟”的作用,。例如保時捷911的輪廓、大眾甲殼蟲,、法拉利紅色跑車,、勞斯萊斯帕特農神廟,都是品牌或車型各自強有力的“旗幟”和文化符號,。
家族化造型面臨的新挑戰(zhàn)
不過隨著流行文化的更新節(jié)奏加快和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家族化外造型的設計也迎來了挑戰(zhàn),主機廠需要更加富有新意的造型來取悅消費者,,且以更快的節(jié)奏推陳出新,。在這方面,中國車企尤其具有活力,。
為眾多知名車企提供設計工作的Studiokurbos設計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兼CEO安德烈·柯博思向筆者透露,,中國車企客戶的最大的特點是節(jié)奏快,設計項目給的時間很短,。
這樣的做法,,讓車輛造型越來越多樣化且快速更新,不少設計師認為,,汽車已經有走向時尚品的趨勢了,。
總結:
既要堅持家族化的高辨識度,又要在日漸嚴苛的法規(guī)要求下設計出富有新意的造型,,還要快速,,戴著鐐銬跳舞果然才是汽車設計師的工作日常。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設計師表示,,還有背鍋,。(文 汽車之家 衛(wèi)江鵬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