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車尾的時候,,我覺得已經不想再按照常規(guī)的順序看車內了,,咱們還是直接開始聊一聊后備廂吧!
全新5系旅行的后風擋可以獨立開啟,,這也是寶馬5系旅行一直以來的特點,,對于旅行版來說,,當車尾空間狹小需要單獨拿取物品要方便很多。雖然我們之前見過很多SUV也有這樣的設計,,比如之前我長測的漢蘭達,但拿取物品的時候,,畢竟轎車的車身要更低一些,,所以還是要感覺更輕松一些。
之所以選擇旅行版,,也是因為它寬敞的后備廂空間,,常規(guī)模式下,輕松放下30英寸和26英寸的行李箱,,剩余的空間還有很多,。在座椅靠背和后備廂側面還有按鍵,按下之后,,后排座椅靠背直接放平,,這時候如同一輛小貨車了。我又找來了幾個行李箱,,三個30英寸,、一個26英寸、一個24英寸,,這也只是幾乎平放在后備廂里,,這上面還至少富裕出相同大小的容積。
除了空間寬敞,防護措施也不能忽略,,比如后備廂配備的隔物網和隔物簾,。隔物網在正常情況下是放在后排座椅靠背后面的位置,當把后排座椅靠背放到,,這個隔物網是可以安裝在靠背上面的,,拉起后讓第二排之后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儲物空間,盡可能的擴展容積也保證了行駛中的安全,。
在后備廂地板下面也同樣藏有兩個小玄機,,寶馬使用的都是缺氣保用輪胎,這也使得后備廂地板下面擁有更多可擴展的空間,,打開后備廂里面的蓋板,,下面還設計有兩個獨立的儲物空間�,?壳暗南聦觾ξ�,,還配有氣壓支桿,讓上蓋打開可以更輕松,,也有個支撐作用,,細節(jié)考慮比較周全。
● 后備廂體驗 人性化設計強大
我覺得完全可以打破常規(guī),,我打算從后備廂開始切入正題,,因為它之所以能賣到66.66萬,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與眾不同的后備廂,。
后備廂門電動開啟,,如果你身處地庫,頭頂上就是低矮的各種水管,,你可以從iDrive系統(tǒng)中選擇后備廂門的開啟高度,,共有高低5級可調,不過最低角度時開口太小了,,我們可以理解為開后備廂放出寵物,,不過這個開口大點的寵物恐怕都難出來吧,尾門帶有靈敏的防夾功能,。另外還有個實用的設計,,就是后風擋能單獨開啟,很多時候通過后風擋在后備廂內拿取物品更為方便,。
感性的理解,,旅行版要比三廂車型更有情趣,因為這個大號的車尾與眾不同,,當然只是局限在我們國家的道路上,。與此同時,這個大車尾也兼具了不能否認的實用性,在所有座椅都正常打開時,,后備廂空間縱深為1040mm,,寬為1100mm,可能你像我一樣對數(shù)字沒有任何概念,,那我們就用實物展示一下,。
體驗當天我們帶了三支旅行箱,一個為20寸,、一個為24寸還有一個為30寸,,我們并不用去刻意的為每個箱子安排位置,在座椅全開的狀態(tài)時輕輕松松的將三支旅行箱全部裝下,,這是三廂車型所不能達到的,。
此時有一點需要提醒,就是時刻不要忽略乘客安全,,當后備廂內有物品碼放,,尤其碼放高度接近后排座椅靠背時,切記掛上隔離網,,避免急剎車時后備廂物品把后排乘客埋在底下,,或者受傷。
特殊情況下可以扳動后備廂側面的扳手,,放倒后排座椅,,拆掉隔網,使后備廂整個打通,,此時后備廂容積最大,,而且非常規(guī)整,地板平坦側壁垂直沒有任何的凸出,,三支箱子能依次排列,。不過此時仍需注意隔網的安置,。
掀開后備廂地面蓋板,,下面為儲物盒,并且全部有絨面包裹,,蓋板采用液壓支桿支撐,,不僅僅是方便的問題,而且很有檔次,,單人操作也更為從容,,我想旅行版的車主沒人愿意一手掀著蓋板,一手操作拿東西,。
后備廂
后座后面有一個小隔板,,小隔板可放倒,它提供把座艙和后備箱完全分隔開的功能。后備箱上部的橫隔板可非常貼心的放入地板下,,避免了很多旅行車隔板無處放的尷尬,。
正常容積下,5系GT放下兩套高爾夫球包是沒問題的,,如果全部放倒后座可提供大于1700升的空間,,這個對于旅行車來說是非常實惠的,如果就兩個人出游,,幾乎可以帶上幾個月的所有補給,。
后備箱的小細節(jié)我仔細觀察了下,有些地方也很不錯,!例如這些松緊材質的捆綁帶,,你可以隨意固定住很多東西,我隨手把礦泉水塞進去,,合適,!當然了,我認為這里該是固定1升裝機油的,,哈哈,!寶馬的直噴發(fā)動機,補充機油是必須的,。
后備廂
第二個配置就是全景天窗,,作為5系Gran Turismo標準配置的全景天窗玻璃部分面積接近1.1平方米,開啟范圍達到了44厘米,,約占整個車頂外層面積的55%,。這款全景天窗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它后部玻璃蓋板被螺栓從背面牢牢固定在車身上,成為車身結構的一部分,,增強了整車的剛度和結構穩(wěn)定性,。