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混動車,,當前汽車銷售市場最火的“命題”作文,。這個當年行業(yè)專家不看好、認為是過渡路線的技術,,正在通過遙遙領先的銷量數(shù)字,,宣告著混動時代的到來�,;靹蛹夹g這個舞臺,,也不再是豐田、本田的龍虎斗,,轉而走向百家齊鳴,、百花齊放。本篇文章我們將為大家首次揭秘來自吉利集團的最新混動技術:EM-i混動系統(tǒng),。
·首次搭載車型及亮相時間
在詳細介紹吉利的這套混動系統(tǒng)之前,,先來說說這套系統(tǒng)的搭載車型及相關時間線。首先,,EM-i混動系統(tǒng)是吉利目前最新的混動系統(tǒng),,主打經(jīng)濟和性價比,首次搭載車型是前幾天剛剛發(fā)布的吉利銀河星艦7,。
銀河星艦7將作為吉利銀河系的一員,,主攻10-15萬的區(qū)間(目前是猜測),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會在今年內上市,,主要競爭對手為比亞迪的宋(宋的系列產品),、豐田的RAV4榮放還有長安的CS75 PLUS等。
這套EM-i混動系統(tǒng)會跟隨星艦7正式亮相,,它都有哪些技術特點,?對比競爭對手它的優(yōu)勢和不足會是什么?我們下面詳細的展開。
·首發(fā)版本1.5L自吸混動,,饋電3個油,,滿電進入2字頭?,!
吉利目前的混動體系以雷神混動技術為核心,,本質就是1.5T發(fā)動機搭配3擋DHT變速箱,它被命名為EM-P,。
而EM-i就是在EM-P的基礎上進行的延伸性開發(fā),,發(fā)動機排量不變,,但從渦輪增壓變成自吸,3擋的DHT混動變速箱則變成了單擋的DHT變速箱,。從這里就能看出兩者的區(qū)別:
EM-P主打一個強勁動力,,同時3擋的DHT箱子也保證了車速超過150km/h后的動力表現(xiàn)。而EM-i因為發(fā)動機和混動變速箱皆有所降低,,因此核心主打性價比,,關鍵指標也是油耗和穩(wěn)定性。
說到這里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這套系統(tǒng)的產品思路其實和比亞迪的DM-P,、DM-i是基本類似的。EM-P主攻動力,,EM-i主攻經(jīng)濟性,。下面我們來看看動力的具體參數(shù)。
先來說進氣方面,,發(fā)動機的那團火想要燃燒的好,,空氣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這里涉及到一個專業(yè)名詞——滾流,。
滾流可以更好的組織發(fā)動機燃燒室內的空氣運動,,有利于燃燒室內火焰的傳播,最終的結果就是更省油,。因此,,在汽車領域,高滾流的設計原則就是在保證適當流量系數(shù)的前提下,,盡可能提升滾流比,。
吉利這次采用了大傾角的進氣道,同時在進氣道的末端加入了Mask設計,。這兩種設計就是為了提升平均滾流比,,降低平均流量比,。
大傾角進氣道是導向性非常強的一個設計,,尤其是Mask結構的加入,可以很好的去導入空氣,,同時提升平均滾流比,。除此之外,吉利的工程師對活塞的頂部形狀,、火花塞電極方向以及噴油器的位置等等都進行了大量仿真,,最終才確定了當前的這個構型,都是為了更好的完成空氣和燃油的混合,,以及最終的燃燒,。
除了1.5L自吸發(fā)動機,EM-i混動系統(tǒng)未來還會有1.5T,、2.0的排量,,四驅也會出現(xiàn),。
其次,,我們再來看電的部分。EM-i的混動變速箱由EM-P的三擋變成了單擋結構,,從結構上極大的進行了簡化,。
但是在P3發(fā)電效率高的時候,也會出現(xiàn)P3發(fā)電的情況,。不過驅動的主力當然是依靠P3電機,,作為驅動電機,它采用的是雙端X-pin油冷扁線繞組,,電機軸向長度減少10%,,銅線端部高度減少4.3%(去掉了無用銅),電機能量損耗減少4.3%,。
另外,,電控方面增加了SiC升壓模塊,它的應用主要為了解決饋電狀態(tài)下動力不足的問題,,通過SiC升壓模塊的使用,,官方表示饋電狀態(tài)下動力能提升30%。
電池則是采用了吉利的神盾插混專用電池,,整套電池系統(tǒng)專門為長坡和高原高速工況做了調整,,保證長距離爬坡的動力性,同時也會控制爬坡或者高速狀態(tài)下發(fā)動機的噪音問題,,通過提前啟動發(fā)動機的方式去進行電量儲備,,盡量減少長距離爬坡時的發(fā)動機高轉速嘶吼。
關于“電”這一部分,目前吉利披露的信息還不是很多,,我們也會持續(xù)關注,,有最新的消息會及時跟大家匯報,也歡迎大家持續(xù)關注技術頻道,。
正是有了上面的組合,,搭載EM-i混動的車型,SUV大概能做到3-4個油(高速120km/h,,200km的測試),,我們同事也進行了相關實測,大家可以看下面的視頻,。
·混動容易高速失速?饋電噪音大,?
對于混動車,,尤其是小排量、單減速比的車型,,其實有幾個常見的問題點,,一個是高速失速,另一個就是饋電時發(fā)動機的噪音問題,。這次吉利也針對這兩方面進行了重點研究,。
吉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從核心的動力系統(tǒng)上提升了對應的功率和扭矩,,第二個是開發(fā)了動力系統(tǒng)互為備份的技術,,發(fā)動機、P1以及P3電機都能在應急時充當動力源,,至少去確保車輛不發(fā)生動力丟失的情況,。
電池方面則是在算法方面進行更多升級和優(yōu)化,去確保對SOC有更精準的估算,,避免電池欠壓的情況,。
除此之外,吉利的底氣還在于驗證標準要遠超行業(yè)標準,。對于吉利來說,,它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個全球性的車企,一臺新車或者說一個新技術不僅僅在中國售賣,,還需要在全球銷售,,那么這些技術就必須滿足全球的車輛標準,尤其是吉利重點發(fā)展的歐洲市場,。作為全球汽車標準最嚴苛的地區(qū),,吉利開發(fā)的全球技術都需要滿足歐洲的安全標準,,因此對于吉利來說,混動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絕對是研發(fā)的重中之重,。
至于噪音控制方面,,吉利主要從整車NVH進行的考量,包括上面提到的發(fā)動機進排氣設計,、整機的NVH控制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上面提到的AI技術加入,可以根據(jù)行駛路線,,提前調整電池電量,,降低在高速行駛時,電量不足的情況,,減少高速饋電情況的產生,。
寫在最后:
吉利EM-i的出現(xiàn),未來必將直面比亞迪DM-i的壓力,。相比比亞迪DM-i,,吉利在EM-i上做了針對性的系統(tǒng)強化,油耗方面SUV進入了3字頭,,轎車進入了2字頭,,同時未來會根據(jù)車型不同提供多種發(fā)動機排量和驅動形式,極大豐富了吉利的動力序列,。安全性上著重于虧電狀態(tài)下的動力安全性能,,通過多動力源“并聯(lián)”的形式,,去進行多重保險,,同時在高速噪音方面也在整車和發(fā)動機層面進行了調整,即將上市的星艦7(搭載EM-i)確實有著爆款的潛力,,同時我們也相信,,EM-i的推出也會極大提升吉利中低價位車型的競爭力,比亞迪的勁敵來了,。(圖/文 汽車之家 冷曉陽)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