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特斯拉真的改變世界了嗎,?今天,,馬斯克在投資者日上正式公布了特斯拉的Master Plan Three,也就是特斯拉的秘密宏圖第三篇章,,我們篩選出和汽車相關的話題,,通過下文和大家共同分享探討。本文第一頁為秘密宏圖第一/第二章節(jié)的回顧,,第二/三頁為2023投資者日的最新解讀,,各位朋友可按需查閱。
回顧2006年和2016年,,特斯拉秘密宏圖的第一篇章和第二篇章都已經完成,。那么什么是特斯拉的秘密宏圖呢?
“秘密宏圖”計劃既Master Plan,,它可視為馬斯克制定的特斯拉“十年規(guī)劃”,,其中既有公司經營目標與發(fā)展方向,也有特斯拉準備投放到量產車型上的新技術,。雖然歷次“秘密宏圖”計劃都顯得有些高不可攀,,但回看特斯拉發(fā)展史,馬斯克所言真不是空頭支票,。
雖然這兩款車型相比Roadster更親民,,但售價區(qū)間在70-100萬元,本質上兼顧著繼續(xù)“高端電車玩家”形象與開拓市場兩方面,。
與此同時,,特斯拉于2016年收購了光伏發(fā)電公司SolarCity,開始布局太陽能電池板,、儲能設置與車輛補能領域,。
同樣在2016年,特斯拉發(fā)布了“秘密宏圖”的第二篇章,,光伏屋頂與儲能方案,,成為了生活與出行的綠色能源選項。
另外,,研發(fā)無人駕駛技術也是“第二章”的重要內容,,2022年特斯拉在北美市場開放了FSD beta版,,不過實際表現與馬斯克的構想有著不小差距。
至于原計劃讓車輛在閑置時給車主賺錢的Robotaxi項目,,受限于FSD的成熟度,目前只能說是一個想法,,何時能落地仍是未知,。或許馬斯克“秘密宏圖”中包含了部分太過前衛(wèi)的設想,,特斯拉在技術落地的過程中也免不了“打臉”,、走彎路,可整體上看,,從品牌誕生至今,,特斯拉與“秘密宏圖”在推動汽車與能源行業(yè)快步向前。
回顧過去的17年,,特斯拉一直在堅定不移的踐行自己的秘密宏圖,而且都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目標,,而今天的第三篇章也正式開啟,,我將其總結為:生產工藝的顛覆、汽車設計的改變,、挑戰(zhàn)電池上游供應鏈,、鐵基電池或成主流四個主要部分。我們先從汽車生產工藝談起,。
●特斯拉讓造車四大工藝畫上句號,?
汽車發(fā)明的100多年以來,從福特發(fā)明流水線作業(yè)至今,,其制造工藝基本沒有過多改變,,基本都是沖壓、焊接,、涂裝和總裝,。
固化的生產流程在特斯拉的眼中有很多不足,比如我們完成了焊接后,,需要把車身拼裝后,,再進行噴涂,而完成噴涂后,,需要再把四門兩蓋拆解后,,再次進行內部零部件的裝配,。因此如何提高生產效率成為特斯拉秘密宏圖第三章的重點。
第二部分是車側的邊框,同樣也需要采用一體式設計,,不過這里有個疑問,,目前A柱和B柱以及下門檻梁使用的材料是不同的,。
A柱B柱一般都會使用強度優(yōu)秀的超高強度鋼作為支持,,如果整個側邊框采用一體化壓鑄件,,如果保證強度就需要使用高強度鋼材,,如何平衡成本相比也是一個問題,。
特斯拉表示,,這五個部分將一次性結合在一起,,而且有且僅有一次。它會極大提高制造和組裝效率,。其中,,涂裝工藝不在是整車的噴涂,,而是分五部分進行分別的噴涂,如果站在工廠角度,,可以減少噴涂車間的面積,,總裝線也不再是傳統(tǒng)的內飾件的裝配,本質上可以看做取消了總裝工藝,而是將所有的產線都變成了分裝線,最后再進行一個拼合,。
可以說,,這種想法確實有顛覆性,而且目前來看,,一體式鑄造的后車身目前已經投入使用,,那么未來特斯拉的方向也很明確了, 那就是繼續(xù)用一體化壓鑄技術完成前車身,、側邊框的生產。如果整個計劃順利,那么一臺特斯拉的車身零部件或許會被控制在10個以內,,從傳統(tǒng)汽車成百個零件合二為一,,其生產時間效率將對傳統(tǒng)汽車制造業(yè)形成跨緯度打擊,。
當然,這背后存在的問題可能也很多,。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用料問題,目前特斯拉車身還是鋼鋁混合結構,,不同部位會采用不同的材料,,以此實現碰撞強度、吸能,、碰撞動能的傳導等作用,,一體式鑄造將采用什么材料滿足碰撞需求,這些材料的使用又會不會增加成本,?這都還是未知,。對于消費者來說,一體式鑄造在后期使用中,,小剮小蹭造成的維修成本等也可能會影響購車決策,。
●特斯拉還有哪些汽車設計的革新?
除了四大工藝的改變,,在汽車設計方面,,特斯拉也分享了在線束,、電機等方面的理念,。先來看線束部分。
特斯拉對線束部分的深入研究從Model S便開始了,,在Model 3發(fā)布時,,相比Model S在線束上減少了17公斤。特斯拉的方式主要采用減少端點設計,,同時取消不必要的線束交叉設計,,另外還加強域控制的使用,。
車輛的低壓用電系統(tǒng),未來將升級到48V電壓,,并通過硬件的整合,,實現由一根電線連接全部的低壓用電器,來提升安裝的效率,。下一代的熱管理架構,,將包括對于熱泵產線的重新設計,以提升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自動化程度,。
軟件也是這次投資者日特別提到的一個信息點,。總結一下特點主要就是:自研,。
這種自研不僅體現在系統(tǒng)自研,,甚至連電機電控設備的設計軟件、模擬軟件都要做到自研,,特斯拉認為,,雖然市面上有現成的研發(fā)類軟件,但自研的開發(fā)軟件將會在產品研發(fā)時帶來更多的自由度,,提升總體的研發(fā)效率,,同時在改進時也能做到更好的效率�,?梢哉f,,軟件將成為特斯拉在汽車設計里的重中之重。
從特斯拉在軟件上的重視,,讓我們仿佛看到了蘋果手機的影子,。馬斯克的特斯拉越來越像蘋果的產品,未來可能不會再有更多硬件上的新鮮感,,而可能會轉向軟件對車輛賦能,,特斯拉的賣點也漸漸會從急速的駕駛體驗,向軟件支持的的交通生活服務轉變,。
●鐵基電池再迎高光時刻
在本次投資者大會上,,特斯拉提出了在礦產業(yè)方面的構想,,如果未來采用以電力為基礎的可持續(xù)能源,那么相關的礦產開采與冶煉行業(yè)規(guī)模將有所縮減,,只需要開采,、冶煉可持續(xù)能源相關的礦產開采,其中最大的需求是動力電池主要原材料之一的鋰。
新工廠將借鑒汽車工廠的全自動化產線,,減少了人工并提高了生產效率,,在整個過程中電池的零件數也進行削減。以特斯拉4680電池為例,,其電極的一端帶有導電涂層,,使電子可以通過電池殼體進行傳導,這種無極耳(也可以叫全極耳)設計,,既減小了電池內阻也更利于散熱,。
擴大電池產能、降低電池負責性的同時,,特斯拉計劃在飛機,、船舶等交通工具中,大量使用鐵基儲能電池,,而鐵元素在地球上廣泛存在,,鐵基既能規(guī)避材料開采難度,也有助于降低電池生產成本,。
無論從易于開采還是可持續(xù)發(fā)展角度上說,,以磷酸鐵鋰為代表的鐵基鋰電池擁有明顯優(yōu)勢,配合全新自動化電池工廠與CTC等封裝技術,,生產提效與成本降低將隨規(guī)模效應而發(fā)酵,,并延伸到與之相關的上下游行業(yè)。
●模型訓練數據龐大 Hardware 4.0跳票
特斯拉將在AI驅動的神經網絡實現“自動駕駛”,,在投資者大會上,相關工作人員坦言,,在過去這種技術并不很成功,。基于8個攝像頭組成的視覺感知系統(tǒng),,無法完美處理道路上的突發(fā)情況,,比如系統(tǒng)無法預判拖掛房車的行駛軌跡,所以特斯拉希望通過不同元件改變FSD的決策方式,,并通過AI在10ms內作出決定,。
建模需要大量實時地圖數據支持,這些數據來自路上的每一輛特斯拉車型,。通過這些數據,,特斯拉將重構真實的交通環(huán)境,并模擬出陰雨,、大霧等不同環(huán)境下的交通情況,,用于模型訓練,積攢對極端場景(corner case)的處理方法。
與此同時,,車端搭載的計算機性能也在不斷升級,,而其中7%的算力用于軟件更新。如今這套系統(tǒng)能實現將車輛停在紅綠燈路口,,并實時判斷道路狀況,,當然這些能力目前還沒能同步到國產特斯拉車型中。
遺憾的是,,萬眾期待的Hardware 4.0硬件(以下簡稱HW4.0)并未在投資者大會上發(fā)布,,只透露由7000多個零部件組成,并采用液冷散熱,。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點擊查看我此前文章,看看海外大神拆解HW4.0后給出的信息,。
不過前風擋處與現款車型相同,,均為前視三目攝像頭,與此前有消息提到的改為前視雙目攝像頭策略不符,。所以HW4.0何時量產,、傳感器布局方式是否會調整?目前仍是未知數,。
----尾聲
馬斯克17年以來下的這盤大棋,,進行的所有布局都為了地球可持續(xù)發(fā)展這個目標。馬斯克也曾經說過一句話,,一直以來,,特斯拉所有規(guī)劃和行動的目的,都是在加速世界向可持續(xù)能源的轉變,,讓我們在暢想未來的同時,,也能依然有美好的生活。
本次的投資者日,,馬斯克雖然沒能帶來太多的產品內容,,但從汽車制造的革新,再到汽車設計的轉變,,以及布局電池產業(yè)鏈的上游,,都能看到馬斯克對自己之前計劃的踐行,特斯拉猶如一艘火箭,,電能之火已經點燃,,我們一起見證第三篇章的到來吧!(圖/特斯拉直播視頻 文/汽車之家 冷曉陽 馬一凡)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